標籤:

古代器皿名稱大全

1、觥:漢語拼音:gōng

基本解釋:古代酒器,腹橢圓,上有提梁,底有圈足,獸頭形蓋,亦有整個酒器作獸形的,並附有小勺:~籌交錯(酒器和酒籌交互錯雜,形容宴飲盡歡)。流行於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橢圓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帶蓋,蓋做成有角的獸頭或長鼻上卷的象頭狀。有的觥全器做成動物狀,頭、背為蓋,身為腹,四腿做足。且觥的裝飾紋樣同犧尊、鳥獸形卣相似,因此有人將其誤以為獸形尊。然觥與獸形尊不同,觥蓋做成獸首連接獸背脊的形狀,觥的流部為獸形的頸部,可用作傾酒。

真正器名尚不可知,觥是約定俗成之名。出現於殷商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有圈足和三足、四足鳥獸形之類,基本式樣有:角形圈足式,當為觥的早期式樣。橢圓體龍首蓋圈足式,蓋前端為龍首形,頂上有虺龍一條,拱起成環梁。橢圓體象首蓋圈足式,器形稍高,截面橢圓形略短,圈足亦高,蓋前端為象首卷鼻,後部為獸面,器腹飾咸組的獸面紋,和蓋的造型紋飾不相連屬。虎鳧合體式,器體為鳧形,鳧頸即為鑿,兩翼居中,後尾延及前流,蓋前端為虎頭,後端為豎耳的鷙鳥頭,造型特異。長方體龍頭蓋圈足式,體及圈足皆為長方形,流前伸較長,蓋前端為大龍頭,後端為一大獸面,圈足內收,鋬厚大,作鳥形。長方體垂角獸頭蓋圈足式,器體長方,蓋前端為大垂角獸,似為羊頭,後端為大獸面紋,圈足周邊較其他樣式有所放大。橢圓體龍頭蓋鼓腹內隔式,器體橢圓而長,腹鼓出,龍頭蓋有鈕,附一小斗,體內有一隔層,分為二室。

2、鬲漢語拼音:lì

基本解釋:古代煮飯用的炊器。銅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時代已有的陶鬲製成的。其形狀一般為侈口(口沿外傾),有三個中空的足,便於炊煮加熱。銅鬲流行於商代至春秋時期。商代前期的鬲多無耳,後期口沿上一般兩個直耳。西周前期的鬲多為高領,短足,常有附耳。西周后期至春秋的鬲大多數為折沿折足弧襠,無耳;有的在腹部飾以觚稜。描述:金文字形,象飲食器具形。用於燒煮或烹炒的鍋,特指類似於鼎狀的炊具。

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謂鬲也。——宋·沈括《夢溪筆談》

3、缶漢語拼音:fǒu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體。「杵」是棒子,可用來制坯。「缶」又是秦樂器,「杵」可以敲擊成曲。本義:瓦器,圓腹小口,用以盛酒漿等)

(2)盛酒漿的瓦器。大腹小口,有蓋。也有銅製的缶,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鼓之以節歌。

(3)樂器:2008年8月8日晚上8點,一首氣勢恢弘的「擊缶而歌」,帶著華夏禮樂的傳承,帶著炎黃子孫百年的夢想和期盼,奏響了第29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序曲。那麼,演員們擊奏的樂器——缶,是一種什麼樣的古代樂器?

先說「缶」這個字,「缶」亦作「缻」,按《說文解字》解釋:「缶,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鼔之以節歌。」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多次提到擊缶。如李斯《諫逐客令》有「擊瓮叩缶,彈箏博髀」句。其義為,秦國飲宴時,貴族士大夫們往往在喝到半醉時,以擊瓦缶、拍大腿來打拍子而歌。所以,「夫擊瓮叩缶、彈箏搏髀」為說明秦人音樂古樸,沒有中原音樂先進。北京2008年第29屆奧運會的開幕式上,就有振奮人心的擊缶表演。

