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東京城市空間演變與新城建設

東京地域範圍概況

涉及到「東京」地區地域範圍的概念由小至大依次為東京都——東京圈——首都圈。

東京都即東京行政轄區範圍,大體上位於日本列島的中心、關東地區的南部。由23個特別行政區和26個市、5個町、8個村所組成的自治體,人口約為1299萬人(截止至2009年10月1日),面積約為2188平方公里。

東京圈是由東京和三個鄰縣——埼玉、神奈川、千葉縣組成,人口約3500萬,面積13381平方公里。

首都圈是由東京都和周圍的七個縣——埼玉、神奈川、千葉、群馬、櫪木、茨城和山梨構成。人口約4200萬人,總面積32300平方公里。

圖:東京都市圈範圍

圖:東京市區縣分布

表:東京地區概念範圍人口

首都圈空間格局演變

1956年制定了"首都圈建設法",這是第一次基本規劃.主要內容是限制市區發展,將市區周圍的近郊地帶劃分為綠化地帶,外圍地區為發展工業的地帶,類似於倫敦1945年的規劃.

1965年修改了"首都圈建設法",重新劃分區域,分為市區, 近郊整治區,城市開發區,但仍然沒有控制住人口和產業向東京及其周圍的大量集中,結果形成了"東京一極集中"的國土格局.

1983年公布了"首都改造構想草案",提出"糾正單一中心的結構,建立聯合城市圈"的基本方針,即在東京都市區以外的大城市圈內, 於多摩,神奈川,崎玉,千葉和茨城南部建立五個獨立城市圈,每個圈有一個核心,朝副中心的方向發展,提高地區的社會經濟獨立性, 並與東京市區進行適當的功能分工,由原來單一中心,變為多中心多層次的區域空間結構.

1987年的第四次全國綜合開發提出建設"多極分散型"國土的總戰略, 東京圈突出首都功能,以及在金融,信息等方面的世界城市機能, 而把一些次要的功能分散到地方城市圈去.

圖:首都圈空間格局演變圖

首都圈發展中新城規劃建設演變

早在戰後(1946年)的「帝都再建計劃」和「戰災復興城市規劃」中,就明確提出在市中心向外40-50公里範圍內,建設十幾個人口規模為10萬人的衛星城市,以及7個人口規模為20萬人的外圍城市。

50s:近郊新城建設期,規模小、布局分散。1958年,第一次首都圈整治規劃提出在東京郊外三個方向規劃新城的設想,包括多摩、琦玉、千葉。1959年,東京都市圈內的町田、相模原、日野、八王子地區也被指定為城市開發地區,分散中心城市功能。

60s:近郊新城建設期,規模開發,卧城為主,功能單一。1960年代開始,隨著東京開始建設快速交通系統和多功能住宅單元,新城成為實施分散東京城市功能戰略的一個主要手段。1965年通過了多摩新城規劃,1966年開始建設。這一批新城由於規劃規模太大,並沒有完全實現。

70s:開始遠郊新城建設,功能完善和大規模新城中心建設。從1968年第二次首都圈規劃開始,多中心的都市結構成為規劃方案的中心議題。1976年第三次首都圈規劃提出在首都圈中分散中樞管理功能,建立區域多中心城市複合的設想,在距核心區40-50公里進行核心城市(橫濱以及川崎等)以及新城建設。

80s:遠郊新城建設進入成熟期,功能提升和布局完善。1982年發表的「東京都長期規劃——以21世紀為目標」中提出「多核心型」城市結構,其含義是,「控制商務功能向中心區的繼續集中,使其向副中心和多摩等城市疏散,促進就業和居住平衡接近的城市」。1986年第四次首都圈規劃中提出「商務核心城市」概念,引導東京中心的商務辦公功能向商務核心城市集中,最終在東京都市圈範圍內形成「區域多核心功能分散」的都市圈結構。圍繞城市中心,形成新宿、池袋、澀谷、上野/淺草、錦系町/龜戶、大琦和臨海七個副都心,並增加了青梅市、熊谷市、成田市、木更津市、厚木市等5個城市為副次核城市。

圖:首都圈結構示意圖

90s: 地域一體化時期。1999年第五次首都圈總體規劃,追加了町田市、相模原市、川越市、春日部·越谷市、柏市,形成環狀核心城市群。新城功能從「分擔首都核心區次要職能」向「提升首都圈的核心競爭力」轉化。進一步完善商務核心城市,新城建設著眼於包括商務、居住、產業、物流、防災、環保等多項綜合城市功能的發揮,提升首都圈的整體競爭力。

圖:環狀大都市圈結構

圖:東京歷次首都圈規劃內容及新城發展歷程

本次內容由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規劃三所(控詳規劃研究中心)供稿


推薦閱讀:

全球智慧為城市未來把脈 世博論壇成可貴遺產
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真正難點在這裡
評論稱婚姻法新解釋是「城市人的法律」
實拍:年輕人最喜歡的中國十大城市,你的家鄉名列其中嗎?
滬上穿行---2017.3.12

TAG:城市 | 東京 | 空間 | 案例 | 演變 | 城建 | 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