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圓明園:1860年的焚毀與1900年後的歷次劫難

圓明園最早為康熙賜給皇四子胤禎的賜園,胤禎即位後按照御園的要求對其進行擴建,在南部修建宮廷區,並大規模向東擴展園地。到雍正末年,園內建築已不少於160座,佔地超過3000畝。乾隆帝在位六十年間對圓明園的增建規模更是可觀,除了修建四十景外,還仿建西湖十景、江南名園,此時園內有匾額的園林建築達600多座。

圓明園平面

乾隆十年至十六年、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兩次修建東邊的長春園,作為退位當太上皇后的休養之所。乾隆三十三年把熙春園(今清華大學),春熙院(淑春園,今北大北部)併入圓明園,乾隆三十五年將南邊的春和園也併入圓明園範圍,後改名綺春園,從而形成了佔地六千多畝,建築超過上千座的圓明五園。嘉慶時將春熙院賜予庄靜固倫公主,道光時將熙春園賜予惇親王綿愷,後又分賜皇四子、皇六子(咸豐帝及恭親王),咸豐即位後熙春園改名清華園。

圓明園正大光明殿

長春園海晏堂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下八里橋後直趨北京。當時英軍部隊在京北的黃寺一帶迷路,法軍則於10月6日(農曆八月二十二日)攻至德勝門外,與清兵小股部隊發生戰鬥。清兵退往城內固守,法軍遂經德勝門外土城關(元大都健德門遺址)直奔海淀。其先頭部隊於10月6日傍晚來到圓明園,擊退守護園門的幾十名護軍後進入園內,並開始順手牽羊拿走一些小件的物品。

第二天,即10月7日星期天清晨6時,蒙托邦與法軍高級將領進入圓明園參觀,英軍炮兵軍官亨利·諾里斯也隨行,據他在回憶錄中所稱,當時蒙托邦「的的確確地說,當英人來到的時候,行宮內的東西簡直沒有人觸動過。但是與此相反的證據卻極可驚駭地豐富」。當天上午11時,額爾金爵士和英軍司令霍普·格蘭特也到達圓明園。經與法軍統帥協商,聯軍司令部下令可以自由劫掠,於是搶劫就變成公開的了。

關於圓明園內堆積如山、五光十色、令人目眩心駭的各種珍寶秘藏,參與搶劫的英法軍人在回憶錄中都多有描述。蒙托邦本人一本正經地對英軍說圓明園內的財寶「沒有(法國)人觸動過」,但他的帳篷里卻堆滿了五光十色的綾羅綢緞和華麗的絲綉,法軍士兵則在他的帳篷外面公開叫賣鑲滿寶石和珍珠的琺琅懷錶,25個銀元便可買到一塊。當英法軍官參觀皇帝寢宮的時候,英軍軍官發現殿內的金錶和小件的珍貴物品以駭人的速度消失在法國紳士們的口袋之中。

在搶劫當中,英國人更留意瓷器、景泰藍、古畫、鐘錶等古玩,以便攜回英國作為紀念此役的物品,而法國人卻注重更實在些的利益,搶劫的多是金銀、寶石、錦緞、玉器、朝珠、皮貨等物品。此外法兵搶劫比較散漫,手持木棒,遇珍貴可攜著則攫而取奪,遇到珍貴而不可攜的大瓷器、大銅器、大玉海、大琺琅器、紫檀寶座等物,便以棒猛擊,必粉碎而後快。而英軍的搶劫比較有組織。

格蘭特將軍組成了一個戰利品委員會,在園內珍藏中挑選送給維多利亞女皇的精品,以及作為部隊公益金的戰利品。蒙托邦也下令從圓明園的珍貴陳設中挑選出一些頂級珍品,準備獻給拿破崙三世和歐仁妮皇后。這些戰利品如今在法國楓丹白露宮的中國廳和盧浮宮的拿破崙三世起居室內展覽,包括商周青銅器,明宣德青花蓮大碗,康雍乾三朝五彩和粉彩瓷器,乾隆年造金塔、金曼荼羅,明景泰藍薰爐、尊、觚、吊燈;各種玉雕、玉璽、如意、龍袍、盔甲、絲綉,各種翡翠、田黃、瑪瑙、珊瑚、水晶、文竹、黃楊木、牙雕、漆雕之珍奇玩物,以及成對大象牙、整面牆大小的乾隆緙絲無量壽佛大立軸、乾隆《御制八征耄念之寶記》碧玉冊等。