著名的「擊缶」典故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從中可以看出秦人不善器樂,難為高雅正統之聲,只會擊缶為娛。

「缶」字還是漢字中的偏旁部首,代表陶質器皿。漢字的「罄」,也是一種打擊樂器。再說缶這種樂器。缶原本是古代一種陶器,類似瓦罐,形狀很像一個小缸或缽(見圖)。是古代盛水或酒的器皿。圓腹,有蓋,肩上有環耳;也有方形的。盛行於春秋戰國。器身銘文稱為「缶」的,有春秋時期的「欒書缶」和安徽壽縣、湖北宜城出土的"蔡侯缶"。這種酒器能夠成為樂器是由於人們在盛大的宴會中,喝到興緻處便一邊敲打著盛滿酒的酒器,一邊大聲吟唱,頗像現代的卡拉OK,所以缶就演化成為土類樂器中的一種,另一種就是塤。我國古人很早就開始給樂器分類,讀過《三字經》的人都應該知道「金、石、土、革、絲、竹、匏、木」,合稱八音。說的是製作樂器的材質。按照這個劃分,缶、塤是土類樂器。最原始的陶「缶」由於易碎,現在已經基本看不到完整的了,保存較多的都是青銅「缶」。如,現存於上海博物館的一件鎏金銅缶,就是個大肚罐子。

4、簋guǐ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自商代開始出現,延續到戰國時期。《周禮·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古籍中多寫作簋,而銅器自銘則常為。青銅簋器物造型形式多樣,變化複雜,有圓體、方體,也有上圓下方者。早期的青銅簋跟陶簋一樣無耳,後來才出現雙耳、三耳或四耳簋。據《禮記·玉藻》記載和考古發現而知,簋常以偶數出現,如四簋與五鼎相配,六簋與七鼎相配。

5、甗yan

甗讀yan(第三聲),是蒸食器,分上下兩部分甑和鬲,有的是連體,有的是分開的。如1976年河南安陽婦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的婦好分體甗,通高35.5厘米。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稱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於蒸汽通過;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間可燒火加熱。商代甗多為圓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狀腹,腹下設錐足或柱形足,器體厚重。商早期花紋簡單,晚期多用獸面紋裝飾。西周除沿襲商代形式外,還出現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開,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時還出現了長方形甗。春秋戰國時,器身變薄,袋足消失,許多器物不再用花紋裝飾。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甗高合體的,春秋早期以後則多為漸高式。商代的甗一般甗部較深,比例上略大於鬲部,多為立耳。西周的甗則甑部與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較多。西周中期開始出現方甗。春秋以後,甗的甑部多為大口斜腹的式樣,即甑的底徑要大大地小於口徑。殷墟婦好墓出土的三聯甗,卻是在一個長方形鬲部上置3個甗,這僅是極個別的特例。除實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還是禮器,與鼎、簋、豆、壺、盤等組成成套隨葬品。

大多數的甗為聯體鑄造。最獨特的是婦好墓出土的三聯甗,甑鬲分體,鬲體長方案形,六隻方足,腹底平,中空可以盛水,其下可以焚火。案面上有三個灶孔,分置三甑,可以同時炊煮幾種食物。

