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樣板戲憑什麼流傳至今?
1967年5月23日,為了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25周年,革命樣板戲開始在全國推行。從這一天起,舞台上的「牛鬼蛇神」都被趕下了舞台,樹立起了很多個工農兵英雄形象。
毛主席當年在觀看樣板戲《紅色娘子軍》的時候,給出了這樣的評價:「革命是成功的,藝術是好的,方向是對的」。短短的16個字,包含了毛主席對革命樣板戲的肯定和對文藝作品的期盼。
直到現在,我們還是會看到重新編排的《紅色娘子軍》到處去演出。那麼這部被稱為「革命樣板戲」 的舞劇,為何這麼受歡迎?
1942年5月23日,毛主席在延安整風運動上,討論了中國無產階級在文藝發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論和實踐問題。諸如黨的文藝工作和黨的整個工作關係問題、文藝為什麼人的問題、普及與提高的問題、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問題、歌頌和暴露的問題等。
講話對上述問題一一作了剖析,提出並解決了一系列帶有根本性的理論問題和政策問題,明確提出了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針,強調文藝工作者必須到群眾中去、到火熱的鬥爭中去,熟悉工農兵,轉變立足點,為革命事業作出積極貢獻。講話總結了五四以後中國革命文藝運動的歷史經驗,發展了馬列主義的文藝理論。
在毛主席的這番講話過後,我們國家的文藝工作者都找到了創作的方向,出現了一批優秀的文藝作品,如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周立波的《暴風驟雨》,李季的《王貴與李香香》,賀敬之、丁毅的《白毛女》,阮章競的《漳河水》,孫犁的《荷花澱》等等。
隨著時間的推移,在貫徹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活動中,出現了革命樣板戲。得到毛主席高度讚揚的《紅色娘子軍》,就是革命樣板戲之一。
儘管後來革命樣板戲因為其限制了其他藝術形式的發展而受到批評,但是在最初的時候,樣板戲的確達到了當時藝術作品的高峰。
一、革命是成功的:原本,在國外的芭蕾舞劇都是一些情情愛愛、王子公主的故事。可是,我們卻把窮苦丫鬟搬上了舞台,看她如何一步步翻身,如何將壓迫自己的惡霸打敗!這樣令人振奮的故事,加上吸收了國外芭蕾舞的優點,用優美的身姿去演繹整個故事,用西方的樂器演奏交響樂,的確是「成功的革命」。不僅瓊花革命成功,我們國家的藝術作品也革命成功!
二、藝術是好的:毛主席一生博學多識,對藝術也有著十分敏感的觸覺。《紅色娘子軍》中,無論是演員、舞美、音樂都無可挑剔。它將東西方的文化有點結合的十分完美。哪怕是在今天,我們聽到到《紅色娘子軍》的音樂或者是觀看芭蕾舞劇,都是一種震撼心靈的享受!而且主人公吳瓊花那種堅強不屈的精神,會感染所有的觀眾,是極好的英雄形象!
三、方向是對的:這句話,是最最重要的。因為文藝作品的方向問題,是文藝作品為誰服務的根本問題。毛主席知道,真正好的藝術作品是一定要為人民服務的,所以,哪怕排練樣板戲要利用全國最好的文藝資源,他也絕對不會阻攔,反而會去鼓勵。只要全國人民都願意看,那就值得!這才是一個國家對文藝創作應該有的態度,不論耗費多少人力物力財力,也不去計較可以得到多少回報,一心只想著人民滿不滿意。在這樣方向下創作出來的藝術,如何能不好?
其實,不僅僅是《紅色娘子軍》,在那一時代創作出來的其他樣板戲,也具有這三個優點。也正是因為具有這樣的優點,所以,在那個年代流行的樣板戲,在今天來看,依舊是令人為其折服的經典之作。
這麼看來,毛主席對《紅色娘子軍》的三句評價,其實是是文藝創作的立足之點。這三句話,也是其它文藝作品應該具有的優點。但是,今天大部分的文藝工作者,卻早已將其拋之腦後。
現在幾乎沒有人會去「革命」,大家看市場上什麼類型火了,就如法炮製的做一個一樣的東西出來,只為了能夠分一杯羹。所以,現在的影視劇、電影等等文藝作品,早已沒有了活力,大家都用著同樣的手法翻來覆去的講著同樣的故事,甚至屢屢爆出抄襲的醜聞。
也很少有人會去真正為人民服務,現在的媒體都講求流量、點擊率,一切創作方向都是為了賺錢。人民的呼聲不重要,人民幣的呼聲比較重要。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怎麼能創作出好的文藝作品?
毛主席時代的文藝作品能夠被念念不忘,就是因為毛主席要求文藝作品必須要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上!那些作品中的英雄,出生於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於廣大的人民群眾!
這樣的英雄, 是有生命力的! 這樣的英雄, 是一生為人民服務的毛主席的化身! 這樣的英雄, 是永遠都會被人民銘記的! 因為,人民, 會永遠銘記中華人民的守護神—— 毛主席!
列印文章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推薦閱讀:
※港澳研究會長:佔中一旦發生即成港版「顏色革命」
※「革命被頭掛退的事是很少有的」,「被頭掛退」是什麼意思?
※獨身加同居,性的社會革命
※楊衢雲革命事蹟
※烏克蘭「橙色革命」以來政治大事記
TAG: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