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地產?到底什麼才是未來財富進階的答案

原創作者:曾權

屢創新低的股市

自從進入2018年以來,股市的表現可以說是非常差的:上證指數從2018年1月29日創出階段性高點(3587.03點)之後便進入了下跌趨勢,股指猶如一瀉千里般,截止到2018年6月22日上證指數盤中一度下殺到2837.14點。

以階段性高點和階段性低點計算,短短95個交易日指數便跌去了750點。就在不久前的2018年6月19日,上證指數當天下跌3.78%,收盤跌停個股達到983隻,整個市場下跌個股個數達3165隻。完全不用多說,這一天整個盤面各路資金被殺得血流成河,讓人心生絕望。

股票市場為什麼表現得如此差勁?在我們哀嘆美股走了十年長牛,而A股十年前是3000點,十年後還是3000點的時候更需要思索這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

在我看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A股市場總體上還面臨著從資金端到資產端去槓桿的壓力,這是監管層非常看重的一個方面。

資金端槓桿指的是融資融券和場外配資,這類槓桿在2015年股災時已經差不多清理乾淨了。

目前兩融餘額佔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已從2015年的4%左右降至目前的2%左右。

現在去槓桿主要的壓力是在資產端。

前兩年一些上市公司的業績改善主要是因為供給側改革帶來的漲價因素和上市公司的加槓桿擴張。但是現在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一方面隨著產能缺口的修復,漲價的邏輯正在消失;另一方面監管層對於併購重組的審核越來越嚴,融資也越來越難,企業外延式擴張的邏輯也在弱化。

尤其是資產端的槓桿怎樣加上去的就要怎樣降下來:

其一是股票質押業務,2014年兩市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待回購金額為0.34萬億,2015年翻倍,增長至0.71萬億,2016年為1.28萬億,2017年達到1.62萬億。隨著股票質押式回購新規、銀行投非標資產受限及風險事件頻發等多重因素影響,質押率有持續下調趨勢。

其二是上市公司參與投資產業基金,2017年兩市合計311家上市公司參與投資產業基金,數量達365隻,較2016年的176增長了107.39%。隨著資管新規出台,銀行的理財也將陸續回歸本源,多層嵌套和通道業務受到限制,這種變相的槓桿也將難以為繼。

伴隨著刮骨療毒式的去槓桿政策,A股差勁的表現就不足為奇了。

那麼為什麼監管層在A股是大熊市的時候還要堅持繼續去槓桿呢?

答案就在這裡。

在上交所第八次會員大會上與會領導稱:「堅決防止股市大起大落、暴漲暴跌,確保資本市場行穩致遠。」監管層這句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股票市場不允許出現暴漲的情況,至於暴跌當然最好也不要出現。因此當前監管層要做的就是排除股市裡潛藏的風險,在風險逐步出清後重新起步,不要暴漲暴跌,力爭A股走出一個慢牛的走勢。

因此,未來股票市場出現2015年那樣猛烈迅疾上漲的短時間大牛市的概率無疑是非常低的,也許A股已經走到了「做好人、買好股、得好報」的價值投資的前夕。所以,那些幻想在短時間雞犬升天式的大牛市裡面一朝得道,實現財富進階,達到財富自由的人也該醒醒了。

毫無疑問,今後的股票市場不會再出現業績差的公司和業績好的公司同步暴漲,閉著眼睛隨便買也能翻幾番的現象了,所以今後的股票市場肯定不是普通大眾實現財富進階的答案。

多方調控的樓市

在股票市場發展邏輯發生深刻變化的同時,樓市同樣迎來了國家層面的多方調控。房地產市場在「房住不炒」提出之後,未來演變邏輯已經完全變了,未來不太可能再出現全局性的普漲機會。

自去年的317開始,各種各樣的限購限貸措施層出不窮,目前全國多地的房貸利率已經處於上升通道,與此同時地產政策的緊縮還在繼續。截至2017年底,七十大中城市房價同比增長為5.6%,其中一二三線城市分別為0.7%、4.2%和6.8%,房價的上漲從一二線已經擴展到三線,房價上漲進入後期階段。