6、觚gū

飲酒器和禮器。盛行於商周時期,作用相當於酒杯。造型為圓形細長身,喇叭形大口,侈口,細腰,圈足外撇。抓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於近圈足處用兩段靡棱作為裝飾。商早中期,觚的器身較為粗矮,圈足」部有一「十」字孔。商晚期至西周早期,觚身細長,中腰更細,口沿和圈足外撇更甚,圈足上無「十」字孔。這一時期的觚胎體厚重,器身常飾有蠶紋、饕餮、蕉葉等紋飾。西周后期,肌逐漸消失。飲酒器,作用與爵、角相同。初見於商代早期,盛行於商周。觚之與觶,古籍記載頗有混淆處,如《考工記》:「梓人為飲器,勺一升,爵二升,觚三升。「而《韓詩》雲「二升曰觚」,因此古籍對於觚的容量解釋也不相同。現今考古界所通稱之觚,是沿用宋人所制訂的舊名,是否即為古籍中的觚,無法證明。因為商周之觚銘中皆無自名,但據形體定為飲酒器,還是可信的。有一商代早期觚,其口部半封頂,並有一流可飲,是為飲器的直接證明。觚與爵是一組配合使用的青銅飲器,常相伴出土,也有觚與斝成組合的。鄭州白家莊三號墓、安陽小屯338號墓中均出土過二觚、二爵、二茸。觚的形製為一具圈足的喇叭形容器,觚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於近圈足處用兩段扉棱作為裝飾。商早中期器形較矮,圈足有「十字孔」。商晚期至西周早期造型修長,外撇的口、足線條非常優美,紋飾繁複而華貴。這一時期觚的基本形體有以下數種:半封頂流口式,中腰收縮,上口喇叭形封頂似商早期的盞狀,出有一流槽可傾倒酒水,圈足上有大十字孔。此器僅一件,今館藏於河南開封。

寬體式,上口似喇叭而傾度不大,胴體較粗,器底約在通高的三分之二處,圈足約高三分之一左右,其上有大十字孔。寬體侈口式,器形如上而寬,口侈大,圈足上有大十字孔。束腰式,器形中等,胴體收縮,最小徑在體形中段,圈足上有大十字孔。

西周時期,觚趨向衰落,很可能用漆木觚替代了青銅觚。但西周青銅觚也有較為特殊的,如中腰甚細的觚,體形比例皆細長,自圈足以上皆作細體管狀喇叭形,外觀無腹;還有腰細如筆管狀的腰極細式觚,皆為西周早期觚的獨特形狀。7、尊

其形製為敞口,粗頸、深腹、圜底、圈足。商代有原始青瓷尊,北朝青釉仰覆蓮花尊形體高大精美,頗為富麗。宋以後瓷尊盛行,用於盛酒或做宮廷陳設用器,如汝窯三足尊、出戟尊。清景德鎮窯產品豐富,有蘋果尊、魚簍尊、石榴尊、太白尊、馬蹄尊、絡子尊、百尊、蘿蔔尊、觀音尊、牛頭尊等等。

大中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於商周時期,春秋後期偶有所見。尊與彝一樣,原是成組禮器的共稱,宋朝之後開始專指一類器物。尊的基本造型是侈口,長頸,圓腹或方腹,高圈足。商早中期,尊均有肩,圈足上多帶「十」字孔,主要是圓體尊。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有方形尊和觚形尊。方形尊仍帶肩,肩上多飾有數個圓雕獸頭;觚形尊又稱大口筒形尊,形似抓而體較粗,商晚期圈足上有「十」字孔或象徵性的「十」字,西周早期「十」字消失。這兩種尊器表多飾有凸起的靡棱,雕鑄著繁繩厚重的蕉葉、雲雷和獸面紋,顯得雄渾而神秘。西周時,又出現了垂腹的圓尊,形狀為大口,長頸,鼓腹下垂,圈足低矮。整件器物線條柔和,花紋也比較簡單,已失去了有肩的圓、方形尊和抓形尊的氣勢。

尊的形體可分為有肩大口尊、觚形尊等幾類。有肩大口尊的器形,初始當與陶質或原始青瓷的大口尊有關,基本式樣如下:

大口寬折肩式,上口侈大,口徑與肩寬接近,頸較高,下部收縮,呈大喇叭狀,肩甚寬而微鼓,上飾三犧首,自肩下折為腹,呈弧形收斂作園底狀;大口圓肩式,上口侈大,口徑超過肩的直徑,肩廣,凸起豐圓,上飾三犧首,下承圈足較低;高體大口折肩式,形體近於大口圓肩式,而圈足和頸部特別高;甚高體大口式,整體造型甚高,頸高,口徑收小近於肩徑;低體大口折肩式,仍保持大喇叭口,但頸、腹及圈足都較低;低體大口寬肩方體式,頸與圈足皆不高,與器腹三段接近均衡狀。

