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競技推手的思考——雷世泰

對競技推手的思考——雷世泰

對競技推手的思考(2)樁功

那麼有人要問,既然規則不離譜,為什麼推手比賽不好看?為什麼和平常的推手相去甚遠?

我的看法是,推手比賽場面之所以不好看,雖然不能說與規則無關,但主要還是選手的基本功差使然。樁功差,身法差,手法差,步法差,不會卸力,更談不上借力,於是就只有拼力氣,拼體力,這樣,比賽場面又如何能好看?沒有功力,只有氣力,定出再好的規則也沒用。

功力之首,最基本的基本功就是樁功。

下盤要穩固,腰腿要有力。太極拳雖然講究不用力,或少用力,但那是建立在已經有了力的基礎上,練任何項目都要有力量和耐力做基礎,沒力先練力,有了力再練怎麼少用力或不用力。

樁功所出的是從頭到腳的整體力,而不只是大腿肌肉的力量,也就是說,靠蹲杠鈴、深蹲起等是練不出來的。站樁要把整體結構站出來,站結實,對孫式拳來說就是三體式,其結構是以兩橫(兩肩、兩胯連線)一豎(從頭到尾閭的脊椎)為基本骨架的彈拱結構,既結實又有彈性拱型結構的最大特點,是任何一點受力時,該力會立刻分散到結構的全體,所以這種結構的承受能力非常大,大跨度的場館屋頂,橋樑,隧道,涵洞等都採用拱型。孫式三體式就是採取這種結構,不要求步子大,不要求架子低,但要求結構嚴整、結實。

有了彈拱結構還要求保持穩固,結構不變形。不但在自己站樁時要結構嚴整,就是在激烈對抗中,在受到很大外力時,仍然要保持架子不散,這就要有彈性,或者說要結實就還得有彈性,結構合理又有彈性,當然結實。這次比賽中就有一些選手做得很好,不論姿勢高低、不論進退快慢、不論來力大小,他始終都能夠保持身體架型不散,也就是經常講到的「守中」,不前仰後合左歪右斜,這就為他化解來力、發出本力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你能守中,別人就不容易動搖你的重心。

這就象推沉重的大石頭下山,人本來是無論如何也搬不動的,但是如果這裡挖挖,那裡撬撬,把石頭弄得先晃動起來,越晃越大,最後終被推動。人也如此,太極拳之所以能小力打大力,就是要讓大力者自己動起來,動,就有慣性,有慣性就容易為人所乘。反過來,自己不要去做那石頭,自己的結構不散,不亂,不失衡,才能不給對方以可乘之機。守中是動態平衡,不是靜態的,是靠每個關節點的彈性和全身總體的調控能力來完成的。

孫式拳的樁是三體式,一切的用法都是以此為基礎的,不僅練孫式三拳萬變不離三體式,在應用中也同樣因此,所以在推手的過程中就應該始終保持三體式或近似三體式的姿勢,而實際上很多人推起手來卻是以馬步或弓箭步居多,造成了練與戰的脫節。孫式拳是以打翻浪勁,走立圓為特徵的,即使太極拳推手也仍然持此原則,一切的手法、身法、步法、勁力都植根於三體式,偏離了這個基本樁架,平時練的東西全用不上,最後就只能拼力氣了。

要想在推手中擁有強有力的樁基,固然要自己多站樁,但要想應對推手競賽這樣高強度的比賽,還需要進行一些專門的、有針對性的輔助訓練。比如可以借鑒一下大相撲的訓練方法,被訓練人以馬步站在中央,別人從不同方向跑動著去撞他,撞來撞去,人的受撞擊能力就大大增強。不但練了樁功,還練了反應。

我的辦法是改撞為推,從開始的有規律、有控制的推,到無規律、大強度的推,最後改推為撲,用虎形的雙劈掌在跑動中直接向胸部撲;從開始的用手臂擋架到最後完全不用手臂擋架,直接用身體接;還可以把眼睛蒙上,只憑感覺來接。這樣練雖然簡單枯燥,還只是初級訓練,但效果顯然比胡亂推好。

對競技推手的思考(4)身法

人有上、中、下三盤,胯主下盤,腰主中盤,肩主上盤。我們通常說的「身」就是指肩與胯之間的這一段,也就是軀幹。平常都說「身體」,其實這兩者不是一回事,身是身,體是體。體主要是指四肢,是用來動的,俗語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動,才有勤與不勤之分。那麼身是幹什麼的?是主宰,是根本,是用來支配體的。四體可以缺失一二,甚或三四,人依然可以活,但身不能缺,無論是橫向還是豎向把身去掉一半,即使是四分之一,也一定活不成。

