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經絡穴點陣圖庫

第一節 經絡的概念和經絡系統一、經絡的概念

經絡,是經和絡的總稱。經,又稱經脈,有路徑之意。經脈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中縱行的主幹。故曰:「經者,徑也。」經脈大多循行於人體的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部位。絡,又稱絡脈,有網路之意。絡脈是經脈別出的分支,較經脈細小。故曰:「支而橫出者為絡。」絡脈縱橫交錯,網路全身,無處不至。

經絡相貫,遍布全身,形成一個縱橫交錯的聯絡網,通過有規律的循行和複雜的聯絡交會,組成了經絡系統,把人體五臟六腑、肢體官竅及皮肉筋骨等組織緊密地聯結成統一的有機整體,從而保證了人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所以說,經絡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內外上下,調節人體功能的一種特殊的通路系統。

二、經絡系統

經絡系統是由經脈、絡脈及其連屬部分構成的。經脈和絡脈是它的主體。

(一)經脈系統

1.十二經脈

正經:正經有十二,即手三陰經、足三陰經、手三陽經、足三陽經,共四組,每組三條經脈,合稱十二經脈。

十二經別:十二經別是十二經脈別出的正經,它們分別起於四肢,循行於體內,聯繫臟腑,上出頸項淺部。陽經的經別從本經別出而循行體內,上達頭面後,仍回到本經;陰經的經別從本經別出而循行體內,上達頭面後,與相為表裡的陽經相合。為此,十二經別不僅可以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經之間的聯繫,而且因其聯繫了某些正經未循行到的器官與形體部位,從而補充了正經之不足。

十二經筋: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絡」於筋肉、關節的體系,是十二經脈的附屬部分,是十二經脈循行部位上分布於筋肉系統的總稱,它有聯綴百骸,維絡周身,主司關節運動的作用。

十二皮部: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在體表一定部位上的反應區。全身的皮膚是十二經脈的功能活動反映於體表的部位,所以把全身皮膚分為十二個部分,分屬於十二經,稱為「十二皮部」。

2.奇經:奇經有八,即督脈、任脈、帶脈、陰驕脈、陽驕脈、陰維脈、陽維脈,合稱奇經八脈。奇經八脈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全身氣血盛衰的作用。

(二)絡脈系統

絡脈有別絡、孫絡、浮絡之分。

十五別絡:別絡有本經別走鄰經之意,共有十五支,包括十二經脈在四肢各分出的絡,軀幹部的任脈絡、督脈絡及脾之大絡。十五別絡的功能是加強表裡陰陽兩經的聯繫與調節作用。)

