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穿越成崇禎:做這三件事情可以避免明朝滅亡。

有人說歷史是必然的,無法改變,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有人說歷史充滿偶然,一個變數變化,結果可能截然不同。

暫且相信後者吧。要不然就沒必要看下去了。

那如果你是崇禎,要做些什麼事情,才能避免明朝滅亡的命運?

現代人都認同明朝滅亡的癥結,首先在於財政失敗。明朝276年徵收的稅收在永樂年間達到高峰,以後再未恢復過。雖然明末的人口幾乎比明初增加了3倍,可以用來供養政府機關和軍隊的經費卻比明初少得多。

所以我們如果身處到了崇禎的位置,我們可以做的第一件事是迅速增加財政收入:派出太監接管並改革市舶司,也就是海關。

晚明時代,西班牙人來到了菲律賓,以菲律賓為亞洲據點,和中國商船進行貿易,從此美洲的白銀絡繹不絕的來到中國,據計算有數億兩白銀之多,如果明朝可以向這些外貿徵稅,可以很輕易的每年增加數百萬兩白銀而不會增加國內負擔,事實上,清朝道光年間每年在這方面收入600萬兩白銀。而這還是存在有著傳統官僚的大量貪污情況下。 在晚清末期引入西方人來管理海關後,清朝每年的這方面收入甚至超過了一千萬兩。

那明朝的海關稅收是多少呢?據說每年只有可憐的4萬兩........

每年能多出了一千萬兩會怎麼樣?原本明朝的稅收全部換成白銀大約每年收3000萬兩的樣子。

導致李自成造反是裁撤了驛站節省開支,而這麼干只給崇禎省了30萬兩銀子,而為了應對遼東滿洲人崛起的戰爭,增加的「三餉加派」每年不過用了兩千萬兩銀子。

就為了這兩千萬戰爭稅,崇禎逼反了國內最窮苦西北農民,最後,一個造反的驛站士兵率領著數萬農民軍打進了北京。

所以崇禎如果多了這一年數百到一千萬兩銀子,是很可以做些事了,接下來如果他改造國家的鹽鐵專賣等等,同樣可以獲得不下於此的巨額白銀,而且要付出的代價比歷史上他徵收的農業稅小得多。

二,崇禎做的第二件事,是學習正德皇帝,使用宦官和武將在中央建立一支強大的直屬軍隊,這意味著他要找到自己的魏忠賢和江彬,明朝後期的文官政府整體來說已經是對皇帝毫無忠心,他們認為自己的權勢來自科舉而非皇帝。可惜崇禎只到了最後才明白這一點。

有了對自己忠心的宦官和武將控制的軍隊,才可以震懾桀驁的地方軍隊,歷史上崇禎皇帝的做法只是不斷在文官里找出忠心的個體,去試圖控制邊軍,但實際上哪怕有孫承宗這類有威望的文人統帥,也只能起到暫時作用,在後期關寧軍完全我行我素,每年投入上千萬兩銀子的「關寧鐵騎」其實是個笑話。

三.正確的政治策略

現在有不少人提出崇禎應該和李自成或者皇太極議和,但他們都忽略了,在中國古代,和平條約幾乎都只是緩兵之計,能戰才能和!何況無論李自成或皇太極,其實都沒有自己的經濟中心,都需要不斷的從明朝割取血肉為生,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李自成或者皇太極,向明朝議和,其實都不過是敲詐金銀而已。

證據?看看李自成進京後的例子,李自成進京後,數天時間將領們拷掠了7000萬兩白銀,李自成曾經勸他們不要做太過分了,結果將領們回答他:「皇帝是你做了,銀子的事情你少插嘴!」

連李自成自己想約束自己集團的將領都做不到,那怎麼指望這些將領會滿足於一紙合約?

至於和皇太極言和,更是不值一駁,崇禎死後,南明政權不是沒有希望和後金談和,共同對付李自成過。結果呢?

所以第三項事,是拋棄幻想,堅定能戰才能言和的決心,在取得戰場上的優勢前,根本不要指望敵人會主動放棄敵對狀況。

不需要妄自菲薄,身為現代人只要有所準備,是可以比18歲登基的崇禎做得好的,因為你有著現代幾百年的見識和數千年的各國歷史研究可以參考,

而相對而言,明朝的皇家教育實際是有意無意的在削弱皇帝的治國能力,大明宗室在7歲到15歲由詹事府教育,皇帝日常由翰林學士進行定期講座,但講座的主要內容在於四書五經,很少涉及時事時政。當年幼的萬曆,崇禎皇帝向學士們提出如何解決現實問題時,學士們的標準回答無非是:皇帝要努力「修德」成為國民道德典範,治國不在於權謀智略。

推薦閱讀: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關於彗星你可能不知道的十件事情
造成心臟肥大的幾件事情,你可能正在做!是否危險?如何治療!
關於訂婚 讓你始料未及的6件事情
這十件事情,爸爸比媽媽更勝任

TAG:明朝 | 穿越 | 事情 | 避免 | 崇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