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1-3後唐滅後梁及平蜀戰爭

第三章後唐滅後梁及平蜀戰爭 (78)第一節後梁建國後的形勢與李克用的擴張發展 (78)一、後梁建國後的形勢 (78)二、李克用父子的軍政改革 (79)三、梁、晉矛盾的激化及雙方的戰略 (82)第二節梁、晉爭奪潞州之戰 (83)一、 梁軍圍攻潞州 (83)二、 晉軍大舉反擊 (85)第二節梁、晉爭奪河北之戰 (86)一、 柏鄉之戰 (87)二、 幽州之戰 (90)三、 魏州之戰與梁軍襲擊晉陽的失敗 (93)第四節梁、晉爭奪黃河沿岸要點之戰 (98)一、 楊劉之戰 (98)二、 胡柳陂之戰 (99)三、 德勝之戰 (101)第五節同州之戰與鎮州之戰 (102)一、同州之戰 (102)二、鎮州之戰 (103)第六節後唐襲汴滅梁之戰 (106)一、 李存勖建立後唐 (106)二、 後梁的政治腐敗與毋乙、董G起義 (106)三、 唐軍襲取鄆州與梁軍反擊的失敗 (107)四、 後梁分兵北進的企困與後唐的表汴決策 (110)五、 唐軍奇襲大梁及後梁的滅亡 (112)第七節後唐滅前蜀之戰 v (116)一、 王衍執政後的前蜀 (116)二、 後唐滅蜀的戰略決策 (117)三、 唐軍戰前準備及進攻部署 (118)四、 威武、三泉之戰 (120)五、 蜀軍望風歸降 (122)六、 唐軍入占成都 (122)第一節後梁建國後的形勢與 李克用的擴張發展一、後梁建國後的形勢後梁開國者朱溫參加過黃巢起義軍,投降唐朝後,授為河中 節度使,賜名朱全忠。中和三年(883年)出任宣武節度使。朱全 忠以汴州(今河南開封)為基地,善於選拔、重用從各方面歸附 的軍將,不斷擴大軍隊。他採用集中兵力、分別擊破的策略方針, 先後吞併了河南一些藩鎮,迫使長期囂張一時的河北藩鎮屈膝歸 附,將河東李克用圍困在太原(今山西太原南)及其附近地區,並 出兵攻佔河中(治蒲州,今山西永濟西),大敗鳳翔(今屬陝西) 李茂貞。朱全忠成為當時我國北方最強大的軍事集團首領。他囚 禁並殺死唐昭宗,又立年僅13歲的輝王李祚為帝。唐末天祐三年 (906年),河東軍將李嗣昭攻打潞州(今山西長治),梁昭義節度 使丁會投降,朱全忠害怕引起連鎖反應,於次年四月滅亡唐朝,建 立五代第一個中原王朝——梁國,史稱後梁。朱全忠急忙稱帝建國,標誌著他的實力已經達到頂點,但又 是向下滑坡的重要轉折。唐王朝在黃巢起義後已日暮西山,但朱全忠要滅亡存世近 300年的李唐王朝,獨吞農民起義的勝利果實,不僅遭到盤踞各地 的軍閥的反對,即使在梁國內部,也由於封建社會忠君倫理的影 響,引起一部分人的強烈不滿。,朱全昱就痛斥弟弟朱全忠滅亡唐 朝,絕不會有好下場。佔領西川的王建、淮南楊渥都把自己打扮成保衛唐朝的忠臣,致書諸道,表示要與太原李克用、鳳翔李茂 貞共同出兵討伐後梁,興復唐室。幽州劉守光自恃地廣兵強,正 加緊在幽州(今北京市西南)稱帝的準備。軍閥們各有打算,無 法建立一致進討朱全忠的聯合陣線,但他們共同反對朱全忠滅唐 建國,使朱全忠在對付周圍軍閥的鬥爭中相當孤立。朱全忠為加強對魏博鎮的控制,曾在天祐三年(906年)秘密 勾結魏博節度使羅紹威,殘酷屠殺魏博牙軍8000人,並殺害其家 屬,連婦女、小孩都不得倖免。這很快激起魏博軍隊的動亂,朱 全忠出動大軍殘暴鎮壓,半年之後才平息下來。河朔其他藩鎮深 怕魏博事件再次重演,對朱全忠的殘暴和對藩鎮的控制也深感不 滿。朱全忠由藩帥當上皇帝,對所屬功臣武將嚴加防範,動輒誅 戮殺害。氏叔珍曾攻打澤潞(治潞州,今山西長治)、汾州(今山 西汾陽),大敗晉王軍,升任節度使。曾任武寧軍留後的朱友恭, 後遷為左龍虎統軍。朱全忠密詔氏、朱二人殺唐昭宗,但不久借 口二人軍政不修而殺人滅口。朱珍是朱全忠的心腹大臣,戰功顯 赫,因專殺李唐賓而被處死,幾十員大將為朱珍請赦,朱全忠也 不肯赦免。劉知俊原來事徐州節度使徐溥,後降於朱全忠,持劍 斗敵,勇冠諸將,在討伐秦宗權、時溥、工師範、李茂貞作戰中 均立有戰功。朱全忠見劉知俊威望很高,猜疑日甚,劉知俊遂背 梁而歸附鳳翔李茂貞。劉知俊後來攻打靈武(今屬寧夏),大敗梁 軍。李讜、李重胤、范居實等人也以種種罪名遭到殺害。《資治通 鑒》卷二六八說,後梁「功臣宿將往往以小過被誅,眾心益懼」, 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由於朱全忠對外廣樹仇敵,對內濫殺功臣戰將,內外離叛,人 心渙散,從而導致對河東李克用、李存勖鬥爭的節節失利。二、李克用父子的軍政改革李克用,本姓朱耶氏,是內遷今山西北部的沙陀族人。祖父朱耶執宜,唐憲宗朝蔚州刺史、代北行營招討使。父朱耶赤心,唐 懿宗朝咸通年間鎮壓龐勛起義有功,賜姓名李國昌,授任振武節 度使。黃巢大起義爆發後,唐朝各地藩鎮武力潰不成軍,唐僖宗 命李克用為大同節度使。不久,李克用率軍3. 5萬人開赴關中,殘 酷鎮壓義軍,重新佔領長安(今陝西西安),被任命為河東節度使。 河東諸州未經戰亂破壞,物力雄厚,兵馬精壯,四周又有關險可 守,李克用軍很快成為唐末的強大軍事集團。_巢起義軍自長安撤至河南後,河南藩鎮均無力阻擋。汴州 朱全忠、徐州(今屬江蘇)時溥請求李克用出兵。中和四年(884 年),李克用馳赴河南,會同汴、徐軍隊大敗義軍。當李克用回師 途經汴州附近,朱全忠設伏兵殺死河東監軍陳景思等三百餘人。李 克用得到隨從親將的保護,免遭毒手,逃回太原。從此以後,河 東、宣武兩大宿敵進行了將近40年的戰爭。李克用以太原為基地,擁有北方少數族人組成的強大騎軍,又 收驍將李嗣昭、李嗣源、李存孝等為養子,充當軍隊的骨幹,戰 鬥力很強。河東軍隊四齣作戰,南巡澤(今山西晉城)、潞,略地 懷(今河南沁陽)、孟(今河南孟縣),北占雲(今山西大同)、幽, 成德、易定兩鎮主動歸附,邢(今河北邢台)、銘(今河北邯鄲東 北)、磁(今河北磁縣)三州力屈歸降,南至河中,西入關中,大 敗邠州(今陝西彬縣)王行瑜,迫使華州(今陝西華縣)韓建、鳳 翔李茂貞乞盟結和,河東軍實力迅速增強。但是,河東軍隊「陵 侮官吏,豪奪士民,白晝剽攘,酒博喧競」①,軍紀極端敗壞。李 克用到處作戰,疲於奔命,軍隊損失很多。李克用所佔之地,往 往得而復失,不斷遭到朱全忠的攻擊。天復二年(902年),當太 原被朱全忠圍攻時,李克用惶恐萬分,召集諸將領商議對策。李 存信鑒於關東、河北地區都受朱全忠控制,河東兵少地狹,難以 抵擋朱全忠的進攻,要求撤離太原,「且入北虜,徐圖進取」②。李克用也贊同李存信放棄太原、逃往代北的主張。因劉夫人及不少 將領的反對,李克用改從眾議,命李嗣源等奮勇抗敵,擊退梁軍, 保住了太原。李克用在連戰中喪地失兵,勢孤力弱,龜縮在太原 附近,幾年間不敢與朱全忠爭戰。由於河東鎮面臨危亡的窘境,李克用、李存勖父子著手進行 軍政改革,力圖擺脫困境,重振昔日雄風。天復二年(902年)三 月,河東掌書記李襲吉獻策,要求李克用「去奢省役,設險固境, 訓兵務農」①。李存勖也說「當遵養時晦,以待其(指朱全忠)衰, 柰何輕為沮喪,使群下失望乎! 」②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決定抓緊時 機,「訓兵務農」,穩定社會秩序,增強實力,再伺機出擊。這次 改革的主要內容有:(―)嚴肅軍紀,訓練軍隊。李克用、李存勖決心加強士卒訓 練,對行軍作戰制定嚴明的紀律,一旦違犯,決不寬恕。晉王軍 後來在柏鄉之戰中,「進退有序,步騎嚴整,寂然無聲。帝(指李 存勖)臨陣誓眾,人百其勇,短兵既接,無不奮力」③,充分顯示 出河東軍隊經過整頓後作戰能力的增強。(二) 整頓內部,穩定統治秩序。李克用收壯士為養子,派遣 他們充當軍將。這些人自恃掌握軍權,又年長於李存勖,對李存 勖襲位河東節度使十分不滿。他們密謀作亂,慫恿河東蕃漢都知 兵馬使李克寧謀害李存勖,投降後梁。李存勖得到河東監軍張承 業的大力支持,果斷地處決李克寧、李存顥等人,保證了河東統 治秩序的穩定。李存勖命令各地推薦有才能的人士,並罷免貪官 惡吏。河東馬步都虞候李存璋堅決貫徹李存勖的意圖,在河東地 區誅殺為非作歹的地方豪強,紀綱大振。(三) 減輕租賦,發展生產。河東監軍張承業長期留守太原, 蓄積錢帛,收市兵馬,招懷流散,勸課農桑,為發展河東地區經 濟實力作出了重大貢獻。潞州經過梁、晉長期交戰而遭到嚴重破壞,市井蕭條,澤酪節度使李嗣昭及時減輕租賦,農業生產很快 得到恢復和發展。(四)聯合各地藩帥,-孤立後梁。李克用、李存勖改變過去到 處樹敵的不妥作法,儘可能聯合較多的藩帥,如幽州劉仁恭與劉 守光、鎮州王鎔、定州王處直、鳳翔李茂貞、西川王建、淮南楊 行密等,使後梁處處受到牽制。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軍政改革,增強了河東的軍事、經濟實力,為爭霸中原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三、梁、晉矛盾的激化及雙方的戰略中和四年(884年),朱全忠謀殺李克用未遂。李克用逃回太 原後,八次上表唐朝廷,要求討伐宣武鎮。朱全忠作賊心虛,自 訴系唐朝廷與宣武牙將所為,與他本人無關。但那時雙方正忙於 擴張地盤,兼并周圍藩鎮,尚未直接發生大規模的軍事衝突。朱 全忠後來吞併河南諸鎮,進軍河北,佔領河中,軍事力量遠遠超 過河東,雙方矛盾迅速激化。朱全忠見吞併河東一時難以得逞,又忙於圍攻鳳翔李茂貞,乃 及時將唐昭宗搶到手中。李克用、李存勖也正在著手進行軍政改 革,發憤圖強,等待時機,梁、晉之間的矛盾在天復二年(902 年)後暫時有所緩和,雙方信使往來,表示重歸舊好。朱全忠在 建國前後制服了周圍的不少藩鎮,與朱全忠直接抗衡的有幽州劉 仁恭、鳳翔李茂貞、淮南楊渥。但這些人實力有限,唯有李克用 是朱全忠統一北中國的最大障礙。梁、晉雙方勢不兩立,都決心 把對方置之死地而後休。晉方統治中心太原與後梁國都汴州相距較遠,相互之間還有 太行山連亘1000餘里的阻隔,任何一方想一舉佔領對方統治中 心,迅速滅亡對方,都很難實現。朱全忠已有兩次兵敗太原城外 的深刻教訓,李克用這時實力較小,正忙於內部改革,也難以單 獨與朱梁直接抗衡。因此,李克用的戰略企圖是先進軍河北,竭力爭取河北藩鎮,共同組成抗擊後梁的聯合陣線,不斷擴大軍事 力量,伺機從河北渡黃河南下,直逼汴州、洛陽。朱全忠仰仗自 己的強大實力,決心先用武力征服河北諸鎮,再經河北西出太行, 從河南北上,並從東、南兩個方向夾擊太原。