孫絡:孫絡是絡脈中最細小的分支。

浮絡:浮絡是浮行於淺表部位而常浮現的絡脈。

- 手太陰肺經 -

【循行】
  ①起始於中焦胃部,向下散絡大腸,回過來沿著胃上口,②穿過膈肌,屬於肺臟。③從肺系——氣管、喉嚨部橫出腋下(中府、雲門),④下循上臂內側,走手少陰、手厥陰經之前(天府、俠白),⑤下向肘內(尺澤),沿前臂內側橈骨邊緣(孔最),⑥進入寸口——橈動脈搏動處(經渠、太淵),上向大魚際部,沿邊際(魚際),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腕後一支:⑦從腕後(列缺)分出,走向食指內(橈)側,出於末端(接手陽明大腸經)。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肺部脹滿,膨脹氣喘,咳嗽,兩鎖骨上窩(缺盆)之中(包括喉嚨部分)疼痛;嚴重時交捧著兩手,感到胸部煩悶,視覺模糊。還可發生前臂部的氣血阻逆,見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本經腧穴主治「肺」方面所發生的病證:咳嗽,氣上逆,喘息氣粗,心煩,胸悶,上臂、前臂的內側前邊(經脈所過處)酸痛或厥冷,或掌心發熱。 本經氣盛有餘(實症)多見肩背疼痛,感冒風寒自汗出,傷風,小便頻數,口鼻噓氣;本經氣虛不足(虛證),多見肩背疼痛怕冷、氣短,呼吸急促,小便的顏色異常。 
【本經穴】
中府(肺募),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合),孔最(郄),列缺(絡),經渠(經),太淵(輸、原),魚際(滎),少商(井)。  
【交會穴】
  無交出穴。
手少陰心經 -
【循行】
  ①起紿於心中,出來屬於心臟的系帶(與它臟相連的組織),②下過膈肌,散絡小腸。 上行的一支:③從心臟的系帶部向上挾咽喉,而與眼腦的系帶(目系)相聯繫。 外行的主幹:④從心系(心臟的系帶)上行至肺,向下出於腋下(極泉),⑤沿上臂內側後緣,走手太陰、手厥陰經之後(青靈),⑥下向肘內(少海),沿前臂內側後緣(靈道、通里、陰郄、神門),⑦到掌後豌豆骨部進入掌內後邊(少府),沿小指的橈側出於末端(少沖,接手太陽小腸經)。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咽喉乾燥,心口痛,口渴要喝水;還可發為前臂部的氣血阻逆,見厥冷、麻木、髎痛等症。 本經腧穴主治「心」方面所發生的病症:眼睛昏黃,胸脅疼痛,上臂內側後邊痛或厥冷,手掌心熱。 
【本經穴】
極泉,珍靈,少海(合),靈道(經),通里(絡),陰郄(郄),神門(輸、原),少府(滎),少沖(井)。  
【交會穴】
 

手厥陰心包經 -
【循行】
  ①起始於胸中,淺出屬於心包,通過膈肌,經歷胸部、上腹和下腹,散絡上、中、下三焦。 胸部一支:②沿胸內出脅部,③當腋下三寸處(天池)向上到腋下,④沿上臂內側(天泉),行於手太陰、手少陰之間,⑤進入肘中(曲澤),下向前臂,走兩筋(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郄門、間使、內關、大陵),⑥進入掌中(勞宮),沿中指橈側出於末端(中沖)。 掌部一支:⑦從掌中分出,沿無名指出於末端(接手少陽三焦經)。

【病候】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咽喉乾燥,心口痛,口渴要喝水;還可發為前臂部的氣血阻逆,見厥冷、麻木、髎痛等症。 本經腧穴主治「心」方面所發生的病症:眼睛昏黃,胸脅疼痛,上臂內側後邊痛或厥冷,手掌心熱。 
【本經穴】
極泉,珍靈,少海(合),靈道(經),通里(絡),陰郄(郄),神門(輸、原),少府(滎),少沖(井)。  
【交會穴】
 

手厥陰心包經 -
【循行】
  ①起始於胸中,淺出屬於心包,通過膈肌,經歷胸部、上腹和下腹,散絡上、中、下三焦。 胸部一支:②沿胸內出脅部,③當腋下三寸處(天池)向上到腋下,④沿上臂內側(天泉),行於手太陰、手少陰之間,⑤進入肘中(曲澤),下向前臂,走兩筋(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郄門、間使、內關、大陵),⑥進入掌中(勞宮),沿中指橈側出於末端(中沖)。 掌部一支:⑦從掌中分出,沿無名指出於末端(接手少陽三焦經)。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手心熱,前臂和肘彎掣強拘急,腋窩部腫脹,甚至胸脅滿悶,心怦怦跳動,面赤,眼睛昏黃,喜笑不止。 本經腧穴主治「脈」(心主血脈)方面所發生的病症:心胸煩悶,心痛,掌中發熱。 
【本經穴】
天池,天泉,曲澤(合),郄門(郄),間使(經),內關(絡),大陵(輸、原),勞宮(滎),中沖(井)。  
【交會穴】

