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癮者愛欲背後的孤獨與寂寞

  心理導讀:性癮者們如此沉淪於肉體之歡,其頻率遠高於常人,是不是意味著他們得到的性快感超常人N多倍呢?那些性癮者真的欲仙欲死享受至極嗎?——中國心理健康網

  讀山本文緒《31歲又怎樣》時,裡面有篇「禁慾」的小文,說的是一名女白領從16歲第一次有性經驗到31歲間,性愛是她整個生活的重心,除了自己主動出擊「輕而易舉」就能吃到的男人,那些沒什麼興趣竟也會因「不好意思拒絕」而上床的男人也數之不盡。女主坦言自己並非絕色美人,但身體卻散發著魅惑男人的性吸引力,就算剪了一頭超短髮穿著藍色粗布的工作服,也會被評價為「看上去更色情」。

  對她來說,與男人做愛就像有癮,談個戀愛倒成了順帶。她坦言與其說是對性饑渴,不如說是自己對異性有皮膚接觸饑渴。15年揮霍無度的慾望讓她「吃」得太撐,才反應過來,自己過得多麼孤獨寂寞。

  這世界上會有煙癮、毒癮、網癮、遊戲癮,會不會有「性癮」這種東西存在呢?性癮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癮,它為何會讓人如此沉淪?那些性癮者真的欲仙欲死享受至極嗎?

  對一個人算性上癮嗎,還是對多個人才算?

  關於性成癮的案例,我們聽到大多數版本都是性伴侶走馬燈似的換,那麼就有一個困惑了,對一個人性愛沉淪算不算上癮呢?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日本大島渚的電影《感官世界》(島國除了盛產動作片,也有很多性題材的文藝片,探討靈與肉,幻覺與現實,歡愉和痛楚的錯綜交織),電影里女傭阿部定與男主石田吉藏沉溺肉體交歡中無法自拔,沒日沒夜的做愛窒息得讓他們喘不來氣,交歡也日漸趨於一種愛與死的儀式。最後阿部定在石田吉藏沉睡之時勒死了他並割下他的生殖器。

  1940年代末,美國性學家金賽( Alfred Kinsey)對一組大學生(18-25歲)進行長期調查發現,有3%的人「每周會有7次以上的徹底性發泄(sexual outlet)」,他將這群人視為性過度人群。因此,每周7次(以上)性行為視為一個人是否有「性癮」的標尺。

  美國性治療師、婚姻諮詢師馬蒂·克萊因(Marty Klein)總結30年的職業生涯,說他不會給患者輕易做出「性成癮」的診斷,他更願意認為這是性傾向異常、性強迫症、性幻想、性創傷等,有這種心理傾向的人,基本上同時還與這些心理問題做抗爭:強迫症、容易衝動、強迫性精神障礙、躁鬱症、邊緣型人格障礙或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所以伴隨性癮,他們還可能賭博、酗酒,吸毒,是暴力狂,工作狂等。

  目前來看,性成癮的關鍵評估工具是《性癮篩選測試》(SAST),但馬蒂認為這個評估量表中的很多問題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說,他們的反應是:「當然啊……這不很正常么?」這個診斷很大程度上把正常的性行為和性經驗都判定為病態。因此馬蒂認為性癮篩選測試真正衡量的是:

  ◎你是否成長於對性持負面態度的文化下?

  ◎你的性慾是否會比較陰暗的一面?

  ◎你對性行為或者性慾是否有疑惑?

  ◎你不會因為自己的性慾而感到任何不適?

  進一步深入解讀上面的衡量標準,可以從五個方面來考察:

  1.不安全感,在性活動之後感到羞恥、不安和空虛。

  2.喜歡搞秘密活動,覺得自己的性行為需特別保密。

  3.在性活動中有虐待行為或者衝動,渴望通過違背他人意志發生關係。

  4.毫無意義的兩性關係,即常與互不相識的人或根本不喜歡的人發生性關係。

  5.性行為違背或損害自己的性價值觀。

  在心理學上,性癮的學名是「性衝動控制障礙」是指個體出現強烈的、被迫的連續或周期性的性衝動行為,由此可以發現,性癮不在於次數,不在於性伴侶是局限一個人還是多個陌生人,而是一種強迫的性行為。雖然性成癮者不一定會成為性犯罪者,但據數據顯示大約有55%的性罪犯可以被認為是性癮者,約71%的兒童性騷擾是性癮者。

  讓你沉淪的是性,還是其他的「心理獎賞」?