同時,梁、晉雙方 也不放鬆對晉東南戰略要地潞州的爭奪。第二節梁、晉爭奪潞州之戰一、梁軍圍攻潞州幽州節度使劉仁恭在後梁建國前夕佔據幽州、滄景兩道,伺 機擴張。天祐三年(906年),朱全忠親自出征滄州(今河北滄州 東南),劉守文(劉仁恭子)困守城內,糧盡兵危,劉仁恭前後派 出使者向晉王李克用求援。李克用痛恨劉仁恭反覆無常,不肯應 允。李存勖卻認為這是爭取河北藩鎮、打擊朱全忠的有利時機。李 克用遂決定聯合幽州兵進攻潞州,既可以解滄州之圍,與幽州劉仁 恭結成聯盟,又能佔領晉東南重鎮潞州。這一箭雙鵰,誠為良策。潞州,古稱上黨,靠近太行山西側,地勢險峻,居高臨下。自 潞州出發,往北過石會關(今山西沁縣北)直逼太原,東過壺關 (今屬山西)則進抵相(今河南安陽)、衛(今河南汲縣),逼近魏 博,南至晉(今山西臨汾)、絳(今山西新絳)可以切斷河東與河 中的聯繫,或沿汾水北上翻過陰地關(今山西霍縣西北)向太原 進發,南下懷、孟直奔洛陽(今屬河南)、汴州。佔領潞州對梁、 晉任何一方都會造成嚴重的威脅。天祐三年(906年)十月,李克 用派周德威、李嗣昭聯合幽州軍隊,共8萬人①,攻打潞州。梁昭義節度使丁會因對朱全忠殺害唐昭宗非常不滿,又害怕朱全忠亂 殺大將,自己也遭連累,乃不戰而降,開城門迎接晉軍進入城內。 閏十二月二十四日,朱全忠在滄州前線聽到潞州失守的消息,立 即燒毀滄州行營的芻糧,二十六日從滄州撤軍。開平元年(907年)五月十六日,梁太祖朱全忠命保平節度使 康懷貞為招討使,領10萬大軍進攻潞州①。朱全忠的戰略意圖是 乘晉方新得潞州而尚未穩定之機,用強大軍事力量發起猛攻,奪 回潞州,佔領對河東李克用作戰的戰略要地。六月,康懷貞趕到潞州,派軍隊晝夜輪番進攻半個月,毫無 進展。接著改變策略,築城挖塹,將潞州城團團圍住。晉昭義節 度使李嗣昭閉城拒守,頑強抗擊。與此同時,晉王李克用派名將 周德威為潞州行營都指揮使,領兵5萬,率馬軍都指揮使李嗣本、 馬步都虞候李存璋、先鋒指揮使史建瑭、鐵林都指揮使安元信、橫 沖指揮使李嗣源、騎將安金全等將領馳援潞州。八月,康懷貞派 軍將秦武攻打周德威所率晉軍於高河(今山西屯留縣東南),被晉 軍擊敗。八月十二日,梁太祖鑒於康懷貞進攻潞州失利,重新任命李 思安為潞州行營都統。李思安率領兵馬來到潞州城下,在康懷貞 所築城牆之外,另築新城,合稱為夾城。李思安企圖對潞州進行 更嚴密的封鎖,既防止潞州城內守軍突圍外逃,又阻止晉軍前來增援,等待城內糧盡兵疲再發起攻擊。晉將周德威屯軍於潞州城西北的余吾寨,見後梁軍鋒尚強,暫 不出動主力與敵人決戰,而多次派小股騎兵攔截後梁送往前線的 軍糧,阻攔後梁騎軍到夾寨外面放牧;同時,又不斷破壞夾城,填 平溝塹,每天進攻數十次,打死後梁將校40餘人,兵士死亡以萬 計。開平二年(908年)三月,梁太祖再次撤換潞州前線領兵統帥, 將潞州行營都統李思安削職為民,殺死監軍楊敏貞,任命劉知俊為璐州行營招討使。梁太祖親自到達澤州視察前線的戰況。二、晉軍大舉反擊開平二年(908年)正月,晉王李克用病死,子存勖襲王位。 這時形勢劇變,迫使梁、晉雙方重新研究對潞州之戰的部署。梁太祖抵澤州十餘天,見前線沒有出現新情況,準備解除對 潞州之圍,班兵還朝。但諸將領認為李克用已死,晉援軍自余吾 寨撤退,潞州城內守兵孤立無援,梁軍會很快取勝。梁太祖連忙 改變主意,放棄了從潞州外圍撤退的打算,還認為即將收復潞州 的大局已定,自己於四月十二日回到汴州。攻打潞州的梁軍也盲 目驕傲輕敵,麻痹大意,放鬆了對晉軍的監視戒備。晉王李存勖即位後,很快制止了叔父李克寧的政變陰謀,內 部政局迅速穩定。李存勖隨即與諸將商討潞州之戰的對策。他說: 梁、晉雙方交戰,朱溫只害怕我父親先王。他認為我剛即王位,年 紀很輕,不懂軍事,必然會產生驕傲怠慢的思想。倘能利用這一 有利時機,「簡精兵倍道趣之,出其不意,破之必矣」①。晉王李存 勖決心親自出征,利用敵人疏忽防備,突出奇兵以解除潞州之圍。 河東監軍張承業也十分贊同李存勖的主張。四月二十四日,李存 勖率晉軍出征,每天行軍近100里,於二十九日下營於潞州北面 45里的黃碾。五月初一,李存勖領親軍設伏在屯留縣(今屬山 西)東南的三垂網。第二天早晨漫天大霧,晉軍抓緊時機,直抵 夾褰。晉將李嗣源、周德威、李存審分三路發起反擊。這時,梁 軍沒有派兵偵察、設防,夾寨內兵士尚未起床,更沒有想到晉軍 突然到來。李嗣源首先從夾城東北角打開缺口,梁軍慌成一團,往 南逃竄,丟棄兵甲滿地皆是,晉軍俘梁副招討使符道昭大將等300 人,徹底解除了梁軍對潞州的包圍。從開平元年(907年)五月到次年五月的潞州之戰,是梁朝建 國後同晉王進行的第一次大戰。梁朝的軍事、經濟力量遠遠超過 晉方。倘梁軍長期圍困潞州,及時設防阻止並打擊河東的晉援軍, 特別是朱全忠到達澤州後,再深入到潞州前線,利用李克用之死 以及晉援軍撤退的有利時機,親自指揮梁軍作戰,是有可能取得 勝利的。但是,梁軍從這場戰爭開始就一籌莫展,三換主帥,傷 亡慘重,關鍵在於缺乏作戰的正確指導。梁軍先打算從晉州、相 衛兩個方向實行東西夾擊,以強大兵力突然佔領潞州。一旦進攻 受阻,又改為築夾城長期包圍,伺機決戰。當包圍不能奏效,朱 全忠又準備撤退。李克用之死,朱全忠更盲目樂觀,自己不督促 作戰而回到汴州,梁軍也放鬆了戒備。這樣指揮作戰,朝令夕改, 註定是要失敗的。晉王李存勖在乃父李克用死後不久,當機立斷,統帥大軍趕 到潞州前線,親自指揮作戰,這與朱全忠猶豫不決、臨陣退走形 成了鮮明的對照。晉方將帥團結一致,士氣高昂,無疑是潞州之 戰取勝的根本原因。其次,晉將周德威不急於與暫時強大的後梁 軍隊硬拚,而先用輕騎騷擾、破壞,使梁軍蒙受重大傷亡。這不 僅牽制了敵方的進攻,還為最後決戰創造了有利戰機。再次,當 晉軍轉入反攻時,使用騎軍實施遠距離突然奔襲,兵臨城下,出 敵不意攻破梁軍夾城。晉方這些軍事謀略的運用都是很成功的。潞州之戰結束後,梁、晉大軍又移師河北,連年大戰。第三節梁、晉爭奪河北之戰/河北地區北接大漠,南臨黃河,東靠大海,西隔太行山與河 東交界,境內平原廣闊,人口眾多,物產豐富,具有極為重要的 戰略地位。潞州之戰爆發時,河北地區有盧龍劉守光(滄州節度 使這時由劉守光控制)、成德王鎔、易定王處直、魏博羅周翰四個 藩鎮。劉守光出兵幫助河東李存勖,魏博站在後梁一邊,成德、義 武(又稱易定)兩道按兵不動,密切注視著這場戰爭的動向。後 —86 —梁不甘心潞州戰役的失敗,一度命鎮國軍節度使楊師厚、相州刺 史李思安領兵屯駐澤州,準備再次攻打潞州後因懷疑成德節度 使王鎔與晉方相通,就首先挑起爭奪河北的大戰。一、柏鄉之戰(參見附圖1)開平四年(910年)十一月,盧龍節度使劉守光出兵進駐易州 淶水縣(今屬河北),準備攻佔定州(今屬河北)。梁太祖急派供 奉官杜廷隱、丁延徽將魏博兵3000人分別進入深州(今河北深縣 西)、冀州(今河北冀縣),借口幫助成德鎮防禦燕兵南侵而企圖 奪取成德鎮。成德、義武兩道使者來到太原,向李存勖乞求援兵, 並推舉李存勖為共同聯合的盟主。李存勖不顧軍將們的反對,果 斷地作出決策,派周德威領兵途經井陘(今河北井陘縣東北)進 駐趙州(今河北趙縣),與義武、成德兩道一起抗擊後梁。十二月三日,朱全忠得知晉軍進駐趙州,並與成德鎮結成聯 盟,乃命北面行營招討使王景仁、副招討使韓勅統兵出擊。四日, 王景仁自河陽(今河南孟縣)渡過黃河,會同魏博羅周翰軍,合 4萬人①,屯駐邢、格二州。二十一日,王景仁進抵柏鄉(今屬河 北)。王景仁、韓就離開洛陽前夕,朱全忠告誡他們說:王鎔反覆 無常,終將是梁朝的後患。現將精兵交給你們,即使鎮州有鐵打 的城牆,也一定要為我攻佔下來?。可見後梁這次出征的目的是首 先吞併成德鎮,進而奪取整個河北。成德節度使王鎔見後梁大軍進逼,形勢險峻,再次向河東求 援。李存勖以蕃漢副總管李存審留守太原,親自領兵經贊皇(今① 後梁出軍人數,史有10萬、8萬、7萬、4萬人四種說法。據《資 治通鑒》卷二六七載,後梁在柏鄉作戰失敗,有2萬人被殺,收集逃散兵士 萬人,還有部分兵士被俘,則後梁出兵4萬人說法較妥。②《資治通鑒》卷二六七,梁太祖開平四年。 屬河北)東進,義武王處直也派兵5000人隨同出征。二十五日, 李存勖到趙州與周德威會合。二十六日,李存勖繼續前進,離柏 鄉30里,派遣周德威以騎兵向梁營挑戰,梁軍堅壁不出。二十七 日,晉軍營於野河(即槐水之別名,源於贊皇縣西南,經桕鄉東 流)北面,距桕鄉僅有5里,再派騎兵向梁軍營地馳射,誘敵外 出。梁將韓勅等領步騎3萬人,分三路出戰①。晉兵士見梁軍鎧甲 精美,光彩奪目,有些害怕。周德威激勵將十們說:這些軍隊屬 於後梁天武禁軍,多出身於屠沽商販,衣鎧鮮美,徒有其表,十 個也不如我軍一人?。周德威親引千餘騎攻擊梁軍左右兩翼,輪番 衝殺,俘梁軍百佘人,離野河不遠而止。梁軍也退回營內。經過上述作戰,晉軍和梁軍尚未最後決定勝負。雙方處於對 峙狀態。關於下一步的作戰方略,周德威向李存勖建議說,梁軍眾多, 兵鋒強甚,又駐守在柏鄉城內;我們騎兵便於在平原曠野賓士突 擊,難以在攻城作戰中發揮作用,要求「按兵以待其衰」③,先疲 困梁軍,再伺機出擊。李存勖認為晉方孤軍遠來,救人危急,與 成德、義武兩道倉促聯合,難以曠日持久,「利於速戰」④。他對周 德威的言論很不高興,退卧帳中,其他將領都不敢進言。周德威 堅持己見,又急忙謁見河東監軍張承業說:我們與梁軍僅一水之 隔,相距很近。倘他們造橋過河作戰,晉軍將會全軍被殲。晉王 在這種形勢下主張速戰是急躁輕敵的表現。我們只有「退軍高邑 (今屬河北),誘賊離營,彼出則歸,彼歸則出,別以輕騎掠其饋 餉,不過逾月,破之必矣」⑤。張承業當即向李存勖報告:周德威 是知兵善戰的老將,他的作戰謀略不可忽視。恰在這時,李存勖 從晉方審訊梁軍俘虜中得知梁軍正在建造浮橋,準備過野河襲擊 晉軍。這與周德威對敵情估計完全相同,李存勖便採納了周德威 的作戰方案,命令全軍退至距桕鄉30餘里的高邑地區,不與梁軍 在野河兩側對峙,以等待有利時機。①②③④⑤((資治通鑒》卷二六七,梁太袓開平四年。 —88 —梁軍屯駐柏鄉,缺少餵養戰馬的草料,派兵士在營地附近割 草。周德威命騎軍不斷襲擾。梁軍害怕晉方伏兵,再不敢外出,只 得拆茅屋、坐席作為飼料,戰馬餓死很多,損失嚴重。乾化元年(911年)正月二日,周德威為誘敵出戰,與別將史 建瑭、李嗣源領精騎3000逼近梁營,大聲謾罵。梁將王景仁、韓 勅被晉軍激怒,全軍出戰。周德威且戰且走,退至高邑南面。晉 將李存璋陣於野河北側。梁軍橫亘數里,拚命爭奪野河橋,準備 渡河北進。