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養生全書(活用易經,百病不生) 治脾胃
07-10
2010-07-22 08:24 | 只看樓主 樹型| 收藏| 小 中 大 2# 第一部分 人們常說,《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窮究"天人合一"。那麼,《易經》是如何闡述自然與人的關係的?其養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本書就為你解開《易經》的健康密碼,揭開《易經》的神秘面紗,使你悟出其中真諦,輕鬆獲得破解生老病死的密碼。第一章《易經》,醫道之源人們常說,《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窮究"天人合一"。那麼,《易經》是如何闡述自然與人的關係的?其養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本書就為你解開《易經》的健康密碼,揭開《易經》的神秘面紗,使你悟出其中真諦,輕鬆獲得破解生老病死的密碼。1.養生從《易經》學起提起《易經》,許多人都認為它是一本占筮之書,跟養生學沒有什麼關係。事實上,《易經》與養生學有著深厚的淵源。《黃帝內經》被認為是中國人養生治病的經典之作,其實,它只不過是《易經》的一條分支。包括其在內的眾多醫學典籍,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易經》發展而來。古人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醫不可無易,易不可無醫"。可見,醫易相通,只有把《易經》的精髓運用到養生和診療的實踐中去,才能達到盡享天年、懸壺濟世的目的。人類與自然的關係,與"魚與水的關係"相同,人的生老病死好比自然界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所以《易經》倡導"天人合一"的養生觀。只有人體的機能與自然界的變化保持一致,我們的生命才能年復一年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素問·金匱真言論》中指出"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和於陰陽,調於四時",這說明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人體的五臟功能活動、氣血運行都與季節的變化息息相關。因此,古往今來,中醫養生學家們都將"氣候-物候-病候"作為養生的重要課題來研究。氣候發生變化時,人體會隨之產生一些特殊反應:春夏季節,天氣變暖,在人們體內蟄伏一冬的陽氣開始向體外生髮,從而推動血液循環速度加快,大量的汗液從體表排出,這是機體用排汗的方式來散熱,以調節體內陽氣的過分亢盛;相反,在秋冬季節,氣溫低,人體為了自保陽氣,會表現為尿多、尿頻而皮膚汗少。中醫還認為,晝夜晨昏也會影響人類的生活,所以人們的生活作息要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規律,否則人體會產生諸多疾病。因此,養生貴在天人合一,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順應天地自然原則。人和自然界是一個整體,所以人要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與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相對應。通過觀察日月星辰的運行及位置,順從陰陽的消長,根據天地自然四時氣候的變化來調養身體,吐故納新,養精守神,只有心神、形體應和於陰陽的變化,調適於四時氣候的變遷,才能使人體強健、祛病、增壽,樂活於天地之間。第二,順應人體生物鐘原則。人體的血液中含有60多種化學元素,它們和地殼中的元素含量的分布規律完全一致。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人體的生物鐘與大自然的變化也是一致的。我們若想養生,必須做到"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唯有凡事都順應生物鐘,做到適應日節律、月節律、年節律的大環境,使日常生理活動、行動坐卧與這些節律合拍、和諧,才能擁有健康。