歐仁妮皇后在楓丹白露宮的中國館

楓丹白露宮的中國館

英法聯軍對圓明園的掠奪在10月8日達到高潮,連英軍挑選出來預備留給維多利亞女皇的戰利品也有許多被法軍搶去了。10月9日格蘭特和蒙托邦下令結束搶劫,向北京進發,在安定門外駐營。由於當時英軍士兵不準擅自離營,故進入圓明園的英國軍人基本上全是軍官,導致士兵憤懣不平。10月11日,格蘭特將軍下令英國軍官將擄掠來的財寶全部送至戰利品經管人處,公開拍賣,然後將贓款均分給全軍。拍賣一共進行了三天,所得為三萬二千兩,再加上從圓明園內搞到的庫銀六萬一千兩,總值九萬三千兩,約合123000銀元或26000英鎊,其中三分之一由軍官瓜分。格蘭特、約翰·米切爾、羅伯特·內皮爾三名高級軍官辭讓了各自的那一份。軍官們為了對格蘭特表示感謝,贈給他一把雕滿花紋、鑲嵌紅藍寶石的赤金酒壺,這是英軍贓物中最精緻的一樣東西。許多英國軍官分到銀元之後跑到法國兵營,從法國兵手裡購買金錶、珍珠、玉石和皮貨。另三分之二的拍賣收入在英軍的士官和士兵當中平分,平均每人分到了17塊銀元,大約摺合3.6英鎊。

英軍在海晏堂前拍賣戰利品

當然聯軍劫奪的財寶遠不止此價值。一名法軍軍官拿到了一串珍珠,有小孩玩的彈子那麼大,後來在香港以3000英鎊的價格把這串珍珠賣掉了;阿美士德勛爵獻給清帝的時鐘,原值200英鎊,法國兵卻以20銀元出售;一卷古書,在北京城內古玩鋪可賣數兩黃金,也賤價一元變賣……《泰晤士報》駐華記者估計英法聯軍從圓明園掠奪的財物價值高達600萬英鎊(約合今天的6億到7億美元左右)。此外根據清代宮廷陳設檔記錄,僅三山五園中有案可查的物品損失數字就達124568件。

關於劫掠圓明園的始作俑者,清人有一些不同的說法。其一為龔自珍之子龔橙(半倫)在上海擔任英國領事秘書,在英軍北上時向其獻計說清國之精華均在圓明園,故英法兵直趨圓明園,而紫禁城得免於難。此說在清朝古老筆記中有所提及。其二為劫掠圓明園之經過,或稱文宗(咸豐)北狩,園中大亂,宮人與海淀細民爭奪之,隨後英法大掠之;或稱夷人入圓明園,見陳設巨麗,相誡勿入,恐將來以失物索賠,而「旗人貴族窮者,倡率奸民,假夷為名,遂先縱火,夷人還而大掠矣」(王闓運《圓明園詞》小注)。

事實上法軍在10月7日當天就順手焚燒了圓明園內的九州清宴、長春仙館、上下天光、山高水長、同樂園、大東門等十八處建築。住在九州清宴的道光皇帝遺孀常嬪「因驚溘逝」,估計是死於火中。與此同時英軍也焚毀了圓明園大宮門外東側的衙門朝房,以及海淀鎮老虎洞、娘娘廟大街的部分民居。但此時尚未開始大規模縱火焚園。