李存勖見鎮(今河北正定)、定二州步兵防守河橋難以 支持,命匡衛都指揮使李建及(又名王建及)選精兵200協助固 守,才打退梁軍的進攻。梁、晉雙方戰鬥一個上午,勝負未定。李 存勖有些急躁,打算立即與梁軍進行決戰。周德威連忙諫阻說: 「觀梁兵之勢,可以勞逸制之,未易以力勝也。」①梁軍離開自己營 地三十餘里,尚未吃飯,俟日落之後,饑渴疲累,必無鬥志,我 們再「以精騎乘之,必大捷」②。李存勖很快改變了自己速戰速決 的主張,採納周德威以逸待勞、伺機決戰的作戰方案。雙方戰鬥 到傍晚,梁將王景仁引兵後退。周德威抓緊有利戰機,急忙命令 晉軍向梁軍東西兩陣發起總攻擊。梁軍東陣先退。晉將李嗣源率 眾攻打西陣,大聲叫喊東面梁軍已經逃命,你們怎能久留。西陣 梁軍受驚,相互潰逃,亂不成軍。晉將李存璋引步兵追上,高喊 不殺降者。梁軍紛紛解甲投降。晉軍共斬殺梁軍2萬人,繳獲戰 馬3000匹,鎧甲兵仗7萬件,俘將校285人。梁將王景仁、韓勃、 李思安領數十騎逃走。柏鄉之戰是晉軍首次由內線轉入外線作戰取得的一次重大勝 利。晉王李存勖利用河北藩鎮與後梁的矛盾,聯合成德、義武兩 鎮共同對後梁作戰,既迅速壯大了自己一方作戰的實力,又使梁 軍在河北戰場上相當孤立。李存勖不堅持己見,接受周德威主動 撤退、誘敵出動、以逸待勞、伺機殲敵的作戰方案,避免過早與 敵人決戰,先將晉軍主動撤至高邑,然後誘敵離開自己營壘,利①②《資治通鑒》卷二六七,梁太祖乾化元年。用敵人飢疲不堪以及平原曠野的有利地形,充分發揮騎軍快速機 動、突擊猛烈的強大威力,大敗梁軍。晉方指導作戰謀略的正確 是晉軍在桕鄉之戰取勝的根本原因。後梁在柏鄉之戰不顧河北平原曠野的地理條件以及晉軍騎兵 戰鬥力強的特點,用兵失當,優勢兵力難以發揮作用,又急於求 成,盲目出戰,所以慘遭失敗。李存勖在柏鄉戰後軍威大震,後梁軍隊非常害怕。成德、易 定兩道從此長期依附於晉方,河東軍隊進駐趙州,為後來北攻幽 州、南下魏博取得了重要的前進基地。二、幽州之戰 ,幽州節度使劉守光自開平四年(910年)正月吞併滄州後,自 以為得天之助,恣行淫虐,妄自尊大。柏鄉之戰剛結束,他馬上 派使者會見成德王鎔、易定王處直說:晉王李存勖與你們二鎮大 敗梁兵後,舉軍南下,我也有精騎3萬,打算充當你們的先鋒。但 四鎮連兵,必有盟主,你們怎樣對待我呢①?李存勖很快識破了這 是企圖破壞晉與成德、易定的結盟。河東諸將說:「雲、代(今山 西代縣)與燕(指幽州節度使)接境,彼若擾我城戍,動搖人情, 吾千里出征,緩急難應,此亦腹心之患也。不若先取守光,然後 可以專意南討。」②這時,晉軍在河北面臨幽州劉守光與魏州羅周 翰的兩條戰線。魏博已歸附於朱全忠,後梁派軍隊協助防守,而 且後梁大軍可隨時渡黃河北上,配合作戰。劉守光缺少外援,比 較孤立。晉方將領們提出先取幽州再南下魏州(今河北大名北)的 作戰方略是積極可靠的,當即得到李存勖的批准。李存勖隨即將 進入魏博諸州的軍隊撤至趙州,自己回到太原,密切注視著劉守 光的活動。①②《資治通鑒》卷二六七,梁太祖乾化元年, —90 —晉王李存勖為使劉守光得意驕狂,並放鬆對晉軍的戒備,故 意聯合成德、義武、昭義、振武、天德等道推劉守光為尚書令,朱 全忠也授劉守光為河北都統。劉守光更加狂妄驕橫,叫囂盧龍鎮 領地2000里,兵甲30萬,誰能阻擋我當皇帝!乾化元年(911 年)八月,劉守光即帝位於幽州,國號大燕。十一月,劉守光派 兵2萬進攻易州容城縣(今河北容城西北),從而揭開了幽州戰役 的序幕。幽州是戰國以來我國北方的重要都會,地勢雄要,北倚燕山 山脈,南臨華北平原,又有古北口(今北京市密雲縣東北)、居庸 關(今北京市昌平縣西北)等重要關隘,險峻相連。唐朝安祿山、 史思明以幽州為基地,發起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使唐王朝一蹶 不振。唐後期幽州節度使長期割據,與長安朝廷分庭抗禮。幽州 城防經過歷代統治者的苦心經營,城高堅固,易守難攻。晉軍進 攻幽州比潞州、桕鄉兩次作戰的任務更加艱巨。乾化元年(911年)十二月,晉王李存勖派蕃漢馬步總管周德 威領兵討幽州。次年正月,周德威與成德、易定軍會於易水(源 出河北淶源縣西,經易縣南30里東流)。正月七日,三鎮聯軍攻 下燕祁溝關(今河北琢州南)。九日,燕琢州刺史劉知溫投降。周 德威很快抵達幽州城下,劉守光急忙向朱全忠求救。朱全忠因潞州、柏鄉兩次作戰失敗,決心雪恥報仇。他借口 劉守光求援,命招討使楊師厚圍攻棗強(今河北棗強縣東),招討 接應使賀德倫攻打蓚縣(今河北景縣)。朱全忠親自領大軍晝夜兼 行,三月二日到下博(今河北衡水縣北)南。梁軍遇上成德小股 騎兵,訛傳晉大軍已到,急忙南退並會合楊師厚一起進攻棗強。成 德兵數千人在棗強城內頑強抗擊,梁兵死傷萬計。梁軍後來攻入 棗強,殺人如麻,城內群眾不分老幼慘遭殺害。朱全忠乂領梁軍 5萬人與賀德倫一道攻打蓚縣。晉將李存審屯軍趙州,兵力不多,有的將校害怕梁軍來攻,要 求退入土門(即井陘關,今河北井陘縣東北),準備逃回太原。李 存審不許,與史建瑭、李嗣肱商量說:「晉王李存勖正集中大軍進攻幽州,不能抽出軍隊南下蓚縣,我們只有設「奇計」打敗梁軍 於是確定分兵二路,李存審領兵扼守下博橋(今河北衡水縣北漳 水之橋),阻擊梁軍北上。史建瑭、李嗣肱領600騎兵偽裝梁軍@, 天黑時混入梁軍賀德倫營,突然發起襲擊,縱火大噪,弓矢齊發。 梁軍不辨虛實,驚慌失措,燒營夜遁,道路迷失,又遇上河北當 地群眾奮起追擊。梁軍2萬人被殺,還丟棄大量糧食和軍需器械。 朱全忠戰敗後,身患重病回到汴州。蓚縣戰鬥是五代時期晉將李 存審出奇兵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由於梁軍作戰失利,劉守光、朱全忠軍事聯合的企圖徹底破 產,晉將周德威更加緊圍困劉守光,但圍而不打,卻將大部分兵 力先攻佔大燕所屬州縣。三月,晉將李存暉攻佔琢州南瓦橋關 (今河北雄縣)。四月,李嗣源攻佔瀛州(今河北河間)。五月,燕 主劉守光命驍將單廷珪領精兵萬人出戰,被周德威活捉於幽州城 東南,3000幽州兵士被殺。乾化三年(913年)正月,周德威攻 克順州(今北京市順義)。又拔安遠軍,薊州(今天津市薊縣)成 行言投降。二月,晉將李存暉佔領檀州(今北京市密雲)。三月, 晉將劉光濬攻克古北口,燕居庸關使胡令珪不戰而降。劉守光連 連損兵失地,情勢危急,又派大將元行欽領騎軍7000人在山北 (指今河北省太行山北端、軍都山迤北地區)募兵,以騎將高行珪 為武州刺史,準備接應契丹軍隊向晉軍反撲。晉將李嗣源攻佔山 後八軍,高行珪、元行欽相繼戰敗歸降。四月,晉將劉光濬佔領 平州(今河北盧龍)、營州(今遼寧朝陽)。大燕所屬州縣相繼失守,契丹又不肯出兵救助,後梁內部動 亂不安已無暇北顧,劉守光困守幽州城內兩年,勢孤力窮。乾化①《資治通鑒》卷二六八,梁太祖乾化二年。②《舊五代史》卷五五,《史建瑭傳》載,「建瑭乃分麾下三百騎為五 軍」;同書卷五十,《李嗣肱傳》載,「嗣肱自下博率騎三百」,則史、李二人 共出動六百騎襲擊梁軍。《資治通鑒》卷二六八稱,史建瑭一人出五百騎,似 不當。 三年(913年)九、十兩月,劉守光突圍外出,攻佔順州,因得不 到任何支援又逃回幽州。劉守光再領兵士夜出,進攻檀州,周德 威引兵邀擊,大敗燕軍,劉守光領百餘騎兵逃歸幽州。十一月,晉 王李存勖向幽州發起攻擊,很快攻入城內,俘劉仁恭、劉守光父 子,不久被處死。幽州之戰歷時兩年多,晉軍面臨朱全忠、劉守光兩支勁旅,兵 力嚴重不足。但李存勖、周德威堅持圍城打援、伺機進攻的作戰 方略,從作戰開始就分兵二路,周德威統兵專門對付幽州劉守光, 李存審領部分晉軍屯駐趙州,負責打擊北上的梁軍,切斷燕、梁 雙方的聯繫。由於李存審出奇兵大敗朱全忠,劉守光寄託於朱全 忠援軍的願望化為泡影。與此同時,周德威在幽州城外基本上圍 而不打,集中軍力分別擊敗大燕所屬州縣守軍,迫使劉守光困守 城內,得不到來自幽州城外的任何援助,最後俯首就擒。李存勖、 周德威指導作戰方略的正確是幽州之戰取勝的主要原因。晉王李存勖并吞了幽州,又與成德、義武兩道結成聯盟,晉 方已控制河北北部、中部大部分地區,並繼續南進,與後梁爭奪 魏博鎮已迫在眉睫。三、魏州之戰與梁軍襲擊晉陽的失敗(參見附圖2)乾化二年(912年)七月,後梁北面都招討使楊師厚乘朱友珪 殺父朱全忠之機進入魏州,趕走藩帥羅周翰,迫使朱友珪授他為 魏博節度使。乾化三年(913年)二月,後梁均王朱友貞又殺死朱 友珪而奪取帝位(即梁末帝),加楊師厚為中書令、鄴王。楊師厚 掌握魏博重兵和部分中央禁軍,又增置魏博銀槍效節軍數千人,圖 謀不軌。貞明元年(915年)三月,魏博節度使楊師厚死。租庸使 趙岩、判官邵贊獻計說:魏博六州,精兵數萬,不如分割兩鎮,削 弱其勢力,解除朝廷北顧之憂①。梁末帝遂分魏博六州為兩鎮,以 賀德倫為天雄節度使,治魏州;張筠為昭德節度使,治相州(今 河南安陽)。後梁朝廷借U出討成德、義武鎮,派開封尹劉都率兵 6萬渡河北上②,屯於魏州南樂(今屬河南),監視魏博軍隊的動 靜。三月二十九日夜,魏博兵士私下商議:魏博六州「軍門父子, 姻族相連,未嘗遠出河門,離親去族,一旦遷於外郡,生不如 死」③。他們當即發起動亂,攻打駐在魏州的後梁龍驤軍,迫使軍 將王彥章逃走;又殺賀德倫親兵500人,劫持賀德倫降於晉方。魏博節度使治魏州,南臨黃河,西接相、衛,東近德州(今 山東陵縣),是溝通河北、河南、河東的重要通道。李存勖立即利 用魏博兵亂的有利時機,命蕃漢馬步副總管李存審自趙州南下臨 清(今河北臨西)。五月,李存勖親領大軍沿黃澤嶺(今山西峻極 關南)東下,與李存審會師於臨清。李存勖又南下永濟(今河北 臨西南),抵魏縣(今河北魏縣西南),迫近魏州。自三月二十九日魏州兵變發生後,魏博軍將張彥兩次上書後 梁朝廷,要求不分魏博為二鎮,重新恢復原有建制。此議如得到 梁末帝允許,這場動亂會很快解決,魏博鎮繼續為後梁所控制。可 是,梁末帝堅持「已定不移之制,宜從畫一之規」④,拒絕張彥請 求,但又不及時採用強有力的軍事手段,命大軍火速攻入魏州,及 時平息這場動亂。梁末帝及其親信大臣趙岩一伙人昏庸無能,不 懂得用政治、軍事手段及時解決魏博動亂,導致魏博歸附於晉,鑄 成大錯。五月,劉那知晉軍已到達魏州附近,急忙領精兵萬人自洹水 (今河北魏縣西南)趕到魏縣與晉軍隔漳水對峙。梁末帝還派遣王 檀屯軍黃河渡口楊劉(今山東東阿東北),阻止晉軍渡河南下。六月一日,晉王李存勖在賀德倫的支持下進入魏州。