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傳》作者 伍恆山 讀書摘記
07-10
釋迦牟尼佛傳伍恆山用一定手段制伏對手叫調伏,如對待柔弱的人用正常的方法使之順服,對待強項的人用力量使之降伏。所謂求人不如求己,一切法則都在自己的心念及修行之中。佛又對他說:「雖然你是在家裡,戴著珍寶首飾,穿著華麗衣服,但如果能認真收攝各種情根,厭惡並遠離那些慾念,那麼,這也叫做真正的出家了。「雖然你的身體在曠野中行走,吃的東西十分粗澀,但如果思想中還貪戀五欲,這也不能叫做真正的出家。「一切造作的善惡,都是從心意中生出來的,所以真正出家的人都要將心作為根本。」佛見到他們善根成熟,可以得度,於是接受他們的請求,給他們削髮出家。他們聽了佛講的諸法皆空、無常、無我、苦的道理,又聽了佛宣講的四諦法門,煩惱斷除,證得阿羅漢果位。到這時,佛陀座下已經有五十六位阿羅漢。佛跟他們講演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又講演四諦法門和萬法有生必有滅的道理。迦葉聽完佛的說法,當下就領悟至深的道理,遠離塵垢,得到法眼的清凈,後來漸漸修至阿羅漢果。五百弟子後來也得到法眼的清凈,修成須陀洹果,最後漸進修行,終於證得阿羅漢果。迦葉對兩位弟弟說道:「我見到世尊成就大慈大悲,有三樁事十分奇特:一是神通變化;二是慧心清澈,決定成就一切種智;三是善於推知人的根本,隨機說法,使他們領受;因此我願意跟從他出家修道。我現在雖然為國王臣民所敬愛,言辭犀利,無與倫比,但究竟不是永斷生死的法門,只有如來佛所演說的道法,足以斷除生死之境。既然碰到如此偉大的聖人,我豈能不勉勵自己,向他學習呢?否則,我豈不無心無眼了嗎?」佛教主張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善因結善果,惡因結惡果,強調現世修行的重要,這為宿業的轉化提供了極方便的法門,在很大程度上順應了那些心地善良的人們的願望,從而贏得了人民廣泛的支持。釋迦牟尼宣傳四聖諦教義,即苦、集、滅、道諦,指出了苦從業生,業就是集諦,稱之為世間因果。要想解脫種種痛苦,就必須停止由於愛欲所生的業,從而獲得絕對的精神解脫,這就是滅諦。要想得到寂滅之果,就必須用種種方法進行實踐,這就是道諦。滅是道的果,道是滅的因,稱之為出世間的因果。四聖諦指出人生處在痛苦中,以及它的原因,解脫的目標,以及解脫的方法,等等,對當時現世生活寄予巨大同情,同時人們可以借這種道理和途徑達到解脫的結果,等於給人們指出一條解放的大道,到達天國的大道佛陀對她說:「娑婆世界的一切,本性都是由『苦』集聚而成,人的一輩子從始至終都是苦,生苦、病苦、老苦、死苦、怨苦、別離也苦。我們生活在塵世中,等於是生活在一個『苦』的過程中。要解脫這種苦難,我們必須領悟這個『苦』的本質,明白諸行無常的法則,了解苦、寂滅、空的道理,從而以現世的修行,來達到對生命之苦的解脫。」佛陀說道:「同樣道理,身體行動前,要反覆觀照;話語說出前,要反覆觀照;思想產生前,要反覆觀照。」佛陀回答說:「我為什麼要怕他呢?我不是怕他,只是不願意和他相遇,發生衝突。與愚人見面發生衝突是不明智的。如果你現在跟他見面,就勢必要跟他爭辯。他現在正懷著滿腹的邪念,就像一條惡狗,你去打它,它反而叫得更凶,更為狂暴。所以對付惡狗的辦法,就是不要觸犯它。這樣,就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了。佛陀告誡善生說:「真正長者和長者的兒子,只要懂得『四結業』,不在『四處』作種種惡行,並且又能懂得『六損財業』,那就叫真正的善生(與青年的名字『善生』語義相關)。「真正長者和長者的兒子,能離棄『四惡行』,敬禮六方,就能在今世獲得善報,後世也能獲得善報,這樣今世植下了善的根基,後世也植下了善的根基。在世上就會被智慧者所稱道,死後就能升入天上最好的去處。「善生,你應當知道什麼是『四結行』。」「『四結行』是:一種殺生,二種盜竊,三種淫逸,四種妄語。」「什麼又叫做『四處』呢?」「『四處』是:一者貪慾,二者恚怒,三者怖畏,四者痴愚。」「長者或者長者的兒子在這『四處』而做出惡行,那麼他的生命就會有所損耗。」佛陀說到這裡,又做一首頌來加以說明。貪慾、嗔恚,以及怖畏、痴愚,有這四種毛病的,他的名譽就會日漸減損,就像月亮走向晦暗一樣。說完,佛陀又告訴善生說:「不在『四處』作出惡行,那他的生命就會有所增益。」佛陀又重新做一首頌加以說明。在貪慾、嗔恚、怖畏、痴愚這四處,不做出惡行的,他的名譽就會日益增廣,就像月亮走向圓滿一樣。