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從佛學與經濟學角度看幸福?
怎樣從佛學與經濟學角度看幸福?
(略作改)
摘要:「諸法因緣生」,物質資源只是實現人生幸福的某一種因緣。學佛的人,如果能夠一方面要提高資源效用;另一方面,降低自己的慾望,簡化自己的生活,達到「少欲知足」,把兩個途徑結合起來,就會獲得更大的幸福。
一、經濟學中幸福的有關概念
(一)經濟學是研究人類生活的一門學問。
格里高利·曼昆是當代頂尖的經濟學家、新凱恩斯主義的代表人物,在他致學生的一篇文章中這樣講到:「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一般生活事務的學問。」蕭伯納,著名的英國戲劇作家、文學家和社會主義宣傳家,關於經濟學,他曾講過「經濟學是一門使人生幸福的藝術。」
經濟學主要研究如何合理配置資源的問題。
世界上的資源,相對於人們「無限的慾望」而言,總量是有限的、不足的,這就是經濟學所說的「稀缺性」。經濟學所研究的實際就是面對限制條件下,資源(包括時間、金錢、物資等)利用最大化的問題,社會和每個人都面臨稀缺性(這就是限制條件),所選擇的目標是實現利益最大化,對家庭或者個人而言,所追求的即是自己的最大幸福。
(二)經濟學的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慾望
對於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美國經濟學家保羅·薩繆爾森(當代著名的經濟學家,被稱為經濟學中「最後一個通才」和當代經濟學的「掌門人」)提出了這個幸福方程式:
幸福=效用/慾望
從這個公式來看,獲得幸福取決於兩個因素的比例關係:效用與慾望。當慾望(分母)既定時,效用(分子)越大,越幸福;當效用(分子)既定時,慾望(分母)越小越幸福。
但是,如果有人把慾望作為無限的(其無限性表現為一個慾望的無限大,或是一個慾望滿足之後又會產生新的慾望),用中國的一句俗話來講,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那從這個公式看,幸福對他就沒有什麼意義了。因為無論效用有多大,只要它是一個有限的量,與無限的慾望相比,所獲的幸福感都是微不足道的。
(三)從經濟學的角度研究幸福時,通常假定慾望是既定的。追求幸福通常去追求效用(分子)的盡量大,這也是通常世人追求幸福的思路。
因為儘管從發展的角度看,慾望是無限的,但在某一個階段內,當一個慾望未滿足前,我們可以把這個慾望作為既定的。當慾望為既定時,人的幸福就取決於效用。
舉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一個人有100元錢可以用來買米,附近可以買到的米價格是2元/斤,但是經過幾家比較後,發現同質量的米在稍遠地方只要1.8元/斤,同樣的錢買同樣的米50斤後,還節約了10元錢。效用明顯擴大,就會為此而感到高興。這也就是產生幸福的簡單模型。
人的慾望,需要用各種物質產品(或勞務)來滿足,物質產品(或勞務)需要用各種資源來生產。但自然賦予人們的資源是有限的。稀缺性決定了每一個社會和個人必須做出選擇。慾望有輕重緩急之分,同一種資源又可以滿足不同的慾望,經濟學正是要研究選擇即資源配置問題的。所以中國政府最近提出科學的發展觀,可持續增長的發展,對於人均自然資源保有量很少的中國來講是非常必要的。
(四)從佛教角度看,與擴大分子(效用)相比,更加重視縮小分母(慾望)。
佛教既有擴大資源效用的途徑和方法(本文暫不做論述),使資源利用的效果更好,又有如何認識和對待人的慾望的內容。而且佛教對人的慾望分析非常深入,這裡從認識和對待慾望的角度先做點介紹。
二、佛教中的少欲知足是追求幸福的重要途徑
(一)佛教中關於慾望的概念
慾望,重點在「欲」,「欲」(梵語chanda或rajas),又作樂欲,有希求、慾望的意思。說一切有部指從一切心起之作用,為大地法所攝;唯識宗則認為,心捕捉的對象是由作意產生的作用,而不是欲的作用,所以欲不是從一切心起,僅是對願求的對象所起的別境。
欲有善、惡、無記等三性,善欲為引起精勤心之根據;惡欲中之希欲他人財物者,稱為貪,為根本煩惱之一。
欲的分類有「五欲」、「六欲」、「三欲」等多種,這裡以「五欲」為例,看一下佛教的一些有關解釋。
(二)五欲的內容
其一,「五欲」又作五妙欲、妙五欲、五妙色。指染著色、聲、香、味、觸等五境所起之五種情慾,即:
(1)色慾,謂男女之形貌端莊及世間寶物玄、黃、朱、紫等種種妙色,能使眾生樂著無厭。
(2)聲欲,謂絲竹與環佩之聲及男女歌詠等聲,能使眾生樂著無厭。
(3)香欲,謂男女身體之香及世間一切諸香,能使眾生樂著無厭。
(4)味欲,謂各種飲食餚膳等美味,能使眾生樂著無厭。
(5)觸欲,謂男女之身有柔軟細滑、寒時體溫、熱時體涼及衣服等種種好觸,能使眾生樂著無厭。
又相對於欲界粗弊之「五欲」,稱色界、無色界之五欲為「凈潔五欲」。
其二,「五欲」指財欲、色慾、飲食慾、名欲、睡眠欲,即:
(1)財欲,財即世間一切之財寶。謂人以財物為養身之資,故貪求戀著而不舍。
(2)色慾,色即世間之青、黃、赤、白及男女等色。謂人以色悅情適意,故貪求戀著,不能出離三界。
(3)飲食慾,飲食即世間之餚膳眾味。謂人必藉飲食以資身活命,故貪求戀著而無厭。
(4)名欲,名即世間之聲名。謂人由聲名而能顯親榮己,故貪求樂著而不知止息。
(5)睡眠欲,謂人不知時節,怠惰放縱,樂著睡眠而無厭。
(三)少欲知足是佛教獲得幸福的途徑和方法
少欲知足是佛經中經常期勉信眾的生活態度。對於自己尚未得到之物不貪求,謂之少欲,對於已得之事法,即使少得亦覺滿足謂知足。《長阿含經》卷十二《自歡喜經》云:「郁陀夷,汝當觀世尊少欲知足。今我有大神力有大威德,而少欲知足不樂在欲。」又,《佛遺教經》云:「汝等比丘,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欲則無此患。……汝等比丘,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三、兩種途徑結合會獲得更大的幸福
在當今社會,許多人只注重從經濟學的途徑去追求幸福,結果往往收穫的還是一場空。金錢、物質是許多人孜孜以求的目標,為了滿足自己的種種慾望,甚至不擇手段。商家們絞盡腦汁盤算著如何提供更完美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服務,來調動消費者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感受,更提倡用未來的收入來圓今天的享受之夢,大眾們也非常容易選擇這種種誘惑來滿足自己的慾望,但這種種外求的快樂是短暫而不長久的。
推薦閱讀:
※有這5種表現的老婆才是好老婆, 娶到幸福一輩子!
※女人,要用智慧托起幸福生活
※雙手看你能否通往幸福
※一趟幸福而任性的寶島之旅·每日商報
※回首,幸福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