李存勖 殺死魏博銀槍軍將張彥等8人,收銀槍軍為親軍,嚴禁兵士暴掠①③④《舊五代史》卷八,《梁末帝紀》。②《資治通鑒》卷二六九,梁均王貞明元年 百姓,搶劫財產,初步穩定了社會秩序。但後梁這時還控制著邢、 銘、相、衛、澶(今河南清豐西)、貝(今河北清河西)、博、德 等州,形成了對魏州包圍的態勢。劉那6萬大軍屯駐洹水至魏州 一帶,離魏州很近。後梁如能趁李存勖剛入魏州之際,授權劉那 統一指揮河北各州軍隊作戰,還有重新奪回魏州的可能。但後梁 朝廷缺乏正確的指揮,再次失去了收復魏州的戰機。六月,後梁貝州刺史張源德不肯歸晉,北結滄、德二州,南 連劉那,多次出兵破壞晉軍運糧通道。有人向李存勖建議先攻佔 貝州,然後兼并滄、景(今河北東光),則河北東部沿海地區多歸 晉有。李存勖認為貝州城堅兵多,難以迅速攻取。位於滄州、貝 州之間的德州,後梁沒有防備,「若得而戍之,則滄、貝不得往來, 二壘既孤,然後可取」①。李存勖隨即派500騎兵,晝夜兼行,偷 襲德州。七月,又派兵夜襲澶州。晉軍迅速佔領德、澶二州,不 僅孤立了後梁滄、貝二州,還有力地配合了晉軍在魏州附近作戰。梁大將劉那認為晉軍主力盡在魏州,太原防守空虛,決定 「以奇兵禱其腹心,還取鎮、定,期以旬時再清河朔」②。劉鄂故作 騙局,縛草人持旗乘驢沿魏縣城牆上行動,暗中引大軍自黃澤嶺 西走。晉方見劉那軍幾天不出,城內又無煙火,派人偵察,劉那 軍已西去兩天。李存勖算計劉那西行「才及山下」③,急發騎兵追 趕。當劉那抵到樂平(今山西晉陽)時,晉將李嗣恩已搶先進入 太原。梁軍途中遇上10多天陰雨,山路道險,泥深尺余,士兵因 腹疾腳腫死去十之二三。梁軍到樂平時,乾糧吃完,後有晉軍追 趕,前面有晉軍防備,劉部被迫放棄偷襲太原的計劃,回軍河北, 自邢州逾漳水進入宗城(今河北威縣東),企圖攻佔儲糧重地臨清, 並切斷晉軍運糧通道。晉將周德威在幽州得知劉鄂偷襲太原,主動領千騎前往馳救。 周德威剛到土門,見劉那已撤離太行山東走,又返回猛追,經兩 天急行軍趕到南宮(今河北南宮西北)。周德威發現劉那企圖佔領 臨清,乃繞過劉那軍搶先佔領了臨清,與李存審會合。李存勖也 出師博州,打算切斷劉那與楊劉梁將王檀的聯繫。劉那處境不利, 領軍經堂邑(今山東冠縣東)抵黃河附近的莘縣(今屬山東),挖 塹戍守,自莘縣至黃河修築甬道運輸糧餉。李存勖跟蹤追擊,駐 扎在莘縣西30里,與劉都軍煙火相望,一日數戰。八月,梁將王檀、賀瓌攻佔澶州,梁末帝命楊延直為澶州刺 史,領兵萬人鎮守,從側面支援劉那。這時,後梁貝州刺史張源 德仍戍守貝州,直接威脅著晉軍側後,晉王李存勖命李存審率兵 5000攻打貝州,並多次派兵引誘劉那出戰,同時破壞其運糧通道, 給劉那增加更大的壓力。劉那屯駐莘縣,見晉軍戰鬥力很強,因而閉營不出,深溝高 壘,訓練士伍,日夜戒嚴,伺機進攻。梁末帝遠在汴州,竟不顧 前方戰場梁、晉雙方的實際情況,更不認真研究劉那提出的作戰 方案,不斷下詔書指責劉那拖延時日,虛耗軍糧,增加兵士傷亡, 命令劉那儘早出兵「速戰」①。劉那再次奏請說:「臣無奇術,但人 給糧十斛,盡則破敵」②,繼續堅持伺機破敵的作戰方案。這時,晉 軍雖佔領魏、博、德等州,但邢、貝、銘、相、衛諸州仍歸梁朝 佔有,黃河以南地區多為梁軍控制。倘後梁朝廷能夠接受劉鄂的 作戰方案,命令各州密切配合,仍可以阻擋晉軍的進犯。但梁末 帝深居宮廷,與宦官們共商軍機,胡亂指揮,不斷派宦官督促劉 那出戰,加速了梁軍的失敗。晉王李存勖多次派兵逼近梁軍營地,迫使劉那出戰,都無法 得逞。貞明二年(916年)二月,李存勖命李存審堅守莘縣以西營 地,自己赴貝州附近視察,聲言回師太原,弓丨誘梁軍外出。劉那 中計,錯誤判斷這時出現了有利戰機,經奏請梁末帝同意後,決 定襲取魏州。劉那指示澶州刺史楊延直領兵萬人向魏州進發。楊 延直軍隊半夜抵達魏州城南,遭晉軍襲擊,潰亂逃走。劉那天明①《資治通鑒》卷二六九,梁均王貞明元年。②《舊五代史》卷二三,《劉那傳》。 到達魏州城東,剛與楊延直餘眾會合,立即被晉軍擊退。李存審 自莘縣西跟蹤追擊,李嗣源領魏州城內兵出戰,李存勖也從貝州 附近前來堵截。劉那退至故元城西(今河北魏縣東)。李存勖列陣 於西北,李存審列陣於東南,將劉那圍在中間。經過一番激戰,梁 7萬大軍絕大部分被殺和被追至河水中淹死,劉那領數十騎突圍, 收集殘餘兵馬自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渡河,戍守滑州。貞明二年(916年)二月,梁末帝為策應和聲援劉那作戰,命 匡國節度使王檀領藩鎮兵3萬人,自陰地關進犯太原(今山西太 原南)。河東監軍張承業留守太原,毫無準備,臨時徵發城內丁匠、 市人拒守。梁軍日夜急攻,幾乎要攻入城內。退居太原的代北舊 將安金全見張承業說:太原是根本之地,一旦失守,則晉王統一 中原的大事將會失敗①。張承業立即發放兵器,安金全領子弟兵幾 百人夜出太原城北門,抗擊梁軍。晉昭義節度使李嗣昭也派牙將 石君立率500騎兵馳赴太原,與安金全協同作戰。梁軍死傷很多, 王檀退走。梁末帝見劉鄂、王檀作戰失敗,哀嘆大事已去,國將 滅亡。貞明二年(916年)三至九月,晉軍又佔領衛州、磁州、銘州、 邢州、相州、滄州、貝州,河北各地除黎陽外,已全部為晉王李 存勖所佔有。魏州之戰,晉軍不僅佔領了河北地區,壯大了軍事力量,還 為即將渡河南下提供了便利條件。晉王李存勖當機立斷,及時抓 住魏州兵亂的有利戰機,緊急出兵,輕易地佔領重鎮魏州,是這 次作戰取勝的首要原因。其次,李存勖佔領魏州後,不急於求成, 在充分研究敵方的戰略意圖和劉那用兵特點之後,引誘劉那離開 莘縣營壘外出作戰,然後以強大騎步兵出擊,所以取得了重大勝 利。後梁對魏州之戰也很重視,一開始就派名將劉那領軍6萬人 開赴魏州前線,實力很強。然而後梁朝廷主暗臣腴,極端無能,對 魏博兵變的處理失策,也沒有抓緊時機打擊進入魏州的晉軍,一 再貽誤戰機。梁將王檀偷襲太原,有可能迫使李存勖自魏州回師, 解除魏博之危,然而投入兵力不足,大敗而歸,給魏博前線梁軍 造成了不利影響。梁末帝及其左右大臣不懂軍事,不顧劉那在莘 縣堅壁不戰、伺機而動的正確作戰謀略,一再急於求成,不斷督 促劉那出戰。所有這些,都反映了後梁作戰指導不當是導致失敗 的重要原因。第四節梁、晉爭奪黃河沿岸要點之戰晉王李存勖兼并河北地區之後,加緊準備渡黃河南下。但由 於北方少數民族契丹興起,貞明三年(917年)三月,契丹出動30 萬大軍進圍幽州①,晉將李嗣源、李存審、閻寶等領7萬步騎開赴 幽州前線,暫時推遲了對後梁的作戰。八月,晉軍大敗契丹,解 除了幽州之圍,李存勖又急忙調兵南下,與後梁展開了爭奪黃河 沿岸要點的戰爭。一、楊劉之戰楊劉城在鄆州東阿縣東北60里,是魏州通向鄆州的重要渡 口。貞明三年(917年)十一月,黃河水面結冰,李存勖立即趕到 魏州。十二月二十三日,李存勖率步騎經朝城(今山東莘縣西 南)東進,搶渡黃河。後梁3000兵士戍守楊劉,沿河數十里列柵 相望,很快被晉軍全部攻陷。晉軍還俘獲後梁楊劉守將安彥之。正 在洛陽舉行祭天大典的梁末帝,忽聞楊劉失守以及傳聞晉軍進入 汴州並扼守虎牢關(今河南滎陽縣汜水鎮),驚慌失措,迅速趕回 汴州。貞明四年(918年)二月,梁北面行營排陣使謝彥章領兵數 萬攻楊劉城,李存勖自魏州率輕騎來到黃河北岸。梁軍不顧人民 群眾的死活,挖開黃河大堤,利用滔滔河水阻止晉軍前進。這一 陰謀很快被李存勖識破。六月二十一日,他再次從魏州來到楊劉, 親自泛舟測量河水深度。兩天後,李存勖帶領親軍過河,一鼓作 氣,登上黃河南岸。梁軍沿岸阻擊,死傷很多,謝彥章隻身逃走。 晉軍當即攻佔臨近黃河的4個營寨,從而加強對楊劉城的戍守。二、胡柳陂之戰貞明四年(918年)八月,晉王李存勖調發河東、魏博、幽州、 易定、滄景、邢治等地軍隊並調用奚、契丹、室韋、吐谷渾兵力, 共十餘萬眾,齊集魏州,準備搶渡黃河一舉滅亡後梁。晉軍自魏 州至楊劉,再出兵攻掠鄆、濮(今山東鄄城北)二州,沿黃河東 上,屯於濮州北麻家渡。梁北面行營招討使賀瓌、排陣使謝彥章 進軍濮州北行台村,堅壁不戰,以牽制和阻擋晉軍前進。十二月 一日,晉軍自麻家渡進發,逼近梁軍營地行台村僅隔10里。在這 關鍵時刻,後梁將領謝彥章「欲持重以老敵人」①,賀瓌則主張 「速戰」?。賀瓌認為謝彥章故意逗留不戰,與晉方暗中勾結,一方 面向梁末帝進行誣告,一方面與行營馬步都虞候朱珪密謀,擅自 殺死謝彥章及騎將孟審澄、侯溫裕等。梁末帝聽信讒言,不分是 非,竟提拔朱珪為平盧節度使兼行營馬步軍副都指揮使,讓賀瓌 繼續擔任黃河沿線作戰的軍事統帥。後梁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更 加尖銳。李存勖認為後梁將帥自相殘殺,滅亡在即,準備引萬騎攻打 梁朝國都汴州。周德威諫阻說:梁大將謝彥章雖死,但後梁軍隊 尚未受損失,倘我們這時輕佻僥倖,不能取勝③。李存勖不聽,下①《舊五代史》卷一六,《謝彥章傳》。②③《資治通鑒》卷二七〇,梁均王貞明四年a 令軍中老弱全部回到魏州,以10萬之眾向汴州進發。二十三日, 晉軍抵胡柳陂(今山東鄄城西北)。次日晨,晉方發現梁軍從後面 追上,周德威再次向李存勖建議說:梁軍剛到,營壘尚未設置,我 方已建立營柵,防守較好。現在深入敵境,不可輕易出擊,應以 「方略制之」①。周德威勸李存勖「按兵勿戰」②,選用小股騎兵擾 亂敵人,俟梁軍疲乏不堪時再與之決戰。這是晉軍柏鄉之戰行之 有效的作戰方略。李存勖仍拒不採納,他對周德威說:「今賊至不 擊,尚復何待」③,並批評周德威膽怯怕敵。他立即命令輜重隊伍 出發,並帶領親兵先行。梁將賀瓌列陣數十里攔阻,李存勖出親 兵衝擊,梁行營左廂馬軍都指揮使王彥章敗退濮陽(今河南濮陽 西南)。這時,晉軍李存勖居中,周德威在西,鎮、定軍隊列陣東 邊。位於陣西前進的晉方輜重隊伍見王彥章敗軍自東往西來,驚 慌失措,退入周德威陣內,引起晉軍自相踐踏,死傷很多,周德 威父子與魏博節度副使王緘均戰死。梁將賀瓌當時佔據胡柳陂中的一座土山,居高臨下,對晉軍 十分不利。李存勖又集合散兵,搶佔土山,趕走梁軍。傍晚,梁 軍在土山西面列陣,晉軍有些害怕,李存勖及部分將領打算收兵 回營,準備明晨再戰,但遭到晉方大將閻寶、李嗣昭、王建及的 一致反對。閻寶等將領認為後梁王彥章騎兵已經退走,惟有步兵 在土山下面,而且戰鬥已久,都想撤離戰場。倘晉軍這時用騎兵 出擊,一定能殲滅敵人。如不戰而退,梁軍整眾復來,則勝負難 知④。李存勖吸取了胡柳陂戰役前階段失敗的教訓,接受閻寶等人 的正確主張,命李嗣昭、王建及領騎兵帶頭沖入敵陣,諸部緊隨 其後,元城縣令吳瓊、貴鄉縣令胡裝各率領民丁萬人在山下鼓噪 助威,梁兵大敗。