這就決定了身的重要地位,是主宰的、根本的、支配的地位,體的一切活動都由身來控制。我們發力是起於足下,通過胯、腰、肩的傳遞,最後達於手,在整個過程中是腰胯在發動,讓腿去蹬地,把地的反彈力傳上來再發到手上去。腰胯本身並不主要起發力作用。這一點常常被誤解,因為拳經上說「命意源頭在腰隙」,「腰為主宰」,所以就在腰上拚命使勁。我們下象棋都知道,將、帥雖然是主宰,但卻不能輕易動,一到老將得動時形勢就不會美妙了。軍中主帥的作用是運籌帷幄,指揮調度,而不是衝鋒陷陣,出大力、流大汗。腰也是如此,不能輕動,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撐,所謂「塌腰」是把原本向前自然彎曲的腰至少挺直,形成「立柱頂千斤」,與整個脊柱形成完美的拱形結構。從腰的外型我們也可以知道,它是軀幹中最細的部分,所以是用來支撐而不是用來亂動的。向前彎曲是主要功能,向後彎就得特殊訓練,左右轉動的幅度也有限,打拳中不是不能轉腰,而是不能輕易轉,動要先動胯,胯帶著腰,腰帶著肩。身法首要一條就是整,整的前提是肩與胯合,胯和肩連動而不分著動,才能整。也就是說,兩肩和兩胯就象一塊門板的四個角,這四個點圈出的恰恰是「身」的範圍,門板如果要結實就要盡量減少四個角之間的相對運動,否則扭來扭去,板就散架了。

身法的第二條就是含胸拔背,也就是分清身的陰和陽,許多人都不明白我們的身體哪面是陰,哪面是陽,都以為前面應該是陽面,後面應該是陰面,其實是大謬。後面是陽面,前面是陰面,這不是我們能夠選擇的,是我們從爬行動物老祖宗那裡繼承來的,我們四肢著地時,凡是能夠曬到太陽的地方,就是陽面,曬不到的地方是陰面。督脈在後背,上升,屬陽;任脈在前胸,下降,屬陰。陽面是發力的,陰面是不發力,是要受保護的。所以,正確的身法是含胸拔背,「力由脊發」,而不是挺著胸向前撲。反過來,卸力要從前面走,在自己的身上給來力找通道,所謂「引進落空」,都是陰面的任務。陰陽面搞不清,就談不上身法。

身法的第三條,是不要完全正面對敵,而是斜45側向對敵,也就是盡量保持最接近三體式的身形,也是最陰陽相合的身法。三體式是被實踐證明的最佳發力結構,萬變不離三體式,就是為了時刻處於最佳發力狀態。三體式的前後腳是45°夾角站立,所以決定了身體(也就是軀幹)的平面應該是與前腳尖的方向也成45°角,而不是正面向前,如果站成完全正面向前時,兩肩與兩胯一定不合,一定是扭著的。

身法的第四條,走身法就是走重心,自己的重心要盡量控制在支撐腿(一般是後腿)上,不要輕易把重心前移,常常見有人象推車一樣,後腿蹬得筆直,身體重心完全撲在前腿上,一個大弓步跨出去,這個姿勢有三點弊端:一是容易被對方拉個「順手牽羊」;二是容易被對方左右搬動,因為重心完全到了前腳,後腳虛起,一旋就轉;三是不能連續向前發力,要想再發力就得把後腳先拿上來,而造成斷點,這在講步法時已經說過,這不僅是步法問題,更是身法問題。

君子如射,正己而後發。我們講身法,就是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己不正,又焉能打人?手腳都長在身上,身法若不好,手法腳法要好不啻緣木求魚。

對競技推手的思考(5)手法

手法不是招式。

法者准也,手上有準,出手有度。

手法,就是手該練成什麼樣,而不是通常理解的招式。成都寶光寺有對聯:「法外人,法無定法,本來無法法也;人間事,了也未了,何妨不了了之」。對於推手「手法」的理解,一定要從「法無定法」的角度來考慮,它是原則,是方向,而不是具體的招式。也就是說,要廣義的而不是狹義的「手法」。