佛陀又告訴善生,說:「什麼是『六損財業』呢?「『六損財業』就是:一者耽湎於酒,二者賭博遊戲,三者放蕩,四者沉迷於伎樂,五者惡友相得,六者懈怠懶惰。」「善生,長者或長者的兒子,只有懂得什麼叫『四結行』,不在『四處』作惡,又懂得『六損財業』,這才叫做善生(善於生活,也是與青年的名字語義相關的),才能夠離棄『四處』,供養六方。「只有這樣,今世才能得到善報,後世也能得到善報;今世能植下善的根基,後世也能植下善的根基。」「這樣的人是在今世被智者所稱讚的,死後是能升入天國的。」佛陀繼續闡明他前面所說的話:「善生,你要知道飲酒有六失。」「什麼叫做六失?」「一失失財;二失生病;三失引起嘴角爭端;四失有惡名流布;五失恚怒暴生;六失智慧日損。」「長期飲酒不已,不能有所節制,他的家產就將日漸減損。」「善生,賭博遊戲也有六失,你知道么?」「賭博遊戲的六失是:一失財產日日消耗;二失即使贏了,也容易產生仇怨;三失將受到智者的責備;四失他人不會敬重你,也不會相信你;五失被他人疏遠;六失容易產生盜竊之心。」「長期賭博遊戲不已,他家的產業就會日漸減損。」「善生,放蕩也有六失。」「一失是不能護衛自己的身體;二失是不能護衛自己的財貨;三失是不能護衛自己的子孫;四失是自己常常會擔驚受怕;五失是常常受到種種痛苦邪惡之事的纏繞;六失是喜歡生出許多虛妄之事。」「不加節制,放蕩不已,他的家產也會日日減損的。」佛陀又講到沉迷於伎樂也有六失,如果沉迷於伎樂不已,也是會使家財日益減損的。佛陀又繼續說道:「善生,惡友相得也有六失。「一是很容易很方便相互產生欺騙;二是喜歡暗地裡獨自呆著,常常躲著他人;三是引誘別人家的人;四是圖謀他人財物;五是有財有利時都只顧著自己;六是喜歡揭發他人過錯。「不斷結交這樣壞的朋友,那麼他的家財也是會日益減損的。」「善生,人懈怠懶惰也有六失。「一是富有快樂時,不肯做事;二是貧窮時,不肯勤奮修習;三是天冷時,不肯勤奮修習;四是天熱時,不肯勤奮修習;五是早晨,不肯勤奮修習;六是晚上,不肯勤奮修習。「長期這樣下去,他的家產也會日益減損。」佛陀說到這裡,又做了一首頌:迷惑於酒的,還會有酒伴,飲酒倘若一點都沒有節制,財產即使堆積如山,也會隨自己拋散得乾乾淨淨;如果你常常喜歡唱歌、跳舞和遊戲,就會白晝出去在別人家裡遊玩,往往因此使自身陷入陷阱;如果跟著壞朋友絲毫不加悔改,他就會誹謗出家之人,也會因為邪惡之見,受到世人的嗤笑,他的行為太丑,就會受到別人的摒棄。如果總是荒迷於酒色、博戲等邪惡之事,往往就會招致災禍,以致家破人亡。與壞朋友相交,共同做出壞的行為,自己也往往會招致惡的報應,這樣的行為,在今世以及後世,終始都不會有所收穫。如果能夠不計寒暑,早早晚晚勤奮修習事務,事業就會沒有不成功的,因此,到老也不會有什麼憂患。佛陀繼續說:「善生,有『四怨』就像你的親人,你要覺察明白。「什麼是『四怨』?「『四怨』就是:一畏伏,二美言,三敬順,四惡友。「因畏伏而親近,分四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先給你某物,以後又從你手中奪走;第二種情況是他給你的少,而希望你回報的多;第三種情況是因為怕你才勉強親近你;第四種情況是為了得到好處才親近你。「因美言而親近,也分四種情況,第一種情況,不管善還是惡,他都順從你;第二種情況,如果你有困難,他就會捨棄離開你;第三種情況,外面有什麼對你有好處的事,他暗中阻止,使好處到不了你處;第四種情況,見到有危險之事,他就落井下石,排擠你。「因敬順而親近,也有四種情況,第一種情況,他事先欺誑你;第二種情況,他事後欺誑你;第三,他當場欺誑你;第四,看見你有小小的失誤,他就對你施加懲罰,用杖捶打你。(這大約是在與他人共事之時,因敬順而親近你的人大約屬於上司之流。)「因惡友而親近的,也有四種情況,第一種,飲酒時交的朋友;第二種,賭博遊戲時交的朋友;第三種,淫逸時交的朋友;第四種,歌舞時交的朋友。」世尊說到這裡,又做了一首頌:因畏伏而勉強親近的,與因美言而親近的結果一樣,因敬順而虛偽地欺誑的,與惡友相交結成的惡親,它們都是不可依恃的,聰明的人應當覺察明白,應當趕緊遠離它們,就像在險道避開危險一樣。「善生,世上不光有怨仇等須加防護,也有真的可以值得信任並加以親近。下面我講四種親近是可以親近的。「有四種親近之人是可以親近的,他對你會有很多好處,也能夠在你平時或危難時救護於你。這四種可親近之人是:「第一,那些能夠阻止人犯錯誤的人;第二,那些生性仁慈,能憐憫他人的人;第三,能利益他人的人;第四,能一同共事的人。「這四種人你應當親近他們。