  幾年前我接觸過一個案例,那時我還不知道性癮這個詞,她所講述的內容竟讓我有腦容量不夠無法理解的焦慮。作為一個外企上班白領,工作壓力已經難以負荷,但她還是會控制不住地性幻想,慾望難耐時會在上班時間請假一兩個小時,在公司附近的賓館與炮友打一炮才能神清氣爽;幾乎夜夜笙歌,去不同男人的床上,或者帶不同的男人到自己床上(可能有床無床也無所謂);性愛的過程由最初的享受漸漸變得極富目的性,就是為了高潮,「只有在高潮的那一刻我無比清醒地感受到自己,可是看著眼前陌生的男人又感到無比的絕望,我萬分憎恨自己的身體,卻又不得不仰賴它給我帶來的歡愉……」

  成癮一詞通常用來描述對一種產生身體依賴的物質需求(Holden,2001)。對藥物成癮的研究表明物體的誘因動機特性是由享樂價值以及對該對象的痴迷構成的(Robinson & Berridge,2000,2001)。儘管某種特定的藥物如可卡因的獎賞價值開始是由於使用這種藥物產生的「高峰」體驗而獲得的,但成癮的原因是誘因動機效應引起的腦電圖變化。

  霍爾登(2001)的成癮獎賞論提出「就大腦而言,獎賞就是獎賞,無論它是來自化學物質還是經驗」,他認為如果有人發現某個行為特別有價值,這可能是因為這個特定行為激活了大腦中的獎賞通路,這個通路通常是由一些基本行為,如賭博、性、強迫性暴食、購物、跑步或各種藥物濫用等激活的。

  有研究表明,吸毒者和性癮者同樣會產生對多巴胺的依賴,多巴胺是大腦快樂中心的神經遞質,性癮者沉溺的不是性,更多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慰藉。一個嚴重的性癮者可以一晚上不停地看A片,強迫自慰100次,性器官甚至出血依然無法終止,顯然這已經沒有享受可言了。

  性癮的成因多樣,受到家庭背景、文化知識、偏執性格、遺傳、生活環境等等多方面的影響。據調查,60%的性癮者在兒童期都遭受過虐待。研究性癮的知名心理學家帕崔克·卡尼斯認為有些性癮者童年成長在充滿敵意、混亂和冷漠的家庭,抑或儘管家庭環境正常但在家裡情緒很少被得到表達,缺乏自我存在感,建立負面的核心價值,導致他們對愛的極度渴望。除此外,高壓工作,失戀,婚後性生活長期無法得到滿足性極度饑渴,一夜情,多個性伴侶,多種場合的性交易,多邊戀,換妻活動等等也會導致性癮傾向,性癮者往往把性活動作為平撫情緒、穩定精神狀態、逃避現實的發泄渠道。

  什麼樣的人更容易性上癮?

  美國影片《性癮者》(I Am a Sex Addict)裡面描述了中年男人凱威特對妓女有無法抑制的近乎變態的性渴求,他已經離了兩次婚,均因為他是個無可救藥的性癮者。無獨有偶,西班牙電影《性癮日記》描述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薇拉莉,她瘋狂地迷戀做愛,男人都視之為尤物,最後卻也因為同樣的理由離她而去。為了光明正大地做愛,她竟然去當一名妓女。

  現實生活中,高爾夫球手老虎伍茲、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被指患有性癮症,《X檔案》系列的男主角大衛·杜楚尼治療「性癮症」的消息也曾轟動一時,而小甜甜布蘭妮亦在疑似「性癮」患者之列……有人可能會問,人人都會有性癮傾向嗎?從性別角度,男性性癮的可能性會不會大於女性的?