胡柳陂之戰,梁軍和晉軍損失兵力巨大,「兩軍所喪士卒各三 之二,皆不能振」⑤。由於李存勖一度驕傲輕敵,拒絕採納周德威 的作戰方案,魯莽冒進,造成重大的損失,延長了在黃河沿線的①②③④⑤《資治通鑒》卷二七〇,梁均王貞明四年。——100——作戰時間,雙方繼續在德勝(今河南清豐縣西南)大戰。三、德勝之戰德勝城位於澶州南面,系自魏州通向汴州的重要渡口。貞明 四年(918年)十二月,晉軍進入德勝。次年正月,晉蕃漢馬步總 管李存審在德勝夾黃河築南北兩城據守,對後梁造成較大的威脅。 四月,梁將賀瓌領軍隊進攻德勝南城,以竹筏連結戰船十餘艘,外 面蒙上牛皮,上設短牆,橫列在黃河上面,阻止晉兵渡河增援。梁 軍連續攻德勝南城3天,李存勖軍隊滯留在黃河北岸,防守德勝 南城的晉軍十分危急。晉將王建及挑選300名銀槍親軍,乘船駛 至河中,砍斷梁軍連結戰船的竹筏,又以幾百個木瓮裝著澆上油 的乾柴,點燃之後,從黃河上面往下漂流。晉軍戰船也尾隨前進。 梁軍戰船繩索被砍斷,隨流而下,士兵多焚溺而死。梁將賀瓌撤 軍至行台村。晉軍渡河追梁軍至濮州後返回。貞明五年(919年)八月,梁將賀瓌卒,梁末帝以開封尹王瓚 為北面行營招討使。王瓚領5萬兵卒自滑州渡河,經黎陽襲擊澶 州、魏州,被晉將李嗣源攔阻之後,又在距德勝上游18里的楊村 夾河築壘,造浮橋,儲存大量軍需物資。晉將李存進也在德勝建 造浮橋。雙方沿楊村至德勝加緊修築工事,準備再戰。十月,李存勖自太原來到魏州,徵發民丁數萬人擴建德勝北 城,與梁軍大小百餘戰,互有勝負。十二月,李存勖領騎兵沿黃 河南岸西上,俘獲後梁運糧兵夫數千人。十二月五日,雙方再戰 於黃河南岸,梁軍大敗,損失馬千匹,兵士萬人,王瓚退至楊村 北城,不久被貶官,梁將戴思遠繼為北面招討使。梁、晉雙方交 戰至此暫告一段落。晉王與後梁爭奪黃河沿岸要點之戰,是古代冷兵器條件下在 河川地區的作戰。後梁當時佔領著滑州、濮州、博州、鄆州-帶 的黃河渡口,既可以用來屏障都城汴州,還能作為北上的跳板以 進攻相、衛、魏等州,進而爭奪河北,威脅太原。李存勖只有奪—101 —取黃河渡口,才能鞏固新佔領的河北地區,揮師南下,攻佔汴州。 這是關係到能否掌握進攻出發基地的重要戰役。雙方都投入了大 量兵力,步兵、騎兵、水軍同時出動,主要夾河築城防守,並配 以騎、步兵的機動兵力相互支援,水戰規模不大。戰爭結果,晉 方奪取了部分黃河渡口,但沒有殲滅後梁沿河全部守軍,原先打 算一舉攻佔汴州的計劃受到挫折。後梁失去了黃河某些渡口,但 仍堅守滑州一帶的黃河防線。由於雙方損失兵力很多,都不佔有 絕對優勢,形成在黃河沿線相互對峙的狀態①。第五節同州之戰與鎮州之戰正當梁、晉雙方在黃河沿線僵持不下而處於暫時平靜的時期, 後梁統治區內同州(今陝西大荔),以及晉方控制的鎮州,又分別 爆發了戰爭。一、同州之戰朱全忠初建梁國,命養子朱友謙為河中節度使(治蒲州,今 山西永濟西)。乾化二年(912年),朱友謙對朱友珪稱帝不滿,背 梁歸晉,繼續坐鎮河中。貞明六年(920年),朱友謙見後梁在河 北作戰連續失利,封建統治已出現嚴重危機,遂萌發并吞同州的 野心。同州在蒲州西面八十餘里,是蒲州西至長安的重要通道。四 月,朱友謙命河中軍隊攻佔同州,驅逐後梁忠武節度使(治同 州)程全暉,以其子朱令德為忠武藩帥,當即得到李存勖的支持。 六月,梁末帝命大將劉那為河東道招討使,率華州節度使尹皓、崇①參見《中國古代戰爭戰例選編》第二冊,中華書局版(下同),第409頁。州節度使溫昭圖出征同州。劉那抵陝州時,先安撫招降朱友謙,等 待一個多月沒有回信,閏六月開始進攻同州。劉都認為河中軍隊 人員少,戰鬥力差,每次出戰,窮追河中兵士不放6朱友謙難以 應付,向晉王李存勖求援。七月,李存勖派遺李存審、李嗣昭、王建及出軍援救。九月, 李存審經蒲州渡過黃河,屯軍朝邑(今陝西大荔東),先以部分騎 兵挫敗梁軍的銳氣,迫使劉鄂軍不敢輕易出戰。晉軍初勝後,有 人要求從速決戰。李存審認為如果速戰倘梁軍在同州南面的渭河 兩側設營,斷絕晉軍運糧通道,則進退不得,必將失敗;只有 「緩師示弱,伺隙出奇」①,晉軍才能取勝。李存審休戰10天,乃 進逼梁軍營地。劉那領全軍出戰,大敗逃走。梁末帝勒令劉那回 到洛陽,暗中派人將其害死。二、鎮州之戰鎮州,今河北正定,五代成德節度使的治所。成德節度使轄 鎮、趙、深、冀四州,西隔太行山與河東毗鄰,北接義武(治定 州,今屬河北)、盧龍(治幽州,今北京市西南),南近魏博鎮 (治魏州,今河北大名縣北),處於河北中部的腹心地帶。梁、晉 爭奪河北地區,成德節度使王鎔與晉方結盟,不斷以兵力、財力 支援晉王李存勖作戰。所以李存勖說:「晉、趙(指成德節度使) 葉力,破梁必矣」?,肯定晉方與成德鎮結盟對滅梁戰爭有重要作 用。龍德元年(921年)二月,成德鎮軍將張文禮塘動親兵作亂, 殺死節度使王鎔,並上表李存勖請求節鉞。李存勖聞訊後,對王 鎔無辜被殺表示極度悲痛,打算出兵征討。但河東不少臣僚認為①《新五代史》卷二五,《符存審傳》。②《資治通鑒》卷二六七·梁太祖開平四年。 張文禮殺死王鎔,罪惡雖大,但晉方正與後梁爭奪天下,不宜在 自己後方再樹立仇敵,姑且答應張文禮的請求,授予官職①。李存 勖勉強接受意見,授張文禮為成德留後,企圖穩定成德鎮的局勢。成德留後張文禮深感殺死王鎔事關重大,內心十分不安。他 先後三次上表李存勖,並獻上貨幣數十萬,懇求李存勖早H稱帝, 期望得到諒解。但暗中又派使者赴契丹、後梁,請求出兵將晉軍 趕出河北。可見張文禮這時仍徘徊於契丹、梁、晉三方之間,梁、 晉都有爭取張文禮歸附的可能。當張文禮決定召回隨同晉軍戍守 德勝城的成德大將符習時,李存勖卻積極鼓動符習向張文禮宣戰, 並答應以兵、糧相助,從而為「義猶骨肉」的王鎔報仇②。八月, 李存勖以符習代替張文禮為成德留後,命大將閻寶、史建瑭領軍 自邢、格州北上。八月十一日,晉軍攻克趙州,張文禮驚懼死亡。 九月,閻寶抵鎮州城下,張文禮之子張處瑾負城頑抗,晉先鋒將 史建瑭戰死。義武節度使:£處直與成德鎮鄰近,見晉軍出討成德, 深怕唇亡齒寒,請求李存勖赦免張處瑾,繼續結成聯盟共同抗擊 後梁,遭到李存勖拒絕。十一月,李存勖親率大軍赴鎮州,張處 瑾謝罪請降,仍不許。晉軍攻城十餘日也毫無戰果。龍德二年 (922年)二月,因晉北面招討使閣寶築壘挖莖,長期圍困鎮州,鎮 州城內與外界隔絕,嚴重缺糧。三月二十六日,成德軍500餘人 出城籌集糧食,閻寶有意先放他們外出,擬再設伏兵予以殲滅。但 閻寶疏忽大意,防範不力,成德軍幾千人一齊外出,破壞了晉軍 防線,火燒晉軍營壘,閻寶敗退至趙州,不久死去。晉將李嗣昭 代替閻寶為北面招討使。四月,成德軍千人突圍外出,赴九門(今河北正定縣東南)運 糧。李嗣昭領伏兵邀擊,殺敵很多,但自己中箭身亡。晉王李存 勖命李存進出任北面招討使。李存進屯軍東垣渡,伐木為柵,繼 續圍困鎮州。晉軍早晨外出放牧,張處瑾派其弟張處球領兵7000 人,利用李存進一時防備疏忽,攻打晉軍營壘。李存進領隨從十①②《資冶通鑒》卷二七一,梁均王龍德元年。 —104 ~~餘人倉促應戰,寡不敵眾,被成德軍殺死。晉方連連損兵折將,李 存勖又急調蕃漢馬步總管李存審屯軍鎮州城下。九月底,成德軍 終因久被圍困,內外斷絕,糧儘力窮,晉軍攻入城內,俘張處瑾 及其同黨,最後結束了鎮州之戰。鎮州之戰,晉王李存勖先行強攻,到龍德二年(922年)二月 又改用長期圍困敵人的策略。晉軍經過長時期的包圍,並擊退契 丹、後梁對鎮州的援軍,迫使成德軍在鎮州城內孤軍奮戰,最後 攻克鎮州,將成德鎮直接隸屬於晉方,這對於李存勖穩固河北陣 地,加強對後梁的作戰是很有利的。但這場規模不大的戰爭,晉 方接連喪失史建瑭、閻寶、李嗣眧、李存進四員大將,傷亡大批 兵士。李存勖一生南北征戰從未遭受如此重大的損失。晉昭義節 度使李嗣昭在鎮州戰死後,其子李繼韜自為藩帥,背晉歸梁,晉 東南軍事重鎮潞州又歸後梁佔有。後梁見晉軍主力北上,多次在 黃河前線發起反撲,晉方損失嚴重。這些情況之所以出現,主要 是李存勖指揮鎮州之戰的決策有重大失誤。李存勖爭霸中原,應始終把作戰矛頭指向勁敵後梁。成德兵 變發生後,張文禮、張處瑾幾次請求歸附。義武節度使王處直也 為張處瑾說情,更增加晉方與成德鎮有和平解決爭端的可能。即 使張處瑾心懷叵測,李存勖也應當與他暫時結盟,待滅亡後梁再 進行討伐。可是,李存勖不從鬥爭的全局出發,儘可能用政治手 段解決與張文禮、張處瑾的矛盾,迫使他們歸附,結果爆發了這 場本來可以避免的戰爭,是很不妥當的。其次,鎮州之戰屬於進 攻重要城市的攻堅戰,李存勖先拚命決戰,急於硬攻;後來雖將 強攻改為長期圍困,但對這場攻堅戰的特點仍認識不足,對敵人 缺乏嚴密的監視,不僅延長了戰爭時間,也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第六節後唐襲汴滅梁之戰一、李存勖建立後唐龍德元年(921年)正月,西川王衍、淮南楊溥勸晉王李存勖 稱帝,河中、昭義、滄州、定州、邢州、成德、天平、大同、新 州、振武、同州諸藩鎮連續三次上表勸進,各獻貨幣數十萬,供 作李存勖稱帝建國的費用。李存勖左右幕僚也勸李存勖早日答應 大家的請求。李存勖雖口口聲聲表示忠於李唐皇室,但已命令有 關部門購買玉器製造傳國寶,準備黃袍加身。河東監軍張承業堅 決諫阻也無濟於事。龍德三年(923年)二月,諸藩鎮在鎮州之亂 平息後再次上表勸李存勖早日稱帝。四月,李存勖在魏州即帝位, 以唐為國號,史稱後唐,詔升魏州為東京興唐府,以太原為西京, 鎮州為北都,管轄天雄、成德、義武、橫海、盧龍、大同、雁門、 振武、河東、護國、晉絳、安國、昭義等13個節度使,50個州, 包括今河北、山西大片地區。二、後梁的政治腐敗與毋C、董乙起義梁末帝統治期間,一批外戚得到特別重用。梁太祖婿趙岩任 租庸使、戶部尚書。梁太袓甥袁象先掌管京師大梁馬步軍併兼任 宋州節度使。梁末帝的張德妃兄弟漢傑、漢倫、漢融擔任控鶴指 揮使或其他要職。他們壟斷軍國大事,或監督行軍作戰,出現了 五代十國極為嚴重的外戚專權。趙岩、張漢傑一伙人在梁末帝的卵翼下,狼狽為奸,培植死 黨,排斥頗有作為的朝臣。梁朝開國初著名的文臣武將敬翔、李 振、張全義都棄置不用。敬翔多次提出治國主張以及抗擊晉王李 存勖的作戰謀略,張全義要求領兵作戰,都遭到梁末帝的拒絕。段 —106 —凝毫無軍事才能,靠重賄趙岩、張漢傑而升為統兵作戰的招討使, 激起「宿將憤怒,士卒亦不服」①。後梁政治腐敗,貪污受賄極為嚴重。