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的工作完成了,下屬都感到是自己的功勞,這靠譜嗎

「我學的東西越多,就越覺得更多的東西我不知道。我越覺得更多的東西自己不知道,就越想多學點東西。要真正出色地完成工作還需要學習很多東西。」——愛因斯坦

  為什麼今天要拎出來這麼一句名言?在管理沙龍上和一位企業家朋友聊起華為的狼性管理風格時,他變得很失落,唉聲嘆氣:華為人工作激情澎湃,任正非是如何激活的?自己對員工要求也很高可是為什麼缺少全心全意拼搏的人才?他為事事都要親歷親為而感到忿忿不平。

  事實上這位企業家朋友所經歷的其實也是很多初創企業管理者的心聲,他們兢兢業業,特別是創業初期不眠不休的那股子拼勁兒讓人印象深刻。然而,領導的精力也是有限滴,總不能遇上事兒就既當指揮者又當執行者吧?

  《一分鐘經理人》認為:當領導,技能很關鍵,會巧幹,別蠻幹。一流的領導者應該達到的境界:他的工作完成了,下屬都感到是自己的功勞。至此你還需要事事親歷親為嗎?如果你能做到以下四點你不是一流也是邁向一流的領導者了。

  首先是知人善用、因人而宜

  劉邦用人的高明之處。我們來比較一下霸王項羽和高祖劉邦,說起顏值和武力值,大家想必都會呵呵~可是說起創業知人善用,恐怕大家都會很嚴肅了。

  《史記高祖本紀》載, 上(劉邦)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韓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如何?」信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劉邦在在謀略方面,他比不上張良、陳平;在打仗方面,他比不上韓信、彭越;在治理國家上,他不及蕭何。然而,劉邦能夠最大限度地使用人才,知道把手下的人才放在最合適的位置,知人善用、因人而宜,這就是劉邦的用人之道最為精妙也堪稱經典的地方。

  在創業過程中,許多團隊並不缺乏人才,但如何留住並且合理利用人才就是個頗有爭議的話題了。對於人才,他們需要的不儘是應得的酬勞,而更多的是需要尊重和信任。要尊重這些人才,唯一的辦法就是以誠相待,實話實說,用人不疑。劉邦就有這個優點,張良、韓信、陳平這些人,如果有什麼問題要跟劉邦談,提出問題,劉邦全部都是如實回答,不說假話,哪怕這樣回答很沒面子,交心換來了下屬的感激,穩定了軍心。

  其次,察言觀色、對症下藥

  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載:「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劉備三顧茅廬的確是真心誠意求才若渴,不妨換個角度來看,諸葛亮是不是也是好面子,以此博得在領導劉備的心目中更為重的分量,而高明的領導劉備早就看出了這一點「對症下藥」呢?

  當一代神將韓信投奔劉邦之後,劉邦問他為何拋棄項羽,韓信說道:「項羽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當將士有功勞時,他卻死死地握住印章。由於項羽不肯將榮譽封賞給下屬,導致了韓信的離開,而韓信的離開最終幫助劉邦奪得了天下。如果當年項羽大方一些,在韓信的輔助之下,天下哪裡輪得到劉邦! 哀嘆武力蓋世的項王終究沒能懂得「對症下藥」這個領導「必殺技」啊。

  我們把組織架構想像成一個金字塔,領導位於塔頂,而其他下屬則構成金字塔的主體,從CEO到普通員工之間隔著許多管理層。試問:領導高高在上,能夠體察到下屬的心聲嗎?當然做不到,那麼如何改變?

  《一分鐘經理人》里指出:「高明的領導會根據自己合作的對象和所處的情境改變個人風格。」這樣也就不難理解劉備面對卧龍也只能放下姿態去三顧茅廬了。

  第三,學會放權、懂得授權

  傑克·韋爾奇有一句經典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乍聽此言,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可是深入細想,豁然開朗:管得少並非說明管理的作用被弱化了,效率管理,可能會產生1000%的效果。

  有人將放權比喻為放風箏,要「捨得放,敢於放,放而要高,高而線韌,收放自如」。弗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的教授赫斯指出:「授權在某些方面屬於精神層面的問題。就像你將自己的孩子託付給他人照看。你會到達一個階段,你不能控制每件事情,因此,你必須要學會信任,並且用有意義的事情令人們敬業。這不僅僅是一項工作,而是一項自我變革。」

  如何才能做好放權和授權的工作?世界經理人網站博主王先琳認為:「首先,要以良好的心態對待人才。其次,要克服「我的周圍沒有好的人才」的想法。」 通過有效授權,授權者將龐大的企業/組織目標輕鬆地分解到不同人身上,同時將責任給更多的人共同承擔,讓團隊每一個職員更加有目標、更加負責任、更投入、更有創造性地工作,產生「四兩撥千斤」的巨大力量和「九牛爬坡,個個出力」的協作。一方面,領導者從權力的煩惱中走出來;另一方面,被授權者增加了自主性,增強了自我管理能力,獲得了更快的個人成長。有效授權為企業/ 組織帶來了較高的激勵水平、高效率的團隊和優異的業績。

  成功的領導都明白形成靈活的領導風格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第四,挖掘下屬的潛力

  智睿諮詢曾有研究稱,如果管理者不力,則平均只有11%的員工會主動地發揮自己的最大潛力;而如果領導者夠優秀,這一比例能被提高到驚人的98%。作為領導的你是不是感覺到鴨梨山大了?

  其實人人都有達到巔峰的潛力,你只需知道,那些潛力來自何處,然後就在那裡挖掘它。人人都有表現出色的潛力,只不過有的人在發揮那種潛力以前一直需要些幫助。

  正所謂「三軍易得、一將難求」星光閃耀的將才不可能隨時都會從天而降,就是落下來也不一定落在你的「碗里」對不對?在現實的領導環境當中,你遇見的可能更多的是面對你現有的下屬,你只能開展培訓,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

  管理得力的領導者會與下屬溝通,不論是下屬的任務,還是在完成任務過程中領導者提供多少指導和支持,他們都會達成共識。


推薦閱讀:

當一位領導,關鍵時候要沉住氣
領導者的七項基本行為之四:持續跟進,直到達成目標
老一輩領導人中,董必武書法最文氣
摩羯天塵的領導
共產黨能領導「多元思想」嗎?

TAG:工作 | 自己 | 領導 | 下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