手陽明大腸經 -

【循行】
  ①從食指末端起始(商陽),沿食指橈側緣(二間、三間)出第一、二掌骨間(合谷),②進入兩筋(拇長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間(陽溪),沿前臂橈側(偏歷、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③進入肘外側(曲池、肘髎),經上臂外鍘前邊(手五里、臂臑),④上肩,出肩峰部前邊(肩髃、巨骨,會秉風),向上交會頸部(會大椎),⑤下入缺盆(鎖骨上窩),⑥散絡肺,通過橫膈,屬於大腸。 上行的一支:⑦從鎖骨上窩上行頸旁(天鼎、扶突),通過面頰,進入下齒槽,出來挾口旁(會地倉),交會人中部(會水溝)——左邊的向右,右邊的向左,上夾鼻孔旁(禾髎、迎香、接足陽明胃經)。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牙齒痛,頸部腫脹。 本經腧穴主治「津」方面所發生的病症:眼睛昏黃,口乾,鼻塞,流清涕或出血,喉嚨痛,肩前、上臂部痛,大指側的次指(食指)痛而不好運用。 凡屬於氣盛有餘的癥狀,則當經脈所過的部分發熱和腫脹;屬於氣虛不足的癥狀,則發冷戰慄而不容易回暖。 
【本經穴】
商陽(井),二間(滎),三間(輸),合谷(原),陽溪(經),偏歷(絡),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合),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禾髎,迎香。  
【交會穴】
  大椎(督脈),水溝(督脈),地倉(足陽明),秉風(手太陽)。

足太陰脾經 -

【循行】
  ①起始於大趾末端(隱白),沿大趾內側赤白肉際(大都),經核骨(第一跖骨小頭)後(太白、公孫),②上向內踝前邊(商丘),③上小腿內側,沿脛骨後(三陰交、漏谷),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地機、陰陵泉),④上膝股內側前邊(血海、箕門),⑤進入腹部(沖門、府舍、腹結、大橫;會中極、關元),⑥屬於脾,散絡於胃(腹哀,會下脘、日月、期門),⑦通過膈肌,夾食道旁(食竇、天溪、胸鄉、周榮,絡大包,會中府),⑧連舌根,散布舌下。 腹部一支:⑨從胃部分出,上過膈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陰心經)。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舌根部發強,吃後即嘔,胃脘痛,腹脹,喜噯氣,得到大便或放屁後就感到輕鬆,全身感到沉重無力。 本經腧穴主治「脾」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舌根部痛,身體不能活動,吃不下,心胸煩悶,心窩下急痛,大便溏,腹有痞塊,泄利,或小便不通,黃疸,不能安睡,勉強站立,大腿和小腿內側腫、厥冷,足大趾不能運用。 脾之大絡:實證,全身都痛;虛證,各關節弛緩乏力。 
【本經穴】
隱白(井),大都(滎),太白(輸、原),公孫(絡),商丘(經),三陰交(足三陰之會),漏谷,地機(郄),陰陵泉(合),血海,箕門,沖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溪、胸鄉,周榮,大包(脾之大絡)。  
【交會穴】
  中府(手太陰),期門(足厥陰),日月(足少陽),下脘、關元、中級(任脈)。

足少陰腎經 -

【循行】
  ①起始於小腳趾下邊,②斜行向腳底心(湧泉),出於舟骨粗隆下(然谷、照海、水泉),沿內踝之後(太溪),分支進入腳跟中(大鐘);③上向小腿內(復溜,交信;會三陰交),出腘窩內側(築賓、陰谷),上大腿內後側,④通向脊柱(會長強)屬於腎,散絡膀胱(肓俞、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會關元、中極)。 上行一支:⑤從腎向上(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通過肝、膈,進入肺中(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⑥沿著喉嚨,夾舌根旁(通廉泉)。 胸部一支,⑦從肺出來,散絡於心,流注於胸中(接手厥陰心包經)。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飢餓而不想進食,面色黯黑漆柴(炭),咳嗽痰唾帶血,喝喝氣急,坐下想起來則兩眼錯花視物不清,心蕩有如飢餓感;腎氣虛更容易發生恐懼,心慌得好像有人要來追捕;這還可發生骨部的氣血阻逆,見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本經腧穴主冶「腎」方面所發生的病症:口熱、舌乾燥、咽部發腫,氣上逆,喉嚨發乾而痛,心內煩擾且痛,黃疸,腹瀉,脊柱、大腿內側後邊痛、萎軟、喜歡躺著,腳心發熱而痛。 
【本經穴】
湧泉(井),然谷(滎),太溪(輸、原),大鐘(絡),水泉,照海,復溜(經),交信,築賓,陰谷(合),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俞府。  
【交會穴】
  三陰交(足太陰),長強(督脈),關元、中極(任脈)。