第三,融入生活養生原則。社會在進步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一些不利於健康的因素。如城市代步工具汽車的大量湧現所帶來的雜訊、尾氣污染,居室裝修帶來的環境污染,加上過度緊張的快節奏生活,都會給人們帶來精神焦慮、頭痛、頭暈、煩躁、失眠等癥狀。因此,把養生貫穿於日常生活中,做到飲食養生,遠離山珍海味,做到主食與副食平衡,酸性食物與鹼性食物平衡,雜與精平衡,寒與熱平衡,干與稀平衡,攝入與排出平衡,情緒與食慾平衡等。2.學習《易經》,認識自我健康《易經》的人體觀《易經》的人體觀是在中國古代自然哲學思想的基礎上的,提出"天人合一"的觀點,並依此劃分身體各個部分。將人體的上下、內外分別以陰陽兩種性質來代表,即上身、外表為陽,下身、體內為陰,而在體內的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又有陰陽之分。所謂"陰陽",在中醫的概念中,僅僅是引進古代自然哲學中的兩種代表符號而已,比如日為陽、月為陰,動為陽、靜為陰,如此,身體的各種狀態及健康、疾病的各種程度都可以劃分為陰與陽。陰陽屬性表陽 動態 外向 上升 溫熱 明亮 無形 功能 興奮 散發 溫煦陰 靜態 內守 下降 寒冷 晦暗 有形 物質 抑鬱 凝聚 滋潤與此同時,根據"天人合一"的思想,又以八卦配臟腑和人體各部位(見下表)。八卦 乾 兌 離 震 巽 坎 艮 坤卦數 1 2 3 4 5 6 7 8五行 金 金 火 木 木 水 土 土臟腑 腦/大腸 肺 心/小腸 肝 膽 腎/膀胱 胃 脾部位 頭 口 目 足 股 耳 手 腹總之,《易經》是把人體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看待,各個臟器之間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臟器之間無法協調,則整個人體形態不協調,出現肥胖、羸弱等非正常之形,甚至表現出無精打采、情緒低迷的樣子;而臟器間達到協調一致,則整個人體形態和諧,而且也會表現為神氣活現、精力充沛的樣子。《易經》的健康觀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任何器官、細胞甚至某種成分的變化,都和全身有著密切的關係。《易經》倡導我們要認識和把握健康的本質,主張從整體的角度來看待人體,只有在整體的"陰陽"保持平衡的狀態,身體才是健康的。但我們知道,人體不可能處於絕對的陰陽平衡,往往在健康與病態之間還有"第三態",等於我們現在說的"亞健康",那又該如何看待呢?當然,這本身也是陰陽失衡的體現,但僅以此判斷無助於解決身體"健康"問題。所以,中醫又將人體各個部分代之以"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種基本物質,並以其"相生相剋"的運行和變化規律來解決實質性的問題。通常,五行與臟腑相配,如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即以五行的關係來比擬五髒的聯繫和制約關係。因此,如果身體陰陽失衡,就可以借用這一關係來調整五髒的狀態,恢復健康。《易經》說生命的基本物質《易經》把對自然界的認識歸納為五種基本物質,所以,《易經》也認為組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五種,即"元陰(精)、元陽、氣、血、津液"。具體來說,"元陰"與"元陽"是"生命原物質",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是支撐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元陽是肌肉收縮和飲食過程中產生的,它的作用是溫煦身體、推動氣機運動、維持各種生命活動等,並通過人體內最基本的物質--"氣"來實現生命活動。氣、血、津液來源於飲食中所攝入的水谷精微以及呼吸運動中吸入的清氣,是構成人體維持延續各種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它們又共同組成了人體的骨骼和肌肉,也是內臟和筋肉正常活動的動力和源泉。中醫也將這五種物質分為陰陽兩大類:"元陽、氣"屬於陽,"元陰(精)、血、津液"屬於陰。