「阻止人犯錯誤有四種情況,第一,見到他人做壞事,能及時制止;第二,平時在他人面前能表現正直品格;第三,生性仁慈,能夠憐憫他人,為他人考慮;第四,給別人指示明白的向善的途徑。「仁慈憐憫他人的人,也分四種情況,第一,見到他人獲得利益,不僅不加嫉妒,反而代他人高興;第二,見到他人做了壞事,不僅不幸災樂禍,反而替別人憂慮;第三,能夠經常稱譽他人好處和長處;第四,見到他人說惡,就能進行抵制。「能利益他人的人,也分四種情況,第一,保護他人,不讓他人放逸;第二,保護他人,不讓他人因放逸而損失財物;第三,保護他人,不使他人心生恐怖;第四,在無人之處能互相教育告誡。「能一同共事的情況也分四種,第一,為他人不惜自己身家性命;第二,為他人不惜財產珍寶;第三,能夠救濟他人,使不生害怕之心;第四,為他人在無人之處時能互相教育告誡。」佛陀說到這裡,又做了一首頌:制止犯錯誤,防止與壞人親近,仁慈憐憫的行為是為了他人,能夠利益他人者更能使人親近,能同甘苦就像自己的親人。這樣的朋友才可以親近,是智者所應當依附接近的。好朋友中沒有更與之相等的好朋友,這種情誼就像慈母對待自己的兒子。如果要親近真正可親近的朋友,那就應當親近那些情誼堅固的人。佛陀又告訴善生,什麼是真正的六方。真正的六方指的是:父母為東方,師長為南方,妻婦為西方,親黨為北方,童僕為下方,沙門、婆羅門那些有高尚道行的人為上方。佛陀又對善生講述怎樣敬順父母等事。「善生,做人子的,應當以五種方式敬順父母。」「哪五種方式?」「第一,要供奉父母,不使他們有所匱乏;」「第二,舉凡自己要做什麼,先要告知父母;」「第三,凡父母所做的,都要恭順,不要背逆;」「第四,父母正確的指令,不要違背;」「第五,父母所做的正確事業,不要使它中斷。」「但父母也要以五種方式尊重對待自己的子女。」「是哪五種方式?」「第一,制止子女,不使他做壞事;」「第二,親自教育並指導子女,告訴他什麼是好的、能做的;」「第三,要異常慈愛自己的子女,到達入骨徹髓的程度;」「第四,要使子女的婚嫁盡善盡美;」「第五,要隨時供給子女的必需品。」「善生,子女對待父母能夠敬順恭奉,那麼父母就會過得十分安穩,沒有憂慮和害怕之事。」「敬奉師長有五種方式,第一,給侍所須;第二,禮敬供養;第三,尊重戴仰;第四,師長有教誨和指令,要敬順無違;第五,從師長那裡學習知識,要好好記住,不能忘記。」「師長尊重親近弟子也有五種方式,第一,按照不同材質,施予適宜教誨;第二,弟子沒有聽到過的道理,要教育他使他懂得;第三,隨便弟子發問,自己要好好地認真解析其義;第四,指導弟子結交好的朋友;第五,將自己所有知識毫不吝惜地教授給弟子。「丈夫敬重妻子也有五種方式,第一,相待以禮;第二,威嚴不缺;第三,不管何時,須衣食周全;第四,適當時候須莊重嚴肅;第五,將家內之事權全部委付於妻子。」「妻子也以五種方式恭敬對待丈夫,第一,先起;第二,後坐;第三,語言和順;第四,尊敬順從;第五,先意承旨。」「善生,做人應當以五種方式對待自己的親族。哪五種方式?」「第一,自己有財時,要知道施予;」「第二,要好言好語;」「第三,要使親族獲得利益;」「第四,自己富裕了,讓親族也一起富裕;」「第五,不要欺騙他們。」「親族也要以五種方式親近回敬。哪五種方式?」「第一,保護他,不讓他放逸;」「第二,保護他,不讓他因放逸而失去財產;」「第三,保護他,不讓他老是擔驚受怕;」「第四,暗地裡時,要相互教育勸戒;」「第五,要常常稱讚、感嘆他的好處和長處。」佛陀後來又講到如何對待童僕和童僕如何對待主人以及居民如何供奉沙門、婆羅門和沙門、婆羅門如何對待居民的方式。年輕人善生聽了佛陀的教誨,非常高興。他對世尊說:「世尊,您講得太好了,真是大大超過我的本願,也比我父親的教誨好多了。您的教誨能使倒覆的翻仰,使閉塞的開啟,使迷惑的覺悟,有如暗房裡點起燈燭,只要有眼睛的人就都能看到。您用無數方便法門,將明白的道理開示於我,使我得到啟發,得到覺悟。我非常感激您的教誨。我願意從今天起就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在正法中做一個真正的優婆塞。」佛陀當時坐在講堂,為僧眾講七不退法(維持佛法不衰替的法則)。佛說:「第一,僧眾要經常集會,講論正確修行的方法;第二,上上下下行動一致,敬重遵守佛法;第三,僧眾奉持佛法,要遵守戒律,不違背僧團內的制度;第四,如果僧團內有某些比丘,力能保護大眾,而且有淵博知識,大家就都應當敬重愛護他;第五,要時常使良心處於念慮和保護的狀態,並孝敬年長者;第六,要嚴格修持梵行,不受慾望支配;第七,要先人後己,不貪名利。「做到了這七者,僧團內部就會長幼和順,佛法自然昌盛繁榮,不會衰敗。」