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目前教育體制 不少家長讓孩子「在家上學」
當很多家長費盡心思、斥重金要把孩子送進好幼兒園、好小學、好中學的時候,一些父母、尤其是城市中的家長卻對身邊的基礎教育有著諸多不滿,並涉足學科教育讓孩子在家上學,親力親為做起了老師,或者讓孩子進入個人辦的私塾、學堂。他們的做法可行嗎?
如今,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湖北、雲南等地,已經不少孩子開始「在家上學」。他們的父母認為學校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效果、評價手段等多個方面都不能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不能高速有效地吸收到有用的知識,於是,親自擔當起老師的角色,或者親戚朋友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學習,幾位家長相互協作,形成小規模的私塾、學堂等等;教學階段涵蓋了幼兒園、小學、初中乃至高中。
家長主張因材施教
陶女士曾在一所民辦學校做英語(論壇)培訓,兒子銘銘上了半年幼兒園後她就辭職了,此後一直在家親自教兒子,孩子現已8歲了。陶女士介紹,一、二、三年級數學作為課外書讓兒子自己看,而她的重點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兒子上午半天讀書,下午活動,如動手訓練、遊戲等。陶女士說等讀完初中課程,會讓兒子自己決定是上高中還是繼續在家學習、直接考大學。
宋先生原來是一名教師,從兒子3歲起辭去工作全心全意帶孩子「在家上學」。他安排的語文課內容是讀四書五經和古典名著;英語更側重口語、聽力。宋先生強調,在自己的教育中,更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的人生觀、世界觀。
據媒體報道,浙江嘉興的袁小逸只上過一年的幼兒園,就「在家上學」了。如今12歲的她已學完了高中課程,並且掌握了英、日、法三種外語,還會小提琴和鋼琴兩種樂器。袁小逸曾在10歲的時候回到初中課堂,但一去就不習慣那種模式,大病一場,其結果自然是繼續回家。袁小逸的爸爸袁鴻林索性辦起了「私塾」,目前已有十多名小朋友加入了。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不滿於目前教育體制,其中一些人身體力行選擇讓孩子「在家上學」。是什麼促使他們做出如此與眾不同的決定?
在一個網站的父母論壇上,家長林女士坦言:「教育應該像媽媽給孩子做的飯一樣,是營養可口的、獨特的」。家長張女士說:「公立學校教育功利化,競爭壓力也大。『在家上學』孩子能學到在學校學不到的文化、更自由。家長也可以更好地關注和參與孩子的成長。」網友「性情中人」直言:「學校教育抹殺了孩子的個性。而父母做老師,可以更好地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設置課程,不拘泥於任何一套教材,教學也更個性化,能做到因材施教。」也有網友評論:「在家上學」是對公立教育不滿的真實寫照,應鼓勵更多的有識之士參與進來。
小學堂不斷出現
在北京的回龍觀,有一個名為「日日新」的學堂,它是4個家庭為了4個孩子讀書、在2006年互助辦起來的小學堂。現在日日新學堂在沙河邊上建起了一座法式校舍,幼兒園部有100個孩子,小學部有50個學生。雖然已經發展成了學堂的形式,但家長自助的特點並沒有改變。日日新學堂的家長經常參與學校的事務。對於孩子們的學習內容,校長王曉峰說:「達到國家規定的課程標準是我們最低的教學目標,我們的課程體系和效果其實超越了新課標。」他認為,公辦學校的大班教學、齊頭並進、標準統一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今天家長的需要。
據報道,曾經當過公辦小學校長的葉萬紅,為了自己的孩子在廣州搬過四五次家、在幼兒園附近租房住。今年,孩子要上小學了,她卻找不到滿意的學校。在幾位家長的鼓勵下,她辦起了六月小學堂。教學內容依據國家課程標準,每天上午是知識類課程,下午是美術、音樂課,所有課程都採用老師和孩子們分享的方式學習。而在雲南的大理,蒼山學堂也於今年暑期開學。
「在家上學」有聯盟