手太陽小腸經 -

【循行】
  ①起始於小指外側末端(少澤),沿手掌尺側(前谷、後溪),上向腕部(腕骨、陽谷),②出尺骨小頭部(養老),直上沿尺骨下邊(支正),③出於肘內側當肱骨內上髁和尺骨鷹嘴之間(小海),向上沿上臂外後側,④出肩關節部(肩貞、臑俞),繞肩胛(天宗、秉風、曲垣),交會肩上(肩外俞、肩中俞;會附分,大杼、大堆),⑤進入缺盆(鎖骨上窩),散絡於心,沿食道,通過膈肌,到胃(會上脘、中脘),屬於小腸。 上行的一支:⑥從缺盆上行,沿頸旁(天窗、天容),上向面頰(顴髎,到外眼角(會瞳子髎);彎向後(會和髎),進入耳中(聽宮)。 又一支脈:⑦從面頰部分出,上向顴骨,靠鼻旁到內眼角(會睛明,接足太陽膀胱經)。⑧此外,小腸與足陽明胃經的下巨虛脈相通。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咽喉痛,頷下腫不能回顧,肩部痛得象牽引,上臂痛得折斷。 本經腧穴主治「液」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耳聾、眼睛昏黃,面頰腫,頸部、頷下、肩胛、上臂、前臂的外側後邊痛。  
【本經穴】
少澤(井),前谷(滎),後溪(輸),腕骨(原),陽谷(經),養老(郄),支去(絡),小海(合),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髎,聽宮。  
【交會穴】
  大椎(督脈),上脘(任脈),中脘(任脈),睛明(足太陽),大杼(足太陽),附分(足太陽),和髎(手少陽),瞳子髎(足少陽)。

手少陽三焦經 -

【循行】
  ①起始於無中指末端(關沖),上行小指與無名指之間(液門),②沿著手背(中諸、陽池),出於前臂伸側兩骨(尺骨、橈骨)之間(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讀)③向上通過肘尖(天井),沿上臂外側(清冷淵、消濼),向上通過肩部(臑會、肩髎),④交出足少陽經的後面(天髎,會秉風、肩井、大椎),⑤進入缺盆(鎖骨上窩),分布於膻中(縱隔中),散絡於心包,⑥通過膈肌,廣泛屬於上、中、下三焦。 胸中一支:⑦從膻中上行,出鎖骨上窩,⑧上向後項,聯繫耳後(天牖、翳風、瘛脈、顱息)⑨直上出耳上方(角孫,會頷厭、懸厘、上關),彎下向面頰,至眼下(顴髎)。 耳後一支:⑩從耳後進入耳中,出耳前(和髎、耳門,會聽宮),經過上關前,交面頰,到外眼角(絲竹空,會瞳子髎,接足少陽膽經)。 ⑾此外,三焦與足太陽膀胱經的委陽脈氣相通。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耳聾,耳鳴,咽峽腫,喉嚨痛。 本經腧穴主治「氣」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自汗出,眼外眥痛,面頰腫,耳後,肩部、上臂、肘彎、前臂外側均可發生病痛,小指側的次指(無名指)活動不利。 
【本經穴】
關沖(井),液門(滎),中渚(輸),陽池(原),外關(絡),支溝(經),會宗(郄),三陽絡,四讀,天井(合),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天髎,天牖,翳風,瘛脈,顱息,角孫,耳門,和髎,絲竹空。  
【交會穴】
  秉風、顴髎、聽宮(手太陽),瞳子髎、上關、頷厭、懸厘、肩井(足少陽),大椎(督脈),中脘(任脈)。

