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仟:淺談歷史認識的主觀性問題

淺談歷史認識的主觀性問題

——從克羅齊和柯林伍德的歷史哲學理論談起

文:王子仟 長春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大家先來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學了這麼些年歷史,那麼歷史到底算一個什麼類型學科呢?我們可以把所有的學科分為兩類,一類叫科學,一類叫藝術。歷史學算作哪一類呢?算科學?科學是客觀的嚴謹的,能驗證過去,也能預測未來。典型代表數學,物理,化學。像懷爾斯解決費馬大定理,經歷了無數次的錯誤最終完成了證明,這是科學客觀和嚴謹的一種體現。但歷史著作中有不少史家個人的主觀見解,比如「太史公曰」。所以把歷史算作科學有些牽強。算藝術?藝術是主觀的感性的,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一種內心情感的表達。典型代表文學,音樂,美術。像李白喝完酒作詩寫賦,就會運用多種修辭手法表達內心的情感。但歷史又是嚴謹求真的,每一句話都要言之有據,每一條史料都要有確切來源。把歷史算作藝術也不太合適。

其實歷史算科學還是算藝術這個問題在19世紀各位歷史學家中爭論不休。蘭克認為歷史著述應該「如實直書」,對史料進行嚴格批判。伯里更是認為「歷史是一門不折不扣的科學。」巴克爾的普遍規律說表示「史學的重要任務就是藉助於自然科學的方法發現規律。」他們認為歷史認識具有客觀性,有的史家甚至認為歷史就像數學物理化學一樣,只要我們不斷的深入研究,就能夠得到真實。所以有些史家在研究到一定深度的時候總喜歡像數學物理化學一樣,從大量的史實中總結出一種人類發展的規律,進而預測未來的發展方向。比如維柯提出的神的時代,英雄時代和凡人時代。再比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馬克思提出的五種社會形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但是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世界開始大發展,歷史變得越來越複雜和多樣,這使得把歷史總結成一種規律越來越難。同時一種新的歷史哲學形式開始出現,他們放棄了總結歷史規律,轉而探究歷史本質上的一些問題,並對之前學者認為的歷史客觀性進行批判。這種新的歷史哲學思路發展到了到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出現了兩位代表性的人物,這就是今天咱們主要要講的兩位歷史哲學家——克羅齊和柯林伍德。

克羅齊生平簡介

克羅齊(Benedetto Croce,1866—1952)是義大利人,著名的哲學家、歷史學家、政治家和文藝批評家。他出生在義大利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一個勤勞肯乾的資產者,母親是一個很有文化修養的女性。克羅齊在母親的熏陶下,自幼勤奮好學表現出酷愛歷史、文學的傾向。九歲開始在義大利那不勒斯接受嚴格的天主教學校教育。中學時期,就已經在義大利文壇嶄露頭角,在報刊上發表了多篇文學評論。1883年6月的時候不幸降臨了。他和他的家人出去旅行,結果突然發生了一場大地震,他的父母和姐姐全都遇難了,他自己被困在從廢墟中十幾個小時後才被救了出來。本來這是一件非常悲痛的事情,但是正因為這樣,他作為唯一的繼承人繼承了家裡的財產,這使得他的一生都比較閑適,不用為生計而奔波,有充足的時間學習和思考。地震之後,他和弟弟移居羅馬的親戚家中。這一年,他進入羅馬大學學習,但卻絲毫不關心上課和考試,而是依著自己的志趣在圖書館裡博覽群書。1886年,他未能完成自己的學業,返回那不勒斯,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者。當時義大利盛行實證主義的思潮,而克羅齊對實證主義卻極為反感。他在經過數年的積累之後,在1893年完成了《普遍藝術概念之下的歷史》一書,這標誌著他的哲學生涯的開始。從此開始他每隔幾年就有著作完成,包括倫理學,邏輯學,經濟學,美學等等各方面。1915年他出版了《歷史學的理論與歷史》一書,建立了歷史哲學的支柱。這標誌他的整個哲學體系基本構建完成。到了20世紀20年代,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政權,克羅齊在看清楚墨索里尼的獨裁統治後,堅決與法西斯決裂,並公開批評墨索里尼,成為了義大利自由主義的精神領袖。在戰後他一邊從政一邊從事學術研究,並把自己的大部分圖書和房產都捐出來,成立了義大利歷史研究所。他的一生著作等身,達到70餘部。在20世紀上半葉,他對義大利思想文化的影響無人可比,被譽為「精神教皇」。克羅齊在美學,歷史學等很多領域都有著名的哲學論斷。人們經常把狄爾泰,克羅齊和柯林伍德並列為唯心主義歷史哲學在19世紀末20世紀上半葉最傑出的代表人物。

