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說話怎麼辦?讓孩子不再「金口難開」
07-10
孩子不愛說話怎麼辦?轉載 讓孩子不再「金口難開」 個 案 文文3歲,獨生子,從小得到父母的寵愛。父母很怕文文出事,所以很少帶他出去;每次文文還沒有開口,父母就猜測出他的意圖而滿足他。在幼兒園,老師反映,文文不善於和其他小朋友交往,不愛說話,不到迫不得以的情況下,他是不開口的,而且,即使說了也往往表達不清楚。 分 析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戴爾·卡耐基曾說過: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5%靠專業技術,另外的95%靠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而好的人際關係和處世技巧主要憑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另外,國內外大量研究也表明:語言能力是人類智力結果中最主要的三種基礎能力之一,對人類其他能力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孩子出生後的第二、三年是學習口語的關鍵時期。如果在這一關鍵期內,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理想發展,這將為以後其他能力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孩子學說話有兩個條件,一是有說話的願望。如果成人對孩子的日常生活照顧得太周到,那麼孩子則認為說與不說都無所謂、都能達到目的,漸漸地,孩子也就不願意主動表達自己的意願了。二是接受足夠多的語言信息。如果父母從不帶孩子到外面去,不讓他和其他孩子接觸,當然他也就無話可說。從文文的情況來看,我們也就不難找到他「金口難開」的原因了。 對 策 要解決文文的問題,讓他不再「金口難開」,父母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不敷衍孩子。 2歲以後,孩子說話的積極性很高,他知道通過談話可以了解到許多事情,總是不斷地向父母提各種問題,並且渴望父母給他答案。這種時候,家長應該認真耐心地回答孩子的問題,興緻勃勃地和他交談。3歲左右的孩子表達能力有限,在表達過程中常常含糊不清,要停下來想一想,才能把自己的想法表達清楚,這時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去傾聽孩子說話,不能因為嫌棄孩子說話費勁而替他表達,或是打斷他的話語,甚至露出不耐煩的神情。父母耐心地傾聽孩子說話,無形中也是對他積極說話的鼓勵。 拓展孩子的生活空間 一定的生活經驗是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基礎。有廣闊的生活空間,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孩子才會有話要說。2歲左右的孩子,家長可帶他去超市、公園、商場等地方,引導他們觀察這些地方的人們是怎樣用語言交往的,豐富他們對社會的認識。孩子從中不但會學到更多的語句,還可積累人與人之間交往所需的經驗和技巧。 設計角色遊戲 孩子是表演的天才,當孩子被賦予一定的角色時,責任感會給他一定的自信和力量,同時也很有趣味性。所以,家長可讓孩子扮演生活中的角色來玩遊戲,如讓孩子扮演小主人,負責接待客人,或扮演售貨員賣物品。這類遊戲能夠幫助孩子了解不同場合的語言表述方法。另外,父母也可以故意將話說錯,以引起孩子注意,讓他扮演語言醫生,為你矯正。這樣他會對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更自信。在這種和諧的遊戲氣氛中,孩子可以初步掌握說話的基本技能,漸漸學會如何把話說完整、說好,從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父母示範 孩子善於模仿,所以父母的語言表達應成為孩子模仿的榜樣。在孩子的活動中,父母說話要做到口齒清楚、語音準確、表達有條理,語句精練。同時,恰當運用眼神、表情、手勢等體態語言,做到自然、大方、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說話的技巧。 對於有心家長來說,成功的對策當然不只這幾條。無論您採用什麼方法,只要留心對孩子進行引導和教育,孩子都不會再「金口難開」,而成功也將離他不遠。 一、性格如此——不必太過強求 在我們班,有這樣一名幼兒,他性格內向,不愛多說話 ,但上課卻很認真,眼神始終跟著老師轉。