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善奉獻寬容 高尚幸福人生1

積善奉獻寬容 高尚幸福人生

2011-06-14 20:50:37|分類: 譚體英詩文 |標籤: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美好人生和諧社會知與行講座(一)

譚體英

如何擁有幸福、美好、快樂、健康的人生,如何構建和諧社會?這是一個即淺顯又高深的話題。研究這方面的聖人、賢人、專家、學者數不勝數、專論、專著如汗牛沖棟。但令人百思不解的是,這個社會卻越發展問題越大,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迷茫。物慾橫流,腐敗日盛,道德缺失,信仰危機,自我至上等等。人類的危機一個接著一個,臭氧層黑洞,北極融化,全球變暖,冰山消失,江河斷流,沙漠化擴大、水危機嚴重,新的致命性流行病蔓延,自殺律直線上升,海盜猖獗、恐怖分子成為全球的禍患,動亂、暴亂、種族衝突,核武器擴散等等,人類的頭頂高懸看無數把足以令人類遭受滅頂之災的魔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冠冕堂皇的說教太多太多了,會議,文件也太多太多了,但問題解決的怎麼樣?不言自明,事實是最有力的詮釋。

那麼,這個世界真的沒救了?有救。上世紀末一位影響世界的哲學家,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文化形態史觀倡導者湯因比斷言,要解決人類二十一世紀及以後的社會問題,只有兩種思想可以解決,就是「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人類的物質生活豐富了,如何使精神更充實,使道德更高尚?這不能不是應該高度重視的問題。孔孟學說的核心「仁」,大乘佛法的核心「慈悲」「廣度眾生」,中國國民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毛澤東主席是最好的詮釋者、傳承者。孫中山的「天下為公」,「自由、民主、博愛」,毛澤東的「為人民服務」,包括現在的「執政為民」,都是孔孟學說的「仁政」和「大乘佛經」的「慈悲」「廣度眾生」一脈相承的。有的同志不要一聽說「孔孟之道」和「大乘佛法」就議論誰誰信了什麼教。不論信什麼,只要能充滿善心,仁慈、博愛,能「天下為公」「為人民服務」「執政為民」,總比兩眼一抹黑什麼都不信,茫然、無助、煩惱、空虛好。

人生在世,要高尚、幸福、快樂、必須具備積善、奉獻、寬容的人格。一個家庭、一個單位、一個社會要快樂、幸福、和諧,必須使其成員更多擁有積善、奉獻、寬容的品格。高尚、幸福、快樂的人生,必須有仁善、博愛、廣度眾生的思想觀念和寬廣胸懷。有正確的觀念才會有正確的行為,有正確的行為才會有正確的習慣,有正確的習慣就會有正確的性格。有了正確觀念、行為、習慣、性格、就會有好的命運,成功的事業,幸福的人生。而全社會正確觀念,行為、習慣、性格的人多了,社會必然和諧進步。良性互動,相輔相承,大到一個世界、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單位、一個家庭、高尚精神風貌構成比例是至關重要的。整體道德面貌構成比例高了,就興旺、就發達、就和諧。整體道德面貌構成比例低了,就會走向反面。二律背反,不可逆轉。

很多人相信命運,相信風水,這是一個高深莫測的問題。我個人不否認命運,不否認風水,而且十分相信。但有一個前題,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德高才厚者壞命運可以轉變為好命運,差風水可以轉變為好風水。而德薄才淺者,好命運可以轉變為壞命運,好風水可以轉變為壞風水,一切事在人為,並無一成不變的命運和風水,而是完全可以根據德行,改變的。千百年來,中國有那麼多人研究周易,預測命運,風水等等。連現代的立交橋下集市廟會、旅遊景點也儘是預測命運,打著周易、文王八卦旗號看相算命的高人。但有幾個人真正理解「周易」的高深內涵?直到現在我沒有發現。可能因為自己才疏學淺,孤陋寡聞。有的吹的神乎其神,能前算多少年,後算多少年。毫不客氣的說,那是對「周易」的褻瀆。「周易」的根本要詣在哪裡?預測未來、命運、風水等等,真正研究透「周易」只有兩個字「道德」個人命運、家庭命運、國家命運,完全掌握在道德之中。整體道德厚重,弱國可以變成強國,命運不濟的人可以轉壞運為好運。凡國家積貧積弱、亂象頻生,皆因君無道,臣奸佞,整體德薄。凡國家強盛,國泰民安的盛世,皆因君德厚,臣盡忠、民風厚。中國歷史上的盛世、亂世無一不是如此。看來命運、風水與道德密切相關是千真萬確的。同是一個地方、一個國家大地山川、命運卻截然不同。風水輪流轉是假,道德定乾坤是真。個人命運更不要相信什麼定論,只相信自己的德行,這一點毫不含糊。真要研究《周易》預測現在和將來,只從「道德」二字下功夫研究,就會頓開茅塞。《周易*乾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含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經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