手法之一,手上要有感覺。

太極如摸魚。摸魚,而不是捉魚,水渾,看不清水裡的魚,只能用手去摸,一旦碰到立即抓住,這裡完全憑藉的是手感,「一觸即發」,「感而遂通」,自發的反應,而不用通過大腦的指揮。太極拳推手的手法就是要練出摸魚的感覺,所謂「彼不動,己不動;彼若動,己先動;意在人先,後發先至」。這裡的動,不是自己主觀要求,而是捨己從人,隨著對方走。手上有了感覺,怎麼動都能夠用上,手上沒感覺,學了百式千招也沒用。

手法之二,手要有感覺,就必須鬆柔,而不是僵硬。

手不能象木棍,應該象章魚的觸手或者象蛇,既柔軟又有力。無論是沾連粘隨,不丟不頂,還是捨己從人,勿忘勿助,都離不開手對手的感覺,手之間的親和力,換句話說,就是你的手要象蛇一樣纏住對方,讓他想甩甩不掉,想頂又頂不上勁,處處受制,動輒得咎。現在的推手,特別是推手比賽中,大多數是硬碰硬,或者直著硬撞,或者橫向硬搬,總之,都是一鎚子買賣,打上就賺,打不上就算。推的人和看的人其實都不滿意這樣,究其原因當然有多方面的,但手太僵硬,手上使勁太大,是主要原因。許多人總覺得,推手、推手,當然手上要用力。其實不然。推的是手,接觸的是手,但惟獨手上不能用力,用了力,周身一體的整勁沒有了,氣浮上來了,自己的意圖暴露給對方了,自己的弱點也暴露出來了,這些都完全違背太極拳的基本原理。所以老子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柔弱勝剛強」。

手法之三,手不打人,或者說,手不發力,只傳力。

手是感測器,把周身調動起來的力通過手的接觸傳遞給對方,自己並不發力。這一點很多人是不贊同、不理解、不習慣的。胳膊只要一僵硬,下面傳上來的力就打了折扣,被梗阻,被內耗,不但添不上力,還減力,正所謂「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許多人打拳愛喘,這是氣上浮於胸,不能下沉,究其因多為手上用力過大所致。中國武術講究下盤功夫,無論練何拳都先站樁,這是對的,蓋房子先打地基。西方人的理念就不同,炫耀自己孔武有力總喜歡把胳膊一舉展現胸大肌、背闊肌、肱二頭肌,他們認為胳膊粗就有力。我和老外推手,他們大部分人的胳膊有我的兩個粗,體重都在200斤以上,塊頭大得足可裝下我,但腳下沒根,一搭手腳下就不穩,再有力也用不出來,越用不上勁就越要用勁,結果是胳膊上較的勁越來越大,氣也越來越浮,弄不了一會兒就氣喘吁吁,氣一喘就更腳下浮,惡性循環,他們自己還不知道為什麼,直到累得坐在地下起不來,用手拍著地,說我是「推手機器」,因為我連推兩、三個小時不喘。其實不喘不光是體力問題,更是基本理念問題,拳是用手打的,但是力並不由手上發,不明白這點,無論自己打拳還是與人推手,無疑都會喘。

手法之四,走意不走形,或者不可拘泥於外形動作。

所謂「走意」,就是你發的勁並不由外形決定,而是由內在的意念而定。比如說「擠」,標準動作是手背和小臂成斜面對著對方,另一手搭住做助力,向前推去,於是許多人就在手臂的角度、擠去的方向、手腳的搭配等上面糾纏不清,其實這只是擠的外形,外形可以千變萬化,而擠的本質只有一條,那就是用我的重心把你的重心排擠出去,佔了你的位置,我教人時都讓他們想像擠地鐵和公交車的滋味,你只有奪了他的位置,才完成了擠。要奪位就得連根拔,撬動其根,而不是簡單地向上斜著搓就行的。不管手是如何接觸的位置,只要意念到了對方的重心之下把其撬起來,就擠成功了。

順便說說太極十三式。這十三式講的不是手法,偏偏我們許多人一談起太極拳推手卻總是先把這十三個字擺出來。

「掤捋擠按,采捩肘靠,進退顧盼定」。這十三個字大家都可以順口說出,滾瓜爛熟。

但仔細考察,掤是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的,是彈拱結構的那個彈性,須臾不可或缺的,怎麼能簡單的歸結為手法呢?