經過了解我發現這孩子並不笨,只是不願意表達,在活動中,我也沒有強迫他非要如何如何。我認為他可能更願意在特定時候、用特定方式、向特定的對象表達自己的意志。一次,在我教兒歌時,那是第二課時了,要求孩子們都能完整的講述兒歌,我要求每個幼兒都能大聲的在集體面前進行朗誦,當我喊到宋倩雯時,她竟然一個字也不說,我並沒有強迫她說,只是請她坐下,並鼓勵她以後要勇敢的在小朋友面前講述。課後,我單獨請她把兒歌念給我聽,她居然能一字不漏的講了下來,這讓我很吃驚。我覺得這樣的孩子應該令人欣賞。 二、膽小害羞——從一小步開始 膽小害羞的孩子在小班會多一些。雖然幼兒園是一個很好的集體教養環境,具有非常強的教育功能,對孩子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但是對於膽小的孩子來說,面對集體的關注要有一個適應過程。直接面對大集體,會使孩子產生極大壓力,有可能刺激孩子由最初的膽怯轉為懼怕。能在生人或眾人面前大膽講話,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飛躍。所以,我們應關注這些孩子 最初介入集體活動的過程,這時是他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刻。他們往往不只是不好意思當眾講話,有時連在遊戲中拉拉別人的手都不敢。但是,當他們最初入園,母親把他們交給老師時,母親已把她對老師的信任傳遞給了孩子。因此,孩子會關注老師的舉動,看老師是否一直對他很關心,看他是否很安全。所以,在玩「找朋友」遊戲時,我會多去找那些膽子較小,不願意去找朋友的孩子,用信任的目光看著他們,用親切的歌聲與他們交流,用溫暖的手握住他們,他們就會多一份膽量;當他在 「娃娃家」時,我會時不時的問問他們在做什麼,飯做好了沒有,小寶寶餓了怎麼辦;當他們感到高興時,我會讓他們講給我或者給大家講一講。當然,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他們多說話,而是為了讓他們變得勇敢、自信。 三、情緒變化——助人最有效果 當我們為了一件事煩惱時,情緒自然會很低落,若沒有適當的發泄渠道,我們可能會用沉默來告訴別人:我現在不高興,別打擾我。因為老師對孩子是做連續觀察的,因而我們容易做到辨清這個事實。我曾遇到過這種情況,我們班的劉洋小朋友性格很強,他屬於那種愛戴高帽子、自尊心特強的孩子,哪個老師批評了他,或是講他什麼地方做的不夠好,他就會半天不跟你講一句話,這時候,我會故意請他幫助我做一些事情。每當他幫我發過紙、筆等後,他通常都會顯得很高興。當孩子情緒不好時,我們在這個時候的責任是想辦法調整孩子的情緒。 四、語言發展遲緩——寬容、等待、幫助 個孩子各方面發展的速度是不盡相同的,有些孩子語言發展慢一些是很正常的,我們不能急於求成。我們要了解孩子是否屬於這種情況,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看看孩子的綜合發展狀況。我們要做的是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對孩子發展有足夠的信心,不要因此而打擊孩子,認為孩子笨嘴拙舌,更多的語言交流有助於孩子的語言發展。邱屹小朋友年齡偏小,語言發展較遲緩,在念詩歌時,一句簡短的語言都很難講述完整,我就多次讓他一個人跟著我一句一句的講,慢慢的他也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完整的念完一首兒歌了。 另外,有時孩子突然不愛說話了,很可能是身體生病的信號。當然,孩子不愛說話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總之,要正確看待這一現象,重要的是老師要善於觀察、了解孩子不愛說話的確切原因,在尊重孩子和不傷害孩子的情況下,做出適當的反應。 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大了。有的小孩天生愛說話,開口的早,有的小孩則天生不太愛說話,開口晚。家長只要提供一個充滿愛的環境給孩子,多給孩子講話,孩子每天的情緒是快樂的,大可不必計較孩子講話是否少,是否晚。沒有任何研究證明幼時開口晚、講話少的小孩長大後不如開口早、講話多的小孩。相反很多著名的演講家,幼兒時期口齒並不伶俐。孩子最需要的時快樂地成長。 作為家長,要多和寶寶交流 ,盡量抽出時間和寶寶做遊戲 ,帶孩子到小朋友多的遊樂場所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艾灸|讓孩子跟抗生君說拜拜
※7~13歲孩子的心理
※可怕,我們忽略了孩子——校園艾滋病正在蔓延
※學會音標需要多久?1個學期?30分鐘就夠了
※孩子的未來,藏在父母的狀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