「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恆,非離群也。君子盡德修業故無咎。……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

《周易·坤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反覆研讀《周易》,通篇貫穿「善、德、仁」,什麼命運、風水,根本與《周易》的精神內涵風馬牛不相及。道德高尚,深居偏壤陋室,有朝一日可以主宰大地沉浮,道德低下,身居紫禁城也可能死無葬身之地,這方面例子太多太多了。善者天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勿容置疑的。

人生最高道德是什麼?是積善。《易經》曰:「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從字義上解釋,「善」是善良,美好之意。只有善良,積善、行善,終生修善,人生才會美好。儒家講求「以善養仁,以仁養天下萬物」;佛教重修十善業得正果普度眾生。拔諸勤苦生死根本,能救一切諸世間,度盡無邊苦眾生。為人一世,只有多積善,以善為本修身,從靈魂深處才會時常感到充實、喜悅、幸福、快樂,事業成功才有根基,才會立於不敗之地。《易經》所講「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夠徹底了。天命無常,積善修德為做人第一要義。如果你相信命運,即使命中應該榮耀顯達,也要常修冷落寂寞想,用永無休止的積善修德來鞏固你好的命運;即使時運亨通順利的,也要常作逆境背時想,用積善修德來增加順暢;即使眼前衣食豐足的,也要常作貧窮想,用積善修德常保家道殷實;即使被人敬重的,也要常作謙和不驕想,用積善修德讓人更敬仰;即使門第高名望重,也要作卑下低微想,用積善修德永葆高尚名節;即使學識很博廣,也要常作淺陋想,用積善修德增知更進一步提高自己。行善事,結善緣,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成功的基礎就已奠定,想不成功都會促你成功,「善者天佑,得道多助」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認真的思索一下,用自己了解的人和事驗證,是不是這個道理?絕對準確無誤。不說古今中外太遠的,光自己了解的,善與不善者的最終結局每個人可能都會想起幾個現實的例子。毫不隱諱地說,光我自己親身經歷,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善惡結局之截然不同的不少於幾十例。古聖先賢,諸佛菩薩的斷言是千真萬確的。

積善靠什麼,靠奉獻的精神和行為。只有多奉獻少索取,才能真正做到多積善多修德,只有「先下天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永遠做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永遠有益於人民的人」,才會多積善多修德。想更多謀求幸福快樂,任何捷徑都沒有,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在積善修德的過程中奠定幸福快樂的康庄大道。「善者福之基,福者善之應」,以至善修至德、至福,就會欲不為而無所不為(高尚的事業之成功)。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人生中可能有很多事情要經過漫長的等待,但有兩件事絕不能等待觀望,那就是積善修德、恪盡孝道。凡積善修德之事,只管放心大膽地做,義無反顧地做,不論別人怎麼說,怎麼看,都毫不猶豫地多做,做到位、做徹底,保證不會有缺憾。再就是盡孝道,兄弟姐妹再多,絕不要計較,只管自己做得最好。如果連孝順父母都計較,還有什麼不計較的?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父母養育之恩能報答多少就報答多少。中國人講究「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父母養育之恩比滴水之恩不知要大多少億萬倍,自己哪有計較的資格呢?在善行上,孝行上,沒有是非你我,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往最好處去做,對自己的現在和將來,以及子孫後代絕對大有裨益。