佛繼續說到有七種法則可以使佛法只有增長而不會損耗。第一,樂於少事,不好多為;第二,樂於靜默,不好多言;第三,少於睡眠,無有昏昧;第四,不為群黨言無益事;第五,不以無德而自稱譽;第六,不與惡人而為伴黨;第七,樂于山林,閑靜獨處。做到了這七者,佛法自然只有增長而不會損耗。佛又講到還有七種法則可使佛法只有增長而不會損耗,那就是:第一,要有信仰,真正信仰佛陀是大覺者;第二,要知慚,恥於自己有缺點;第三,要知愧,羞為惡行;第四,要多聞,所受持的佛法,上中下三等都應當深入了解,要保持自己清凈的品質,沒有穢污的言行;第五,要精勤苦行,滅惡修善,永不懈怠;第六,過去學到的佛法要經常憶念不忘;第七,要修習智慧,懂得生滅法則,並且真正趨向於正確的道路,脫離痛苦的根本。等等。在竹林精舍,佛陀跟各位比丘講述了什麼叫戒定慧。修持戒律,獲得禪定,可得到大果報;修持禪定,獲得智慧,可得大果報;修持智慧,心地清澄,可得到大解脫,從此脫離生死苦海,不再墜入輪迴。阿難,你當自燭燃,燭燃於法,勿他燭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一說,以己為島,以己為歸,舍己而外,他無所依;以法為島,以法為歸,舍法而外,他無所依。意思是在佛陀去世後,一切都要依靠自己、依靠佛法。)「不管是觀照內身,還是觀照外身或內外身,都要精勤不懈,憶念不忘,除世貪憂。「這就是所說的『當自燭燃,燭燃於法,勿他燭燃;當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阿難,我滅度後,能夠修行這種佛法的,就是我弟子中真正的第一學者。」佛陀吩咐阿難,一同前往香塔,在一棵樹下鋪好座位休息,並要求阿難集合香塔左右的比丘。然後佛陀來到講堂,給比丘們演講佛法。佛陀說:「我以四念處、四意斷、四神足、四禪、五根、五力、七覺意、賢聖八道,自身作證,成就最正覺。你們應當在此法中,和同敬順,不生諍訟。同一師受,同一水乳,在我的法中,應當勤奮受學,共相燭燃,共相娛樂。我的許多教誨,你們都要好好受持,並且勤於修行。如來不久,此後三月,當進入涅槃。」眾比丘聽說,都愕然不知所措,許多比丘因為哀痛,當時就昏昏沉沉,自投於地,大聲呼喊著:「佛進入涅槃,怎麼這樣快啊!是多麼的讓人心痛啊!」有許多比丘宛轉於地,悲泣不勝。佛告訴他們說:「你們暫且停下來,不要太憂慮悲傷。天地人物,沒有一種生命是不結束的,他們不可能永恆不變。我以前說過,恩愛無常,合會之後,終有離別。身體不是自己所有,所以生命也不會長久存在。」說完,佛陀進入定意三昧,這時,地大震動。阿難當即長跪叉手,請求佛陀留住一劫的壽命,不要馬上滅度。佛陀默然不答。阿難再三請求,佛陀說:「你不是太愚蠢了嗎?當初我三現相,而你三不答。而現在再來勸請,豈不是太遲了嗎?我已經捨去性命,不能再違背自己所說出的話了。」佛法中最主要的思想是四諦和十二因緣,解悟了四諦之法及十二因緣生滅的道理,就能證悟佛道,得到彼岸。而助成這種成道因緣,佛教稱之為助道品的是三十七條規則,分別叫做四念住(或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又稱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又稱七覺分、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又稱八正道)。這個三十七助道品是大乘和小乘共同修行的法門。四諦,簡單地說就是苦、集、滅、道四種佛陀所說關於宇宙人生的真理。這也是佛陀初轉法輪在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位比丘說的內容,是佛法的基本教義、佛法的核心。佛陀強調四諦是佛法的精髓,修行的根本,因此他在傳法過程中反覆宣示這樣的真理。我宣示給你們的就是:什麼是苦、什麼是苦的生起、什麼是苦的滅寂、什麼是滅除苦的方法。」什麼是苦?佛陀說,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憂愁、哀傷、痛苦、煩惱和不安是苦,怨憎會是苦,親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總之,人的色身是眾苦的根本,所有種種苦惱情境都要逼迫此身,使這個身體受盡種種不盡的苦。這八種苦都是時時刻刻人人親身感受的,是無法避免的,即使身在最高位置,或者富有八方,都離不開這種種苦。