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零件的工藝性分析

一、分析研究產品的零件圖樣和裝配圖樣 在編製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前,首先應研究零件的工作圖樣和產品裝配圖樣,熟悉該產品的用途、性能及工作條件,明確該零件在產品中的位置和作用;了解並研究各項技術條件制訂的依據,找出其主要技術要求和技術關鍵,以便在擬訂工藝規程時採用適當的措施加以保證。 工藝分析的目的,一是審查零件的結構形狀及尺寸精度、相互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及熱處理等的技術要求是否合理,是否便於加工和裝配;二是通過工藝分析,對零件的工藝要求有進一步的了解,以便制訂出合理的工藝規程。 如圖 3-8 所示的汽車鋼板彈簧吊耳,使用時,鋼板彈簧與吊耳兩側面是不接觸的,所以吊耳內側的粗糙度可由原來的設計要求 R a3.2 μ m 建議改為 R a12.5 μ m. 。這樣在銑削時可只用粗銑不用精銑,減少銑削時間。

再如圖 3-9 所示的方頭銷,其頭部要求淬火硬度 55~60HRC ,所選用的材料為 T 8A ,該零件上有一孔φ 2H7 要求在裝配時配作。由於零件長度只有 15mm ,方頭部長度僅有 4mm ,如用 T 8A 材料局部淬火,勢必全長均被淬硬,配作時,φ 2H7 孔無法加工。若建議材料改用 20Cr 進行滲碳淬火,便能解決問題。

二、結構工藝性分析 零件的結構工藝性是指所設計的零件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製造的可行性和經濟性。下面將從零件的機械加工和裝配兩個方面,對零件的結構工藝性進行分析。 (一)機械加工對零件結構的要求 1 .便於裝夾 零件的結構應便於加工時的定位和夾緊,裝夾次數要少。圖 3 -10a 所示零件,擬用頂尖和雞心夾頭裝夾,但該結構不便於裝夾。若改為圖 b 結構,則可以方便地裝置夾頭。

2 .便於加工 零件的結構應盡量採用標準化數值,以便使用標準化刀具和量具。同時還注意退刀和進刀,易於保證加工精度要求,減少加工面積及難加工表面等。表 3-8b 所示為便於加工的零件結構示例。

3 .便於數控機床加工 被加工零件的數控工藝性問題涉及面很廣,下面結合編程的可能性與方便性來作工藝性分析。 編程方便與否常常是衡量數控工藝性好壞的一個指標。例如圖 3-11 所示某零件經過抽象的尺寸標註方法,若用 APT 語言編寫該零件的源程序,要用幾何定義語句描述零件形狀時,將遇到麻煩,因為 B 點及其直線 OB 難於定義。解決此問題需要迂迴,即先過 B 點作一平行於 L 1 之直線 L 3 並定義它,同時還要定義出直線 AB ,於是方能求出 L 3 與直線 AB 交點 B ,進而定義 OB 。否則要進行機外手工計算,這是應該盡量避免的。由此看出,零件圖樣上尺寸標註方法對工藝性影響較大。為此對零件設計圖樣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凡經數控加工的零件,圖樣上給出的尺寸數據應符合編程方便的原則。

零件的外形、內腔最好採用統一的幾何類型或尺寸,這樣可以減少換刀次數,還有可能應用控制程序或專用程序以縮短程序長度。例如圖 3 -12a 所示,由於圓角大小決定

著刀具直徑大小,很容易看出工藝性好壞。所以應對一些主要的數控加工零件推薦規範化設計結構及尺寸。圖 3-12b 表明應盡量避免用球頭刀加工(此時 R=r ),一般考慮為 d=2(R-r) 。此外,有的數控機床有對稱加工的功能,編程時對於一些對稱性零件,如圖 3-13 所示的零件,只需編其半邊的程序,這樣可以節省許多編程時間。

4 .便於測量 設計零件結構時,還應考慮測量的可能性與方便性。圖 3-14 所示,要求測量孔中心線與基準面 A 的平行度。如圖 3 -14a 所示的結構,由於底面凸台偏置一側而平行度難於測量。在圖 3-14b 中增加一對稱的工藝凸台,並使凸台位置居中,此時則測量大為方便。

(二)裝配和維修對零件結構工藝性的要求 零件的結構應便於裝配和維修時的拆裝。如圖 3 -15a 左圖結構無透氣口,銷釘孔內的空氣難於排出,故銷釘不易裝入。改進後的結構如圖 3 -15a 右圖。在圖 3-15b 中為保證軸肩與支承面緊貼,可在軸肩處切槽或孔口處倒角。圖 3 -15c 為兩個零件配合,由於同一方向只能有一個定位基面,故圖 3 -15c 左圖不合理,而右圖為合理的結構。在圖 3-15d 中,左圖螺釘裝配空間太小,螺釘裝不進。改進後的結構如圖 3-15d 右圖。

圖 3-16 為便於拆裝的零件結構示例。在圖 3 -16a 左圖中,由於軸肩超過軸承內圈,故軸承內圈無法拆卸。圖 3-16b 所示為壓入式襯套。若在外殼端面設計幾個螺孔,如圖 3-16b 右圖所示,則可用螺釘將襯套頂出 三、技術要求分析 零件的技術要求主要有: 1 .加工表面的形狀精度(包括形狀尺寸精度和形狀公差); 2 .主要加工表面之間的相互位置精度(包括距離尺寸精度和位置公差); 3 .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及其它方面的表面質量要求; 4 .熱處理及其它要求。 通過對零件技術要求的分析,就可以區分主要表面和次要表面。上述四個方面均要求較高的表面,即為主要表面,要採用各種工藝措施予以重點保證。在對零件的結構工藝性和技術要求分析後,對零件的加工工藝路線及加工方法就形成一個初步的輪廓,從而為下一步制訂工藝規程作好準備。 若在工藝分析時發現零件的結構工藝性不好,技術要求不合理或存在其它問題時,就可對零件設計提出修改意見,並經設計人員同意和履行規定的批准手續後,由設計人員進行修改。 (end)
推薦閱讀:

超強均線系統分析全集
擇日通書之脈絡分析與研究——以《欽定協紀辨方書》為中心
孟母分析 - 王徹的日誌 - 網易博客
八字分析六親
(轉)教你如何寫電影分析論文

TAG:分析 | 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