捋擠按也不是簡單的手法,捋是順著對方的動向再加一點助力,不只是向後可以捋,向上、左、右、下難道不能?擠剛才說了,象打楔子,撬動其重心。按是從上向下砸掉其重心,象拍皮球一樣,把其打起來,形意的劈拳,虎形,太極拳的按,都是用重心去砸對方,而不是向前推一把了事。你的重心沒有動起來,沒有把對方的重心打得動,光講手法不會有效果。

如果說掤捋擠按和采捩還勉強可算與手法沾邊,那麼肘和靠就根本不是手法,只是告訴你一種貼身近打的可能路徑,告訴你可以用肘打,也可以用肩靠,但怎麼用並未細說,極其籠統,沒有實際內容。這還不算,後面的「進退」「顧盼」「定」,就更與手法無緣,更沒有內容。

所以,這個太極十三式其實根本不是對我們講手法或用法的,而是太極拳練功進步的階段。「掤捋擠按」是初級階段,兩臂到一臂距離時的功夫,以大開大合、大進大退來化與發;「采捩肘靠」是進一步,半臂距離到貼身打的功夫,采、捩都是小動作,肘、靠更是非貼身不可,不需要大動作也能化打;「進退」是手可以不動,只腳上進退即可打;「顧盼」是腳上也可以不動,只身體有動就搞定;「定」,則是「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不動也打。

十三式的真正含義,不是在那裡摳字眼,玩概念,從文字到文字地想當然就能明白的,它是行動指南而不是教條,要真正弄懂它,還得從實踐中來,不可人云亦云,亦不可亦步亦趨,一定要勤於動手、勤于思考,手腦並重,或可一得。

對競技推手的思考(6)卸力

卸力,就是化,不會卸力就只有頂牛。要「引進落空」(這是太極拳必須作到的),就一定得會卸力,不給對方的來力在自己身上找到去路,最後就只有頂或丟。

什麼是卸?扛過大包,挑過重擔的都有這樣的體會,重物落地一定走最直接的路線,肩一松,大包落地,或者腿一蹲,重擔落地,一定是緊貼著自己的身體下落,不會多費力向外推去。借鑒到推手裡面,卸別人的來力,一定也是從受力點找最短的路徑,把力卸到地上去,就象卸包袱一樣。

這裡有兩點最要緊:一是盡量少用自己的力,盡量利用對方的來力讓其下去;二是一定要向下卸,「善下之」,充分利用地球的引力,讓重力去做功,而不是自己克服重力去做功。

對於第一點,最容易太過用力或者不用力,都不對。太用力就頂,太不用力就丟。許多人在學習之初就刻意追求「大松大軟」,而且把其絕對化,只要化不出去,就是鬆軟得還不夠。這是還不會走就想學跑了。鬆柔(是柔不是軟,雖然這兩字常常連用,但在太極拳的專業術語中二者是有本質區別的)當然是我們所追求的,但那是練習到高級階段才能有的功夫,我一再強調過,作到不丟不頂的前提是,先能丟能頂,沒有這個資格,就談不上不丟不頂,談了也是白談。

要想卸力的前提是先能接住來力,接都接不住,一切免談。接手時太用力當然不行,可是一點不用力行嗎?那對方一定長驅直入,就不是引進落空,而是引狼入室了。這裡關鍵是什麼叫「引」,如何「引」。

引,就是有接觸、有抵抗的撤退,用後撤把對方的能量消耗掉,而積攢起自己的力量。把對方的力按照自己的願望引導到合適的地方,讓自己舒服而對方不舒服,讓來力打不到自己,或打不動自己,自己卻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變被動為主動,積蓄力量,適時反攻。拳經云:擎開彼勁借彼力,引到身前勁始蓄,鬆開我勁勿使屈,放時腰腳認端的。明白說出,在前半段,要「擎」要「引」,而不是松,只有到要卸力、發力(這是同時的,所謂化、打合一)時才能松。

先接住,再卸掉,兩者缺一不可。那麼卸力的路徑(通道)在什麼地方?簡單說,就在自己身上,更準確說,是自己身體的陰面,陽面要留著發力用,如果從陽面走,就犯了頂撞。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卸力的同時,就要發力,化和打是同時的,所以必須一個走陰面,另一個走陽面,才不會撞車。