除上述各式尊外,商周至戰國期間還有犧尊。將尊鑄成牛、羊、虎、象、豕、馬、鳥、雁、鳳等動物形象,統稱為犧尊。犧尊上裝飾有各種華麗的紋飾,獸背或頭做成尊蓋,既是實用器皿,又是藝術價值極高的工藝品。

四羊尊商周58.3X52·4厘米

湖南寧鄉月出鋪出土。方形,大侈口,長頸,鼓腹,高圈足。全器最獨特之處是在腹部四角上都鑄有一大卷角羊,每羊胸與尊腹合為一體,羊足鑄在圈足上,而羊首、羊角則凸出器表。尊的4個肩部浮雕出極為生動的4條龍。據考證,羊角與羊頭均系採用了先分鑄,而後再與全體鑄接在一起。頸部飾有蕉葉紋。此尊器渾厚,造型雄奇,設計精巧,技藝複雜,採用了分鑄、平雕、高浮雕等方法,並使全器渾然一體。其風格特點不但在同類器中獨樹一幟,也是商周古銅器中的奇診。

8、罍léi

罍,大型盛酒器和禮器。流行於商晚期至春秋中期。體量略小於彝,《詩經·周南·卷耳》有:「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古文中與篚連用,指代祭祀。造型有圓形、方形兩種。圓形理造型為斂口,廣肩,豐腹,圈足或平底;肩部兩側有兩耳或四耳,耳作環形或獸首形;下腹部一側有穿鼻。方形罍多為小口,斜肩,深腹,圈足式,亦有少數為平底;有蓋,蓋作斜坡式屋頂狀;下腹近圈足處亦有穿鼻。罍的器身一般都滿飾花紋,常見紋飾有饕餮紋、龍紋與蕉葉紋等。其衍生式樣有:方體小口圓肩平底式、方體小口圓肩圈足式、方體高頸狹圓肩高圈足式、大口短頸廣肩低體平底式等。繁縟的花紋配以厚重的胎體,顯得深邃神秘,凝重大方。

9、瓿bù

瓿,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於盛醬。流行於商代至戰國。器型似尊,但較尊矮小。圓體,斂口,廣肩,大腹,圈足,帶蓋,有帶耳與不帶耳兩種,亦有方形瓿。器身常裝飾饕餮、乳釘、雲雷等紋飾,兩耳多做成獸頭狀

10、盉hé

盛酒器和盛水器。流行於商代至戰國,主要用途是盛水以調酒。基本造型為圓腹,帶蓋,前有流,下設三足或四足。商周時期,盉口大,腹深,流直,多作分檔式袋足或柱形足,商代足則多做成空心。春秋戰國時,盉口變小,腹部扁圓,流往往做成彎曲的鳥頭或獸頭狀,蹄形足較為常見,有的蹄形足做成動物形象。許多盉還加上彎曲的提梁,並用環索連結盉蓋與提梁,造型輕盈秀巧。

11、甑zèng

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底部有許多透蒸氣的孔格,置於鬲上蒸煮,如同現代的蒸鍋:~塵釜魚。

12、匜yí

古代盥洗時舀水用的器具,形狀像瓢,匜最早出現於西周中期後段,流行於西周晚期和春秋時期。其形制有點類似於現在的瓢,前有流,後有鋬。為了防止置放時傾倒,在匜的底部常接鑄有三足、四足,底部平緩一些的無足。

13、釜fǔ

古炊器。斂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於鬲,置於灶,上置甑以蒸煮。盛行於漢代。有鐵制的,也有銅或陶制的)。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曹植《七步詩》

14、缽bō

僧人所用的食器,有瓦缽、鐵缽、木缽等。一缽之量剛夠一僧食用,僧人只被允許攜帶三衣一缽,此缽則為向人乞食之用。現今泰國等南傳佛教僧人,仍於每日凌晨沿門托缽。

僧侶以乞食為生,缽是裝食物的器具,有瓦缽、鐵缽、……等,一缽之量剛夠一僧食用。僧侶只被允許攜帶三衣一缽,此缽則為乞食所用。今日東南亞tai國等南傳小乘佛教僧侶仍按佛制,在清晨赴街巷信徒家托缽乞食。

15、瓮wèng

陶制盛器,小口大腹.