朝廷任命官將不考察個 人的才能,而以行賄多少為依據。凡授一位統軍官,必須先送上 金銀千錠。這些官員到任之後,敲詐百姓,搜括兵士財貨。由於 後梁政府橫徵暴斂,再加上戰爭的破壞,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廣 大農民陷入極端困苦的深淵。梁末帝詔書供認「連年戰伐,積歲 轉輸……師無宿飽之饋,家無擔石之儲。而又水潦為災,蟲蝗作 沴」②。地主豪強又乘機發放高利貸,利上加利,恣意盤剝。廣大 群眾紛紛起來反抗,陳州百姓毋乙、董乙起義就是一次規模較大 的起義鬥爭。後梁惠王朱友能任陳州刺史,自恃皇族驕貴,橫行不法,伙 同地主官僚們稱霸鄉里,魚肉百姓。陳州民毋乙、董乙利用上乘 佛教進行宣傳,組織農民活動。教徒們不食葷茹,教規樸素,農 民群眾樂於接受。他們夜晚集中,白天分散,迅速發展到上千人, 隨即攻打鄉社,當地政府官員不敢過問。貞明六年(920年)秋, 起義很快擴展到陳(今河南淮陽)、潁(今安徽阜陽)、蔡(今河 南汝南)三州,還發展到淮南地區。朝廷多次派遣州兵鎮壓,屢 遭失敗。起義軍一致推舉毋乙為天子,設置官屬。後梁朝廷見起 義軍嚴重威脅著京師大梁,急忙徵調禁軍及藩鎮兵聯合圍剿,俘 毋乙等義軍首領八十餘人,押送大梁,慘遭屠殺。當後梁統治集團內部相互傾乳、人民群眾激烈反抗之際,後 唐君臣們正策劃一舉滅亡後梁的軍事行動。三、唐軍襲取鄆州與梁軍反擊的失敗後唐庄宗在稱帝前後仍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契丹不斷侵擾幽①《資治通鑒》卷二七二,唐庄宗同光元年。②《舊五代史》卷十,《梁末帝紀》。 州以至易(今河北易縣)、定一帶,沿途鈔掠饋運,後唐幽州戍軍 軍糧供應困難。後梁趁晉軍北上討伐張文禮之機,攻佔了衛州,俘 後唐刺史李存儒。澶州以西、相州之南的地區全部為後梁所佔。晉 方喪失全部軍倉儲糧三分之一。後唐澤潞留後李繼韜叛附後梁,直 接威脅後唐重要基地太原的安全。後唐「民流地削,軍儲不給」①, 不少人猶豫動搖,認為滅梁爭霸的事業難以成功。同光元年(923年)閏四月,後梁鄆州(今山東東平西北)軍 將盧順密投降後唐,向唐庄宗提出:梁朝屯戍鄆州兵士不滿千人, 又不服從梁朝軍將劉遂嚴、燕顆的領導,可出兵「襲取」②。但樞 密使郭崇韜等人提出異議,認為後唐孤軍遠襲,萬一作戰失利,將 損失兵士數千人③。大將李嗣源主動請戰,要求帶兵襲取鄆州。唐 庄宗分析了這些不同意見,斷定後梁目前正注視吞併澤璐,不備 東方,乘虛攻佔鄆州,可「潰其心腹」④,對進軍汴州將起重大的 作用。他立即派李嗣源領精兵5000出征。閏四月二十八日,李嗣 源沿黃河北岸經德勝向西行進,夜晚冒雨渡過黃河,再從楊劉南 下,鄆州守兵毫無察覺。李嗣源養子李從珂率眾登上城樓,殺死 後梁把守鄆州城門的兵卒,打開城門,迎接唐軍入內。二十九日 晨,唐軍一鼓作氣攻下鄆州牙城,俘鄆州節度副使崔筲、節度判 官趙鳳,後梁鄆州守將劉遂嚴、燕顒逃往大梁。唐庄宗即以李嗣 源為天平節度使而坐鎮鄆州。梁、晉雙方交戰十多年,後唐第一次佔領後梁的腹地鄆州,梁 末帝非常害怕,殺劉遂嚴、燕顆,罷除北面招討使戴思遠。梁太 祖親信大臣敬翔急忙謁見梁末帝說,現在戰事危急,倘不起用大 將王彥章為招討大將,則國將滅亡⑤。他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繩子准 備當場自殺,以死相諫。梁末帝這次不得不用王彥章為招討使,但 又讓外戚趙岩、張漢傑的同黨段凝為招討副使,便於牽制王彥章。梁將王彥章打算先出兵收復黃河重要渡口德勝、楊劉,隔斷①《舊五代史》卷五七,《郭崇韜傳》。@③④⑤《資治通鑒》卷二七二,唐庄宗同光元年。 黃河北面的唐軍與鄆州李嗣源的聯繫,然後再收復鄆州,保衛汴 州的安全。他兩天內自汴州趕到滑州。五月十八日,梁軍分水陸 兩路白楊村向德勝進發,由兵士 600人持巨斧、鞴炭乘船順流而 下,王彥章帶領數千兵士自滑州沿黃河南岸馳往德勝。當晚天黑 小雨,後唐德勝城守將朱守殷防備不嚴。梁朝水軍燒斷和斬斷後 唐在黃河水面上設置的鐵鏈,破壞浮橋。王彥章很快攻佔了德勝 南城以及附近的潘張、麻家口、景店等黃河以南渡口,一時聲勢 大振。接著,雙方又在楊劉城展開了激戰。唐庄宗派宦官焦彥賓抵 楊劉,命朱守殷主動放棄德勝北城,裝載軍需器械浮河東下,一 起協助鎮守使李周固守楊劉城。王彥章軍隊也從德勝城順河而下。 梁、唐軍隊分別在黃河南北岸同時行進,每遇彎曲河道,雙方相 互在中流交戰,一日百戰,互有勝負。二十六日,王彥章、段凝 領10萬大軍攻楊劉,百道倶進,晝夜不息,並以9條巨船橫列於 黃河水面上,攔阻唐軍增援楊劉。梁軍連續發起強攻,但遭到後 唐楊劉城內守將李周的頑強抗擊,王彥章難以取勝,只得在楊劉 城南連營把守。 .唐庄宗得知消息後,六月二日趕到楊劉。後唐兵士持短兵器 出戰,遭伏擊大敗而歸。郭崇韜看出梁軍戰略意圖在於收復鄆州, 提出「築壘於博州東岸以固河津,既得以應接東平,又可以分賊 兵勢」①的方略,企圖在博州以東黃河岸邊另築新城,引誘梁軍撒 離楊劉,並與鄆州李嗣源取得聯繫。這時,駐守在鄆州城內的李 嗣源與唐庄宗音訊不通,人心離散,朝不保夕。李嗣源派押牙范 延光送信唐庄宗。范延光奏請說,楊劉防守堅固,梁軍不能攻取, 請在博州東岸馬家口(今山東東阿西)新築城壘以通鄆州②。這與 郭崇韜的計略不謀而合。唐庄宗遂接受郭崇韜的建議,一方面派 人不斷向梁軍挑戰,牽制後梁的兵力;一方面派郭崇韜領兵萬人 夜晚出發,急奔博州。郭崇韜在馬家口渡河,晝夜築城不息,僅 6天就完工了。十五日,王彥章將兵數萬急攻馬家口新城,還用十 余艘巨艦置於黃河中流配合作戰。郭崇韜身先士卒,四面拒戰,唐 庄宗自楊劉引大軍馳救。王彥章攻新城不克,不少兵士中暑死亡, 乃退保鄒家口。唐庄宗與鄆州李嗣源重新恢復了聯繫u七月五日,唐庄宗沿河南行,王彥章放棄鄒家口,再次進攻 楊劉。十二日,後唐游弈將李紹興敗後梁游兵於清丘驛南。後梁 招討副使段凝誤認為後唐軍隊已從上流渡過黃河,直逼汴州。他 仰仗朝中趙岩、張漢傑一伙人的權勢,指責招討使王彥章不該深 入鄆州境內,不顧京師大梁的安危。十六日,唐騎軍將領李紹榮 直逼梁營,擒其偵察兵,又火燒後梁停留在黃河中的艦船。十七 日,梁軍從楊劉外圍退至楊村,唐兵乘勝追擊,梁軍屯軍德勝。由 於王彥章在前線失利,梁朝統治集團內部更傾軋不休。王彥章揚 言俟作戰勝利後,要殺盡朝中「奸臣以謝天下」①,梁大臣趙岩、張 漢傑、段凝一伙人發誓,寧可死於唐軍之手,也不為王彥章所殺。 梁末帝不顧重臣敬翔、李振、張全義等人的勸阻,竟聽信讒言,害 怕王彥章作戰勝利後難以制馭,故以段凝代王彥章為招討使,將 王彥章調回大梁。梁軍在德勝、楊劉一帶作戰,死兵士萬人,丟棄大批軍糧器 械。唐軍也損失較大。但李嗣源一舉佔領鄆州,並繼續守住德勝、 楊劉等黃河渡口,為唐軍隨時大舉南下、滅亡後梁創造了極為有 利的條件。四、後梁分兵北進的企圖與後唐的襲汴決策梁、唐在鄆州之戰後,雙方仍面臨著不少困難。後唐因德勝 戰鬥一度失利,喪失大量芻糧,儲糧已不夠軍隊半年食用。澤潞 鎮尚未收復。契丹軍隊繼續南擾,傳聞冬天將大舉入侵。後梁在 王彥章德勝、楊劉作戰失利後,人心不穩,士氣低落,軍將們都 不肯聽從招討使段凝的指揮。因此,梁、唐雙方統治者都要制定 新的戰略決策,企圖打破長期對峙的僵局,奪取勝利。同光元年(923年)八月,梁末帝命梁軍挖開滑州(今河南滑 縣東南)南面的黃河大堤,造成滔滔河水橫流,淹沒曹州(今山 東定陶西南)、濮州、鄆州的平原地區,阻止後唐軍隊向汴州進發。 八月十七日,段凝領5萬大軍自高臨津(今河南范縣東南)渡河, 屯軍頓丘(今河南清豐西),剽掠魏州、相州一帶。王彥章領兵萬 人屯軍兗州、鄆州地區,伺機收復鄆州。後梁的作戰方略是分兵 兩路,以主力北上收復黃河沿線要點並進軍河北,同時用少數軍 隊進攻鄆州李嗣源軍。由於兵力分散,京師汴州防守力量薄弱。後 梁這時如將大部分軍隊投入到滑州至鄆州一帶,依託黃河阻止唐 軍南下,並加強對汴州的防守,伺機而動,同時命令西線澤潞、陝 虢軍隊北犯太原,牽制李存勖在黃河沿線的軍隊,還有可能改變 被動的局面。但由於後梁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以及指揮戰爭 策略的嚴重失誤,所以對後唐作戰步步被動,以致敗亡。八月二十七日,後梁左右先鋒指揮使康延孝投降後唐,唐庄 宗命他為南面招討都指揮使,領博州刺史。康延孝向唐庄宗詳細 彙報了梁朝的內部情況:梁朝地盤不小,兵力不少,但梁末帝暗 懦無能,外戚專擅朝政,吏治敗壞,賄賂公行。段凝身為領兵統 帥,大肆搜括兵士財貨以事權貴。出軍作戰,朝廷常派近臣監視, 將帥不能自主,終必敗亡。「願陛下養勇蓄力以待其分兵,帥精騎 五千自鄆州直抵大梁,擒其偽主,旬月之間,天下定矣。」①唐庄 宗親自了解到後梁內部軍事、政治情報的第一手材料,並初次聽 到「自鄆州直抵大梁」的作戰方案,十分高興。九月,唐庄宗召開會議討論對梁作戰的方略。宣徽使李紹宏 等人認為,唐得鄆州,周圍皆是敵人,孤城難守,不如與梁約和, 用鄆州交換被梁朝所佔領的衛州、黎陽,雙方以黃河為界,休兵 養民,圖謀以後再起。唐庄宗當場駁斥說,這將使我們死無葬身 之地。郭崇韜也認為這是導致「將士解體」、「食盡眾散」的失敗 之策。他私下對唐庄宗說:「梁今悉以精兵授段凝,據我南鄙,又 決河自固,謂我猝不能渡,恃此不復為備。」①然而段凝沒有軍事 才能,不能臨機決策,毫不足畏。「陛下若留兵守魏,固保楊劉, 自以精兵與鄆州合勢,長驅入汴,彼城中既空虛,必望風自潰。苟 偽主授首,則諸將自降矣。」②郭崇韜在康延孝建議的基礎上,進一 步主張以唐軍主力固守德勝、楊劉,牽制後梁大軍;同時出奇兵 自鄆州偷襲汴州,一舉滅梁。唐庄宗當即表示,「此正合朕志。丈 夫得則為王,失則為虜,吾行決矣! 」③李嗣源這時在鄆州附近遞坊 鎮敗王彥章軍,生擒梁朝將校、兵士 300人,王彥章退保中都 (今山東汶上消息傳來,更堅定了唐庄宗渡河襲汴的決心。唐庄宗襲取汴州的戰略決策,是在總結前階段的作戰經驗、深 入分析敵我雙方的實際情況而制定出來的。當時,後唐方面雖面 臨軍糧不濟、契丹南侵、梁軍進犯河北等許多困難,但後梁軍指 揮不統一,主暗臣愚,兵力過干分散,完全放鬆了對京師汴州的 防守,作戰不利的因素更加嚴重。後唐軍隊已經深入到後梁腹地 鄆州,距離大梁很近,隨時有可能進入汴州。在這種形勢下,後 唐避實擊虛,出敵不意,輕襲汴州,是一項大膽進取而又積極穩 妥的戰略決策。