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海新一輪國資改革啟幕

新一輪上海國資改革方案將細化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型的思路。改革將明確功能定位並實施分類管理,競爭類企業完全推向市場。受益於產業整合或是股權激勵機制改善的上市公司有更多投資機會。

在新一輪的國資改革浪潮中,上海走在了前列。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發布後,上海市國資新一輪改革正在提速。多名知情人士透露,上海進一步深化國資改革的決定有望於12月初推出。受此消息影響,近日上海國資板塊表現活躍。

上海國資新版改革方案著眼於「先行先試」,或將在進一步推進國企成為公眾公司,優化完善國資流動平台,實施分類管理、分類設置法人治理結構,完善長效的激勵約束分配機制,建立鼓勵改革創新的容錯機制等方面進行創新,以提高國企活力和國有經濟整體競爭力。簡單來說,新一輪上海國資改革方案將細化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型的思路。

據稱,這是2008年上海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9號文」)後,對國資國企改革的又一次全面部署。

新版淡馬錫有望落地

而上海國資新版改革方案,除了繼續深化落實2008年的『9號文』的工作,還將有諸多新的創新。其中之一,可能是將建立公開透明規範的國資流動平台。上海市國資委想進一步優化完善國資流動平台運營機制,充分發揮平台資本配置功能。

這被外界認為是,上海市國資委有意引入新加坡的淡馬錫管理模式。「未來上海國資將更多地以出資人的身份出現,而非管理人。」湘財證券行業研究部經理戚海鵬表示,越來越多的國企業上市的環境下,權力下放是符合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改革之路。戚海鵬認為,從淡馬錫的經驗中,或許能猜測上海國資委未來的改革方向。

資料顯示,成立於1974年的淡馬錫全部資產屬於新加坡財政部,是完全的國有企業。雖然政府全資控股,但在實際運行中,淡馬錫卻不干預控股公司在運營或商業上的種種決定;在公司治理層面,淡馬錫控股公司也盡量避免參與旗下各公司的日常經營和決策,讓這些企業充分依據正確的商業原則開展業務;另外,淡馬錫控股公司的經理人選擇,與政府完全脫鉤,還擁有完善的經理人市場,所需要的投資與管理團隊,可以在國際範圍內搜尋。

事實上,上海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上海國盛集團,立足圍繞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發展調整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積極發揮國資重大產業投資平台、國有資產運營平台和國資市場化融資平台的功能和作用。2010年,上海又成立了上海國有資本管理公司,當時就被外界認為是「上海版淡馬錫」,但由於缺乏市場化和專業化機制,這兩家公司的運營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據了解,未來上海國資可能聚焦在與上海城市定位高度相關的先進位造業、新興戰略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上,而對於那些傳統的行業,將加快調整和重組。

競爭型企業成主角

要推出上海版的淡馬錫首先要明確的是國企的定位,長久以來,國企官本位以及效率低下源於對國企定位的一刀切,一些競爭性行業無法以市場為導向。11月15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發布,《決定》明確提出了「準確界定不同國有企業功能」,這為國企分類監管作出了最高的「定調」。

上海的國資國企改革將直面分類監管這個問題。據了解,未來上海國資改革將明確功能定位並實施分類管理。競爭類企業,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為主要目標,兼顧社會效益,努力成為國際國內同行業中最具活力和影響力的企業;功能類企業,以完成戰略任務或重大專項為主要目標,兼顧經濟效益;公共服務類企業,以確保城市正常運行和穩定、最大限度實現社會效益為主要目標,引入社會評價。

功能類和公共服務類企業,應按照市場規則,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共服務能力。而有分析人士指出,競爭類企業中的開放性市場化重組、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引入激勵機制方面的動力和需求更足。

而在分類管理的基礎上,上海國資委將進一步探索建立分類治理結構。對於那些競爭類企業,未來可能會加大外部董事的委派力度,董事長為法定代表人,兼任黨委書記,董事長和總經理分設。

「而功能類和保障類企業中,對於國有獨資企業,總經理將成為法定代表人,總經理與黨委書記分設。而國有多元企業,董事長為法定代表人,兼任總經理,董事長與黨委書記分設。另外,功能類和保障類企業外派財務總監。」一位國資委專家如此表述。

而對於競爭性以及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行業來說,整合大幕正在拉開。

就在一個多月前,新華傳媒10月27日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解放日報與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整合重組,並更名為上海報業集團。拉開了上海國資新一輪重組整合的序幕。在不少投資者的預期中,上海廣電系統旗下兩大傳媒集團或是下一個整合目標。

同樣,房地產作為上海新一輪國資整合的重頭戲也開始漸漸清晰,據最新進展,上海本地地產發展商,有望借殼整體上市。屆時,綠地集團將利用金豐投資實現集團整體上市,綠地香港則將作為綠地集團在港重要融資平台,重點負責華南地區的地產業務。

國企激勵機制改革成重頭戲

除了對國企進行分類管理,提高效率之外,此輪改革中另外一項被認為是重點的內容則是國企激勵機制改革。

興業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上海國資改革將以市場化的激勵機製為突破口。特別是競爭類的、發展目標明確、具備再融資能力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可能將會不斷推出股權激勵或激勵基金計劃。不僅激勵機制是未來國有企業發展的強大保障,在配合負面清單管理的政府行政思路上,更需要容忍更多的企業自身創新,並能夠豁免創新帶來的風險及造成的潛在損失。這是國有企業從保守經營轉向真正的創新發展非常重大的制度突破。海通證券認為資產整合和經營改善是由此催生的兩類投資機會。

事實上,上汽集團、上海建工、上港集團三家公司已通過養老金產品,變相推出了股權激勵計劃,代表著上海國資改革在激勵機制方面的重大突破。資料顯示,三家企業在長江養老保險設立長江中長期延付增值投資賬戶。針對公司管理層、關鍵骨幹和對公司發展有重大貢獻的員工,接受其委託,將繳費資金的80%配置於權益類資產(公司自己股票),另20%配置於固定收益類資產。

另一家國企城投控股則通過引入鼎暉投資改善企業治理結構,優化以前一股獨大的現象。

有消息表明,未來上海市國資委對符合法定條件、發展目標明確、具備再融資能力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可能實施股權激勵或激勵基金計劃。而那些高新技術和創新型企業,可實施科技成果入股、專利獎勵等激勵方案。

此前的11月4日,上海公布的《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試行辦法》已經提出,「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外的本市國有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可以參照本辦法執行。」此外,在上海市國資委此前的討論中,還提出將研究國有劃撥土地採用國家作價入股的方式支持企業發展,探索土地二次開發企業參與利益分配的可能。

海通證券也在一份報告中提出,兩類投資機會中第一類是受益於產業資產整合中做大做強的上市公司,第二類是受益於股權激勵、市值利潤考核改善經營效率的上市公司。


推薦閱讀:

社會管理體制改革 現狀 問題 方向(一)
多地罷運凸顯計程車改革緊迫性
移民改革的華裔印移表現區別,看完之後我都沉默了
澳門博彩核心坍塌改革必行 揭秘賭客如何賠光
伊斯蘭急需一場徹底的宗教改革!

TAG:上海 | 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