16、奩lián

古代盛梳妝用品的匣子.陪嫁的衣物等。如:奩田(陪嫁的田產);奩匣(陪嫁的鏡匣);奩幣(陪嫁的財物);奩具(嫁妝);奩箱(嫁妝)

17、執壺

又稱「注子」、「注壺」,隋代出現的酒具。唐前期器呈盤口,短頸、鼓腹,圓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曲柄,壺體較矮,鼓腹,假圈足。唐中晚期大量流行,基本取代了雞首壺、鳳首壺等。這時期執壺式樣繁多,有短流、長流、曲柄、直柄等數種;五代至北宋器身漸高,通體多壓4-6條瓜棱,流漸趨細長微曲,曲柄高於壺口,平底變為圈足並多有注碗相配;元器多為玉壺春瓶式,彎流與壺頸之間以S形飾件相連;明、清之後,造型增多,多用作茶具。唐宋時,越窯、長沙窯、耀州窯、景德鎮窯、繁昌窯、磁灶窯等均大量燒造。元明清時期,以景德鎮燒制的青花器為多,龍泉窯也生產部分青釉製品。執壺,最初的造型是由青銅器而來,南北朝早期的青瓷當中,已經完成了這種執壺的造型。其後在唐宋兩代是金銀器中的一種酒具,這從唐宋繪畫上是很容易看到的。直到現在,還有宋代青白瓷的執壺流傳下來。明代青花執壺,採用了金銀器執壺造型的優點,安定、秀美而靈活。因為瓷的質料和青花繪畫的關係,青花執壺顯得高妙雋雅,正如明代同形狀的雕漆器"仙盞瓶』一樣,能夠喚起一種夢幻感覺。

18、水注

1.原名硯滴,文房用具,滴水於硯的器具,故名。有嘴的叫「水注」,無嘴的叫「水丞」。宋、元時較為盛行,以浙江龍泉窯和景德鎮青白釉製品為豐富,器形有方、圓、立瓜、卧瓜、雙桃、蓮房、蒂葉、茄壺、牧童、卧牛飛蟾諸式,器身附流和小孔。明代以景德鎮窯製品為佳,器形有桃注飛石榴注、雙瓜注飛雙鴛注等。

2.明永樂、宣德年間受外來影響燒造的一種青花瓷器,阿拉伯人常以此凈手或澆花用。長頸、鼓肩、圈足,口一側附彎形流,另一側自口至肩附曲柄。

水注,也稱「水滴」、「硯滴」。是古代文人磨墨時用來裝水、滴水的文具,注水於硯面供研墨之用,有嘴的叫「水注」,無嘴的叫「水丞」。《西京雜記》載:「晉靈公冢……惟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潤如新,王取以為書滴。」宋、元時期水注較為盛行,以浙江龍泉窯和景德鎮青白釉製品為豐富,器形有方、圓、立瓜、卧瓜、雙桃、蓮房、蒂葉、茄壺、牧童、羅漢騎獸、雙鴛卧牛飛蟾諸式,也常做辟邪、蟾蜍、天雞等動物形狀。中國傳統的文房用具,除筆墨紙硯外,還有不少其他輔助性用具。如紙怕風吹移動,就產生了「鎮紙」;洗筆要有水盂,就產生了「筆洗」;磨墨要有水,就產生了貯存硯水供磨墨之用的「水注」;放印的有印盒,擱硯的有硯盒,擱墨有墨床,擱筆有筆架,還有筆格、筆筒、筆床、筆船、筆屏、墨盒、印章等等。這些用具,所用材料有竹、木、玉、石、陶、瓷、金、銀、象牙、玳瑁、琺琅等多種,造型各異,雕琢精妙,可用可賞,故又稱作文玩。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輕巧、雅緻,置放在案頭不但實用,還可以供文人墨客欣賞把玩,因此都被後世的收藏家們收藏。

