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中國六大產能過剩行業潛在壞賬率或達25

鳳凰財經訊 違約風險是懸在半空中的一把匕首,隨著中國去產能力度加大,殭屍企業的潛在壞賬及違約風險越來越引起人們擔憂。

近日,瑞銀髮布報告稱,2015年中國六大產能過剩行業(煤炭、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鋁、造船)的總負債達到10萬億元,其中8.7萬億為債務,而其餘部分為應付賬款。煤炭和鋼鐵行業總計未償付債務達到7萬億元,其中,4萬億為銀行貸款,其餘部分為債券和影子銀行信貸。

瑞銀估算,在產能過剩行業中,息稅前利潤低於利息支出公司的債務佔總債務比重達25-30%,這意味著這些行業整體債務的潛在壞賬率可能高達25%-30%。

在今年3-4月份的債券兌付高峰期,曾出現國企債券違約潮。據瑞銀統計,在鋼鐵等產能過剩嚴重的行業,8月開始將是債券到期高峰,屆時會有約800億元債券到期,10月和11月將有大約900億元債券到期。

去產能、清除「殭屍企業」是今年中國一大任務,清理過程中難免對金融體系產生一定影響。瑞銀認為,去產能將通過以下途徑影響金融行業:1)企業關停和重組加速,銀行不良貸款增加;2)企業非貸款信貸違約增加,影響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3)其他過剩產能相關行業壞賬增長。這對信貸市場和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的影響相對難以量化、也不易處理。

瑞銀認為,如果嚴重虧損的企業被關停,這些企業的銀行貸款將無法展期循環、其存量債務將難以繼續通過發行債券或影子銀行信貸維持。這意味著這些企業的所有債務實際上都將成為「壞賬」。但是,去產能對金融業(特別是銀行)的拖累程度將最終取決於決策層以何種方式解決壞賬問題,以及相關實體如何劃分還賬負擔。

這已並非瑞銀第一次警告中國企業債問題。此前,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團隊測算,中國非金融實體經濟部門的債務佔比在2015年末攀升至260%,其中的多數債務由銀行持有。其認為,最讓人擔心的,不是中國債務規模的龐大,而是其增長之迅速。據瑞銀統計,從2008年以來,中國非金融部門的債務佔比迄今已經增長近100%。

依照國際經驗來看,如果一個經濟體的債務以這種節奏膨脹,通常就會在隨後陷入麻煩:重大的資產市場調整、債務違約、銀行體系問題,甚至是貨幣危機。


推薦閱讀:

融媒體助力開拓 紀錄片行業新格局(深聚焦)
法官宣判前原來是這樣計算刑期的......(行業揭幕)
揭「剩男剩女」泛濫的7大高薪行業
哪些行業未來有潛力?
命相江湖-行業篇「金刀大相系列」

TAG:中國 | 行業 | 壞賬 | 產能過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