人要想獲得真正的幸福,必須靠一如既往,不計回報,真心實意的積善、奉獻來積福、培福。一步入社會首先不要只為自己著想,而是為社會更多付出,把付出、奉獻作為自己的本分。心量大的人沒有隻為自己著想的,只有心量小的人才斤斤計較個人得失。而越是斤斤計較個人的得失,自己所得到的幸福、快樂的份額就越小。這不是老天故意捉弄人,而是自己在捉弄自己。我們可以隨便想一想,有哪個斤斤計較的人,患得患失的人是真正得到更多幸福、快樂的?光那個小心眼就把他折磨的無有幸福快樂之時,可見其得到的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太少太少了,而失去的珍貴的東西太多太多了。失去最彌足珍貴的美好心靈支配下的善念、善行和無私奉獻,斤斤計較爭來令自己降低格品,傷心勞神所獲得到的物慾名利,哪個是真幸福快樂,哪個是折福損壽增煩惱,是不言而喻的。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是能舍,能舍就能得。舍的越多越能得到高尚的人格和真正的幸福快樂。英國的湯因比博士之所以說「大乘佛法」能夠救世界,能夠拯救人類的靈魂。「大乘佛法」的「慈悲」、「廣度眾生」就是自己的一切都看破放下,一切為了眾生,自己寧願歷經磨難也決不動搖。自己的一切都捨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小惡小而為之」,還有比這更高的境界?有如此高境界的善念、善行,必然有高境界的善終和高格調的幸福快樂。人為善,有時福雖未至,不可能兌現那麼快,但你心靈的快樂慰藉已足夠受用了,他比金錢、物質的享受更有價值,有意義。古人說:「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每個人都可以回味一下,當你有時多一分付出的時候,心靈深處就多一分成就感,多一分幸福快樂,這就是積善、奉獻增加幸福、快樂最原始的積累。常常使別人過快樂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樂,這就是善念之因、善行之果。積善奉獻之真正收穫。

有良知的人應該知道:

世間沒有任何財富可以萬眾膜拜,唯有始終不渝積善奉獻的精神和行為。世間沒有任何財富可以源遠流長,唯有清凈無染積善奉獻的精神和行為。

世間沒有任何財富可以屹立千年,唯有天下為公積善奉獻的精神和行為。

無所顧忌地積善奉獻,擁有自己的天空,誰能限定你的高度,其高度是無與倫比的。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積善奉獻幸福,同心同德同贏,有情有義有利,這才是真正有意義、有價值,幸福快樂的人生。

真正積善奉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人,那種幸福感是「攏一毛利天下而不為」的人所絕對體會不到,更不會擁有的。

當你更多善行,更多奉獻做出之時,連夢境都盡妙盡美,意境更超勝獨妙,這是真實不虛的。當你心凈意潔之時,盡虛空遍法界都在你意念中無限美好,俗話說「心凈自清涼」就是這個道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稽首禮佛祖,掬水洗麈心」,「古寺無燈青月照,山門不鎖禪心封」的美好寫照,欲俗之人是體會不到的,只有積善奉獻的高德大行之人才會有此美妙意境。積善奉獻造福更多人的同時,自己幸福並快樂著,令人難以言表。忘情於白雲飄緲,遠山空濛,宇宙無限,山川壯美,那種心境的靜謐清爽,尤如清風時發,止水微瀾,清暢哀亮,微妙和雅,湛然香潔其大美無形、大音希聲,時常令人處於無限的遼遠高潔中,美妙之至。那種欲利旺盛,小肚雞腸,斤斤計較,經常自生苦楚、邪態外逸,煩滿胸中的人是無論如何也體會不到,享受不了的。

積大善作大奉獻者既使偶遇兇險,也會善者天佑化險為夷的。正象《周易》所論「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一生創大業、積大善、作大奉獻,修大功德,為抗戰救國和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為教育事業慷慨解襄,毀家紓難,艱苦自己,一心為公、為國,其功德善行感天動地。有一次他兒子被黑社會綁票,提出要巨額贖金。他理直氣壯地通知強盜們,你們把我兒子殺掉好了,我一分錢不給,我的錢全部拿來做公益慈善事業,絕不給兒孫後代。其大善義行,連強盜都被感動,兒子化險為夷,這也說明了「善者天佑」的道理。