19、觶zhì

古時飲酒用的器皿。青銅製。形似尊而小,或有蓋。盛行於中國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從字形特徵不難看出,這類酒具大多源於上古獸角製作的水器。《禮記·禮器》「尊者舉觶。」鄭玄注稱:凡飲酒時,」三升曰觶」。青銅器中習稱的觶有兩類,一類是扁體的,一類是圓體的,此兩類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皆有,後者且沿用至東周。

古代飲酒器。圓腹,侈口,圈足,形狀小瓶,大多數有蓋。這種形狀的觶多為商代器。西周時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圓的。春秋時演化成長身、侈口、圈足觶,形狀像觚,自身銘文稱為「鍴」(如王義楚鍴)而不叫觶。古時飲酒用的器皿。青銅製。形似尊而小,或有蓋。盛行於中國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從字形特徵不難看出,這類酒具大多源於上古獸角製作的水器。《禮記·禮器》「尊者舉觶。」鄭玄注稱:凡飲酒時,」三升曰觶」。青銅器中習稱的觶有兩類,一類是扁體的,一類是圓體的,此兩類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皆有,後者且沿用至東周。古代飲酒器。圓腹,侈口,圈足,形狀小瓶,大多數有蓋。這種形狀的觶多為商代器。西周時有作方柱形而四角圓的。春秋時演化成長身、侈口、圈足觶,形狀像觚,自身銘文稱為「鍴」(如王義楚鍴)而不叫觶。

20、斝jia

斝,盛酒器和禮器,由新石器時代陶斝發展而成。盛行於商晚期至西周中期,用於盛酒或溫酒。基本造型為侈口,口沿有柱,寬身,下有長足。斝的形制較多,器身有圓形、方形兩種,有的有蓋,有的無蓋;口沿上有一柱或二柱,柱有蘑菇形、鳥形等不同形式;腹有直筒狀、鼓腹狀及下腹作分檔袋狀幾種;有的是扁平素麵,有的用獸頭裝飾;底有平底、圓底;足有三足、四足、錐狀空足、錐狀實足、柱形足等。一般來說,商早期斝多為平底、空錐形足或較瘦的袋狀足,胎體輕薄,紋飾簡單,一般只有一層花紋。商中期至西周早期,斝多為圓底或肥圓的袋狀腹,柱形足,器體厚重,花紋繁緝,常用蕉葉紋、饕餮紋、雲雷紋等紋樣裝飾,有的以雲雷紋做地,其上飾有多層花紋。斝作為禮器,常與觚、爵等組合成套使用。

21、卣yǒu

卣:古代用來盛酒的容器,也有說卣專門盛放祭祀時用的一種香酒。卣主要流行於商代和西周早期。卣的基本形製為扁園、短頸、帶蓋、鼓腹、圈足,有提梁。還有少數為直筒形、方形和圓形,還有動物形狀的鳥獸卣。商代銅卣多為扁圓體,蓋較高,上有鈕,提梁多橫跨兩面,腹最大頸在中部或略下,圈足較高。器飾饕餮紋、雲雷紋和聯珠紋。筒形卣主要出現在晚商、早周,數量不多。方卣也在晚商時期出現,器形呈圓口方腹、長束頸、方圈足、大提梁,器上花紋為浮雕式。器物端莊渾厚,在商器中屬精品。晚商還出現動物形卣,形象主要有鴨、豕、虎、鳥等。

22、簠fǔ

簠是古代祭祀和宴饗時盛放黍、稷、粱、稻等飯食的器具,《周禮·舍人》:"凡祭祀共簠簋。"簠的基本形製為長方形器,蓋和器身形狀相同,大小一樣,上下對稱,合則一體,分則為兩個器皿。簠出現於西周早期,主要盛行於西周末春秋初,戰國晚期以後消失。