人最主要的陰面就是前面走任脈的地方,練拳一再要求「含胸拔背」,而不是挺著胸,就是為了讓身體的前面保持一個順暢的通道,讓來力可以無障礙地「下之」,有人形容為「勢如滑坡」,也很形象。總之,是要向下卸,而不是左右或其它方向,道理前面講了,就是這樣最方便、省力、快捷,只要讓出通道,重力就會作功。向任何別的方向卸都不如向下保險,不容易讓對方隨上。

對競技推手的思考(7)借力——雷世泰

能卸力還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能借力,才是。太極拳,乃至武術,最高的境界是借力打力。

這裡說的借力打力不是通常所理解的「順手牽羊」式的打法,你打來,我借著你的來勢再加上一把勁,把你打出去。這也是一種借,但是只有對付二把刀、三腳貓的功夫可以奏效,或者說,對於單向衝擊力可以有效(只是「可以」,還不一定有),這些人打拳顧前不顧後,發力意圖太過明顯,一看就知道,容易「被借到」。而武藝練到一定階段,周身一體,結構嚴整,身體內有對撐拉勻的內勁來平衡發出的外力,所發出的又是渾圓的組合力,對這樣的打擊就很難用前面的簡單辦法來借力了。

這裡有個很簡單的問題,我們說借力,到底借的是誰的力?「當然是對手的力呀」,沒錯,但不完全。不要忘了,歸根到底,我們所有發的力都是來自地面的反彈力,這是我們唯一可以依靠、可以「借」到的地方,如果我們懸在空中就什麼力也發不出,「消息全憑後腳蹬」,蹬哪裡?還不是蹬地嗎?所謂「接天之氣,借地之力」,離開大地這個母親,我們就失去了發力最根本的依託。搞清楚了這一點,再回過頭來談借力就容易多了。也就是說,對手的力是要借的,但不是簡單的「拿來」,而是利用地面,把來力卸到地面上,再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把其返回到對方身上去,而且返回去的不僅是對方的來力,還要再加上我們自己本身發的力,兩者合起來反打回去,這才是完整的借力,也才是效益倍增的打法。只有作到這樣的借力,才真正能實現太極拳的「不怕你用力,就怕你不用力」,你打我就等於打自己,越用力打,打自己就越厲害。

這樣借力的關鍵是方法要正確,卸力和發力的方向、路線要對,來力要從前面(陰面)卸下,返回去的力要從背後(陽面)發出,協調的樞紐就是松胯。靠松胯把對方的來力卸到地面上去,同時也把自己的重心一起砸到地面上,這兩者合起來產生一個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沿著脊背上行,從兩肩向前合抱而出,達於手端,最終發到對方身上。「含胸拔背」的要求,正好順應了這樣卸力與發力的路徑特徵,「含胸」則來力能如水銀瀉地順勢而下,「拔背」則去力能鼓漲而發,從身體的陰面卸下,從陽面發出,陰面收縮,陽面發散,這也是順應身體自身的規律。其實我們所練的一切拳路動作都是在訓練這樣的「陰陽相合」,典型的就是太極拳的懶扎衣,形意的劈拳,都要前面化,後面打,合起來就是借力打力。

懂得卸力才談得上「引進落空」,懂得借力才談得上「牽動四兩撥千斤」,不卸就談不上借,不借,任憑誰也撥不動千斤。接住、卸掉,就是吞;再發力,就是吐。這兩者幾乎是同時的。這似乎不可能,總要先吞進去才能吐出來呀,怎麼能同時?蓋因其進出的路徑不同,前進後出,前下後上,前吞後吐,前化後發。總之,前後有別,陰陽有序,化打有法。

對競技推手的思考(8)孫式推手的特點

前面幾篇分別談了孫式推手的樁法、步法、身法、手法、以及卸力、借力之法,在這些方面孫式拳都有自己的風格、特點。風格是在共性之下的個性,各家太極拳的推手從總體講都是相同的,都遵從共同的原則,但在具體實施中有著各自的著重點,形成了風格。有風格才有多樣性,有多樣性才有生存競爭,才有發展,有進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才能為太極拳和太極拳推手做出有益的貢獻。所以,我這裡講孫式太極拳推手的特點,就是想要說點真的、實際的、自己的東西,供愛好太極拳推手的人,不論練何種太極拳,以為參考,以為資料。