在進入2018之後,一線的房價其實已經開始調整,接下來二三線也有調整的壓力。

2012年之後,我國迎來了人口拐點,人口老齡化加劇,剛性需求趨勢性下行。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也迎來了拐點,據測算,我國人均住房已經達到1套,從增量市場轉化到存量市場是必然趨勢。

因此,從宏觀來看購房需求肯定是回落的,銷量方面,我們也已經看到在明顯下滑。也許在未來等經濟下行到一定幅度的時候,貨幣和地產政策可能會有相對性的放鬆,但應該不會再出現2015年至2017年那樣大範圍的暴漲。

也許未來某些地域的房子還會漲,但是在樓市大範圍暴漲的邏輯基礎不復存在的當下,企圖像過去七八年間通過大肆炒房實現自身財富進階的人恐怕也很難對抗「房住不炒」的大趨勢。

什麼才是最終的答案?

在過去的三年時間裡,我們發了78萬億的貨幣,但是我們僅僅新增了14.88萬億的GDP。

錢都去哪裡了?答案是房市和股市。

2016年中國一手房賣了11.7萬億,加上二手房交易額5~6萬億的話,就是17~18萬億,M2去年的新增量才15.5萬億,M2創造的負債還不夠支持房子的交易。發行的大量貨幣要麼固化為鋼筋水泥,或者是各種交易性的資產,與生產性的資產偏離得越來越遠,這就造成了整個資產創造現金流的能力急速衰減,結果就是實體經濟產品根本不可能跟上虛擬經濟的漲價步伐,被迫承擔整個社會價格抬升的成本,原來並不顯眼的債務壓力迅速凸顯,成為企業不得不面對的重大問題。

另一方面,房市及股市收益率的抬升,會反過來推升資金收益率的期望值。要知道,所有的資金都是逐利的,它們會自發的流入到回報率高的地方。這樣不僅會導致流入實體領域的貨幣會通過各種渠道,藉機流入樓市與股市,同時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在貨幣寬鬆背景下反而越來越高,企業也不堪重負,不可避免地陷入經營困難的局面。

事實上,我國的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已經漸行漸遠,而且在貨幣上,兩者已形成了競爭性的爭奪關係,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已經不是在支持,而是抽血。

面對這種情況,監管層也做出了應對政策。那就是堅決壓住股市與樓市的收益率,全面壓制虛擬經濟,花費大代價也要把貨幣趕回實體經濟裡面。

在當今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我認為一個人要想成功,「選擇」可能遠比「努力」更為重要,個人的努力在大的趨勢面前,根本無足輕重。

從前80年代下海致富,是靠膽子大,別人不敢做的你敢;90年代炒股致富,是靠運氣,懵懂無知闖入這個領域;21世紀頭十幾年炒房,是靠敢於用槓桿,敢投入,閉眼買,買哪裡無所謂。這些實現了財富進階的人都在有意無意間跟對了社會發展的大趨勢,財富自然滾滾而來。

從國家這兩年出台的各種政策來看,今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大的趨勢就是打壓虛擬經濟扶持實體經濟。不久前「中興事件」的爆發,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國實體經濟在中高端領域的不足,美國的一紙禁令就可以讓中興通訊走到了「瀕臨破產」的邊緣。

所以在未來的一段時期里,財富進階的答案應該就在實體經濟回復生機重新獲得重大發展的大趨勢中。

在這社會滾滾向前不斷發展的時刻,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大趨勢下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答案。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但是這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只要站在風口上,你就能有無限可能。


推薦閱讀:

群芳欲爭艷,已知春不遠
為什麼炒股盈利了別人會說在你沒有退出之前都不算盈利,而做生意卻沒有這個說法?
除了買房,這麼抓雄安新區的機會
北京君正(300223)後市具體操作戰略
請問有大神能用以下的東西分析一隻股票嗎?謝謝

TAG:股票 | 未來 | 財富 |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