23、俎zǔ

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古時宴饗,每人前面有俎案,上面擺滿菜肴,食有食相,也就符合禮儀了。

24、兕觥sìgōng

古代盛灑或飲酒器。《詩經》屢見其名,如《詩經·卷耳》:「我姑酌彼兕觥。」橢圓形腹式方形腹,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有蓋,蓋作成帶角的獸頭形。有的觥內附有酌酒用的斗。青銅兕觥主要盛行於商代和西周前期。

25、盨拼音:xǔ

盨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飯食的禮器或食具。由圈足簋發展而來,用途相同。《說文解字》皿部:「盨,杠盨,負載器也。」盨出現於西周中期後段,主要流行於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盨一般成偶數組合,如扶風縣出土的仲彤盨、?盨各兩件,伯多父盨和長安縣出土的叔專父盨各四件,虢仲盨銘記載一次鑄造盨十二件。

26、盂拼音:yú

盛飲食或其他液體的圓口器皿

27、觴shāng

古代盛酒器.觴勺(指觴與勺。都是盛酒器);觴令(即酒令。今俗謂猜拳、划拳);觴豆(酒器與籩豆。皆為飲食的用具。借喻飲食);觴爵(酒器);觴觥(泛指酒器);觴酌(飲酒器)

28、爵jué

爵可以說是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當於現代的酒杯。流行子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狀,前有流,即傾酒的流槽,後有尖銳狀尾,中為杯,一側有鋬,下有三足,流與杯口之際有柱,此為各時期爵的共同特點。夏代晚期爵的形制,有的尚帶有陶爵的特徵,有的則較為精巧。一般器壁較薄,表面粗糙,無銘文,腹部偶有簡略的連珠紋。流和尾的傾斜度都不大。流多作狹槽形,且較長,個別也有較短的。流和杯口之際多數不設柱,也有設不發達的釘狀柱。夏代晚期的爵都是扁體爵,體截面呈橄欖形。底皆平,鋬與一足成直線,兩足在另一側。目前發現的夏代晚期青銅爵數量不多,造型一般原始拙樸,也有新穎而精巧的。這說明,這種飲酒器已經歷了長時期的發展過程。

29、鼎拼音dǐng部首「鼎」

鼎:古代的烹飪之器,和現在家裡的鍋差不多,用來煮或盛放魚、羊、豕肉。大多是圓腹、兩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比如有名的商代司母戊大方鼎。鼎,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青銅禮器之一,傳說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鑄九鼎於荊山之下,以象徵九州,並在上面鐫刻魑魅魍魎的圖形,讓人們警惕,防止被其傷害。自從有了禹鑄九鼎的傳說,鼎就被視為傳國重器、國家和權力的象徵,所謂國滅則鼎遷,後世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稱為「定鼎」。

本義:古代烹煮用的器物置於宗廟作銘功記績的禮器。描述:青銅製,三、四足兩耳,盛行於商、周。

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說文》

30、敦拼音duì部首「攵」

敦(dui,音對):盛黍、稷、稻、粱用。由鼎演變而來,形狀酷似西瓜,又稱西瓜敦或西瓜鼎。其上下內外皆圓,蓋與器體合成球體或卵圓體,兩環耳、三短足,蓋也可反過來使用。

本義:古代食器。

描述:青銅製。蓋和器身都作半圓球形,各有三足或圈足,上下合成球形,蓋可倒置。流行於戰國時期。

有虞氏之兩敦。——《禮記·明堂位》

31、豆拼音dòu部首「豆」

本義:古代一種盛食物的器皿。

描述:形似高腳盤,或有蓋。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出現,盛行於商周時,多陶制,也有青銅製或木製塗漆的。後世也作禮器。