歷史就是思想

首先克羅齊是一個主觀唯心主義者,咱們學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都知道,唯心主義的核心是精神第一性,精神決定物質。所以克羅齊說「精神之外不存在外在事物」,就很好理解。把這句話具體到歷史範疇,就有了「精神的歷史之外,不存在任何其他的歷史」。當一切事物都是由精神決定的,那麼一切事物的歷史其實都是精神的歷史。舉個例子,現在智能手機品牌很多,有蘋果、三星、華為等等。當有一天蘋果公司收購了世界上其他所有的智能手機廠商,那麼世界上只有一個智能手機品牌叫蘋果。那麼是不是「蘋果的手機之外,不存在其他任何品牌的手機」。既然「精神的歷史之外,不存在任何其他的歷史」,所以精神對於歷史的決定性不言而喻。那麼一個事件,想要成為歷史,就必須先成為歷史學家的精神。而歷史學家會認為只有那些有意義的事情才能進入自己的頭腦,成為自己的精神。那些沒有意義的事情無論發生多少次,歷史學家都不會在意。再舉個例子,比如讓你寫一本書記錄咱們歷史文化學院四月份的歷史,你會寫哪些事?可能是舉辦了什麼晚會,進行了什麼比賽,獲得了什麼榮譽。因為這些事情有意義,就會被記錄下來,成為歷史的事實。那你說你早上去食堂吃飯,看見咱們學院一對對象吵架,你就不會寫,你不會寫因為你認為毫無意義。假如1000年以後有個人想要研究一下咱們學院四月份的歷史,他還沒有其他的史料依據,只能看你寫的這本書。那他了解咱們學院發生了哪些事是不是取決於你現在寫了哪些事。你記錄下來的事他會了解到,你沒記錄下來的事就算真的發生了他也不知道。像對象吵架這樣的事件,正因為你沒記,所以對於未來的人來說他發生了也等於沒發生。所以一個事件能否成為歷史,不取決與他發沒發生,取決於你記沒記。而記沒記取決於歷史記錄者認為他有沒有意義。而分辨哪些有意義,哪些沒有意義的辨別標準,成為了歷史記錄的重要因素。而這個辨別的標準就是歷史記錄者的思想。所以「歷史就是思想」。我們看一段克羅齊在《歷史學的理論與實際》中的表述:「既然一件史實只有當它被人想起時才是一件歷史的事實,既然思想之外什麼也不存在,問什麼是歷史的事實和什麼是非歷史的事實,這個問題就毫無意義了。一件非歷史的事實將是一件不存在的事實。」這句話就很好理解了。但是這裡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這句話里的「歷史」一詞的含義與平時我們講的歷史略有不同。平時說的「歷史」指「過去發生的與人有關的事」。不管它是大是小,能否被記住。而克羅齊把「歷史」一詞的範圍縮小了,指「有意義的、引起人注意的、能夠被感知的與人有關的事」。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歷史學總是在不斷進步的。新史料的發現和利用,必然會使原來的歷史認識更加豐富和確鑿,亦或是顛覆之前的歷史。比如夏商周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物出土,很容易對我們認識中國上古的歷史產生很大的改觀。所以說歷朝歷代的人們隨著史學的進步總是在不斷的重寫歷史。而在重寫歷史的同時,即便儘可能的保持客觀,也不可避免的會加入歷史著述者主觀的判斷。不說別的,最基本的歷史編排體例就好幾種情況。有的喜歡以人物為核心的紀傳體,有的喜歡以年代為核心的編年體,有的喜歡以事件為核心的紀事本末體。或者有人著史喜歡側重政治軍事,有的人卻喜歡經濟文化。所以重寫歷史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加入歷史著述者主觀的判斷。大家要知道,不同時代人的思想觀念是不斷變化的,一旦在變化之後用新的思想觀念重寫了歷史,原來的歷史就會因為重寫人觀念的變化而折射出新的意義。人們總是在用當前的思想觀念出發去認識歷史,好像我們在說過去的事,其實都已經蒙上了一層當代意義的面紗,我們看的一切事物都是透過這層當代意義的面紗看,所以一切事物都被賦予了當代性。所以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如果簡單用一句話概括其含義,我認為可以說:「歷史是用過去的事表現了當代人的思想。」

