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專家和媒體是怎樣傳謠的

日本地震海嘯,尤其是緊隨而至的核事故,極大加劇了中國民眾的恐慌心理。各類謠言四起,五花八門,令人驚嘆。對此,今日話題曾經做過一期《天災過後盡謠言》予以澄清。但除了謠言瘋傳的現狀之外,還有一個需要大家關注的問題:這些謠言是怎樣出來,又為何得以這樣高速的傳播?這其中,部分不負責任的專家和媒體,負有一定的責任。

日本地震導致中國搶鹽大戰2011-03-18 第 1596 期今日話題 一些錯誤的專家說法鄒劍明:可以喝碘酒防護核輻射鄒劍明,衛生部放射衛生防護標準委員會委員。在接受羊城晚報採訪時,鄒劍明這樣表示——羊城晚報:脖子上抹碘酒有沒有用?鄒劍明:有一點防護效果,不過比服用碘片差多了。不過在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可以用抹碘酒,甚至喝少量碘酒的方式進行防護。闢謠:要知道,碘酒含單質碘,有腐蝕性和毒性,即使少量的碘酒也不能喝。碘能被皮膚微量吸收,進入血液循環(所以抹在脖子上和抹在其他地方沒區別),微量的碘起不到阻隔甲狀腺吸收放射性碘的作用。先不說現在核輻射根本不是個問題,即便問題來了,也應該口服碘化鉀或碘酸鉀片劑。而不是喝碘酒,吃海帶、碘鹽、西地碘片也無效。(引自方舟子)…[詳細]盛正卯:戴上圍巾就可以防核輻射、最壞的結果是核爆炸盛正卯:浙江大學聚變理論與模擬中心副主任。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盛主任這樣表示——「因為人的甲狀腺最容易吸收到碘,容易受傷害,建議人們穿高領衣服或戴上圍巾。」、「最壞的結果就是發生核爆炸。如果發生這種事情,傳到我們這裡要好幾天,有足夠的時間應對。」闢謠:甲狀腺吸收碘,是依靠人體內的循環系統把人體內的碘(不分是放射性還是非放射性)吸收到甲狀腺中。防止放射性碘,最重要的是防止把放射性碘吸入或吃入體內,其次是防止皮膚(不僅僅是脖子上的皮膚)接觸放射性碘(碘能被皮膚微量吸收)。以為戴圍脖可以防止甲狀腺吸收碘,是沒有搞清楚甲狀腺吸收碘的原理,以為甲狀腺是直接從體外吸收碘。另外,對於核電站會不會「核爆炸」,今日話題已經做了很多闢謠工作,在此不贅述。…[詳細]鄧尚貴:碘對輻射也有防禦作用鄧尚貴:浙江海洋學院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鄧教授這樣表示——「海洋本身就有保護跟防禦的功能,碘對輻射也有防禦作用,所以,核輻射根本不可能影響到食鹽。」闢謠:我們之所以不用擔心海鹽被放射性物質污染,是因為海洋足夠大,就算進入了一些放射性物質,也可以被稀釋到差不多「無影無蹤」。這與「海洋的防禦功能」、「碘對輻射也有防禦作用」有什麼關係呢?而且,海洋可沒有防禦功能,海洋並不能阻止放射性物質的進入;碘對輻射也沒有防禦作用,放射性碘本身就是產生輻射的源頭,而食用碘的作用,在於甲狀腺吸收足量的食用碘之後,處於飽和狀態,不會再吸收更多的碘,也就不會吸收放射性碘。…[詳細]一些常見的媒體錯誤「70%的留守工作人員會在兩周內死亡」不幸的是,在謠言滿天飛的同時,我們能從國內媒體上得到的關於日本核泄漏的一手資料少之又少。來自《紐約時報》的那50個福島電站留守工人以感動中國的氣勢在各大媒體佔據重要版面,最新的消息是「3月17日【悲壯堅守】的50名福島核電站的工作人員再次冒死進行注水工作,防止核燃料融化。專家稱,70%的人會因高強度輻射或在兩周內死亡。」