三界之內,尤其是人道的眾生,隨業因而感受種種苦的結果,因而經常感受著無量無邊的苦惱。這種種苦是無法推卸的,無法轉嫁的,只能由自身一人承當,因此是最根本的東西。這無量無邊的種種苦,都是由人們起惑造業的結果,倘要明了苦的來源,則必須懂得四諦中的第二諦:集諦。集,其義為集成(聚)或生起。苦集,也就是三界內苦集成或生起的原因。或者說是關於苦的生起或根源的真諦。苦的根源是渴(愛)。它造成來世與後有;與強烈的貪慾相纏結,隨時隨地引起再生,以及伴隨而起的歡樂和激情。渴愛有三種情況:一、感官享受的渴求,如眼耳鼻舌身所產生、接觸以及追求的可喜可愛者,稱之為欲愛;二、生與存的渴求,謂之為有愛;三、不再存在的渴求,稱之為無有愛。這種以各種形式表現的渴求、貪婪、愛著,就是生起一切痛苦及使得生死相續不斷的根源。但這種根源並非苦最初的或惟一的因,但卻是最明顯、最直接的原因。佛說,一切都是相對待而生,相對待而滅。苦的根源如渴愛等也是相對於其他條件而生起或生成的。這條件就是受,即感受;而感受又須依觸(與他物的接觸)而生起。這樣輾轉相依,就構成了十二緣起之說。可以說,十二緣起,又稱十二因緣,也是苦集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十二緣起之說,將苦的原因追溯到人的無明,即無知。所有渴愛都是從無明生起的虛妄我見。了解了苦的原因,即緣渴愛、緣無明而生,就知道要斷絕苦的根本就須消除渴愛、消除無明。如何消除,這就到了四聖諦的第三諦:滅諦。滅諦指示人們如何去滅除、解脫苦的方法。佛陀說:「要全部舍除渴愛(或貪求),摒棄它,放棄它,擺脫它,脫離它。」要想徹底去除苦,就須去除苦的根本,即渴愛。因此,涅槃亦謂之斷愛(斷除渴愛、貪求)。阿羅漢修行三十七助道品,斷除見思煩惱之惑,滅除分段生死之苦,因此證入不生不滅的有餘依或無餘依涅槃。這就叫滅諦。這樣,滅除了煩惱和生死之累,滅除了貪、嗔、痴等煩惱和善惡諸業,可以不再受三界生死輪迴,但還有殘存的色身,即現身,這叫做有餘依涅槃;倘若色身均不存在,智慧亦不再有,無原因無果報,這叫做無餘依涅槃。十二因緣反過來說,即從生成(起)的相對面來說,各種緣的依次滅除,如緣無明滅盡無餘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處(入)滅,六處(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苦滅,由此滅盡一切苦的集聚,這是滅諦的另一種表述。無明是十二因緣中最根本的一支,可以說它就是苦因苦果的總根源,滅除了它,其餘十一支因緣就全都斷滅。滅諦的另一種表述是貪、嗔、痴的斷滅。滅除了貪、嗔、痴,即可滅除一切苦的集聚,擺脫生死輪迴,從而進入涅槃的最高境界。導致苦之止息的途徑,謂之道諦。這種道叫做中道,因為它是避免趨於兩個極端的。兩個極端即:一、從感官的享受去追求快樂,這是低級的、平庸的、無益的凡夫之道;二、通過各種苦行,乃至自虐,去追求快樂,這是痛苦的、無價值的、無益的苦行頭陀之道。佛陀曾親歷、親證此兩極端,深知其不是解脫的方法,是無益於道的成就的,因此佛陀將它們均加以摒棄。中道是由佛陀親證的,能夠產生正確知見的,能導致寧靜、內證、正覺、涅槃的方法。中道又稱之為八正道。八正道的組成是: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什麼是正見?正見就是指正確的見解或觀點。佛陀說,只要知道什麼是苦、什麼是苦的原因、什麼是苦的滅除、什麼是苦的滅除的方法,這就確立了正確的見解。有這樣的正見,就可不墮落於生死輪迴。什麼是正思?正思指的是正確的意向或意圖。它分三種情況:一、無欲思;二、無恚思;三、無害思。無欲思是摒除慾念;無恚思是不發怒;無害思是不起害人之心。什麼是正語?正語指的是正確的說話方式。它主要指的是要禁止妄語(說謊)、禁止兩舌(挑撥離間)、禁止惡口(惡言惡語相罵)、禁止綺語(花言巧語)。佛陀要求說話要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義理,符合法、律,是有必要的、有選擇的、有益處的。什麼是正業?正業指的是正確的行為。這要求人不要殺生、不要偷盜、不要做邪淫之事。業通常指身業、口業和意業。正見和正思是保持意業的清凈,正語是保持口業的清凈,正業是保持身業的清凈。什麼是正命?正命是指正確的謀生方式。這要求人摒棄邪惡的謀生方式,以正確的,規矩的,符合法、律的手段謀生。什麼是正勤?正勤指的是正確努力的方法。