柯林伍德生平簡介

可以說克羅齊對於歷史主觀性的認識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克羅齊之後,又有一位歷史哲學家繼承和發展他的思想,他就是柯林伍德。柯林伍德(Robin George Collingwood,1889—1943)是英國人,著名的哲學家、歷史學家。他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並對哲學很感興趣。1908年開始在牛津大學的哲學系學習,大學畢業之前就被選為研究員。1912年畢業後開始在牛津大學潘布魯克學院任教。但緊接著爆發的一戰使得他投筆從戎,進入英國海軍參謀部的下屬部門就職。直到1935年,又回到牛津大學擔任形而上學教授,併入選皇家學會。1943年退休。柯林伍德的著作數量相比克羅齊來講略少,早期寫過《宗教與哲學》《羅馬不列顛考古》《藝術原理》等,晚期發表過《形而上學論》《新利維坦》。在他去世之後,由他的學生諾克斯整理出版了《歷史的觀念》一書,這本書也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批判實證主義史學

基於對克羅齊的認知,我們理解柯林伍德的思想就相對容易了。柯林伍德首先批判了實證主義史學。實證主義史學是在19世紀初期,自然科學蓬勃發展的情況下出現的,其目的就是把歷史學和歷史學研究方法劃歸到自然科學之下。剛開始提到的巴克爾就是實證主義史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實當時有一批史家也反對實證主義,而柯林伍德把這種思想進行了深入的發揮。柯林伍德認為歷史學也算科學,但是有別於物理化學這種自然科學。他表示說一切基於事實的都是科學,所以歷史學和自然科學都是科學。但自然科學是基於觀察和實驗所肯定的自然事實,而歷史學如果僅僅停留在觀察、搜集、考證的水平,那歷史只是「剪刀加漿糊的工作」。他認為歷史要進一步反思出其中的思想來,所以反思是歷史與自然科學最大的不同。比如一場地震死亡多少人,這是一個自然科學範疇的問題,沒有什麼思想。而一場戰爭死亡多少人,這就是一個歷史問題,戰爭從頭至尾都貫穿著人的思想。只有加入了反思,歷史才能被理解。反思也就成為了歷史和自然科學最根本的不同。所以他提出了歷史學是一門「人類自我認識」的科學。雖然在這方面他的思想和之前的歷史學家有所分歧,但經過他的努力把歷史學從自然科學中分離了出來,這也算是柯林伍德的一大功績。