雖然格蘭特將軍此前已經宣布只要交出安定門就不對北京進行攻擊或破壞,但額爾金勛爵堅決要求焚毀圓明園或紫禁城,以作為清方拘禁和殺害英法談判代表的報復。雖然也有法國代表在通州談判中被清方拘捕(英方26人,被拘捕後死13人;法方13人,7死6傷),但葛羅男爵和蒙托邦唯恐和談破裂,都力勸英國人不要焚毀圓明園。格蘭特將軍致信蒙托邦說「……若對中國所犯下的、不顧國際公法的殘酷行為不加以報復,則英國國民必然為之不滿……圓明園宮殿為重要之地,人所共知,毀之可以予中國政府以打擊。造成慘局者為此輩,而非其國民,故此舉可謂最嚴創中國政府、而就人道而言亦不可厚非也。 」

英軍統帥既決定焚園,遂於10月18日(農曆九月初五)清晨派約翰·邁克爾率三百多名騎兵前往圓明園縱火。由於縱火工作是分頭進行的,因此圓明、長春、綺春三園內各處同時起火,整個宮苑變成一片巨大的火海。大宮門外的六部朝房、鑾儀衛值房、內務府值房、澄懷園(翰林花園)、上駟院、武備院,暢春園恩慕寺、恩佑寺,以及西苑閱武樓、清溪書屋等建築全被燒毀。10月19日,邁克爾馬隊又前往萬壽山清漪園、玉泉山靜明園、香山靜宜園等處縱火(此前清漪園、靜明園已分別於10月7日和8日遭英軍及中國土匪搶掠,靜宜園暫未遭搶掠,各殿陳設照舊)。

根據三品頂戴內務府大臣明善在咸豐十年十月初四的奏摺描述,英法聯軍初次入園搶掠焚燒時尚無土匪,但從八月二十三(10月7日)以後,不時有居住在海淀、清河、以及京西北沙澗、貫市一帶的土匪入園,趁亂搶劫,後被護軍拿捕正法五人(包括一名叫敬如的僧人),方有斂息。事後昌平州從土匪手中起獲御書、字畫192張,玉版冊頁、玉瓶、玉鍾等84件。此外,被英法聯軍及土匪沿路遺撒、委棄於地的《王詵詩詞帖》、《喜溢秋庭圖》、《山居圖》、《陶潛歸去來圖》、《仙庄秋月圖》等字畫手卷多件,以及「乾隆松蔭橫琴玉山子、瑞石古洞玉山子、白玉雕花如意、無量壽玉佛、鈞窯磁碟、大玉杯、琺琅瓶、玉蓮蓬壺、銅佛、蜜蠟手串、藍寶石手串、沉香手串、翡翠扳指、瑪瑙扳指、黃玉手鐲、小玉蟹、黃楊木瓶、銀花茶盅、洋表、鹿角、楠木座、芭蕉扇、葛紗袍、青緞元狐皮襖、灰鼠皮襖……」等零星玩物陳設,多被附近村民撿去,後均由清廷追查索回。

圓明園雖在庚申英法聯軍之役中遭焚毀,但仍屬禁苑,並設有守園門監,並未全部廢棄。英軍雖然想將圓明園全部夷平,但由於三園太過廣闊,終未被全毀。同治十二年(1873年)有重修圓明園之議,清內務府曾經派員查勘遺址,當時尚有廓然大公(雙鶴齋)、紫碧山房、魚躍鳶飛、耕雲堂、慎修思永、思過堂、課農軒、順木天、莊嚴法界、春雨軒、杏花村、文昌閣、魁星樓等十三處景區未被毀,此外還尚殘留有圓明園大北門、藻園門、福緣門、麗春門、蓬島瑤台、林淵錦鏡(藻園)、藏舟塢,長春園宮門、海岳開襟、法慧寺琉璃塔,綺春園新宮門、正覺寺、運料門等建築。此後慈禧太后和同治帝打算擇要重修圓明園,並將綺春園改名「萬春園」,作為太后居所。但該計劃終因財力不足而在開工11個月後作罷。

1900年前的圓明園雙鶴齋

1900年前的圓明園雙鶴齋

1900年前的圓明園雙鶴齋規月橋

此時的圓明園除倖存建築外仍保留有大量的名貴花木、山水疊石、建築基址,橋樑、道路、園牆和園門大多完好。直到光緒年間,清室對圓明園內一些景點仍有小規模維修,慈禧太后和光緒帝曾多次到園中游幸,如甲午戰爭之後的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三月,慈禧與光緒就從藻園門入圓明園,到中路九州清宴島的慎德堂少坐,瀏覽「樣式雷」呈遞的重建圖紙,隨後又去雙鶴齋、海岳開襟、黃花鎮迷宮等處遊玩,最後經二宮門返回頤和園。這年九月開始修理雙鶴齋、課農軒、環秀山房、以及萬春園內的橋樑,工程費四萬多兩。

