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四十景,我們在照片里找到了,可惜是這樣的……

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乾隆皇帝傳旨如意館:按康熙朝繪製的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圖的樣子,為圓明園各「殿宇處所」畫分景畫樣。起初這套圖僅繪了33景,乾隆六年又增加了方壺勝境、蓬島瑤台和慈雲普護3圖,乾隆九年又增入鴻慈永祜、匯芳書院、洞天深處和月地雲居4圖,從而最終成為《四十景圖》。《四十景圖》繪成後,工部尚書汪由敦在每幅圖左側題了乾隆皇帝所作的《四十景題詩》。

這套四十景彩繪圖,分為上下兩冊,配楠木插蓋匣盛裝,歷時十一年才最終完成,製作得非常精美。可嘆的是,《四十景圖》在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被侵略者掠走,獻給了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直到20世紀20年代後期,安徽人程演生才偶然間在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發現了這套圓明園《四十景圖》彩繪書。製作精美的《四十景圖》令程演生大為讚歎。在程先生的多方活動下,館方終於同意他將《四十景圖》拍攝下來,帶回中國。1928年,中華書局出版了《圓明園四十葉》。可惜由於技術所限,這部書是黑白的,國人只能領略原圖風采的十之一二。直到21世紀,從法國原版引進的高清《圓明園四十景圖》,才得以跟中國讀者見面。

《圓明園四十景圖》不但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而且極具史料價值。最近,兩位有心的圓明園研究者劉陽、翁藝從圓明園被毀後拍攝的老照片中,找到了《圓明園四十景圖》中的部分建築。對比圓明園鼎盛時期的恢弘壯麗與被毀後的滿目瘡痍,不由得令人倍感唏噓。

舍衛城

舍衛城位於後湖東北,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坐石臨流的一部分,建於雍正五年(1727年)前後。舍衛城俗稱「佛城」,是圓明園中唯一一座獨立的城池,城四周建有厚實堅固的城牆和高大的門樓。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後,舍衛城中十萬尊大小佛像、設施、法器被洗劫一空,只留下城牆和城門。

1882年,由法國人羅伯特·德·賽瑪耶拍攝的被毀後的舍衛城大門,此時舍衛城大門基本保存完好,雍正帝題寫的「舍衛城」三個字仍清晰可見。

以上幾張照片為民國時期拍攝,照片拍攝者均不詳。從照片上看,舍衛城在民國初期尚存有大量城牆殘跡。1921年9月至1922年11月陸軍十六師曾多次派大批車輛、人員拆毀舍衛城殘餘城牆,第六張是日本人常盤大定、關野貞在這次浩劫之後拍攝的。如今,舍衛城遺址僅存東西北三面殘牆,建築基址已蕩然無存。

知過堂

濂溪樂處亦稱「慎修思永」,位於圓明園偏北部,是一處山擁水抱的園中之園。知過堂在慎修思永殿後,大殿七間接前抱廈五間,內懸乾隆皇帝御書「知過堂」匾額。

1882年由法國人羅伯特·德·賽瑪耶伯爵拍攝的知過堂。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於福海北岸,與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同名。平湖秋月東面有一座弔橋,福海的大型遊船都從此口進入北面的大船塢停靠。橋的東段高台上建有一座重檐攢尖頂木亭,亭外懸掛乾隆御筆「兩峰插雲」匾。

攝影師賴阿芳拍攝於1879年的兩峰插雲亭,從此照片可知兩峰插雲亭並未毀於英法聯軍的大火。

匯芳書院

斷橋殘雪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匯芳書院中的一景,位於圓明園的西北方向。此景是用太湖石堆成的石橋,仿照杭州的意境稱為「斷橋」。

1882年,羅伯特·德·賽瑪耶拍攝斷橋殘雪時,這裡已經被毀得不成樣子。

魁星樓

鴻慈永祜(安佑宮)南部西側河外為劉猛將軍廟,在南向小院里建廟宇三間。此廟始建年代不詳,據乾隆《實錄》載,乾隆七年(1742)三月十九日,帝詣劉猛將軍廟行禮。乾隆五十八年(1793)遵旨翻修劉猛將軍廟一座三間,照舊式油飾彩畫,並拆墁院內甬路 6 米,銷銀 277 兩。據盛期三園平面全圖所見,月地雲居西北角、劉猛將軍廟東南臨河有座圓形建築,1933 年《遺址實測圖》則顯示為八方形,並標名「魁星樓」。

羅伯特·德·賽瑪耶伯爵於1882年前後拍攝的魁星樓。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於三山五園的故事請看攝影出版社新出的——

圖 | 攝影出版社提供,選自劉陽、翁藝著《西洋鏡下的三山五園》

編輯 | 黃加佳


推薦閱讀:

從八字中找到我的財神爺
因出演《新金瓶梅》,假戲真做找到現實版武太郎,大秀幸福生活
【每日必看】終於找到了這九幅圖!看完你會感謝我的!
找到自己的路,好好走在自己的路上
【乾貨】9個秘訣幫你找到靠譜的P2P平台

TAG:照片 | 這樣 | 我們 | 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