豆,古食肉器也。——《說文》

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周禮·考工記》

32、角拼音jué部首「角」

本義:古代酒器。

描述:青銅製。形似爵而無柱與流,兩尾對稱,有蓋,用以溫酒和盛酒。

一角一散。——《儀禮·特牲饋食禮》

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禮記·禮器》

33、壺拼音hú部首「士」

壺:長頸容酒或水的器皿。《詩·大雅·韓奕》有云:「清酒百壺」,《孟子·梁惠王下》有云:「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壺的形狀多種多樣,有圓形、方形、扁形、瓠形、貫耳形和蒜頭形等。

本義:(壺)古代盛器。

描述:深腹,斂口,多為圓形,也有方形、橢圓等形制壺,昆吾圓器也。——《說文》

簞食壺漿。——《三國志·諸葛亮傳》

34、彝拼音yí部首「彑」

方彝:為盛酒器,或為調和酒、水之器。彝也是古代青銅禮器的通稱。形製為方形,高身,腹有曲有直,帶蓋,蓋似屋頂形,蓋上有鈕,有的帶扉棱。

本義: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廟常用的祭器。

官司彝器。——《左傳》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詩·大雅》

35、盂拼音yú部首「皿」

本義:盛飲食或其他液體的圓口器皿。

盂,飲器也。——《說文》

置守宮盂下。——《漢書·東方朔傳》

操一豚蹄,酒一盂。——《史記·滑稽列傳》

36、鑒拼音jiàn部首「金」

鑒:形如大缸,大敞口,廣腹,平底,無足或圈足,兩耳或四耳,是大型盛水器。用來盛水、盛冰、照容和沐浴。「鑒」一名就是根據盛水後照容(起鏡子)的作用而來。

本義:古代用來盛水或冰的器皿。

描述:青銅製,器形很大的盆。

鑑,大盆也,一曰鑑諸,可以取明水於月。——《說文》

衛靈公有妻三人,同鑑而浴。——《莊子》

37、斗拼音dǒu部首「斗」

本義:古代酒器

描述:用於取酒的挹酒器,多作帶有曲柄的小杯式樣,如北斗星之形。現於商朝。

太宰持斗而御戶右。——《大戴禮記·保傅》。

金樽清酒斗十千。——唐·李白《行路難》

玉斗一雙,欲與亞父。——《史記·項羽本紀》

38、鐎拼音jiāo部首「釒」

本義:古代軍用炊具。

描述:三足,有柄,或有流。白天用來做飯,夜間用來敲擊報更。「」

鐎,溫器,有柄斗,似銚,無緣。——《埤蒼》

以銅作鐎器,受一斗。晝炊飯食,夜擊持行,名曰刁斗。——《集解》

39、鍪拼音móu部首「金」

本義:古代炊器。

描述:短頸、敞口、深腹、圜底,釜之有耳者即是鍪,陶制或青銅製。流行於漢代。

鍪,釜也。——《廣雅》

40、罌拼音yīng部首「缶」

本義:一種盛貯器。

描述:大腹小口的瓦器,既可用來汲水、存水,也可用來盛糧。

罌,缶也。——《說文》

用瓦木罌,容十升以上者,五十步而十,盛水且用之。——《墨子》

41、盤

盥器:又稱水器,古代盛水之器。

盤:盛水和古人盥洗時承接棄水的用具。形製為圓形,口大,圈足,腹淺而平,有的有耳,有的有流。

42、勺

勺:又謂枓,是取酒器。一般呈短圓筒形,旁有短柄,柄或中空,以安木把。

43、匕

匕:相當於現在的湯匙、調羹,是古代挹取食物的器具。從體上分為尖形體匕和橢圓體匕,從柄上分為曲柄匕和直柄匕。


推薦閱讀:

【聖誕節講章】彌賽亞之名稱
咸陽為什麼叫咸陽?咸陽名稱的來歷
說說Excel中的「名稱」
藥片的最佳吃法,都藏在名稱里了
楊氏太極拳85式拳式名稱順序

TAG:古代 | 名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