  根據美國四大性癮匿名治療協會的統計,性癮多發生於男性,男女比例在4:1,這個數字可能有待考量,因為大部分女性通常羞於把她們的問題定義為性癮,甚至沒能意識到自己患上了性癮,她們通常將之稱之為「愛上癮」,或「男女關係上癮」。性癮是不分國界、性別、年齡、職業的心理疾病,其表現輕重不一,差異較大。心理學家伊爾·萊弗在《無時不刻的孤獨:識別,理解和戰勝性癮》一書中從生理角度闡述,性癮來自於大腦腎上腺素過度分泌,導致人們產生對性的極度渴求,以至於形成了一種強迫性的、儀式性的性行為模式,以緩解由於激素不平衡帶來的行為。血液化驗結果的分析顯示,性中樞神經荷爾蒙分泌比例失調,在體質強悍者中較為高發。

  是欲仙欲死,還是自我厭棄的孤獨?

  性癮者們如此沉淪於肉體之歡,其頻率遠高於常人,是不是意味著他們得到的性快感超常人N多倍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區別好色、性慾旺盛,與性癮的不同。好色與性慾旺盛都是以性為滿足,沉溺於性中,但內心卻沒有衝突,他們把性當成一種娛樂愛好,樂在其中,他們有的人喜歡出入色情場所,對SM等性活動有研究,熱衷體驗。但性癮者卻不同,他們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性衝動,他們意識上知道不該這麼做,但還是忍不住地去做了,他們的自我調節能力有缺陷,對於行為成癮帶來的危險、威脅缺乏警惕。

  美國SLAA(性與愛上癮者)匿名協會的材料中如此描述「將寂寞、壓力、罪惡感、憤怒、羞恥等情緒都『性化』(sexualized)」,所以性癮者的性行為與快感關係不大,更多的是心理慰藉,他們內心多是孤獨軟弱的,對自我否定,性是他們宣洩的渠道,他們在做完愛後,會感覺到更巨大的空虛與絕望,自我厭棄與孤獨,高潮帶來的麻醉幻覺往往只是一瞬間的事。為了追逐這一瞬間的逃避,他們反覆做愛,直到精疲力竭。

  性癮行為會對身心靈三方面都帶來傷害。過度強迫性的性行為,比如強迫自慰會傷害性器官,與很多人發生關係,也會增加患性病的風險。對性癮者而言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理上的,他們渴望擺脫這種巨大的精神煎熬與摧殘,但是沮喪、絕望卻使之惡性循環。曾有男子因無法擺脫性癮而揮刀自宮,釀成悲劇。再有就是對身邊朋友家人也會帶去巨大的傷害,在社會文化、道德的壓力下,他們也一樣備受身心的折磨,並不亞於性癮者本人。

  大多數的性癮者都曾試圖通過信仰、剋制來改變和緩解自己的心理問題,但多以失敗告終,單純靠個人力量戒除性癮很困難。加繆在《局外人》中說到「我們很少信任比我們好的人,寧肯避免與他們來往。相反,我們常對與我們相似、和我們有著共同弱點的人吐露心跡。」所以治療性癮一般多會推薦心理治療,參加一些性癮者自助團體,參與者都是性癮患者,大家一起探討,共同進步,同時配合心理治療,幫助患者發展情緒溝通能力,以改變自閉的情況,以達到治癒目的:恢復「癮君子」作為完整個體的價值。

  性癮本質上是人們掩蓋情感和記憶創傷的無力掙扎,有一位性癮者說:我知道只有正常、積極的愛才能拯救我。看到這句話莫名地想起曾看過的一場極致絢爛的煙花,呼嘯地向上衝然後炸開,漆黑的夜空里火光衝天又四散飛舞,轉瞬即逝,我像個傻子一樣怔怔地看著,那一刻真切地體會到原來在美景前真的會有巨大的虛無感,繼而想起有個朋友看《地心引力》里浩瀚無盡的外太空,寂靜無聲的天體,落日的餘暉鍍上柔軟的雲層時,說:孤獨地只想找個人抱一抱。

  很多時候,我們一點也不貪心,不需要看遍美景,甚至不需要細水長流,只想在某一刻有個溫暖的懷抱,在巨大的孤獨與空虛面前,能感受到自己之外的另一個個體的存在,讓我們知道:我不孤獨。

推薦閱讀:

揭中國億萬富翁背後的女人
香港騷亂背後的警販衝突
《無問西東》背後真實的西南聯大,是怎樣傳奇的存在?
鳳歌背後看楚狂
這些流傳千古的名句背後,都有一個需要「致敬」的原作

TAG:孤獨 | 寂寞 | 性癮 | 背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