足厥陰肝經 -

【循行】
  ①起始於大趾背毫毛部(大敦),向上沿著足背上邊(行間、太沖),離內踝一寸處(中封),上向上腿內側(會三陰交,經蠡溝、中都、膝關),於內踝上八寸處交出足太陰脾經之後,②上腘內側(曲泉),沿著大腿內側(陰包、足五里、陰廉),③進入陰毛中,環繞陰部,④至小腹(急脈,會沖門,府舍、曲骨、中極、關元),夾胃旁邊,屬於肝、散絡於膽(章門、期門);⑤向上通過膈肌,分布脅肋部,⑥沿氣管之後,向上進入頑顙(喉頭及鼻咽部),連接目系(眼腦的聯繫),⑦上行出於額部,與督脈交會於頭頂。 頭部一支:⑧從「目系」下向頰里,環繞唇內。腹部一支:⑨從肝分出,通過膈肌,向上流注於肺(接手太陰肺經)。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腰痛得不好前俯後仰,男人可出現小腸疝氣,女人可出現小腹腫脹,嚴重的則咽喉干,面部象有灰塵,沒有血色。 本經腧穴主治「肝」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胸悶,噁心嘔吐,泄瀉,小腸疝氣,遺尿,癃閉。 
【本經穴】
大敦(井),行間(滎),太沖(輸、原)中封(經),蠡溝(絡),中都(郄),膝關,曲泉(合),陰包,五里,陰廉,急脈,章門(脾募),期門(肝募)。  
【交會穴】
  三陰交、沖門、府舍(足太陰),曲骨、中極、關元(任脈)、百會(督脈)。

足陽明胃經 -

【循行】
  ①起始於鼻旁(會迎香),②交會鼻根頞中,旁邊會足太陽經(會睛明),③向下沿鼻外側(承泣、四白),進入上齒槽中(巨髎),回出來夾口旁(地倉)環繞口唇(會人中),向下交會於頦唇溝(會承漿);④退回來沿下頜出面動脈部(大迎),再沿下頜角(頰車),上耳前(下關),經顴弓上(會上關、懸厘、頷厭),沿髮際(頭維),至額顱中部(會神庭)。 頸部一支:⑤從大迎前向下,經頸動脈部(人迎),沿喉嚨(水突、氣舍,一說會大椎),⑥進入缺盆(鎖骨上窩部),⑦通過膈肌,屬於胃(會上脘、中腕),散絡於脾。 ⑧外行的主幹:從鎖骨上窩(缺盆)向下,經乳中(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夾臍兩旁(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進入氣街(腹股溝動脈部氣沖穴)。 內行一支:⑨從胃口向下,沿腹里,⑩至腹股溝動脈部與前者會合。——由此下行經髖關節前(髀關),到股四頭肌隆起處(伏兔、陰市、梁丘),下向膝髕中(犢鼻),⑾沿脛骨外側(足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下行足背(解溪、沖陽),進入中趾內側趾縫(陷谷、內庭),出次趾末端(厲兌)。 小腿部一支:⑿從膝下三寸處(足三里)分出(豐隆),向下進入中趾外側趾縫,出中趾末端。 足背一支:⒀從足背部(沖陽)分出,進大趾趾縫,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陰脾經)。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溲溲戰抖發冷,喜歡伸腰,屢屢呵欠,顏面暗黑。病發時,就厭惡別人和火光,聽到木器聲音就惕惕驚慌,心要跳動,獨自關閉房門,遮塞窗戶而睡。嚴重的則可能登高而歌,不穿衣服就走。胸膈部響,腹部脹滿。還可發為小腿部的氣血阻逆,見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本經腧穴主治「血」方面所發生的病症:躁狂,瘧疾;溫熱病,自汗出,鼻塞流涕或出血,口歪,唇生瘡疹,頸部腫,喉嚨痛,大腹水腫,膝關節腫痛;沿著胸前、乳部、氣街(氣沖穴部)、腹股溝部、大腿前、小腿外側、足背上均痛,足中趾不能運用。 凡屬於氣盛有餘的癥狀,則身體前面都發熱,有餘的癥狀表現在胃部,則消化強而容易飢餓,小便顏色黃;屬於氣虛不足的癥狀,則身體前面都發冷,寒戰,胃部寒冷則感到脹滿。 
【本經穴】
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大腸募),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沖;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合),上巨虛(大腸下合),條口,下巨虛(小腸下合),豐隆(絡),解溪(經),沖陽(原),陷谷(輸),內庭(滎),厲兌(井)。  
【交會穴】
  晴明(足太陽),頷厭(足少陽),懸厘(足少陽),上關(足少陽),水溝(督脈),神庭(督脈),大椎(督脈),承漿、上脘(任脈),中脘(任脈),迎香(手陽明)。

