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厭學孩子家長必看的文章

中學生厭學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普遍現象。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症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但導致學生產生厭學症是多種主客觀、內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其中存在著複雜的心理機制。

學習目的不明確

在大多數孩子的印象中,當他們踏進學校的第一刻起,硬生生的課本就擺在了他們的面前,沒有人告訴他們為什麼要學習,只告訴他們該如何學習。

為自己而學還是為分數而學?家長給孩子定目標,學校給孩子排名次,孩子心中自然而然把學習和分數掛上鉤。應試的學習目的顯然是枯燥且乏味的,而學習就是一系列複雜的心理活動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付出很大的心智努力。迷茫伴隨高度的精神緊張,久而久之孩子們必然會產生心理疲倦感。

「偏科」現象

有一部分孩子,有些課學得特別好,而有些課的成績則讓人「不忍直視」,這就是所謂的「偏科」現象。大部分孩子因為對該科目不感興趣造成「偏科」。有意思的是,有部分孩子「偏科」的原因是因為孩子不喜歡偏科那一科目的任課老師,導致孩子上課不願意聽該老師講話,該科目成績自然就下來了。

父母的高期望值帶來的負效應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孩子心理壓力越大,從而產生厭學情緒。很多孩子在小學的時候成績非常好,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非常高,但是到了中學階段,學科增多、難度加大,孩子成績下滑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很多父母會跟孩子說:「你看你以前成績多棒,現在怎麼變成這樣了?」中學階段的孩子本處於青春期,當他覺得自己無論如何努力也打不到父母的高要求時,那種負能量的厭學情緒會一下子迸發出來,從而對學習失去興趣。

「分數至上」的學校教育

在中學教育中,重應試、輕素質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很多學校「分數至上」的理念忽視了對孩子德、體、美、勞的培養。同時在智育方面學校又只注重與升學考試有關的科目,讓學生的能力、個性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讓孩子們覺得學習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不可避免的社會因素

互聯網時代,許多社會不良風氣衝擊著孩子們的價值觀和思想意識,孩子們經常耳濡目染一些有關「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信息,很容易讓孩子形成一種「不努力也能成功」的錯誤觀念。很多孩子喜歡「追星」,覺得明星們不用學習又有這麼多人追捧,但是他們只看到了明星們光鮮亮麗的外表,卻忽視了他們背後付出的巨大努力。

發現了孩子的厭學原因,那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看如何解決孩子的厭學問題:

作為家長,你需要讓孩子認識學習的意義。龍應台曾跟自己的孩子說:「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讀書,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作為家長,你需要讓孩子正確歸因學習上的失敗。對於「偏科」的孩子,你要察覺孩子對學習該科目沒有興趣的原因,教會孩子學好的方法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最關鍵要素。同時你也要告訴孩子,學習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和某一科老師「慪氣」。

作為家長,你需要與孩子共情。學校競爭如此激烈,家裡應作為孩子緩解心理壓力的避風港。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逆反心理較強,這個時候需要家長循循善誘,耐心指點,講究引導方法。讓孩子從苦學、厭學變為喜學、樂學。

做最好的教育,讓所有孩子都學會學習!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如果您的孩子記憶力不好、學習死記硬背,無論如何努力成績卻很難見起色;如果您深受孩子教育過程的困擾……

推薦閱讀:

孩子厭學怎麼辦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逃學、厭學?終於找到原因了!
孩子為什麼厭學?
走出厭學的沼澤
如何變厭學為樂學

TAG:孩子 | 文章 | 厭學 | 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