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叔本華和尼採的人生觀

唯意志主義是一種把人的意志絕對化,神秘化,把意志看成是宇宙的本原和萬物的本質,認為意志高於理性的唯心主義和非理性主義哲學學說,是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哲學思潮的開創性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和尼采。叔本華,是意志主義哲學的創始人,他是一個反理性主義的思想家,也是一個極端的悲觀主義者。唯我主義的唯心論,唯意志論的哲學構架,反理性主義的哲學立場和悲觀主義的人生觀構成了其哲學思想的全部。他就是從唯意志論和和反理性主義走向了悲觀主義的人生觀。尼采,是著名的意志主義哲學家,其哲學是直接從叔本華的哲學出發的,他深受叔本華哲學的影響,但他反對叔本華否定生命意志的悲觀遁世思想,不過並不否定人生是痛苦和無意義的論斷。在他看來,「人生是多災難的,而且常常是無意義的」①,這使人生陷於難以忍受的痛苦之中,人生就是恐怖的「苦海」。 二者的人生觀都帶有悲觀主義的色彩。其最大的不同是叔本華的人生觀是消極悲觀的人生觀,尼採的人生觀是積極悲觀的人生觀。尼采人生觀是叔本華人生觀的發展。 一叔本華的人生觀叔本華的人生觀是一片悲天憫人、愛莫能助的凄涼景象,他把人等同於動物和其它萬物;把意志、慾望和激情看作是人的本質;他認為意志就是不能遏止的盲目衝動,就是欲求,它所欲求的就是生命,一是維持自己的生存,二是繁衍後代。他說:「意志自身在本質上是沒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個無盡的追求。」所以又把意志稱為生命意志,而生命意志的本質就是痛苦。因為一切欲求都是由於缺乏,由於對自己現狀的不滿,一天不能得到滿足,就痛苦一天。慾望是無窮的,而滿足是有限的。欲求永遠只是象丟給乞丐的施捨一樣,今天維持了乞丐的生命,以便明天延長他的痛苦。今天消除一種痛苦,明天會有千百種痛苦接踵而至,如性慾、狂熱的愛情、嫉妒、仇恨、恐懼、好名、愛財、疾病等,意志發展越高,痛苦就越顯著。知識的發展也不能解決痛苦,反而會帶來更大的痛苦,所以越有知識就越痛苦。他也把人生比喻為一種苦難,一種原罪,一場悲劇,每個人都是這場悲劇中命中注定的悲劇演員。他還把人生比喻為一個肥皂泡,它是空空的,可人們卻爭著要把它吹的大大的,其結果是幻滅。還認為人生是無聊的。他說:「人生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象鐘擺一樣的來回擺動著。事實上痛苦和無聊兩者也就是人生的兩種終極成分。」在宣傳其悲觀厭世的人生觀的同時,叔本華極力抨擊樂觀主義。同時宣傳利己主義乃是人類的天性,萬物的本質。利己主義是必然的,生命意志的肯定是絕對的。但這種肯定又無異於痛苦,因此要解決痛苦,就要捨棄欲求,擺脫意志的束縛,否定生命意志。他認為既可以通過藝術來達到暫時的解脫,也可以通過禁慾來達到永遠的解脫。要得到永久的解脫,就要徹底否定生命意志,就是走禁慾之路。禁慾行為有三種:一是自願放棄性慾,因為性慾是生命意志最堅決的表現,自願放棄它,是否定生命意志的第一步。二是甘願受苦,因為痛苦可以使人感到絕望,從而轉向內心世界,凈化人的原本貪慾的靈魂,達到神聖境界。三是自願以死來達到徹底禁慾,滅絕意志,達到徹底的安寧,寂滅中的極樂。叔本華的人生觀是消極的,他確立了意志卻又扼殺了意志,確立了人的地位和價值又泯滅了人的一切,使他的哲學走向了反人生的悲觀厭世之路,所以他的思想只是反映了人生要求擺脫痛苦的願望,而沒有起到革命的作用,反而掩蓋了痛苦的真正根源。 二尼採的人生觀尼采認為,強力意志是人的本質,是人存在的基本形式。他的強力意志哲學一方面稟承了叔本華的意志主義,另一方面尼采是從希臘文化的悲劇精神中找到這一哲學起點的。尼采極其讚賞希臘悲劇精神,他認為希臘悲劇精神有兩個,一個是日神(阿波羅)精神,一個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真正的精神是酒神精神,真正的哲學的酒神哲學。他說:「每部真正的悲劇都用一種形而上學的慰藉來解脫我們:不管現象如何變化,事物基礎之中的生命仍是堅不可摧和充滿快樂的。」尼采認為不僅人的生命本質是強力意志,而且一切自然過程和自然事物都是強力意志的表現。在人類社會中強力意志主宰著一切。強力意志是世界運動變化的動力,由強力意志所派生和推動的世界的永遠「流傳」、「永久循環」的,是沿著螺旋形變化的。萬物皆變,唯有意志永存不變。尼采從他的權力意志出發,引出了他的人生哲學——超人哲學,超人哲學是瘋狂主義的,人稱狂人哲學。他認為超人就是指權力意志達到頂峰的人。超人創造著社會歷史,推動著社會前進。實用主義的主要論點是:*強調知識是控制現實的工具,現實是可以改變的;*強調實際經驗是最重要的,原則和推理是次要的;*信仰和觀念是否真實在於它們是否能帶來實際效果;*真理是思想的有成就的活動;*理論只是對行為結果的假定總結,是一種工具,是否有價值取決於是否能使行動成功;*人對現實的解釋,完全取決於現實對他的利益有什麼影響馬克思主義真理觀與實用主義真理觀的根本分歧:馬克思主義真理觀:(1)真理的本質:真理是人們對於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認識。