足太陽膀胱經 -

【循行】
  ①起始於內角(睛明),上行額部(攢竹、眉沖、曲差;會神庭、頭臨泣),交會於頭頂(五處、承光、通天;會百會)。 頭旁一支:②從頭頂分到耳上角(會曲鬢、率谷、浮白、頭竅陰、完骨)。 直行主幹:③從頭頂入內絡於腦(絡卻、玉枕;會腦戶、風府),復出項部(天柱)分出下行,④內側一支:沿肩胛內側,夾脊旁(會大椎、陶道;經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到達腰中(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進入脊旁筋肉,⑤絡於腎,屬於膀胱(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中膂俞、白環俞)。⑥腰部一支:從腰中(腎俞)分出,夾脊旁,通過臀部(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承扶),進入腘窩中(殷門、委中)。 ⑦背部外側一支:從肩胛內緣分別下行,通過肩胛(附分、魄戶、膏肓俞、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⑧經過髖關節部(會環跳穴),沿大腿外側後邊下行(浮郄、委陽),與前者會合於腘窩中(委中)——⑨由此向下通過腓腸肌部(合陽、承筋、承山),出外踝後方(飛揚、跗陽、崑崙),⑩沿第五跖骨粗隆(仆參、申脈、金門、京骨),到小趾的外側(束骨、足通谷、至陰,下接足少陰腎經)。

【病候】
本經有了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頭重痛,眼睛要脫出,後項象被牽引,脊背痛,腰好象折斷,股關節不能彎曲,腘窩好象凝結,腓腸肌象要裂開;還可發生外踝部的氣血阻逆,見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本經腧穴主治「筋」方面所發生的病症:痔,瘧疾,躁狂、癲癇,頭囟、後項痛,眼睛昏黃,流淚,鼻塞、多涕或血,後項、背腰部、骶部、膝彎、腓腸肌、腳都可發生病痛,小腳趾不好運用。  
【本經穴】
睛明、攢竹、眉沖、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附分、魄戶、膏肓、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承扶、殷門、浮郄、委陽(三焦下合)、委中(合)、合陽、承筋、承山、飛揚(絡)、跗陽、崑崙(經)、仆參、申脈、金門(郄)、京骨(原)、束,骨(輸)、通谷(滎)、至陰(井)。  
【交會穴】
  曲鬢、率谷、浮白、竅陰、完骨、臨泣、環跳(足少陽),神庭、百會、腦戶、風府、大椎、陶道(督脈)。

