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孔子之四十三:孔子的快樂境界及其價值
自先秦諸子以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便富含境界論的思想資源,境界思想和追求正是中國文化從目的、意義層面區別於西方文化的一個主要特徵。而《論語》中孔子可謂最早的境界思想家。他關於「樂」的人生境界思想尤為典型,並在後世成為儒家精神超越的標誌。《論語》一書是以「樂」開篇的,而縱觀全書,時時可見樂,卻無一個苦字。最為體現孔子「樂」的人生境界觀,乃是其自言:「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以下只標註篇目)同時,稱許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雍也》「孔顏之樂」顯然不是以貧為樂,更不是樂富貴,從《論語》中看,這是一種超越了貧富對待、苦樂對待,回歸於生活、生命本身的樂。我們日常所謂的快樂,是與苦對待的,無論是感性快樂,還是精神愉悅,皆依賴於貧富等外物或外在境遇,以及可樂可喜之事。而孔顏之樂,不是某種具體對象的樂,是超越了外在境遇、超越了與苦的對待,回歸到生活和生命的本身。孔顏之「樂」的人生境界既不是感性愉悅的審美境界,也不是以善為目的的倫理道德境界,而是超審美超倫理道德的人生境界。當然,孔子「樂」的人生境界離不開「仁」這一孔子學說的核心,他強調「仁者無憂」《子罕》,「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述而》,正是指出了只有進行「仁」的修養,「下學上達」《憲問》,才能達致這一人生境界。也就是說,樂的人生境界乃是「仁」的精神信仰和不斷地的精神修養中,才能獲得的人生境界。而從「仁」乃「愛人」《顏淵》來看,這一境界的獲得乃是在人倫關係中獲得的。需要指出的是,孔子一方面講「樂」的人生境界,但還說過「憂道不憂貧」《衛靈公》,自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吾之憂也。」《述而》顯然,「仁者無憂」中的憂,乃「小人」之「憂」,而非道之憂、德不修之憂等仁者、聖人「大憂」,「仁者」有道、德之「大憂」,無財貨、得失之戚戚。孔子將「樂」的境界與學習相聯繫表述為一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的知、好、樂逐級提升而以樂為最高境界的精神追求。人之學習,多出於理性的認識,即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玉」,孔子也感嘆過「三年學,不志於谷,不易得也」《泰伯》。從理性、功利的學,到能夠發生興趣以喜好情感去學,則促使所學對象由外在化為內在、化為人自身生活的一部分,「好之」無疑優於「知之」。然而,只有達到「樂之」境界,知識才與我真正融為一體,並營造烘托出快樂無比的境界。這才是回歸生命本身的學習,或者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學習的動力和目的都是發乎生命本身,也進一步超越了滿足自己興趣的愉悅而達到持久的精神快樂。當孔子自述「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述而》,所做之事也正是其「學而不厭」。孔子「樂」的人生境界雖並無具體對象,這種境界卻又貫穿於具體的快樂之中,使得人生無處無時不有樂。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隨處都是「樂之」的境界。在孔子看來,既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鄉黨》的飲食之樂,也有「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雍也》的山水之樂,聽到《韶》樂「三月不知肉味」《述而》的「盡善盡美」的快樂。正是有著樂的人生境界,而即使是「飯疏食」、「曲肱而枕之」亦樂;《史記》載孔子與弟子被困於陳國蔡國之間,「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弦歌不衰」,更可見孔子之「樂」的人生境界無處無時不在。孔子樂的人生境界有著巨大理論意義。孔子「樂亦在其中」、顏回「不改其樂」,他們為何而樂?這是怎樣的一種快樂?孔子並未給予明確的揭示。而這種追問遂成為孔顏之後一千五百年宋儒提出的新命題——「孔顏樂處」。據《宋史·道學傳》載,周敦頤讓受學於他的二程(程頤、程顥)「尋孔顏樂處,所樂何事」,「二程之學亦由此而發源」。在孔子那裡,「樂亦在其中」、「不改其樂」還更多屬於人倫層次;到了周敦頤、程顥、胡宏、陳獻章等相繼添加了「道充為貴」說、「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說、「真樂」說等新內涵,便從人倫逐漸向所謂天德、向天地人萬物和諧的圖景發展。這顯然不是孔子的本意,卻反映了更廣泛層面的融儒釋道一體的整個中國哲學的追求,並開闢了新的人生精神境界內容和方向。經過宋明儒的倡揚和精神內涵的開掘與闡發,「孔顏樂處」進入整個儒家學說的精神超越層次,確立了儒家學說精神境界超越的重要標誌。孔子「樂」的人生境界有著現實價值,給當代人快樂追求提供了超越範式,建設和諧時代的和諧心靈。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小康社會的建設,快樂成為普遍的人生追求,但是,不少人喪失了精神信仰和追求,沉溺於財富帶來的感性愉悅。孔子「樂」的人生境界思想,正是提倡人要有精神信仰和道德修鍊,一個人的快樂,除了財富等帶來的感性快樂,還應該超越它們,通過個人修養和信仰獲得超越物質需要、利害得失從而更加根本和持久的快樂,在很大程度上,這種追求才是人生快樂的真正源泉。另一方面,孔子提倡的與樂相對的「憂」,也讓當代人反省,即在「樂」中還要善於反省修身。
李萬剛
2009年12月29日《大眾科技報》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