五、唐軍奇表大梁及後梁的滅亡(參見附圖3)同光元年(923年)十月二日,唐庄宗領精兵自楊劉渡河。三 日,抵鄆州。唐軍由李嗣源充當前鋒,當天午夜越過汶水(源出 萊蕪東北,經乾封、中都、須昌等縣由東向西流)。四日晨,梁、①②③《資治通鑒》卷二七二,唐庄宗同光元年。 —112唐兩軍相遇,剛一交戰,梁軍匆忙逃走。唐軍追至中都並予以包 圍。梁兵再次不戰而逃,唐軍攻克中都,生擒後梁名將王彥章及 都監張漢傑等二百餘人,斬首數千級。唐庄宗又及時召集諸將商議下一步的作戰行動。後唐將領是 按照原先制定的襲汴決策繼續前進,或暫時停止軍事行動,出現 了相互對立的兩種意見。不少將領認為,後梁京師大梁缺乏防備 的傳說,不知是否可靠。大梁以東青(今山東益都)、齊(今山東 濟南)、徐、兗諸鎮的軍隊已全部外調,若先攻佔這些空城,然後 乘機而動,可謂萬全之策①。康延孝再次要求速取大梁。李嗣源也 認為梁將王彥章被俘,段凝未必知道。他即使得知消息,梁兵尚 在黃河北岸,因河堤破壞,後梁幾萬大軍無法回救大梁及其附近 地區。「此去大梁至近,前無山險,方陳(同陣)橫行,晝夜兼程, 信宿可至。段凝未離河上,(朱)友貞已為吾擒矣。」②李嗣源懇求 唐庄宗領大軍繼續前進,自己願以1000騎兵充當前鋒。唐庄宗贊 同康延孝、李嗣源繼續奔襲大梁的主張,下令向大梁進發,諸軍 皆踴躍前進。四日傍晚,李嗣源率前軍倍道兼程,直奔大梁。七 日,唐軍攻入曹州,梁守將投降。梁末帝得知王彥章被俘及唐軍即將進攻大梁,聚族慟哭,召 群臣商議對策,都無言可對。梁末帝一面派人催促段凝回軍,因 河堤已遭破壞,河水泛濫,使者無法前進;一面派開封尹王瓚征 發市民登城防戍。由於大梁四周無險可守,城內又缺少軍隊,後 梁君臣慌作一團。有人提出逃往洛陽,集中各地軍隊再與後唐對 抗;有人要求北逃,依靠段凝大軍的庇護;有人說段凝聽到王彥 章戰敗,早已膽戰心驚,不會為後梁拚死儘力;更有人暗中帶上 傳國寶去迎接後唐軍隊。梁末帝日夜哭泣,在絕望中讓禁軍將領 殺死自己。九日晨,唐軍攻打大梁城,開封尹王瓚開門出降。唐庄宗入 城內,梁百官拜伏請罪。十一日,段凝自滑州渡河回軍入援,當 得知大梁失陷,次日領5萬大軍在封丘(今屬河南)歸降。後唐 除殺死趙岩、張漢傑、李振等少數梁朝重臣外,其餘官員各復原職。後唐軍隊自黃河渡口楊劉城到襲取大梁,全程約六七百里①, 沿途還發生中都、曹州的戰鬥,僅用九天就完成了,成為我國古 代戰爭中長途奔襲、速戰速勝的著名戰例之一。唐庄宗制定避實 就虛、襲取大梁的戰略決策,並多次與軍將們商量,統一認識,調 動了廣大參戰將士的積極性。在進軍過程中,唐軍不分兵佔地,不 貽誤時間,始終把目標對準汴州。後唐騎軍晝夜並進,行動快速, 充分發揮了擅於平原野戰的長處。所有這些,都是後唐襲取汴州 取勝的重要原因。梁、晉(923年建國後唐)爭霸中原之戰,如從後梁開平元年 (907年)建國開始算起,到後唐同光元年(923年)結束,歷時 17年。這是五代初期我國北部兩個割據政權一場規模龐大的兼并 戰爭。戰爭主要在今河北地區進行,但也席捲到河南、山西、陝 西等地。後梁在戰爭初期所佔地盤和軍事、經濟實力遠遠超過晉 方。但晉方(923年建國後唐)通過多次作戰,逐漸變弱為強,最 終滅亡後梁。現將雙方勝敗原因分別加以考察②。晉與後唐方面·.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二人面臨後梁的步步進 逼,發憤圖強,進行改革,訓練軍隊,發展生產,整頓內部,穩 定統治秩序,大力增強實力。李存勖襲晉王位後,善於重用周德 威、李存審、李嗣源、張承業、郭崇韜等富有才能的文臣武將,為 其英勇奮戰,出謀劃策,取得爭霸中原的勝利。李存勖正確運用 戰略策略,也是取勝的重要因素。1、聯合河北藩鎮共同抗梁。河北地區東鄰河東,南近後梁,①《元和郡縣誌》卷一一《河南道七》載,曹州東北至鄆州330里,西 南至汴州245里;卷十《河南道六》載,東阿縣南至鄆州50里,而楊劉離東 阿縣東北不遠。由此計算,東阿距汴州約六七百里。②參見《中國古代戰爭戰例選編》第二冊,第418?423頁。 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後梁建國初,河北盧龍、成德、義武等藩鎮 因實力較弱而臣服後梁,但又想擺脫後梁的控制,保持割據地位。 晉方佔據河東,地狹兵少,難以與朱全忠抗衡,只有得到河北藩 鎮的支持才能爭霸中原。因而李存勖採取聯合成德、義武等藩鎮 共同抗擊後梁的策略,得到義武節度使王處直、成德節度使王鎔 的支持,使朱梁吞併河北的企圖遭到嚴重挫折,也為晉方奪取河 北創造了有利條件。2、 集中使用兵力,分別擊破對手。李存勖在河北作戰,北面 有契丹的進犯,中間還發生過幽州、成德兩鎮的動亂,後梁大軍 又不斷北上。河東兵力本來不足,倘再平均使用兵力,分頭出擊, 必然會力量分散,被動挨打。李存勖先集中兵力在柏鄉大創梁軍, 然後揮師北上消滅大燕劉守光;再以大軍南下,奪取魏州及黃河 沿線重要據點,從而實現了奪取整個河北的戰略意圖,也為進軍 中原奠定了基礎。3、 充分發揮騎兵的威力,屢敗梁軍。面對後梁大軍逼進以及 敵眾我寡的不利形勢,李存勖善於使用騎兵作戰。他在作戰中,常 先遣少數精騎對梁軍騷擾,使梁軍疲憊不堪。爾後將敵軍誘出營 地,利用平原曠野的有利地形指揮騎兵串擊,從而取得柏鄉之戰、 魏州之戰的巨大勝利。當後唐大將李嗣源佔領鄆州之後,李存勖 利用後梁主力渡河北上、大梁防備空虛之際,親自指揮騎兵遠距 離突然奔襲,高度發揮騎兵快速機動的威力,迅速襲取大梁,取 得了滅亡梁國的決定性勝利。後梁方面:朱全忠建立梁國後,大肆誅戮功臣武將,導致統 治集團內部人心渙散。後梁不顧廣大人民群眾的死活,橫徵暴斂, 野蠻屠殺,激起廣大群眾的強烈不滿和不斷反抗。後梁後期,統 治集團內部鬥爭更加激烈,父被子殺、兄弟相殘。梁末帝朱友貞 統治極端腐敗,外戚專權,離間將相大臣,公開賣官鬻爵,貪污 受賄,內部四分五裂。這都是造成後梁滅亡的根本原因。其次,後 梁指揮作戰軍事謀略也有嚴重失誤。1、進軍河北,造成孤立被動。後梁建國,河北藩鎮懾於朱梁 的威力已暫時歸附。朱全忠更應抓緊時機,聯合河北藩鎮去打擊 主要敵人晉王李存勖。但後梁統治者不懂得爭取同盟者的重要性, 迷信自己一方的強大實力,進軍河北,打算吞併成德、義武兩鎮, 結果將這兩鎮推向李存勖一方,使後梁在河北地區作戰極端孤立 被動,先後敗於柏鄉和魏州,黃河沿線也無法守御。2、 急於決戰,節節失利。後梁每次進軍河北,兵力不少,有 可能阻止李存勖東進或將其擊敗。但後梁軍隊統帥不顧晉方強大 騎軍不利於攻城而適宜在平原曠野作戰的特點,往往離開營地主 動出擊,急於決戰,幾乎每次作戰都遭晉騎軍圍殲,節節失敗。3、 盲目進攻,加速滅亡。當晉軍已奪取黃河沿岸重要據點並 進佔鄆州後,後梁京師已岌岌可危。後梁倘能適應鬥爭形勢的變 化,轉攻為守,積蓄力量,固守汴州,伺機而動,也許可能改變 被動局面。但朱友貞仍主張盲目進攻,派遣毫無統兵作戰能力的 段凝渡黃河北上,造成汴州及其周圍地區的防務極度空虛,使李 存勖乘虛而入,後梁迅即滅亡。第七節後唐滅前蜀之戰(參見附圖4)"一、王衍執政後的則蜀後梁開平元年(907年),王建創建前蜀國,實行保全東西兩 川、守境安民的政策,國內比較穩定。但王建晚年不斷誅殺舊臣 大將,重用宦官宋光嗣為樞密使。王建還專寵徐氏賢妃、淑妃姊 妹二人。她們交結宦官,干預朝政,陰謀殺死太子王元膺,立幼 子王衍(徐賢妃所生)為太子。後梁貞明四年(前蜀天漢二年,918 年)六月,王建病卒,王衍襲帝位,朝政更加腐敗。王衍年幼不問政事,軍政大事多由顧命大臣宋光嗣、王宗弼 專決.中書令王宗弼主管全國高級軍將的任免,大量接受賄賂,上 ——116——下怨怒。太后、太妃出教令賣官,刺史、縣令各立等級,每一官 闕,幾個人出價搶購,出錢多者獲官職。全國上下貪賄成風,愈 演愈烈,有識之士都認為這是前蜀即將滅亡的前兆。王衍大興土木,四處游幸,窮奢極侈,過著荒淫腐朽的生活。 他在宮苑中用繒數萬段結紮彩樓,山上建立宮殿亭閣。王衍信奉 道教,與太后、太妃同游青城山,宮人一律穿著道服,頭戴金蓮 花冠,望若神仙。前蜀乾德二年(後梁貞明六年,920年),王衍 北游,旌旗戈甲,連亘百餘里不絕。沿途所到之處,各地群眾被 迫供應這些達官貴人的生活用品,叫苦連天,不堪活命。前蜀一 些臣僚再三要求王衍以國事為重,居安思危,不沉溺酒色,不遠 離都邑,加強戰備,親政愛民,都遭到王衍的無理拒絕。二、後唐滅蜀的戰略決策唐庄宗滅亡後梁,入都洛陽,各地割據政權都有所畏懼。岐 王李茂貞上表稱臣。楚王馬殷遣其子希范來到洛陽,上報本道將 吏籍冊。荊南節度使高季興親自入洛陽朝見。吳越國王錢鏐、閩 王王審知都遣使貢奉。惟獨吳、前蜀兩國自恃有險可守,實力強 大,不肯臣服。後唐同光元年(前蜀乾德五年,923年)十一月, 唐庄宗在洛陽詢問高季興,我打算討伐吳、蜀二國,哪個在先呢? 高季興回答說·.西川地勢險阻,本來難以攻取。但當地經濟富庶, 王衍昏庸,老百姓怨聲載道,出兵征討,必將取勝。然後沿江順 流而下,取吳國易於反掌①。唐庄宗對高的回答表示滿意。同光二年(前蜀乾德六年,924年)四月,後唐客省使李嚴出 使前蜀,公開威脅前蜀樞密使宋光嗣說:「吾皇以德懷來,以威欵 附,順則涵之以恩澤,逆則問之以干戈,四海車書,大同非晚」②。①《資治通鑒》卷二七二,唐庄宗同光元年。②《舊五代史》卷七十,《李嚴傳》。 暗示前蜀倘不臣服,唐國即將出兵進攻。但前蜀王衍一伙人仍麻 木不仁,不願與後唐使者應付周旋,或向後唐臣服,更不肯貢獻 西川出產的奇珍異物。李嚴回洛陽向唐庄宗彙報說:前蜀君臣上 下腐朽奢侈,朝政混亂,後唐「大兵一臨,瓦解土崩,可翹足而 待」①,要求唐庄宗出兵征討。唐庄宗由於了解到前蜀的實際情況, 更加堅定了滅亡前蜀的決心。前蜀統治中心成都距後唐國都洛陽約2800里,路途遙遠,而 且沿途崇山峻岭,江河阻隔,特別是劍閣(今四川劍閣縣東北)、 鹿頭關(今四川德陽北)等天險,大軍很難通過。後唐有些人強 調蜀道險阻,對前蜀用兵作戰不要操之過急,等待其內部發生動 亂,伺機而進。但是,翰林學士、都統判官李愚說:「如聞蜀人厭 其主荒恣,倉卒必不為用。宜乘其人二三,風馳電擊,彼必破膽, 安能守險。」②這與李嚴所謂後唐「大兵一臨」,前蜀「瓦解土崩」 的看法是一致的。他們都強調對前蜀作戰必須長驅直入,速戰速 決,爭取儘快取勝。這些建議被後唐招討使郭崇韜所採取,成為 後唐滅前蜀的戰略決策。