足少陽膽經 -

【循行】
  ①起始於外眼角(瞳子髎),上行到額角(頷厭、懸顱、懸厘、曲鬢、會頭維、和髎、角孫),下耳後(率谷、天沖、浮白、頭竅陰、完骨、本神、 陽白、頭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沿頸旁,行手少陽三焦經之前(經天容),②至肩上退後,交出手少陽三焦經之後(會大椎,經肩會,會秉風),③進入缺盆(鎖骨上窩)。 耳後一支「④從耳後進入耳中(會翳風)走耳前(聽會、上關;會聽宮、下關),至外眼角後。面部一支:⑤從外眼角分出,下向大迎,會合手少陽三焦經至眼下;⑥下連蓋過頰車(下頜角),下行頸部,⑦會合於缺盆(銷骨上窩)。—由此下向胸中,通過膈肌,散絡於肝,屬於膽;沿脅里,出於氣街(腹股溝動脈處),繞陰部毛際,⑧橫向進入髖關節部。 外行主幹;⑨從鎖骨上窩(缺盆)下向腋下(淵液、輒筋、會天池),⑩沿胸側,過季脅(日月、京門、會章門),向下會合於髖關節部(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跳)。—⑾由此向下,沿大腿外側(風市、中瀆,出膝外側(膝陽關),下向腓骨頭前(陽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下出外踝出外踝之前(丘墟),⑿沿足背進入第四趾外側(足臨泣、地五會、俠溪、足竅陰)。 足背一支:⒀從足背分出(足臨泣),進入大趾趾縫間,沿第一、二跖骨間,出趾端,迴轉來通過爪甲,出於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陰肝經)。

【病候】
本經異常變動就表現為下列病症:嘴裡發苦,喜噯氣,胸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部象蒙著微薄的灰塵,身體沒有脂潤光澤,小腿外側熱,還可發為足少陽部分的氣血阻逆,見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本經腧穴主治「骨」方面所發生的病症:偏頭痛,顳痛,眼睛外眥痛,缺盆(鎖骨上窩)中腫痛,腋下腫,如「馬刀挾癭」等症,自汗出,戰慄發冷,瘧疾;胸部、脅肋、大腿及膝部外側以至小腿腓骨下段「絕骨」、外踝的前面,以及各骨節都酸痛,小趾側的次趾(足無名趾)不好運用。 
【本經穴】
瞳子髎、聽會、上關、頷厭、懸顱、懸厘、曲鬢、率谷、天沖、浮白、竅陰、完骨、本神、陽白、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肩井、淵液、輒筋、日月(膽募)、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跳、風市、中瀆、陽關、陽陵泉(合)、陽交、外丘(郄)、光明(絡)、陽輔(經)、懸鐘、丘墟(原)、臨泣(輸)、地五會、俠溪(滎)、竅陰(井)。  
【交會穴】
  頭維(足陽明),下關(足陽明),翳風、角孫、和髎(手少陽),聽宮(手太陽),秉風(手太陽),大椎(督脈),章門(足厥陰),上髎、下髎(足太陽),天池(手厥陰)。
任脈 -
【循行】
  1.本支:《素問?骨空論》:「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里,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難經?二十八難》所載基本相同。「中極之下」其穴始於會陰,沿腹部正中上行,「上頤」至承漿,於面部承泣穴處「入目」。 2.起源:《靈樞?五音五味》:「沖脈、任脈皆起於胞中」。胞中,也是《難經?六十六難》所說的「臍下腎間動氣」所在,一般稱為「丹田」,指督、任、沖脈之氣均發源於此。