這要求人對於未生或已生之邪惡的行為以勤奮努力、不懈怠的方式加以摒棄;對於未生或已生之良善的行為以勤奮努力、不懈怠的方式加以堅持。什麼是正念?正念指的是正確的意念或觀想。這要求人對於身體的活動、情緒的感受、心智的活動、觀念思想見解等都要經常加以審慎的注意和考察,一心不懈,從而摒棄世俗的貪愛和煩惱,確立正確的意念和觀想。什麼是正定?正定指的是正確的禪定方法。它要求人們遵照一定的禪定方式正確而平穩地進入禪定的四個等級,即第一禪為遠離各種慾望,遠離各種不善法,尋找和伺察適當的地點,遠離一切苦惱的原因,從而得到歡喜之心;進入第二禪時,就不再尋找和伺察適當地點,內心非常平靜,心定於一,因進入禪定而生出歡喜之心;進入第三禪時,離開歡喜的情緒,停留在什麼都要捨棄的境界里,有正確的意念和觀想,有正確的知見,身體直接接受快樂,停留在快樂上;進入第四禪時,摒棄所有快樂和痛苦的感覺,滅除以前歡喜和憂慮的情感,既無痛苦,也無快樂,因捨棄一切,確立了正確的意念,從而進入清凈的境界。以上八正道講的是涅槃修行的方法,它可以滅除諸苦,進入清凈極樂之境。八正道又可分為布施、持戒、安忍(又稱忍辱)、精進、靜慮(禪定)、般若六部,或簡括為戒、定、慧三部。這都是通向涅槃解脫的途徑。三十七助道品中的四念住、四正勤等都在八正道已經得到表述,但此外尚有幾種與修行方法有關的內容:四神足、五根、五力等。四神足,是指達到神變和其他神通的四種修行方法。四神足又稱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進如意足;三、念如意足;四、慧如意足。修行了四如意足,可以發出種種神通妙用,凡所有願望都能如意滿足。五根,是指修行者的五種素質。這五種素質是什麼?一、信根,深信修行正道以及助道法門;二、進根,修行正道及助道種種良善的方法勤奮努力堅持不懈;三、念根,只憶念正確的修行方法,心不雜亂;四、定根,收攝身心,使念念相應,不至放逸;五、慧根,洞察生滅,通向苦滅。與五根相應的是五力。什麼是五力?它們分別是:一、信力,有正確的信仰;二、進力,能夠精進努力,堅持不懈;三、念力,有正確的意念(包括好的記性等),可以破除邪見;四、定力,能夠一心不亂,破除散亂與妄想之心;五、慧力,可以洞察生死,破除黑暗,發出智慧之光,而入於苦滅之境。佛教的正法特徵中,有「三法印」之說。法印,就是「正法的印章」;佛的三法印,表示的就是弟子們在修行時,能夠具備這三種「印章」特徵的,就是佛的正確的教導,就是真正佛的弟子,否則,若無此三法印的印證,那麼這種修行,就是不正確的佛的教導,就是魔說,就不是真正的佛的弟子。什麼是三法印?三法印簡言之,就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諸行無常,是說世間一切事物無時不在生住異滅中,過去有的,現在起了變化,現在有的,將來終歸幻滅;諸法無我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無有我的實體;涅槃寂靜是說涅槃的境界,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無為安樂,故涅槃是寂靜的。凡符合此三原則的,便是佛的正法。這三項是佛的根本法,其實是佛的教義的三項根本精神,它可以印證各種說法是否正確,離開這三項根本法,再談佛教,那就是不真實的了。佛陀依事制戒,即比丘不得與同性行淫,不得與非男非女行淫,不得於後道行淫,不得於口中行淫,乃至不得以任何理由行淫。犯此法者,即犯波羅夷罪。佛陀叫住在王舍城裡的比丘們集合,給他們制定戒律,說:「今後,如果有比丘不經他人允許就擅自拿走人家財物的,就犯了盜戒,應當施行波羅夷禁戒,不得與眾僧一起居住。」佛陀於是通知所有住在毗舍離的比丘們集合,為眾比丘制戒:「今後凡親自斷送他人性命的,就犯了波羅夷罪,不准他和眾比丘一起居住。」僧團里患病的比丘比較多,有的病重的,自己熬不過,又不能使同門殺死自己,便只好委託同門代請社會上的人來將自己殺死,這種行為也是不合法、不合律、不合佛的教言的,因此這也必須接受波羅夷罪的禁戒。佛陀教育比丘,不僅不能殺害同類,而且也不能殺害有生命的眾生。如果犯戒,就必須接受相應的懲罰。佛陀知道了這事,便將優陀夷叫來,說:「你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壞事呢?我多次說過,不要淫慾,要遠離淫慾,而你充耳不聞,干下這等非法、非律、非我教言的事。」於是佛陀通知所有比丘,前來集合,為之制戒:「從今以後,如果有人以各種妄語欺騙女人為他獻身供養的,都犯了偷蘭罪或僧伽婆屍沙罪,應當受禁戒。」