1900年八國聯軍之役,慈禧挾光緒帝倉皇西逃,地方官員也早已逃跑一空。圓明園附近八旗旗兵均攜帶快槍返回家中,不久之後便化兵為匪。拆匪進入圓明園廢墟,拆除殘存的各處建築,並砍伐園內樹木,在圓明園內建起無數炭窯,大的木料當作建築材料買,小件木材就地燒炭。,附近的清河鎮上一時木材堆積如山,交易旺盛。

在庚子劫難中,圓明園之西路多毀於精捷營,北路毀於清河北黃旗營,長春園多毀於兩白旗大小營。其中拆園最烈者為鑲白旗小營與精捷營之「八大惡棍」。兩伙拆匪為了爭搶綺春園之「莊嚴法界」、「敕建河神廟」、「惠濟祠」,與廟周圍的大片柏林,竟發生火併,各死十多人,後經中人調停,改為共同拆售,售價由兩伙人平分。

又如長春園之海岳開襟,位於湖中,在1860年時由於船隻先被聯軍焚盡而倖免,光緒年間慈禧曾到此游幸,並將其修葺一新。至庚子時,八旗拆匪揚言要拆此處,該處太監首領楊四率4名太監、園戶頭目周德海率10名園戶據島死守,拆毀木橋。至拆匪前來時,喝令搭上橋板,否則打過去休想活命,周德海等人與拆匪展開槍戰,擊斃十餘人。但至天寒之後,園戶恐怕湖面結冰,又怕拆匪報復,乃離島返家。鑲白旗小營拆匪聞訊後於農歷十月十四日佔領了海岳開襟,將大量陳設箱子撬開,其內珍寶一夜搶盡。硬木桌椅等笨重之物又搶了三日夜,最後將殿柱鋸斷,用大繩拉倒,將木材搶運了十餘日,最後砍伐周圍的松柏大樹,七八日方砍完。

海岳開襟

三十年代的海岳開襟遺址

圓明三園內其他倖存建築,如蓬島瑤台、雙鶴齋、課農軒等等,也基本上全都毀於此時。除了木料外,園內全部銅鑄品,包括宮門銅獅、海晏堂噴泉十二獸首(已拆下裝箱保管)、大水法噴泉的紫銅水管,養雀籠的落地銅網,也都是在這一時期遭到洗劫的。

經過庚子年的洗劫,圓明園殘存的、以及同治光緒年間修復的少量建築,也蕩然無存了。光緒三十年(1904)裁撤了圓明園的相關官員。1911年辛亥革命後,圓明園遭到第三次劫難。佔據北京的軍閥將西洋樓一帶和園內其他地方拆匪搬不動的笨重石物陸續移走。王懷慶拆除了舍衛城、安佑宮的大牆和西洋樓石料來修築達園(今圓明園附近的達園賓館)和東四十一條的私宅;張作霖用園中的漢白玉石料為自己修建墓地。

民國初年頤和園事務所很大一部分收入就來自賣圓明園殘物。空車進去,隨便裝滿一車,出門交一塊錢,有權有勢者如王懷慶之流還不給錢。中山公園拉走了「坐石臨流」遺址的蘭亭修褉圖石屏和蘭亭八柱石刻(原存於頤和園,40年代調往中山公園)、「海岳開襟」和「別有洞天」的太湖石、萬春園的仙人盛露盤石座、以及遠瀛觀的西洋式石欄(今中山公園南門內);燕京大學拉走了安佑宮的三根華表、一塊龍鳳丹陛石、一對漢白玉麒麟(另一根華表移至天安門前,後來北京圖書館建館時取走,又從燕京大學索來多餘的一根);遠瀛觀的西洋翻尾石魚和觀水法的西洋甲胄石屏被頤和園事務所總管載濤運到了自己的朗潤園。

