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校園打鬥案,不要混淆個體和群體 ——熊丙奇的博客
2011-12-07 05:57:00|分類: 默認分類 |標籤: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分析周圍環境為其出現這樣的行為起到了怎樣的作用,並進行環境的改變,這就包括開展相關教育活動,以及進行制度的調整,等等。簡而言之,個體的歸個體,群體的歸群體,制度的歸制度。 說到底,這是作為成人公民的個體素質。這是反思問題的基點,否則只會把責任搞混。對於這起事件,基於個體素養的反思,北電有必要反思對學生進行的教育,缺失了什麼,甚至可以在學生中就此展開討論,認識到自身中的不足,而北電學生,也該從這名年輕的校友身上,發現自身可能存在的人格問題、心理問題,由此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加以注意。而每個社會個體,也該從中吸取教訓,要有文明的行為舉止,以及控制、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12月5日下午3點多,在北京電影學院校園浴池附近,一名該校學生與一名清潔工因停車問題產生糾紛,雙方隨後發生打鬥。該清潔工在打鬥中突然倒地,隨後不治身亡。目前,該學生已被警方控制,警方正對此事進行調查。(京華時報12月6日)
,分析周圍環境為其出現這樣的行為起到了怎樣的作用,並進行環境的改變,這就包括開展相關教育活動,以及進行制度的調整,等等。簡而言之,個體的歸個體,群體的歸群體,制度的歸制度。 說到底,這是作為成人公民的個體素質。這是反思問題的基點,否則只會把責任搞混。對於這起事件,基於個體素養的反思,北電有必要反思對學生進行的教育,缺失了什麼,甚至可以在學生中就此展開討論,認識到自身中的不足,而北電學生,也該從這名年輕的校友身上,發現自身可能存在的人格問題、心理問題,由此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加以注意。而每個社會個體,也該從中吸取教訓,要有文明的行為舉止,以及控制、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這一起發生在校園內的打鬥案,讓不少網友把矛頭對準「北電」,並由此大談「北電學生」的素質,斥責他們素質底,不尊重弱勢群體,逞強好勝。這似乎是近年來類似事件的慣常套路,輿論總會把個體的責任,很快就轉移到一個群體身上,這貌似充滿正義,「很有素質」,但其實,這恰恰混淆了個體和群體,是目前很多類似問題的根源所在。
12月5日下午3點多,在北京電影學院校園浴池附近,一名該校學生與一名清潔工因停車問題產生糾紛,雙方隨後發生打鬥。該清潔工在打鬥中突然倒地,隨後不治身亡。目前,該學生已被警方控制,警方正對此事進行調查。(京華時報12月6日) 這一起發生在校園內的打鬥案,讓不少網友把矛頭對準「北電」,並由此大談「北電學生」的素質,斥責他們素質底,不尊重弱勢群體,逞強好勝。這似乎是近年來類似事件的慣常套路,輿論總會把個體的責任,很快就轉移到一個群體身上,這貌似充滿正義,「很有素質」,但其實,這恰恰混淆了個體和群體,是目前很多類似問題的根源所在。 針對這類事件的反思,充滿了「生命教育」和「尊嚴」的字眼,而生命教育、尊嚴從何而來,卻鮮有思考。生命教育和人格尊嚴,是針對每個個體的,也就是說,要首先告訴每個個體,愛惜自己的生命、保護自己的生命,同時尊重、珍惜他人的生命;要有自己的人格尊嚴,也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人格面前人人平等。可是,在我們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有多少這樣的教育?尤其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都是給學生講很空洞的大理念,而且,強調集體意識,多於個體認識。最終,學生不清楚個體的權利與責任,由此,也並無正確的集體主義觀念,愛集體、愛社會,脫離了每個學生愛自己、他家人、
針對這類事件的反思,充滿了「生命教育」和「尊嚴」的字眼,而生命教育、尊嚴從何而來,卻鮮有思考。生命教育和人格尊嚴,是針對每個個體的,也就是說,要首先告訴每個個體,愛惜自己的生命、保護自己的生命,同時尊重、珍惜他人的生命;要有自己的人格尊嚴,也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人格面前人人平等。可是,在我們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有多少這樣的教育?尤其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都是給學生講很空洞的大理念,而且,強調集體意識,多於個體認識。最終,學生不清楚個體的權利與責任,由此,也並無正確的集體主義觀念,愛集體、愛社會,脫離了每個學生愛自己、他家人、愛他人的基礎,變得很虛幻。
回到發生在北電的這起事件,這是一個成人的北電學生的個體行為,他必須對自己的衝動、魯莽付出代價,但把他的行為與北電其他學生的素質聯繫在一起,卻是對其他學生的不尊重,如果發展到北電學生與網友為此而大打「口水戰」,那就更是誤導對這一事件的反思。還有網友認為這是「富二代」學生漠視弱勢群體,將此演繹為窮富矛盾的話題,就走得更遠了。
,分析周圍環境為其出現這樣的行為起到了怎樣的作用,並進行環境的改變,這就包括開展相關教育活動,以及進行制度的調整,等等。簡而言之,個體的歸個體,群體的歸群體,制度的歸制度。 說到底,這是作為成人公民的個體素質。這是反思問題的基點,否則只會把責任搞混。對於這起事件,基於個體素養的反思,北電有必要反思對學生進行的教育,缺失了什麼,甚至可以在學生中就此展開討論,認識到自身中的不足,而北電學生,也該從這名年輕的校友身上,發現自身可能存在的人格問題、心理問題,由此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加以注意。而每個社會個體,也該從中吸取教訓,要有文明的行為舉止,以及控制、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這一道理並不複雜,就在北電校園發生悲劇之前一天,還有一起類似的衝突,12月4日晚,上海中環線高架浦東段羅山路出口不到800米處,一輛寶馬轎車和一輛賓士轎車在追逐中發生碰撞。事發後,兩輛車上的人員互毆,導致賓士轎車司機當場身亡。按照上述思維邏輯,是不是要查出駕駛員的學校背景,指責其全體校友的素質?同時,有關強勢群體欺負弱勢群體的邏輯,對此就行不通,這兩人都是駕駛豪車。
從近年來的校園事件看,由於個體責任和群體概念的模糊,最終把針對事件的正常討論,變為鬧劇,頻發發生,比如某校出了學術腐敗事件,討論會逐漸發展到對某校整體的攻擊,接著,該校學生會奮起反擊,攻擊另一校,以提高素質為名的討論,以極沒有素質收場。這種情況其實是不重視個體教育的延續。如果關注個體,就應該理清個體的責任和群體的責任,在讓個體為其行為付出代價的同時,分析周圍環境為其出現這樣的行為起到了怎樣的作用,並進行環境的改變,這就包括開展相關教育活動,以及進行制度的調整,等等。簡而言之,個體的歸個體,群體的歸群體,制度的歸制度。
說到底,這是作為成人公民的個體素質。這是反思問題的基點,否則只會把責任搞混。對於這起事件,基於個體素養的反思,北電有必要反思對學生進行的教育,缺失了什麼,甚至可以在學生中就此展開討論,認識到自身中的不足,而北電學生,也該從這名年輕的校友身上,發現自身可能存在的人格問題、心理問題,由此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加以注意。而每個社會個體,也該從中吸取教訓,要有文明的行為舉止,以及控制、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
推薦閱讀:
※有哪些科學家的博客值得關注?
※目前有哪些比較出名的做美食的博客寫手?
※陳寒鳴的博客
※【新站內信】 - 各國奇特的婚禮習俗一覽 - KAREN MySpace聚友博客
※劉科樂博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