一,打立圓,這是與孫拳拳法的特點緊密相連的。這個特點就是以三體式為構架,以走胯來發力,從而衍生出前卸後發的化打方式,這樣打出來的路線,一定是立圓而不是橫圓。所以孫式推手更多接近形意拳,特別是劈拳,起鑽落翻,象搖轆轤一樣,把人帶起來,打出去。這也用不著奇怪,因為孫拳本來就是三拳合一的,在孫式太極拳中就用了許多形意拳的概念和動作。走什麼圓不以人們的喜好為轉移,而來自各家拳種本身的設計。以走腰為主、向左右卸力的化打方式一定走的是橫圓。這不牽涉到哪個好哪個不好的問題,有什麼樣的拳架設計就有什麼樣的推手理念與路線。拳架是皮,推手是毛,有什麼皮就長什麼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走立圓是把來力向自己的身上引,從自己身上向地上卸。走橫圓則是把來力偏過自己的中軸線,向身外引,讓來力走偏,從而達到化掉的目的。

對孫拳來講,不是不能走橫圓,而是走橫圓不如走立圓方便,不如走立圓穩當,不如走立圓直接。

方便,是因為三體式本身就是前後、上下打方便,橫打不是長項,對馬步橫打才是長項。

穩當,是因為走立圓這個架子容易保持整齊、堅固,而走起橫圓來,特別是轉動腰而不是轉胯時,以兩肩、兩胯為四個角的狀似門板的完整結構就會從中間被破壞,造成肩與胯的不合。

直接,是因為可以在化的同時就打回去,前面的《卸力》和《借力》文中已經談得很詳細。

二,走胯。無論是卸力還是發力,胯都是關鍵,即使走橫圓要轉也是轉胯為主,而且是能少轉就少轉,盡量用直打出橫力的方法,並且,盡量不讓腰去承擔旋轉的任務,以便保持以三體式為基本形態的彈拱結構的完整和牢固。走胯最隱蔽,最直接,最快,更重要的是力量最大,令對手防不勝防。在打立圓中胯的作用尤其關鍵,胯能夠動起來,就可以把整個脊椎乃至全身帶動起來,如一條大龍般彈抖發力。

三,守中。首先是意念,由意念帶領著全身,時刻守住自己的中,不失衡,同時不離對方的中,無論是用手、肘、肩、胯,膝,發力打還是不打,意念都始終不離對方身體的中軸線,即使對方脫手來打我,我的手也要先到他的身上,因為我的意念時刻不離其身軸,你不開門我還要撕開一個門進去,何況你現在自己開了門?所以,孫式推手不怕對方脫手打人,你脫了手,不但打不到我,還為我製造了機會。

四,打重心。具體就是打支撐腳上的重心,我的意念要打在對方支撐腳後面一到三寸遠的地方,凡打必以破其重心為目的,讓其兩腳一起動。一般規律都是教人打兩腳連線的垂線方向,這樣好打,但這樣動搖不了對方的平衡,他只要把一個腳移動一下就構成了新的支撐結構。打重心腳,讓其兩腳一起動,他就沒有了調整的時間。

五,較量在腳下。無論是化還是打都要整體動,進退有序。進、先進前腳,退、先退後腳。好處是隱蔽,不易被覺察,等到察覺時重心已經被衝動。這樣的進退法與拳路中的設計和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平時怎麼練的在推手中就怎麼用。雖然是「推手」,但較量的卻主要是腳下的功夫,下盤穩定,在心理上就先不輸,腳下沒根,身手再巧妙也架不住人家腳踏中門的一衝。孫式太極拳設計為進退活步,就是要求周身一體,一動無不動,充分體現「消息全憑後腳蹬」的原則。上柔下剛,手要儘可能柔,利於聽勁進手,而腳下則要剛勁有力,「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西南北風」。換句話說,推手推的是實力,光靠技巧玩勁兒,只能對付基本功不如自己的人,或者體重、力量少於自己的人,碰到強手就一籌莫展。所以,孫式拳推手「始於足下」,決於足下,「手是兩扇門,全靠腳打人」,在這裡有特殊的意義。

http://www.sunlutang.com/?cat=40&paged=3

推薦閱讀:

圖書推薦:這本書可能刷新你的三觀
談獨立思考
喬治?索羅斯若干思想及其思考(之三)
為何會覺得自己膚淺,以及如何擺脫這種局面?
如果你的父母從來沒有教你什麼,有哪些能力是必須的並且可以通過自己後天培養的呢,請問要怎麼培養呢?

TAG: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