血、津液和精又合稱為"陰液"。因此,我們生命的基本物質中,如果有一種或幾種出現不足或過多,就會造成身體的陰陽失衡,導致疾病產生。《易經》告訴你不生病的智慧在看中醫時,你細心觀察一下會發現,同樣是感冒,用的葯卻不一樣。事實上,通過對疾病的長期觀察研究,發現同一種病、同一種病因,在不同的人身上的發病癥狀往往不同,只有少數人的癥狀是接近的;反之,病因截然不同的病,發病癥狀卻往往類似。所以當人得流感時,雖然病毒一樣,但發病癥狀或表現為咳嗽氣喘,或高燒不退,或四肢酸痛、乏力,也有一部分人不用吃藥,兩三天也能自愈。其實,這就是因先天體質不同而造成的。人出生後,由於不同氣候的影響,先天體質也各不相同,以適應當時自然界的風、寒、濕、燥、火等。再加上父母遺傳、環境等的影響,自然會導致先天體質出現偏差。同樣,由於氣候、環境的變化,也會導致先天體質無法適應。先天體質決定了人一生中易患的疾病。也正是有了這個思想,我們才可能實現"治未病、不生病"。用《易經》認識自己的體質卦象先天體質可按生日時辰起卦,方法是:年+月+日之和除以8的餘數為上卦,年+月+日+時之和除以8的餘數為下卦,年+月+日+時之和除以6的餘數為動爻,如餘3則三爻(從下往上數)要變(陽變陰、陰變陽)。餘數為0時按餘8或6計。1.年數、時數均按十二地支計數:子一、丑二、寅三、卯四、辰五、巳六、午七、未八、申九、酉十、戌十一、亥十二。2.月數按一月計一數,至十二月計十二數。3.日數按初一計一數,至三十日計三十數。4.卦數按乾(金一)、兌(金二)、離(火三)、震(木四)、巽(木五)、坎(水六)、艮(土七)、坤(土八)計數。如某人生日時辰為1988年4月25日10時(夏曆戊辰年三月十日十時),演算法如下:5+3+10=18/8 2(兌)18+6=24/8 8(坤)24/6 6其卦為"萃"之"否"卦。(萃卦畫完卦後,動爻可以O表示,變卦畫在旁邊,下面畫交互卦)通過上面的方法認清了自己的體質卦象,就能根據後面的方法進行後天的調養。3.外調內理、內病外治是養生治病的最高境界根據《易經》陰陽的原則,《黃帝內經》說:"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也就是說,我們如果違反了陰陽四時這個法則,身體內在就會出問題,就會生病;反之,自己養生,調養、保養身體,就可以改善體質,提高免疫力,從而不生病。基於此,《黃帝內經》提出一套"外調經絡、內理臟腑"的養生之道,也就是"外調內理"的養生理念與養生方法,並由此延伸出了"內病外治法",可以達到"有病治病,無病養生"的目的。用好七大穴,全家身體更健康人體十二條正經,每條經上都有七大英雄之穴,可謂一穴勝十穴,知其所處位置、各自功能,再沿著經絡這條神秘通道自然可以到達與其"同聲相應"的臟腑,這也就掌握了治病保健的精髓所在。(1)井穴:主管身上十二條正經所有支脈的要穴提起"井"會讓人聯繫到水,這個"井穴"也好比水的源頭,就好像是人體經脈之根。要知道,只有水的源頭源源不斷,人體經脈氣血才會暢通無阻,人體陰陽才能趨於平衡,臟腑才會安康、協調。所以,只要我們照顧好全身十二經上的每一個井穴,就是抓住了身體健康安寧的"根"。我們知道,感冒發燒時,吃藥都要用水送服,醫生也會建議多喝水,以便體溫恢復正常。從這個生活常識我們可得出結論,諸如感冒發燒這一類的身體不適,在井穴貼上"同氣相求"的藥物,就有助於緩解不適,因為藥性會通過井穴進入經脈,使病症無處藏身。(2)滎穴:主管人體發熱問題的要穴"滎"好比泉水匯成一條小溪流,當這股力量平緩流動的時候,小溪的兩岸就會草木叢生;如果小溪堵塞,水無法往下流,小溪下游就會幹涸,無法流動的水變成死水,就會變質。人體往往會出現口腔潰瘍、淋巴結腫大等問題。其實,這些問題多是火邪引起的"上火"。因為一旦火邪上身,肯定要往身體上部走,等於把溪流堵塞了,於是我們就會看到嘴起皰、淋巴腫大等癥狀。所以要想擺脫這些困擾,就得求助於掌控人體發熱問題的要穴--滎穴。此穴多分布在指(趾)、掌(跖)關節附近。當你將藥物貼在滎穴上,葯的性氣就能在它的引導下流入臟腑器官,並逐漸滲透到各種疾病的所在之處,直至驅走體內的"害群之馬"。(3)經穴:主管喘、咳、寒、熱之證的要穴這裡的"經"是人體十二條正經的主道,就像大江大河一樣滋潤著全身的臟腑器官。俗話說:"龍行一步,百草沾恩。"只要我們把身上所有的經穴像照顧父母、兒女一樣,精心備至,就幾乎不必擔心身上這兒不舒服、那兒又痛的事情了。經穴多分布在腕、踝關節附近及臂、脛部,尤其擅長診治喘、咳、寒、熱之證。