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創造無法實現的另一種生活

url:http://wenyi.gmw.cn/2018-01/05/content_27273645.htm,id:27273645

作者:王淼

有人說寫作——尤其是小說、詩歌、散文之類的文學寫作是不可教與學的,理由是,文學創作的特質是想像力,而想像力是無法從學習和訓練中獲得的。不過,文學創作雖然的確不可教與學,卻並非完全沒有一定的途徑可循,至少一個作家的閱讀積累、創作歷程,以及文學理念等等的個人經驗,能夠對一般的寫作者起到借鑒與啟發的作用,這一點也是確定無疑的。著名作家王安憶的《小說與我》是一部融個體經驗和理論實踐於一體的講稿結集,作者從自身的生活經歷和創作實踐談起,結合一些深入淺出的文學理論,既可金針度人,同時也為讀者提供了一把解讀她本人作品的鑰匙。

王安憶的文學創作生涯起始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後期,作為「老三屆」的一員,文學之於她的意義,首先在於文學改變了她的人生——在一個物質匱乏、思想封閉、社會動蕩的空間中度過成長期,錯過了學府教育,是文學讓她進入另一個生活領域,進而開啟了她人生的另一次啟蒙。從第一篇選入文集、卻沒有面世的散文《大理石》開始,王安憶的文學創作貫穿了「文革」之後的新時期,折射出不同年代的文學思潮與動向。在此期間,王安憶一方面探索小說的主題設定,努力擴大自己寫作的題材和範圍;另一方面探討作者與小說人物之間的關係——彼此間既痛癢相關,又保持一定的距離。那麼,寫作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王安憶認為,寫作其實就是渴望創造,創造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另一種生活,所以寫作自身的快樂遠比成功更重要。她說:「寫作就是這麼一回事,一股衝動上來你就必須抓住,不能錯過。那時候你對它的認識肯定是淺薄的,可是今天你的認識深刻了,你卻可能不會寫了。」對於寫作者來說,重要的是寫,哪怕你的看法並不成熟,只要寫下來,就一定有意義。

王安憶把生活分為兩種,一種是現實生活,一種是美學生活。這兩種生活既有關係,又沒關係,你雖然不可能脫離現實生活而生存,但當你決定要做一個寫作者時,那你同時也應該生活在美學裡,生活在文學裡。寫作者是按照另一種邏輯生活的,他固然需要在現實中生活,但他更需要豐富的心理經驗,去發現事物,進而去表現事物。世間的生活大抵相似,但在大抵相似的經驗下面依然存在著某些不同,這就要看個人體察的能力如何,正是體察的差異決定了你是什麼樣的人。而對於寫作者來說,閱讀也是一條開拓生活經驗的有效渠道,在大量混雜的閱讀中,你或許很容易誤入歧途,但無論對的,還是錯的,閱讀本身都會納入你的個人經驗中,潛移默化,並以一種自行調節的功能,建立起明辨是非的可能性,並最終將閱讀轉化為你自身經驗的一部分。王安憶把類型小說看作是一種小說技巧的訓練,它們雖然未必反映文學的本質,卻體現出寫作的方法——無論如何精彩的故事,都需要一個具體的方法來承載,將小說的技術問題提煉出來,正是王安憶關注類型小說的重要原因。

王安憶在復旦大學中文係為創意寫作專業碩士學生講授「小說寫作實踐」課時,曾專門開設了一節「故事接龍」,就是讓同學們每人寫一個開頭,這個開頭要具備發展的空間,然後讓同學們自行續寫。這是一次真正的寫作實踐,而不是單純講述玄虛的文學理論,在寫作中發現生活,並尋找故事的源頭,進而探討故事的結構和合理性,顯然更具有實際操作的意義。事實上,我個人是把《小說與我》當作王安憶的生活史與寫作史來閱讀的,相較於她對小說的解析,我覺得她本人的成長曆程更具有價值——寫作或許的確不可教與學,但她的成長曆程卻不乏啟人心智之處。當然,對於更多的寫作者而言,王安憶的小說課只負責帶你入門,至於以後如何修行,那就要看你自己的悟性和努力了。(王淼)

來源: 北京青年報

推薦閱讀:

不工作也有源源不斷的收入,這7本書,真的可以幫你實現!
曾福生:讓農民富裕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
不工作也有錢?7本書幫你實現財務自由
css實現的目錄樹型導航菜單
Photoshop「替換顏色」實現局部換色

TAG:生活 | 寫作 | 創造 | 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