這些工人確實是在高強度輻射條件下堅持工作,但輻射強度遠遠沒到兩周內死亡的程度。而且這條「70%的人2周內死亡」的新聞,在國內除了廣州日報的「獨家消息」外,無論在中文還是外文媒體上目前都沒找到相關報道。…[詳細]「東京電力核輻射值少算一個零」我們看到這樣的標題《東京電力因算錯核輻射異常值謝罪 少算一個零》(稿源:中國日報),一定以為事情好嚴重,其實這本是一篇讓人吃定心丸的新聞。新聞中說,東京電力之前把2號機組安全殼裡的氣壓少算了一個0,這個數值讓人以為安全殼破損了。糾正過來後,說明安全殼其實很可能是完好的,我們該放心才對。再比如「東京輻射超標23倍」,本來是說東京的輻射標準比「日常生活標準」超出23倍,一點安全問題都沒有,媒體們卻開始討論「是不是安全標準太低了」,這不是無稽之談嗎?聯合國新聞部傳播「碘鹽能防輻射」「聯合國新聞部」的微博在搶鹽風潮中發布消息說:「[存疑]碘鹽能防輻射?我們在聯合國網站上發現這篇報道:兒基會指出,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後,所在地區的兒童當時如果食用碘鹽,罹患甲狀腺癌的人數本可大大減少。原子能機構和世衛組織網站也有類似說法。我們將諮詢聯合國專家後給您參考意見」。事實上論文說的是由於平時(可不是「當時」-編者注)沒吃碘鹽而患有碘缺乏症的兒童受到核輻射時更容易患甲狀腺癌,和「碘鹽能防輻射」毫無關係。要防輻射必須用藥理劑量的碘。——方舟子如何減少專家傳謠專家的評定機制要嚴格核專家說核電站有核爆炸,衛生部專家說喝碘酒能防核輻射,這種錯誤是無論如何都說不通的,我們只能懷疑是專家的評定機制出了問題。專家要有自律意識專家不可能每一個領域都專業,所以核專家胡說戴圍巾可以防止甲狀腺吸收到放射性碘、海洋專家胡說海洋和碘的防輻射作用,犯這樣的錯誤倒也不是無法理解,但是這些專家既然不懂,最好就先查一查資料,搞懂了再說話,或者乾脆直言自己不了解本行以外的知識即可。不懂還信口開河,顯示了一些專家完全沒有自律意識。媒體的專業性可以過濾不靠譜的專家媒體如果有專業記者和編輯,那麼首先他們知道哪些專家是比較可信的,其次對專家明顯錯誤的言論也可以過濾掉。如何減少媒體傳謠最重要的是競爭機制如果讓媒體自由競爭,那麼到了一個成熟階段後,自然會形成一些「主流大媒體」,這類媒體以良好的信譽獲得了主流地位,為了維護自己的聲譽他們也會堅持和提高專業性,這類媒體傳謠的可能性就低。自由的信息流通是謠言的最大殺手謠言止於公開和開放不管是專家還是媒體,都不是神,孰能無過?所以專家、媒體傳謠,是沒辦法杜絕的,不光是中國,再發達的國家都是如此。但是謠言一旦出現,馬上就會有澄清,那麼謠言很快就會被「殺死」。這次的「搶鹽」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搶鹽」風潮中,聽到最多謠言的人反而最正常。各大網站的微博和BBS堪稱謠言泛濫的重災區,有大量未經驗證的消息在其中傳播,但在昨天各家網站進行的測試和調查都表明,這些網友群體中很少有人參與搶購食鹽,絕大多數人覺得搶購食鹽無知並可笑。專家和媒體有著比公眾更大的責任,所以一定要有更強的自律意識。
推薦閱讀:

家長反映孩子普遍腳大 專家:手大腳大是「趨勢」
【書法學習】記住它,你就是專家了!
專家解讀糖尿病患者如何調整飲食方案
專家學者說周原
聶春華專家對於橋本氏甲狀腺炎的詳細介紹

TAG:媒體 | 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