比如咳嗽、便秘、腹瀉等問題都可一一解除,方法也很簡單,只要將藥物敷在穴位上,讓藥性通過經穴這個大樞紐進入出現問題的臟腑,堅持一段時間,自然會獲得理想的效果。(4)合穴:主治六腑疾病的要穴"合穴"在經絡上有"入海口"的意思,就是說,此處的脈氣最為強勢,蘊藏的力量就像流水即將融入浩瀚大海時一樣強大。照顧好合穴,就是給人體的內腑(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六腑)上了一把健康鎖。不過要想擺脫五臟上的疾患,就不是本穴的功能範疇了。合穴多分布在肘、膝關節附近,比如說胃氣不足,就在足三里穴上貼甘草來培補。因為這樣可以使甘草的艮土之性通過合穴進入同屬艮土的胃部,可見,養生保健只要做到"同氣相求",我們的身體自然就會健康、安寧。(5)原穴:正經元氣出入的總開關在人體的十二條正經上各有一個原穴,多分布在腕、踝關節附近。"原"顧名思義就是原氣(又稱元氣、真元)的意思。我們都知道,元氣是人的先天之氣,身體臟腑器官、經絡氣血的正常運作都依賴於元氣的滋養,只有元氣充沛了,人體這部機器的各個零配件才能發揮其各自功能,我們的生命活動才會正常運作。由此可見,給原穴悉心的呵護,就是抓住了人體元氣出入的總開關,這樣我們才會健康,少得病。反之,如果臟腑有疾患,都可取相應的原穴來治。像困擾現代人的頸椎病,往往與肺氣虧虛有關,治療時必須先補足肺氣。值得推薦的方法是將白參片貼在肺經兩側的原穴--太淵穴上,只有把肺的元氣補足了,才能發揮其維護正氣、抗禦病邪的作用。(6)絡穴:主管人體十字路口的要穴身體一旦出現兼有兩條經絡問題的疾患,找對絡穴治療是最明智的選擇。人體的十二條正經在四肢部分各分出絡脈,其上各有一個絡穴。這個穴位就像縱橫交錯的十字路口上掌控全局的紅綠燈,只有指示燈正常運轉,複雜的路面情況才會變得井然有序。對於人體而言,此穴可以將人體相表裡的經絡溝通在一起,其交會點就發揮著路面紅綠燈一樣的作用。因此,當你將藥物貼在絡穴上,其性氣便可同時引導藥性進入兩條經,起到一舉兩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說,某人因感冒而引起咳嗽、頭痛等不適,單靠手太陰肺經上的一個絡穴--列缺穴便可解決這個難題。(7)郄穴:主管急病的要穴"郄"是間隙的意思,是經脈之氣深聚之處的意思,所以自古以來身體出現急性發作的小毛病都找郄穴。郄穴多分布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十二經脈在四肢各有一個郄穴,陰陽蹺脈、陰陽維脈在下肢處也各有一個郄穴,合稱十六郄穴。藥物貼於其上,藥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同氣相求"的治病效果自然會發揮到極致。陰經郄穴擅長根治血證,如咯血就可以找手太陰肺經的郄穴--孔最穴來治療;而陽經郄穴擅長治急性疼痛,如脖子痛就可以找足少陽膽經上的郄穴--外丘穴幫忙。十二經脈七大穴表經脈 井穴 滎穴 原穴 經穴 合穴 絡穴 郄穴手太陰肺經 少商 魚際 太淵 經渠 尺澤 列缺 孔最手少陰心經 少沖 少府 神門 靈道 少海 通里 陰郄手厥陰心包經 中沖 勞宮 大陵 間使 曲澤 內關 郄門手太陽小腸經 少澤 前谷 腕骨 陽谷 小海 支正 養老手少陽三焦經 關沖 液門 陽池 支溝 天井 外關 會宗手陽明大腸經 商陽 二間 合谷 陽溪 曲池 偏歷 溫溜足太陰脾經 隱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陰陵泉 公孫 地機足少陰腎經 湧泉 然谷 太溪 復溜 陰谷 大鐘 水泉足厥陰肝經 大敦 行間 太沖 中封 曲泉 蠡溝 中都足太陽膀胱經 至陰 足通谷 京骨 崑崙 委中 飛揚 金門足少陽膽經 足竅陰 俠溪 丘墟 陽輔 陽陵泉 光明 外丘足陽明胃經 厲兌 內庭 沖陽 解溪 足三里 豐隆 梁丘養生保命真法,讓我們終生受用"《易經》內病外治療法"是指在《易經》的理論指導下用同屬性的食物、藥材去補益、調理同屬性的臟腑。比起內服藥物的方法,它有不少優勢,更適合家庭使用,可謂是家庭治病養生的首選之法。起效快當你找到病因和選中需要調節的經絡、穴位後,就可以依照"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這個原則來挑選藥物,再將所造藥材外敷在最恰當的經絡穴位,這樣藥物的性味才能輸送到五臟六腑,藉此補虛瀉實,調節人體陰陽平衡。