(2)真理的本質特性是客觀性。(內容和檢驗標準是客觀的。)(3)在真理問題上,必須批判實用主義真理觀。(實用主義真理觀主張真理的標準在於有用,錯在哪裡?和實踐標準有什麼不同?)在認識真理思想內容客觀性的同時,還必須正確認識真理形式的主觀性。我們既不能把真理思想內容的客觀性等同於客觀對象的客觀性,把真理當作客觀實在,又要反對唯心主義否認客觀真理的錯誤觀點。實用主義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觀真理論的一個典型。實用主義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來,從根本上否認了客觀真理的存在。即把真理的客觀性和價值性等同起來,以真理的價值性取代了真理的客觀性,否認了真理的客觀本質。實用主義真理觀和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比較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真理及其客觀性(1)真理的含義真理是人們對於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2)真理是主觀形式和客觀內容的統一①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觀的,因為真理屬於認識範疇。不能把真理等同於客觀實在。②真理在內容上是客觀的,客觀性乃是真理的根本屬性。因為:第一,真理的內容來自於物質世界的客觀事物及規律,真理的內容不依賴於人和人類的主觀意志;第二,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社會實踐。(3)堅持真理一元論,反對真理多元論 ①由於真理是客觀的,有其不依賴於人的意識的客觀內容,所以真理必然是一元的。也就是說,不論人們在認識事物的時候可能得出多少種結論,但只有符合客觀實際的認識才是真理。 ②真理是一元的,因此,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不以人的主觀意志、不以階級的主觀願望為轉移,從這個意義上說,真理沒有階級性。 ③真理多元論主張不同的人、不同的階級可以有不同的真理,真理因人而異。真理多元論否認了真理的客觀性,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的真理觀。(4)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在真理問題上的對立唯物主義主張真理是客觀的,世界上不存在著任何主觀真理。唯心主義則主張真理是主觀的。主觀唯心主義把真理看做是純粹主觀自生的東西,客觀唯心主義把真理看成是人的意識和「客觀精神」的一致。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在真理問題上的對立,取決於雙方在哲學基本問題上的對立。唯物主義從「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出發,必然堅持真理是客觀的;唯心主義從「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出發,必然堅持真理是主觀的。(5)批判實用主義真理觀實用主義真理觀把「有用」作為真理的根本屬性,主張「有用就是真理」。實用主義是主觀唯心主義的一個流派。「有用就是真理」的要害在於抹煞了真理的客觀性,混淆了真理和謬誤的界限,並會導致真理多元論。按照這種觀點,謊言也可以成為真理,因為它對騙子是有用的;按照這種觀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因為不同的理論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都是有用的;按照這種觀點,某一理論今天對我們有用,今天它是真理,明天對我們無用或者有害,明天它就是謬誤。 真理的確是有用的,因為真理具有價值性,它能夠滿足人的需求。但是,價值性並不是真理的根本屬性,真理的根本屬性是客觀性,真理的價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觀性為基礎的。「真理是有用的」是一個正確的命題,但是不能把它換位成「有用的就是真理」。顯然,並非所有「有用的」理論都是真理。
推薦閱讀:

人生哲理必讀(圖文)
讀懂人生的二十五種安慰【轉載】
人生苦短,瀟洒一點 [圖片] [Flash]
難念的經
人生,11句話(精闢)

TAG:人生 | 人生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