人的幸福和痛苦,天堂和地獄,只在一念之差,一行之距。如果盡為善念善行,身心生活在幸福快樂中,就是生活在天堂中。如果儘是惡念惡行,整天邪念邪行,就是生活在自我築造的地獄中。什麼叫天堂,「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積善奉獻,清貧為樂,時時處處如在天堂,一星一月,一草一木都美妙無比。如果不積善不奉獻,「攏一毛利天下而不為」,盡為邪知邪見、邪念邪行,就會時時邪態外逸,煩滿惱中,擁有萬貫家財,卧在金山銀山中,天天惡夢不斷,擔驚受怕,就是生活在地獄中。陳嘉庚一生善行大德,國人欽敬,一生高風亮節,生活清淡無華,晚年幸福,年高壽長無疾而終,後代的事業都很發達。而與陳嘉庚同時代那些發國難財禍國殃民的人,又有幾人有好下場,兒孫後代的又都怎麼樣?中國傳統的說法是「福貴不過三代」,那是對不積善奉獻,不修德立品之人而言,真正的高善大德之人,只要德品善行一代一代往下傳,是會永遠興旺發達,立於不敗之地的。孔聖人的後代們傳承幾千年,不是越來越興旺發達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一生積大善,為國為民做大奉獻,雖然仕途坎坷,但最終成就大功業,其子子孫孫將近一千年來傳承不衰,家道興旺。積善奉獻之人,你不可能送給別人一座天堂,但你的善舉愛心可以讓別人看到一座天堂,你自己也生活在身心美好的天堂中。因為俯仰無愧,內心坦坦蕩蕩,充實快樂,清靜遼遠,這就是身心的天堂。佛教「大乘佛法」講究信、願、行。什麼叫極樂凈土,只要你盡為善的信念、願力、行為,你就心力到達了極樂凈土。心即是佛,盡為善心、善行,就是佛心、佛行。當一個人不積善、不奉獻、不擇手段得到了金錢、地位之後,他真正快樂了嗎?幸福了嗎?根本沒有。整天在算計別人的同時怕別人算計自己,怕不義之財,非正當手段謀得的名利、地位東窗事發,擔心露馬腳,日子就會很不好過,煩惱很多,惡夢連連,飲苦食毒,未嘗寧息,心病促身病,多病短壽命,或者真正事發後身敗名裂,家敗財空職無,這才是如生活在地獄中一樣,生不如死。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麼因得什麼果,至理名言沒一句是虛假的,都是千真萬確的無數事實驗證的。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不少人想發財而供奉財神,知道財神是誰嗎?就是范蠡、陶朱公,因為范蠡隱姓埋名在山東定陶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又稱陶朱公。范蠡智慧很高,善謀略,他輔佐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看透了越王勾踐只能共患難不可同富貴,就急流勇退出走,從事商貿活動,由於他誠信經營又善施捨,很快發了大財,就把錢財布施給貧苦之人,為了實現自己兼濟天下的抱負,又轉移多處繼續經商,賺了錢再布施,布施完再賺錢。因為他種了財布施的善因,就一直得到發財的善果,用此善果廣濟寒士,救苦救難,所以被後人尊為財神。但願供奉財神范蠡的人,更多的能象范蠡那種靠誠信為本創造財富,多積善奉獻利社會利他人,才是真心供奉。如果擺著財神像燒著高香卻從事著不正當經營,又不積善奉獻,財神是不會保佑你的。遠的不說,我們所在的這個地方,所住的這個城市,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靠坑蒙拐騙,不正當手段偶爾發財、發跡的人,有幾個保持到現在的,有幾個有好的結局的?恐怕為數不多。別說富貴不過三代,連他這一代也沒有保持。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六年前後,號召黨政機關創辦實體,有的單位聘用或直接調過來的經營「能人」,不少都出了大問題,直到後來一二十年都後患無窮。不舉具體例子,年齡在四五十歲的人大多都知道不少,年輕一些的也有耳聞。誠與不誠,善與不善,只管放心大膽地看著,等待著其截然不同的歸宿,最終結局,沒有不得到應有報償的。為他人謀幸福的人,才是真正懂得幸福的人。真正的幸福,只屬於心靈淳樸無暇,忘我奉獻的人。有心人作過統計,那些長壽快樂,無疾而終,壽終正寢者,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積善奉獻,樂善好施,寬厚仁慈,心胸坦蕩者。中國人最講究的福報是好死,善終。善人得善終,損人利己的人不會得善終,有心人可以掰著手指頭數一數,是不是這個結果。中央電視台近年以來黃金時段播放的主流電視劇《闖關東》、《走西口》、《殺虎口》、《四世同堂》等,都較真實地反映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要是真善,必定得善報,善良的人們能堅信這一條,一定就會少走或不走彎路,就會真正幸福快樂,如果相信善行、積善行的人多了,這個社會就不會不和諧,科學發展,民族復興就會變成更美好的現實。