三、唐軍戰前準備及進攻部暑唐庄宗決定出軍前蜀後,即著手進行一系列的戰前準備,主 要內容有:(一)派遣使者假意謀求兩國和好,麻痹前蜀朝廷。同光二年(前蜀乾德六年,924年)八月,唐庄宗再次派使者李彥稠入蜀。在 此之前,前蜀帝王衍鑒於後唐使者李嚴威脅愐嚇,公開聲稱唐庄 宗「有混一天下之志」③,對後唐採取了一些防禦措施。如同光二 年八月前蜀以右定遠軍使王宗鍔為招討馬步使,帥21軍屯洋州①③《資治通鑒》卷二七三,唐庄宗同光二年。 ②《舊五代史》卷六七,《李愚傳》。(今陝西西鄉),以長直馬軍使林思諤為昭武節度使,屯軍利州 (今四川廣元)。稍後不久,又派前鎮江軍節度使張武為峽路應援 招討使。前蜀一度加強夔州(今四川奉節)及利州、洋州的軍事 力量,從水陸兩路防備後唐入侵。但李彥稠到達成都後,故意掩 蓋後唐侵蜀的意圖,而要求建立唐、蜀兩國的友好關係。王衍被 這些謊言所迷惑,特派遣翰林學士歐陽彬出使後唐,還大量撤銷 防禦後唐軍事進攻的邊防軍隊。同光二年十一月,罷威武城戍 (今陝西鳳縣東),命令關宏業等24軍撤回成都,罷武定、武興 (治鳳州,今陝西鳳縣東北)招討使劉潛等37軍。罷天雄軍(治 秦州,今甘肅秦安縣西北)招討使,命王宗騫等29軍回成都。十 二月,罷金州(今陝西安康)屯戍,命王承勛等7軍還成都。當 後唐大軍已經出發,王衍仍不顧大臣們再三諫阻與皇太后哭泣哀 求,親自帶領數萬兵馬離開成都赴秦州巡遊,一路吟詠詩賦,游 山玩水,對後唐出兵毫不介意。前蜀統治者如此麻木不仁,加速 了國家的滅亡。(二) 徵集戰馬,增強作戰實力。唐庄宗長期對後梁作戰,軍 馬損失嚴重。同光三年(925年)六月,後唐朝廷命令在河南、河 北收購戰馬,各級官員只許留1匹馬使用,隱匿不報者要嚴加治 罪。後唐千方百計徵集大量馬匹,加強入蜀騎軍的力量。(三) 派李酮源出軍河北,防止契丹入侵。契丹雄踞北方大漠, 始終是後唐的重大威脅。同光二年(924年)五月,長期坐鎮幽州 的蕃漢馬步軍總管李存審病故後,唐庄宗隨即以戰功卓著的李嗣 源為蕃漢馬步軍總管,率中央禁軍3. 7萬人赴幽州防禦契丹。不 久又任命李嗣源兼任成德節度使。同光三年(925年)二月,契丹 軍隊侵犯涿州,被李嗣源擊退。後唐由於北部邊防的鞏固,能從 內地抽調更多的軍隊出征西川。唐庄宗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同光三年(前蜀咸康元年,925 年)九月十日發布討蜀檄文,由皇子魏王繼岌擔任西川四面行營 都統,郭崇韜為西川東北面行營都招討制置等使,荊南節度使高 季興充西川東南面行營都招討使,鳳翔節度使李繼r充供軍轉運——119——應接等使,同州節度使李令德充行營招討副使,陝府節度使李紹 琛充行營蕃漢馬步軍都排陣斬斫使,西京留守張筠充西川管內安 撫應接使,華州節度使毛璋充行營左廂馬步都虞候,邠州節度使 董璋充行營右廂馬步都虞候。魏王李繼岌年紀輕,沒有實戰經驗, 實際上由郭崇韜充當全軍統帥。後唐朝廷徵調同州、華州、長安、 邠州(今陝西彬縣)等藩鎮兵與中央禁軍,共6萬人①。後唐的戰 略意圖是利用馬步軍以閃電般的速度先攻入鳳州,然後南下成都。 同時命荊南節度使高季興溯江西上,攻取前蜀夔州、忠州(今四 川忠縣)、萬州(今四川萬縣東),牽制前蜀的軍事力量。四、威武、三泉之戰同光三年九月十八日,後唐大軍自洛陽出發西行。唐軍由排 陣斬斫使李紹琛與李嚴將驍騎3000、步兵萬人為前鋒。李紹琛即 後梁降將康延孝,曾在襲汴滅梁戰役中戰功顯赫。李嚴出使過西 川,對前蜀情況比較了解。這兩人一個驍勇善戰,一個善於掌握 敵情。由他們充當後唐大軍的前鋒,足見郭崇韜用兵選將的才能。十月初,後唐軍隊抵達寶雞(今屬陝西),開始翻山涉險。招 討判官陳乂害怕困難,借口患病而請求留下不再出征。參與都統 軍機的李愚嚴厲斥責陳乂動搖軍心,陳被斬首示眾。後唐軍隊中 再沒有人敢猶豫動搖,軍隊繼續前進。十月五日,前蜀帝王衍北上秦州巡遊,到達漢州(今四川廣 漢)。前蜀武興節度使王承捷報告唐軍已經西來,王衍還認為是謊 報軍情,毫不在意,繼續向秦州進發。王衍只顧自己奢侈游逸而 不管國家危亡,前蜀軍隊士氣更加低落,無力抵擋後唐軍隊的進 攻。唐軍進入散關時,軍糧不濟,人心惶惶。有的軍將出現了畏①《資治通鑒》卷二七三,唐庄宗同光三年。 ——120——難情緒,認為蜀道險阻,難以長驅直入,應按兵不動,待前蜀出 現動亂再作計議。郭崇韜發誓說·.我們倘前進受阻,很可能全軍 覆沒,只有決一死戰,先攻佔鳳州,奪取儲糧,才能取得成功①。 他命令軍隊倍道前進。十月十八日,後唐前鋒將李紹琛攻前蜀威 武城,蜀指揮使唐景思、城使周彥禋自知無力抵抗,隨即出降,唐 軍得糧食20萬斛。初戰告捷,大大鼓舞了唐軍的士氣。後唐攻佔威武城後,將1萬多降兵放歸。李嚴又致書前蜀武 興節度使王承捷,進行招降,並繼續向鳳州挺進&鑒於後唐大軍 壓境,十九日,王承捷以鳳、興(今陝西略陽)、文(今甘肅文縣 西南)、扶(今四川南坪東北)四州歸降。李紹琛又收降兵8000人, 糧40萬斛。郭崇韜看到進軍十分順利,肯定滅亡前蜀一定會成功!二十日,王衍北上巡遊抵達利州,見到從威武城逃回的前蜀 降兵,才確信後唐軍隊已攻入前蜀境內。中書令王宗弼、樞密使 宋光嗣急忙建議:東川、山南還有不少軍隊,請陛下領大軍扼守 利州,後唐軍隊怎敢孤兵深入②。王衍即以隨駕清道指揮使王宗 勛、王宗儼、王宗昱三人為招討使,領兵3萬迎戰唐軍。前蜀這 時隨同王衍北上的軍隊共5萬人,還有山南西道的軍隊,比後唐 入川6萬人還多。倘前蜀各方面能相互配合,充分利用西川境內 的險阻地形,依險據守,有可能阻止後唐軍隊入川。但是,前蜀 君臣腐朽不堪,從軍將到士兵不肯為王衍賣命。後唐軍隊從鳳州 向前進發時,興州都指揮使程奉璉領500兵士投降。興州、成州 (今甘肅和縣西北)刺史棄城逃走。二十六日,後唐李紹琛領3000 兵士與前蜀3萬軍隊戰於三泉縣(今陝西寧強西南),蜀軍死亡 5000人,餘眾逃走。唐又得軍糧30餘萬斛,從此「師無匱乏,軍 聲大振」③。蜀軍望風喪膽,紛紛不戰而降。①②《資治通鑒》卷二七三,唐庄宗同光三年。①《舊五代史》卷三三,《唐庄宗紀》。但《資治通鑒》卷二七三稱, 得糧十五萬斛於三泉」,與《舊五代史》記載略異。五、 蜀軍望風歸降十月二十九日,前蜀帝王衍聞三泉之戰失敗後,自利州(今 四川廣元)西逃,並破壞嘉陵江的吉柏津浮橋(今四川廣元西 南)。任命中書令王宗弼將大軍守利州,並命令處死王宗勛、王宗 儼、王宗昱等三招討使。王宗弼不肯聽命,擅自領兵棄利州西走; 並將要殺死三招討使的消息告訴王宗勛等人。他們抱頭痛哭,一 起密謀降唐。由於王衍、王宗弼一伙人只顧保命,不戰而逃,前 蜀各地節度使都企圖保存自己的軍事力量,紛紛望風歸附。十月 三十日,武德留後宋光葆以梓(今四川三台)、綿(今四川綿陽 東)、劍(今四川劍閣)、龍(今四川江油北)、普(今四川安岳) 五州降。武定節度使王承肇以洋、蓬(今四川儀隴南)、壁(今四 川通江)三州降。山南節度使王宗威以梁(今陝西漢中)、開(今 四川開縣)、通(今四川達縣)、渠(今四川渠縣)、麟(疑為憐, 今四川大足南)五州降。階州(今四川武都東)刺史王承岳降。鎮 江節度使張武以夔、忠、萬三州降。十一月九日,昭武節度使林 思諤棄利州城歸降。十五日,;信節度使王宗壽以遂(今四川遂 寧)、合(今四川合川)、渝(今四川重慶)、瀘(今屬四川)、昌 (今四川大足)五州降。天雄節度副使安重霸以秦、隴(今陝西隴 縣)二州降。到此為止,前蜀所屬10個節度使,除在成都南面的 永平節度使(治雅州,今四川雅安)、武泰節度使(治黔州,今四 川彭水)外,其餘全部降附後唐。王衍坐守成都已成為瓮中之鱉。六、 唐軍入占成都後唐軍隊繼續日夜兼程向成都進發。十一月九日,李紹琛到 達利州,修復吉柏津浮橋,讓大隊兵馬通過。十七日,李紹琛進 抵綿州。當地住宅、倉庫全部被蜀兵燒毀,綿江浮橋也遭破壞,江 —122水很深,又沒有渡河舟船,唐軍繼續前進遇到了很大困難。李紹 琛告訴招撫使李嚴:現在敵人望風喪膽,我們如迅速穿越鹿頭關, 蜀軍必將「迎降不暇」①;倘等待修好浮橋,停留數日,王衍一旦 閉關緊守,則勝負難知。李嚴也贊同李紹琛「利在速戰」②的主張。 他們倆人冒著生命危險,帶頭乘馬浮渡綿江,隨從兵士渡過1000 人,另1000餘人不幸溺死。唐軍很快佔領鹿頭關,十八日進駐漢 州,3天後,大隊兵馬陸續趕到。前蜀中書令王宗弼十一月十五日逃回成都,次日囚禁王衍、後 妃及諸王,自稱西川兵馬留後,並以王衍名義邀請李嚴先到成都, 商談前蜀投降事宜。李嚴馳入成都,撫慰前蜀官員、百姓,命令 蜀軍撤去成都的軍事防備。二十六日,魏王李繼岌進入成都,王 衍及前蜀百官拜降,這場戰爭全部結束。後唐滅亡前蜀,得蜀節度使10,縣249,步騎兵13萬人③,馬 9500匹,兵器700萬件,糧353萬斛,錢192萬貫。這是後唐在 滅亡後梁之後再次取得的重大勝利。後唐這次入蜀,除在威武、三泉兩處與蜀軍短期交戰外,雙 方未再發生大的軍事衝突。後唐大軍長驅直入,前蜀軍隊望風歸 降,基本上是一場有徵無戰的戰爭。這主要是後唐指導戰爭謀略 的正確。唐庄宗、郭崇韜鑒於前蜀統治集團極端腐敗,人心渙散, 軍無鬥志,命唐軍長驅直入,闖關涉險,大踏步地向前挺進,使 前蜀軍隊和官員膽戰心驚,毫無招架之力。郭崇韜還不失時機地 運用政治招降的策略,分化瓦解敵人,有力地配合了後唐的軍事 進攻,促使敵軍大量投降。唐軍遠途出征,軍糧運輸特別困難。郭 崇韜不依賴後唐政府的運輸供給,迅速攻打城市搶佔糧倉,取糧 於敵,保證了軍隊的糧食需要,為滅蜀戰爭全勝創造了極為有利①②《資治通鑒》卷二七四,唐庄宗同光三年。③此處人數從《冊府元龜》卷二十,《帝王部·功業二》。但《舊五代 史》卷三三,《唐庄宗紀》與《資治通鑒》卷二七四稱「兵三萬」;《新五代 史》卷二四,《郭崇韜傳》作「得兵三十萬」。的條件。前蜀面臨後唐的軍事進攻,倘全國上下一致,依險防守,很 有可能迫使後唐師老糧盡而被迫撤軍。然而前蜀以王衍為首的統 治集團不顧國家之危亡,競相奢淫享樂,對於後唐大軍的進攻麻 木不仁,又未能提出抗擊後唐軍隊進攻的戰爭謀略。前蜀全國上 下分崩離析,紛紛不戰而降,國家迅速敗亡。
推薦閱讀:

Soldier of Three Army——勞瑞·托瑞尼
星女戰爭:從狐狸精懷裡搶回他
俄羅斯舉行紅場閱兵紀念衛國戰爭勝利(組圖)
最經典的十部戰爭電影大片 [珍藏版10部]
生產了30艘的054 未來還要造更多

TAG: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