北京圖書館還運走長春園大東門石獅子一對、文源閣石碑兩塊、崑崙石一座等。頤和園東宮門的丹陛取自安佑宮正殿,仁壽殿前的銅麒麟取自長春園二宮門,其一只右腿曾被八旗拆匪毀掉,移到頤和園後才配上,至今仍可看到修補的痕迹。此外東交民巷各公使館、協和醫院、雙合盛啤酒廠都從圓明園取石。除了遺址上的漢白玉台基、台階、條石之外,地面上的方磚、屋瓦、牆磚,地下的木釘、木樁……無不從圓明園廢墟上搜羅凈盡,每天幾百車地斷續拉了三十年。

1873年德國人奧爾默拍攝的海晏堂遺址

1920年代的海晏堂遺址,可見民初人為破壞之慘烈

圓明園的第四次劫難從1940年開始,當時佔領北京的日本當局獎勵開荒,於是開始平山填湖。當時耕戶多為園戶的後人,以及從定興、新城兩縣引來的親友,但人數不多,再加上圓明園的面積太大,直到五十年代初,前後湖和長春園仍殘留大片水域,山水格局如故,水豐土澤,中科院北京植物園曾計劃以此處為址。不過,從「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開始,附近的生產隊要回了園林局徵購的土地,流入圓明園遺址中的人口迅速增多,開始大規模地平山填湖、砍樹造田。圓明園匯萬總春之廟(花神廟)的一棵馬尾松在1860年、1900年兩次倖免,被當地居民稱為「神樹」,五十年代末也被公社砍倒。此樹橫卧在地上,對面不見人,其粗大可知。此外除了101中學佔用圓明園昇平署遺址外,不斷有新單位進入圓明園,拆遺址蓋房子,甚至建起了公社一級的馬場、豬場、雞鴨場、區供銷社土產部、裝訂廠、機械修造廠,乃至垃圾場、糞場……

圓明園萬春園的三孔橋,在五十年代拆毀

圓明園畢竟根底雄厚,雖然此前屢經殘毀,但直至六十年代,在長春園西部與福海東岸、以及綺春園的「綠滿軒」、「望和堂」等處還殘存些杏花春雨、碧潭雲影、柳陌菱塘之類的小景,至此也全部毀滅殆盡。長春園大東門七孔出水閘、綺春園運料門、三孔橋,以及倖存不多的虎皮石園牆,也都毀於這一時期。

到1975年,圓明園南邊的綺春園尚有最後一處倖存的完整景點正覺寺,包括天王殿、三聖殿、文殊閣等建築,民國時被理藩院的顏惠慶買下改為私人別墅,後來成為清華大學宿舍。1975年清華大學退出,海淀機械修造廠進入,亂拆亂建,至九十年代已經毀光了90%的古建築,並且砍光了近百株的松柏樹林。至此碩果僅存的一處圓明園遺存也被完全消滅。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有許多人動輒斷言說「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此訛傳由來甚久,不光作家叢維熙在1998年,清史專家閻崇年央視《百家講壇》都持此說,甚至早在五六十年代的一些反帝宣傳書籍就有「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兩次焚毀圓明園」的說法。實際上1900年慈禧挾光緒出逃後,一部分德軍部隊追擊董福祥部隊未果,返回海淀後駐紮於朗潤園(今北大校園內),之後另有意軍部隊入駐玉泉山,此外俄軍、日軍及美、英、意軍隊也相繼入駐過頤和園。這幾處園林內的珍寶陳設被聯軍劫掠一空,並砍取門窗、隔扇、內外檐裝修做燃料,任意毀壞。但是圓明園在庚子之役中並未遭八國聯軍破壞,而是毀於八旗拆匪之手。說圓明園「在八國聯軍時期被徹底毀滅」尚可,但說「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就屬於歷史笑話了。


推薦閱讀:

圓明園劫難
火燒圓明園始末:濃煙形成黑雲空中飄浮兩天
圓明園資料
圓明園十二獸首銅像下落之謎~~

TAG:圓明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