積善奉獻寬容是相輔相承的。積善奉獻的人必然心胸坦蕩,大度寬容。而大度寬容的人亦必然樂善好施,以奉獻社會和大眾為己任,做永遠有益於人民的人。「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一個真正德行高尚的人,擁有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之大度寬容。高潔含霜月,雅量洽春風,身心世界一切放大,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寬容他人,莊嚴自己,善待人生,祥和地生活,坦蕩地處世,才是真正高質量,高品位的人生。「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做一個大度寬容的人,要不斷拓展自己的心量,用諒解、寬恕之心去對待一切人,包括傷害過自己、對不起自己的人,都要做到絕不傷害他,絕不要對不起他。仔細想一想人來到世上沒有對不起自己的人,要說對不起自己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自己對不起自己,既然別人出於種種目的可能做了對不起你的事,你忍無可忍以牙還牙,怨怨相報,那就真的是大錯特錯,自己對不起自己了。一是你自我降低了不能寬容的格品,二是從此與人結下了冤讎,永遠難消難解,終生是塊大心病,難以解脫。作為我自己來說,需要感恩的人很多、生身父母、老師長輩、兄弟姐妹,親鄰、同學、戰友、同事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只要有能力、有機會報答,就毫不含糊地報答。但同樣也感恩傷害過我,對不起我的人,絕不直接或間接說長道短,關係到他個人前途命運的時候,盡其能力幫忙不添亂。一個真正有理智的人,一旦他經過時間檢驗,他對不起你,你卻從不傷害他,而且在關鍵時刻維護他、幫助他的時候,他會從內心深處敬重你,責備自己,有可能從此提升他的人格標準。

人間講和美,世事求包容。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一個人的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佛經講諸佛菩薩「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那麼虛空沙界就在心中。毛澤東能寫出「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詩句,他就真的能主沉浮。沒有大的胸懷,連大氣的語言也說不出來,更做不成真正大的事業。中國歷史上比較能寬容,有雅量的皇帝是唐太宗,所以他創建了大唐盛世,影響了全世界。直到現在全世界各地以中國人為主的商業街都叫「唐人街」。唐太宗的最大特點是寬容大度,能聽得進逆耳忠言,魏徵、房玄齡等一班直諫大臣有時說話很不留情面,唐太宗都能聽得進去,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因此成就了盛唐千古基業,唐太宗也成為千古明君。忍辱也是從容,後退愈見達觀。古今成大事者,都是心胸大者,善包容者,這是無數事實所證明的。

大肚能容,斷卻許多煩惱事;笑容可掬,結成無量歡喜緣。寬容是至品,忍讓是奇寶。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打擊自己;懷恨是拿對方的錯誤來折磨自己。與其能辯,不如能容,與其能防,不如能化。能做到如此寬容大度,保證終生少煩惱或無煩惱。現在不少人很注意養生,但卻不注意養心。養生再好,如果時常煩滿胸中,不能寬容,不能忍讓,那養生就是白養。煩惱心是滋生癌細胞的第一溫床。千養生、萬養生,不如一顆寬容清凈心最養生。寬容大度的人善於化解怨恨,與一切人和睦相處,即使不能與你和睦相處的人,仍然以平等、平常之心待之,時間久了必能感化。有冤結善於化解,這是大寬容、大智慧。平常所說的「和平」二字,就是和睦相處,平等對待。佛教界的「六和敬」,即「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爭、意和同悅、利和同均」,其中包涵了極高妙的寬容大智慧。若人人都能做到,和諧社會的建立就指日可待。