「在家上學」有不少志同道合者,其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經濟發達城市較多。這些家長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有的有海外教育背景,從事著相對自由且高薪的職業,他們普遍對現行的教育制度抱有懷疑態度。浙江省義烏市一家外貿公司的老總徐雪金就是其中之一,去年12月他創辦了「在家上學聯盟」網站;10個月後,網站會員超過1800人。打開這個網站,記者發現已經有上海、廣東、北京、成都、南昌、深圳、浙江等十幾個聯盟部落。網站上有各類教育信息,方便全國各地家長交流,增進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知識和技巧,互薦教材,提供同城聯絡平台,為在家的孩子找到學伴、玩伴。
在「在家上學聯盟」網站中,家長們總結出幾個放棄公辦教育的必備條件:父母每天至少有半天時間陪伴子女,因為孩子非常需要有個伴。所以目前的盟友中,全職媽媽居多;家長不斷學習,擴展知識層面,跟孩子一起成長,從而不斷接受教育新理念;教育模式沒定律,可以按學校課本來教,也可以按孩子興趣來教。他們一致認為,每家的教育都是一條路,家長要因材施教,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路。需要借鑒,但更多的要靠個人摸索。
與體制博弈需要付出更多代價
記者了解到,不少讓孩子「在家上學」的家長希望孩子日後出國留學 (微博) ,也有的讓孩子在國內發展。無論出國與否,他們長大後還是要接受來自學校的集體教育,這就存在競爭與合作的關係,與家庭中的成長環境不同;即便在學堂或私塾中上學,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同學夥伴,形成社會關係,比家長單獨教學有一定優勢,但也比不上學校的交友範圍廣。不可否認,孩子在學校,不止是學知識,更多的是學習如何與人交流、相處、合作、學會關心他人,也有機會了解到更多家庭之外的世界,有更寬闊的視野,有利於他們社會化程度的提高。從這個角度說,「在家上學」並不能完全替代正規學校。
我們常說,孩子的教育離不開社會、學校和家長。脫離了學校的教育,家長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那麼,家長的心態、知識水平、教育理念對孩子的影響尤為重要,家長有財力、有時間,自認為了解孩子,並不等於會教育孩子。父母的教學資格、教育能力如何考量、誰來監督教學質量等,都是問題。即便在這方面比較發達的英國,效果也並不令人滿意。有數據顯示,英國自2000年以來選擇「在家上學」的學生人數增長了近兩倍,但教學質量、監管等等問題都是社會普遍擔憂的,英國1/4「在家上學」的學生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育。
可以說,家長通過課外教育來彌補學校的不足是可行的,但是想因此來替代現行教育模式是不現實的。在家上學的成功案例雖多,但是成功往往不可複製,並且成本太高。
當下,「在家上學」無疑是另類選擇,這種教育模式會遇到很多困境,最突出的一點是:現有的教育制度對此並不認可,孩子長大後的「出路」很可能會遇到麻煩。早在2006年,面對京、滬等地出現的「私塾」潮,教育部就曾明確表示,「私塾」違反《義務教育法》,與體制博弈,最終很可能讓孩子付出代價,甚至影響到其人生髮展。(記者 陳若葵)
當很多家長費盡心思、斥重金要把孩子送進好幼兒園、好小學、好中學的時候,一些父母、尤其是城市中的家長卻對身邊的基礎教育有著諸多不滿,並涉足學科教育讓孩子在家上學,親力親為做起了老師,或者讓孩子進入個人辦的私塾、學堂。他們的做法可行嗎?
如今,在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湖北、雲南等地,已經不少孩子開始「在家上學」。他們的父母認為學校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效果、評價手段等多個方面都不能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不能高速有效地吸收到有用的知識,於是,親自擔當起老師的角色,或者親戚朋友把孩子集中在一起學習,幾位家長相互協作,形成小規模的私塾、學堂等等;教學階段涵蓋了幼兒園、小學、初中乃至高中。
已有0條與教學內容 袁小逸 教育模式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
我要評論(0)相關閱讀:
|
推薦閱讀:
※通過修法完善國家監察體制
※山西五寨:不讓小事拖大(新視野·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系列報道⑦)
※?【熱點爭鳴】論儒教的體制化和儒教的改新 | 彭永捷
※文化體制改革成果專題
※從法律解釋的內涵論我國法律解釋體制(原版論文).pdf文檔全文免費閱讀、在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