妄語是表示虛妄不實的話,有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四種不同的性質。妄言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說話任意隨便,虛妄不老實,如看見說沒有看見,是說成非,非說成是等等;二、在修證的道果上,胡說八道,造謠惑眾,希圖供養者,如沒有得神通胡說得了大神通,沒有證得聖果,胡說得了聖果等。綺語,就是花言巧語,也是意圖欺騙他人。惡口,就是用粗鄙的語言污衊咒罵他人。兩舌,就是挑撥離間,無中生有,播弄是非。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稱為性戒,因其本性是惡的緣故。其餘酒戒以下,則非性戒,即本性非惡非不惡,亦惡亦不惡,一切視修行者的主、客觀能動、非能動之因素而定。比丘受持的戒法,視犯罪輕重,分為以下幾類:一、波羅夷法,又譯為斷頭等。這相當於在世間法律的死刑。犯此罪的教徒均應被逐出僧團。二、僧殘法,又音譯為僧伽婆屍沙。僅次于波羅夷罪。殘為殘留、留住之意。犯者在一定期間被剝奪僧籍,經特別手續如比丘經六晝夜、比丘尼半月,在二十個僧人以上的面前坦白懺悔,方才准許繼續留在僧團。三、偷蘭法,又譯為偷蘭遮,意譯為大障善道、大罪、粗惡、粗過等。是犯波羅夷與僧殘法而未遂者。罪體雖有因果之別、輕重之差,而就最重者而論,列于波羅夷、僧殘之次。又有不定法,即不決定罪,此罪只於比丘而有,比丘尼則無,如內容有兩條,在秘密地方與婦女單獨對坐,在不隱蔽地方與婦女單獨對坐。又有捨墮法,是相對衣服、缽及其他物品所有超過規定或有不法態度,其物品會被僧團沒收,並且尚須於比丘前懺悔。「修習梵行,不必先弄清這些問題,不論世界是否永恆、是否有限、人死後生命是否存在或者既存在亦不存在等,世間都不免有生老病死苦,有愁戚、啼哭、懊惱等等痛苦的事。」「我所要做的是消滅這些痛苦,消滅這些痛苦的根源,使人趨向於涅槃清凈的境界。「那些永恆非永恆等的問題不是修習梵行的根本,是與佛法無關的,是與義理無關的,是無益於身心的,它不能導致厭離、無欲、寂靜、神通以及智慧和解脫涅槃,所以我一向不提及這類問題。」「我的原則是對於可說的說,對於不可說的就不說,因為世界是否永恆等問題不是必要的非說不可的,因此我不對你們進行解說。」有一位優婆塞名叫純陀的,上前對佛陀說:「我們都想從如來處求取將來的食糧,只願如來哀憫眾生,接受我微薄的供養。」佛對純陀說:「好,我今天就接受你最後一次的供養,成全你完滿的福慧。」純陀恭敬地對佛陀說道:「即使如來佛您是用方便法門向世人現身入於涅槃,但我也不能不因此心懷苦惱。」佛聽後,連連稱讚說:「好啊好啊,你能知道如來只是用這種方式向世人現身說法,進入涅槃。」這時天龍八部也勸請如來應當長住人間不要進入涅槃,佛陀便給他們講說如來之身解脫的般若三法。同時許多比丘要求佛給他們講說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佛便說出世的常、樂、我、凈以及世間四種顛倒的虛妄之見(佛認為,四倒,即四種顛倒的虛妄之見,其中有兩個不同的對待方式:一、對於生死應當抱無常、無樂、無我、無凈的態度,而不能拘執於常、樂、我、凈之見,如果拘執於常、樂、我、凈之見的,這叫做凡夫四倒;二、涅槃是常、樂、我、凈的,不能執著於無常、無樂、無我、無凈的見解,如果執著於這四種見解,即為二乘的四倒)。比丘們便對佛說:「既然如來您永遠不會有四倒之見,並且了了知曉常、樂、我、凈的道理,那麼您為什麼不多住些時候,從而可以有足夠的時間教導我們拋棄、離開這個四倒呢?」佛說:「我現在所有至高無上的正法都已經交付給摩訶迦葉了,你們可以從他那裡得到佛法,依靠他的智慧使你們斷絕顛倒的虛妄之見,就像我在世的時候一樣。」佛陀告訴大眾,說:「現在我將正法同時託付給國王、大臣以及四部眾,他們應當勸導鼓勵各人學習佛法,使人民增加戒、定、慧的功夫。如果有不學習這佛法,甚至懈怠,打破戒律,毀壞正法的,大臣、四部眾們應當用嚴刑峻法對他們加以管治。」佛陀說:「你們,比丘們,不要放逸。我因為不放逸才自己達到正確的覺悟,無量眾善也是由不放逸而得到的。覺悟了,就知道一切萬物不可能永恆存在,這是我最後的說法。請你們記住。」佛同時告誡大眾,從今天開始不准許聲聞弟子吃肉!佛告誡大眾說:「從我悟道成佛後,最先度化的是憍陳如,最後度化的是須跋陀羅。現在,我的事已經做完了,不必再說法度人了。」阿難知道佛即將涅槃,心裡十分難過,便獨自在一旁啼泣悲傷。