不論是居官從政,經商辦企業還是做學問當文人,哪怕是當一個平民,寬容、正直、坦蕩、忠厚、誠信都是最重要的。寬容、寬厚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胸襟,是一種氣度,是一種雅量,更是一種聰明的大智慧。一個人越是對人寬容、寬厚,人們就越尊重你、愛戴你、擁護你。寬容是一種深沉博大,並不是軟弱怯懦。積善奉獻之人必是寬容、寬厚,寬容寬厚之人必定善良,把積善奉獻作為人生第一樂趣。寬容、寬厚、寬大為懷的人首先時刻懷著敬畏心,敬天地、忠社稷,孝父母,和夫婦、友兄弟、信朋友、睦鄉鄰、施窮人、救危困,同情弱者,苦自己利他人。寬容的人首先具有正直忠誠的高尚人格品行,誠信而坦率,正直而忠誠,寬厚而善良,嚴謹而負責,把誠信、忠直作為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堂堂正正,坦坦蕩蕩,光明磊落,上不欺人,內不欺心,永遠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只有寬厚為懷,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才能俯仰皆得,心坦意盪,如高天上流雲,幽谷之清風,體味真正美好之人生。心量狹小,整天煩滿胸中的人,實際上沒有幸福快樂的時候,處處生活在自我釀造的苦不堪言情景中。看哪兒都煩,看誰都不順眼,那種自我折磨的滋味是最痛苦的。寬厚善良的人,其德行高尚,明妙高潔的心境使其絕欲去憂或少欲無憂,對什麼都懷著一顆美好的心靈對待,就會時時生活在希望中、美好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如此美好的寫照,只有寬容心量大,寬厚心胸廣的人才能體會、享受到,心量小的人是體會不到,享受不到的。四川峨嵋山作為世界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是多麼秀美,可偏偏有位不會欣賞者上去後留下「早知峨嵋這般景,哪個龜孫再來此」的留言。同樣的美景,大心量的人看時美好無比,小心量的人卻不見其美。可見心胸寬厚與狹小的差別是多麼巨大。「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等美妙絕倫的詩句,只有寬大心量的人才能寫出來,小肚雞腸的人是出不了佳句的。

講到寬容,不得不講幾句題外話,其實我認為也不是題外話。大家可以認真地研究一下每一個漢字構成的學問,我們的祖先真是太智慧高廣了。一個字構造的講究,其義宏深。就說這個「容」字,「寶蓋」下面是谷為「容」,能裝下穀物的倉、容器也好,心能納下山谷溝壑也好,這個「容」字都意境獨妙。再比如「怒」字,「 奴心」為「怒」,你易發怒,心量小,其心已經成了奴隸;「錢」的繁體字是金戈戈,都說錢好,但「錢」卻是兩把殺人利戈;不好是「孬」,不用是「甭」,不正是「歪」,每個字都造的恰到好處,我們不能不認真體會。寬恕的「恕」字也是如此,對待別人的心要如對待自己的心一樣;以「恕已之心恕人」才能更好的提升道德修養。當一個人能夠處處寬容,處處感恩的時候,絕對不會有怒氣,而是寬恕一切人,包括傷害了自己的人。一個人的進步最快之時,就是寬容心大增之時,感謝傷害自己、欺騙自己的人,因為他磨鍊了你的意志,增進了你的智慧、經驗,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為他給你措折,讓你增長了爬起來再跑的勇氣,助長了你的能力;感謝給你製造逆境的人,因為他促使你自強自立;感謝傷害、誹謗你的人,因為他增長了你的定慧。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與人為善,心自善良。凡是寬容大度的人,都必定是善良的人,凡是善良的人,必然寬容大度。人生最高修養是寬容。有了寬容之德,一切積善、奉獻、博愛等美德都自然具備。比海洋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廣闊的是心靈,心靈廣闊的人,必有大智慧。在大智慧,大功業,大善大美之德支配下去普度眾生,以「天下為公」之胸懷「為人民服務」,事業哪有不成功的道理,身心哪有痛苦存在。所以說心量大的人是沒有痛苦煩惱的,心量小的人才時時煩滿胸中。與人無爭則心安,與事無爭則家安,與世無爭則國安。真正的安寧,就是寬容,無爭。進步,要在心平氣和中求得;人緣,要在寬容大度中培養。為人處事,要如水的靈活大度,遇山水轉,不給你碰硬;遇岸水轉,你讓我過不去我繞道走;遇高我不強給你比,始終保持我的水平。俗話說「山不轉水轉,人不轉我轉。」放大心胸看事,站穩腳跟做人,做到臉上常帶笑容,相互之間多相幫助,吃虧精神常存,這種境界才是人的美好境界。孔子曰:「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寬容大度的胸懷,已經思接千載,坐擁天下了,你還爭什麼?「平生不做煞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要知道,世上只有一種生意永遠虧本,那就是好爭易怒發脾氣。寬容心,忍耐心能令自己幸福快樂永相伴,更能給周圍的人時常帶來「如沐春風」的喜悅感。過去在農村,寬容心大的人往哪裡一去,特別是大樹底下一坐,很快圍上很多人說話拉家長,而小肚雞腸撥弄是非的人一去,大家馬上都走開,農村形象的比喻這樣的人叫「蹲倒散,」意思是他往哪一蹲人場都散了。人活到這份上,實在可憐、可悲,佛教用語叫「可憐憫者」。