一般來說,無論是補還是瀉,見效都很快,一般10分鐘內就會看到成效,尤其針對體質羸弱的人效果會更加明顯。在使用外治療法的同時,最好配合食療。根據自己的體質特徵,選擇合適的食物和藥材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用安全俗話說,是葯三分毒。即便是一劑解藥,也有副作用。而外治法是在體外用藥,通過經絡穴位發生作用,它不像內服藥物或多或少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是繞開了腸胃這條通路,讓腸胃免受不必要的刺激。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內病外治法時,一定要多觀察患者身體在外治前後的各種變化。因為任何一種疾病的誘因都非常複雜,如果病情出現好轉,可以遵照醫囑繼續使用;如果病情加劇,要立即停止使用。成本低傳統中醫常用的敷藥、艾灸、拔罐、刮痧、放血、扎針、熏洗、耳壓等,都屬於外治療法的範疇。其中當屬敷藥療法最能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堅定患者的治療決心。外敷所用之葯都是非常容易買到的藥材,不僅使用方便,而且價格低廉,成本也就幾元錢到幾十元錢,製作一次還可以用好多年,不會給患者造成什麼經濟負擔,同時它的功效又會很好。不受專業限制在藥物外敷、艾灸、拔罐和扎針等諸多外治療法中,當屬藥物外敷最為方便,不僅不受專業知識的限制,還不會有什麼副作用,只要知道穴位在什麼地方,把藥物直接貼在上面即可,且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一學就會,流傳千年的選穴秘訣在家裡用內病外治法治病,最關鍵的就是選穴。選准穴位,再在其上貼上合適的藥物,就能起到讓人喜出望外的效果。下面就以流傳千年的選穴秘訣--《四總穴歌》為例,為你介紹人體最得力的四大穴位--足三里穴、委中穴、列缺穴、合谷穴的治病選穴經驗。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大概意思是,胃部和腹部出了問題,要選足三里穴;腰部、背部不舒服,要取委中穴來治;頭或脖子出現問題,用列缺穴來解決;臉或口腔發炎,合谷穴是不錯的選擇。在胃經諸多穴位中,足三里穴被中醫養生專家稱為強壯之穴,民間也有"常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一說。那麼,為何足三里穴的成績在各穴中最為突出呢?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約3寸的位置,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中醫五行學認為,脾胃屬土,胃經上的足三里是土經中的土穴,故有補腎益精、補益脾胃、補血養陰的功效。如果經常對此處進行外敷或是艾灸,可有效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保持旺盛精力。針刺或按摩足三里穴能治療消化系統常見病,如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而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顯。日常生活中,用足三里穴防病健身的方法非常簡便易行:可以每晚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壓足三里穴一次,每次按壓5~10分鐘,每分鐘按壓不超過20次,以此處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感為宜,堅持3個月左右,自然會使胃腸功能得到改善,讓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委中穴是治療腰背部疼痛的要穴,膀胱經的濕熱水汽在此聚集。該穴位於膝關節後側,也就是窩處,腿屈曲時,窩橫紋的中點。凡是腰背部的所有疾病和不舒服都可以向委中穴求援。具體操作時可以一點 |
推薦閱讀:
※揉腹養生—延年九轉法(上)
※霜降時節,如何養生?
※意拳養生試力
※女性養生保健,一杯茶就好
※食物是最好的葯|吳少沖醫生從五運六氣談未病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