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

這個思想本質上與克羅齊的差別不大。但如果他僅僅是重複了克羅齊的思想也不會有如此的地位,柯林伍德接著又提出了人類認識歷史的方法——思想重演法。毛澤東天才般的軍事決策很多,比如四渡赤水。咱們想要真正理解四渡赤水的神奇之處,就必須要站在毛澤東的視角,知道他在做決策的時候腦子裡在想什麼,在心靈中重演毛澤東當時的想法。否則永遠理解不了做出四渡赤水這個決策的原因。或者說我們在讀文學作品的時候,最好的理解就是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和作者達到心靈上的共鳴,比如小公務員之死,要是不了解作者的心理,根本想像不了打個噴嚏怎麼會把自己害死。包括我們剛剛在分析克羅齊的觀點時也是用了思想重演的方法,推導出克羅齊的思想,這樣才能真正理解他,認識他。所以柯林伍德說「一切歷史,都是在歷史學家自己心靈中重演過去的思想」。他還說過「歷史的知識是關於心靈在過去曾經做過什麼事的知識,同時他也是在重做這件事;他是思想的一種活動,這種活動只有在認識者的心靈重演他,並且在這樣做之中認識他的時候,才能被人認識。」現在大家在了解柯林伍德的歷史,其實頭腦中就是在重演柯林伍德的思想,與此同時,你一定與他的思想有了一個認識,你也創造了你自己的思想。如果你現在寫一部中國歷史,其實你是在寫你對中國歷史重演之後,創造的你自己思想的歷史。所以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

三點啟示

二位的思想就介紹到這裡,他們還有很多的思想在這裡就不討論了。咱們了解了克羅齊和柯林伍德的思想之後,不能單單地把他們當知識來學習和了解,要從中得到一些經驗和啟示。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二位思想對我的三點啟示。第一,治史的標準。對於剛剛所講的二位歷史哲學家的思想,現在不斷的出現批駁的聲音。因為他已經成為部分哲學家進行深入的哲學思辨的場所,嚴重脫離了搜集、考證等歷史學基本的實踐工作。而且他們的思想又否定了歷史的客觀性,過分強調了主觀判斷的作用。把主觀判斷對歷史的影響擴大化了,這樣歷史著作會不斷趨向文學藝術,導致歷史學科的退化。所以這些思想是我們所不能接受的。所以我們在未來的歷史研究時,依然以真實為歷史研究的首要標準。第二,認知的態度。克羅齊與柯林武德的思想,以及由此發展出的相對主義史學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歷史虛無主義,我們不能把二位的思想奉為真理,當然也不能全盤否定。所以我們在認知所有史家的史學思想時,都應該經過自己的思想過濾,批判地學習它們。第三,學習的方法。歷史學並不是很多同學想像的那樣,中國古近現當,世界古近現當。歷史學在史學理論和歷史哲學方面還是有很多有趣內容,需要通過思考才能發現。所以我認為學會思考和學會發現問題,對於歷史的學習十分重要。

最後給大家幾本推薦書目。《歷史的觀念》柯林伍德,這本書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商務印書館的老版本,一個是北京大學出版社的新版本。我的建議是讀新版的,因為新版是德國的歷史學家杜森在多年以後重新整理搜集資料,編譯了這本書。豐富了更多的內容,也加入了譯者多年研究的思考和闡釋。這本書,可以說是柯林伍德的西方史學史,他以自己的觀點,闡釋了西方史學各個時期史家的思想。如果想要對西方史學有所了解,這是一本必讀書目。這兩個版本圖書館都可以借到。《歷史是什麼?》愛德華·卡爾,商務印書館。相對主義歷史哲學代表之作。這本書很薄,正文大概只有150頁,而作者也不是一個專職的歷史學家。但這本書語言準確生動,被評為最通俗的歷史哲學讀物。從各個角度闡釋了歷史的幾個基本問題,作為興趣讀物,推薦一看。《歷史哲學導論》沃爾什,北京大學出版社。這本書提出了思辨和分析的歷史哲學這個提法,對於歷史哲學的思考加以總結和提煉,正式奠定了歷史哲學這一學術領域的基礎。

推薦閱讀:

你對自己了解有多深?看完這幾點才明白,你可能需要重新認識自己
認識你的身形,穿對你的衣服!
彭永捷:認識儒教
中國十大名茶,每一款都值得你去認識-頭條網
【圖說凈土】- 認識凈土(系列一)

TAG:歷史 | 主觀 | 認識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