與人相處應能成人之美,涵養容人之德。一個真正成功的人必須能容得下任何人,任何事,這樣才能夠人人都容得下你。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沒有我不信任的人,也沒有我不原諒的人。有人可能會說,惡人你也愛,也信任,也原諒?我的回答是惡人也愛,也信、也原諒。用愛心寬容心去愛、去信任、去原諒他,使他能夠良心發現,有可能在關鍵時候比原來的好人起的正面作用還大。諸葛亮七禽孟獲,將誓與蜀軍血戰到底的蠻王孟獲捉七次放七次,終於感動了孟獲,甘為蜀軍效力,並為孔明立生祠,四時享祭。後人有詩讚曰:羽扇綸巾擁碧幢,七擒妙策制蠻王,至今溪洞傳威德,為選高原立廟堂。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新四軍對不少日軍俘虜寬容、教育、將其改造或反戰分子,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十分大;國共三年內戰期間,對俘虜的國民黨官兵採取寬大教育的政策,將其改造成共產黨領導的部隊中的成員,調轉槍口與國民黨軍隊作戰,一樣報效出力;公安機關將一些作惡多端的犯罪分子改造成自己的人,卧底到犯罪分子中間,在除害方面起到的積極作用也很大。用寬容之量去愛、去信任、去原諒一切人,是最好的為人之道。其化解恩怨,化敵為友、廣結善緣的功效,超過一切其他方法,以牙還牙,恩恩怨怨永遠化解不了,以刀對槍,仇恨越來越深,以奸計對狡猾,雙雙陷入無限危機之中。中東這些國家為什麼千百年來戰亂不止?就是因為都缺乏寬容,什麼遜尼派,庫爾德派、什葉派等大大小小的宗教派別,都認為自己最正宗,容不下其他教派,一點不合自己的意就斗,就互相傾殺,就暗殺,就利用人體炸彈搞自殺性襲擊等等。真正的佛教信仰者是最寬大為懷的,一個「普度眾生」解決了一切問題。自己苦修行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了解救眾生苦難,這是多麼寬大的胸懷?同志們要對真正高尚的信仰有所認識。一切罪惡都是因為沒有高尚信仰,這是真實不虛的。有了高尚信仰、寬容、大度是無量無邊的。美國讓入境者填的表格有「信仰」一欄,沒果沒有信仰,填表的時候「信仰」欄空白,會成為防範的對象。一個人沒有真正的信仰,什麼都不信、只信自己,最容易胡來,因為不具備敬畏心。

2004年我寫了《缺乏怕比缺乏愛更可怕》一文,評為河南省優秀論文,就是講敬畏心的。社會學家說,人類最大的危機是信仰危機,沒有信仰和希望就不可能仁慈、寬厚。由於沒有高尚信仰,不少人缺乏愛,更缺乏怕。怕者害怕、畏懼也。「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氣慨令人敬畏。但如果一個人真正達到了一切都無所畏懼,真正的天不怕、地不怕,就令當別論了,如果世界上多了一些敢於在「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打家劫舍殺人放火不眨眼,押赴刑場時高呼「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的「英雄」,多了些納粹和武士道精神的戰爭分子,或者再多一些完全違背自然規律,勇敢地提出「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的「英雄」,這個世界該是什麼樣子。為什麼有些人會走上犯罪道路?就是因為缺乏大氣度、大容量,道德面貌渺小,人格品位不高,人生觀扭曲。說白了是不具備寬厚的敬畏心把「怕」字置之度外,一切道德、信仰、人格、良知、良心在其頭腦中一片空白,所以什麼也不怕,什麼後果也不顧。「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被個別無所畏懼者改版成「手要伸,伸手利益多。」為了可怕狹小的一己私利,不考慮後果,結果喪送了自己,導致身敗名裂。由此可以看出,人若是囿於狹小的欲利中,以「人不為己、無誅地滅」為信條,其後果是十分可怕的。而心胸寬廣,立志高遠者,把高尚人格看得比生命都重要,時時處處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把建功立業,報效社會、奉獻大眾作為立身之本,所以才能夠做到一生俯仰無愧,永遠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說明高尚道德者心量寬廣,仰天地之正氣,尊聖敬賢,修德鑄品,立身天地間始終做好一個大寫的人。