【病候】
任脈起於少腹,為肝、脾、腎三陰所會,其病症即以下焦、產育為主。《素問?骨空論》:「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難經?二十九難》所載基本相同,總的都是指生殖器官的病症。《骨空論》:「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干」;《脈經》:「若少腹繞臍,下引橫骨,陰中切痛」,均屬任脈之病。 
【本經穴】
會陰(沖、督脈會),曲骨(足厥陰會),中極(足三陰穴),關元(足三陰會),石門(丹田),氣海,陰交(沖脈會),神闕,水分,下脘(足太陰會),建里,中脘(足陽明、手太陽會),上脘(足陽明、手太陽會),巨闕,鳩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璇璣,天突(陰維會),廉泉(陰維會),承漿(足陽明會)。  
【交會穴】
  承泣(足陽明、陽蹺)、地倉(足陽明)。此外,手太陰肺經絡穴列缺通於任脈。
督脈 -
【循行】
  1.本支《靈樞?營氣》:「足厥陰……其支別者,上額,循巔頂,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指足厥陰肝經上行到「頏顙」後,一支上額,沿頭頂正中,下項背正中,到達骶部,這就是督脈的主要通路。接通十二經和身前的任脈,構成了營氣的運行通路。從營氣的運行來說,督脈走向是由上而下,與任脈的由下而上相連接。但《素問?骨空論》等則從「氣」(丹田之氣)的產生來論,按從下向上來敘述。 2.起源:《素問?骨空論》:「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纂間,繞纂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其男子循莖下至纂,與女子等。」說明督脈之「氣」起源於少腹內,這裡後來稱作「丹田」,《難經?六十六難》稱作「臍下腎間動氣」。此脈氣下向骨盆中間,女子聯繫陰戶,男子沿陰莖而下,散絡會合於前後陰之間(會陰),繞向肛門後,分別繞行臀部至足少陰與太陽會合處(長強、會陽)。 3.與足太陽、足少陰溝通:《素問?骨空論》:「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這裡說的下部的與足少陰腎經相通而聯繫到腎;上部的則與足太陽膀胱經相通而聯繫到腎。 4.與任脈相溝通:《素問?骨空論》:「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這一支即為任脈循行途經。 5.旁支:《難經?二十八難》:「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里, 上至風府,入屬於腦。」此支按從下向上敘述,與正中線可分可合。從「下極之俞」長強部上行,兩側並列行於脊里,上達風府部入腦。

【病候】
由於督脈分布於腦、脊部位,又與足厥陰肝經交會於巔頂,故其經氣阻滯則可出現頭暈、目眩背強直等症。《素問?骨空論》「督脈為病,脊強反折」;《難經》作「脊強而厥」,均指此。《靈樞?經脈》:「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頭重、高搖,可分為陽虛而清陽不升或陰虛而風陽上擾二類,均與督脈有關。《素問?風論》:「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風入系頭,則為目風、眼寒。」可知風病與督脈關係甚切。外風多由足太陽而及督脈,內風多由足厥陰而及督脈。腦為髓海,「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卧。」由髓海空虛致病,亦當調其督脈。《脈經》還指出:「腰背強痛,不得俯仰,大人癲病,小人風癇疾,」均屬督脈主病。而《素問?骨空論》「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干」,則應屬沖脈、任脈所主病。由於督脈與沖任脈相通,故連帶論述。 
【本經穴】
長強(足少陰會),腰俞,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至陽、靈台,神道,身柱、陶道(足太陽會),大椎(手足三陽會),啞門(陽維會),風府(足太陽、陽維會),腦戶(足太陽會),強間,後頂,百會(足太陽會或說足三陽、足厥陰會),前頂,鹵會,上星,神庭(足太陽、陽明會),素髎,水溝(手、足陽明會),兌端、齦交(一說任脈、足陽明會)。  
【交會穴】
  會陰(會任脈、沖脈),會陽(會足太陽),風門(《素問》王注作大杼。會足太陽)。此外,手太陽小腸經之輸穴後溪通於督脈。

推薦閱讀:

[轉載]什麼理論都比不上毛的為人民服務
[轉載]一生不能忽視的十個人、事
[轉載]為什麼?中國自行車金牌被取消全場爆發掌聲
[轉載]財官賦
[轉載]如何敬惜字紙

TAG:點陣圖 | 轉載 | 圖庫 | 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