寬容、寬厚之心去尊重人等於尊重自己。真正越成功,越有見識的人是謙虛地對待每一個人。作為一名領導幹部,以寬容對待每一個人,以誠待人,以德服人,是最好的管理方式,而以權大壓人是永遠也管理不好的。對被領導者發脾氣是短暫的發瘋,自己害自己莫過於不寬容亂髮脾氣。看你如何對待小人物,就知道你是不是大人物。真正的大人物對待小人物是最寬容厚的,也是最客氣的。假如你總是看不起人,特別是看不起小人物,你自己就是在告訴別人,別人也看不起你,你比小人物還小人物。能夠對待小人物和對待大人物一樣的態度,你才是一個真正成功者。比如有的人在賓館飯店總是對服務員耍脾氣,這也不滿意,那也不滿意,把服務員嚇得不知所措。拍胸口想一想,如果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在外打工也干這個活,不是一樣嗎?你晚喝一口水,少開一會空調,能是多大個事,何必吵人?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能寬容則寬容,能過得去則過去,千萬別動不動就發脾氣、吵人訓人。你坐著汽車,開著汽車要多想想行路人的不便,不要為自己行的方便而對行路人無所顧忌,甚至人家不給你讓道就伸出頭來訓斥人家,這不是寬厚高德之人做派。對待一切人都要尊重,所有男子皆如我父兄子侄,一切女性都視為母親姐妹和女兒,就不忍心不尊重了。寬容謙和為祥氣,驕橫自大為衰氣,善是吉星,惡是凶星。為善要講讓,立身務恭敬,能懂得這些道理,幸福平安快樂的人生就打下了堅實基礎,大德之人無所不容,具有寬容心,最有真涵養,常懷謙恭心,乃有大文章。俗話說「騾子大馬大值錢,人大了不值錢」,凡是容不下別人,自高自大的人,實際上是自我貶低,自我貶值,自己把自己看的很高,在別人眼裡根本瞧不起你。古人云:「須使人不忍欺我,勿使人不敢欺我」。寬容大度謙恭的人,大多人都尊敬、崇仰,誰也不忍心欺負,恭敬還來不及呢,誰願昧良心欺負?而讓人不敢欺負的人,不是靠寬宏大量的威德,而是靠威勢,讓人畏懼。與其以威勢讓人懼怕,不如以寬容高德讓人敬重,與其以威勢來壓制人,不如以寬洪大量之美德來感化人。當今科技發達,互聯網上發信息,手機簡訊普天蓋地,稍有差錯都會被毫不留情地編段子糟踏,但對現在的國家主要領導人都尊重有加,沒有人故亂編排,這是對寬厚大德之人的一種真誠敬重,包括善於惡作劇的人,也不忍心胡亂編排。這些年來,我們心中都有數。要想不被人背後說,必須光明處做得好,要想讓人寬容,必須最能寬容人。人心是桿秤,大家最能從一個人的度量稱出一個人的份量,度量大的人在人們心中份量重,度量小的人在人們心中份量輕。寬容心量大虛空裝得下,沒有寬容心,胸量窄的人,自己容不下,更容不下別人,尤如時時生活在陰暗痛苦的深淵中,看不見光明和快樂。而寬容大度的人,在生命任何階段都能從容不迫,如履平地,安全渡過。真正的愛心,是寬容一切人的同時,也照顧好自己的這顆心。改變自己是自救,影響別人是救人,真正把自己由狠心、妒嫉心、貪嗔心、傲慢心,不能容人之心改變為善心、愛心、寬容心、謙恭心,能容一切人,能容一切事,實際上是能夠救很多人從懼怕,痛苦中解救出來,同時也解救了自己。寬容、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不能寬容、厚待別人,總看別人不須眼,是自己營養不足,修養不夠。寬容心不夠,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好人,最起碼不能算一個大度的人。古人對缺乏寬容的害處有精到的闡述,所謂「好勝者易敗,恃壯者易疾,漁利者多害,鶩名者毀至」,「存心不可不寬舒,持己不可不嚴明,與人不可不和氣」,「君子處身、寧人負己,己不負人、」、「大其心,容天下之事;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等至理名言,若認真照此去做人,人生將無限寬廣、明朗、美好。

1


推薦閱讀:

在大年夜站崗是一種怎樣的人生經歷?
【情感人生】
第一宮與人生
真的有所謂人命天定嗎?
18條超經典感悟人生的句子,說的太好了

TAG:人生 | 幸福 | 寬容 | 奉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