但旁邊一位阿泥樓豆尊者對阿難說:「佛馬上要涅槃了,佛涅槃以後有許多大事,如何處置,佛並沒有說,你還不趕緊去問問佛?」阿難由於悲傷過度,一時想不起來有什麼問題,於是他問阿泥樓豆尊者說:「有什麼重要問題呀?」阿泥樓豆對阿難說:「有四個問題,你必須向佛當面問清楚。不然就來不及了。」阿難於是立即問佛:「第一,佛在世的時候,大家都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何人為師呢?」佛說:「你們依波羅提木叉(處處解脫)的無上戒法為師。」「第二,佛在世時,大家依靠佛,與佛住在一起,這是依佛而住;佛滅度後,大家又依誰而住呢?」佛說:「你們依四念處嚴心而住。」(四念處:念是能觀的智慧,處是所觀的境界。一、觀身不凈;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第三,佛滅度後,結集(編輯)經、律、論三藏教法時,在各部佛經的開頭,要說些什麼話呢?」佛說:「應當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某方某處,與諸四眾而說是經』的格式。」「第四,對一些惡性比丘,佛在世時,佛會設法調伏他們,使他們放棄壞的本性;佛滅度後,用什麼辦法對待他們呢?」佛說:「用默擯的辦法對付那些惡性比丘,使他們在僧團內部處於孤立。這樣一來,他們便會感到孤獨無趣,從而自動地離開寺廟,或者自覺地捨棄本性,放棄惡行,而成為好的比丘。」最後,阿難問到佛滅度後如何安葬的問題。佛說:「如轉輪聖王的葬法:用白布纏身,塗上末香,將國王的屍體用金棺鐵槨裝飾起來,同時在身上澆灌酥油,然後用有香味的柴火燒化。火滅後,將骨末盡數收取,建塔安放,使人們看見這塔後,或悲或喜,從而懷念國王治理國家的好處。我涅槃後,也當按照轉輪王的規矩殯葬。」佛說:「比丘們,你們在我滅度後,應當尊重愛護恭敬波羅提木叉,應當知道它就是你們人間的導師,跟我在世時沒有兩樣。」佛告誡大眾說:「我雖然在這個世界上,屢次向你們顯示我已經進入涅槃,實際上並沒有真正進入涅槃,因此你們應當知道,涅槃是常住法,是不變易法。」佛說完這話,就在七寶床上,右脅朝下,頭枕北方,腳指南方,面西背東,安然而卧。這時正是中夜時分,萬籟寂然,沒有聲音,如來帶著慈祥的微笑在娑羅雙樹林下舒緩地悠然地進入涅槃之境中。佛涅槃後,有種種瑞相,不一而足。四眾弟子自然悲傷痛悼,如喪父母。佛身滅度燒化,得到許多舍利。於是在婆羅門頭那主持下,舍利平均分做三份,一份給諸天,一份給龍王,另外一份給八國國王。頭那本人留下舍利瓶,畢缽的孔雀使者來晚了,只能取回骨灰。是哪八國?這八國分別是末羅國、波婆國、遮羅頗國、羅摩迦國、毗留提國、毗舍離國、迦毗羅衛國、摩揭陀國。八國為了得到這最後一份舍利,紛紛起兵前來爭搶,後來這一份舍利平均分做八份,各得一份,回國建塔安置。釋迦牟尼五十年所說的佛法,總稱為經、律、論三藏聖教。經,是佛所說永恆的道理;律,是僧團內部的戒律;論,是各位菩薩、論師等論學的內容。三藏所講的就是戒、定、慧三種無漏學的道理,凡是佛門弟子能發心修行戒、定、慧三種過程的,就可以不漏落於生死輪迴,經受種種煩惱痛苦,因此稱為無漏學。在所有僧眾弟子中起過重要作用的最著名者有十大弟子和五大菩薩。十大弟子是常隨在佛陀身邊的,親聞佛陀的教化,親受佛陀的戒行,其地位之崇高、重要為其他弟子所不及,他們所證得的是阿羅漢果,是不退轉進入輪迴的;五大菩薩在傳承佛教的工作中起著另一種作用,他們之於釋迦牟尼,雖然親受佛陀的教誡而悟道,但與佛陀的關係不像隨侍佛陀的弟子可比,他們義為師徒,而在信行上相對稍稍獨立,他們是證得了菩薩的佛陀弟子。菩薩與阿羅漢的區別在菩薩為大乘的稱號,阿羅漢為小乘的稱號。菩薩,為菩提薩埵的略稱,意譯為覺有情,或導引眾生。是修持大乘六度,求無上菩提,利益眾生,於未來成就佛果的修行者。阿羅漢,略稱羅漢,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有三種意義:一、消滅了一切煩惱;二、應當接受天人的供養;三、永遠進入涅槃之境,不再墮入生死輪迴。十大弟子中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多聞第一的阿難,密行第一的羅睺羅,頭陀第一的摩訶迦葉,議論第一的迦旃延,布教第一的富樓那,持戒第一的優波離,解空第一的須菩提舍利弗智慧第一,常代佛說法,為佛的侍者有二十年之久。羅睺羅因為年紀小,常受到年齡大的比丘或者流氓的侮辱,舍利弗便對他進行教育,要他學會忍辱負重。「世間沒有比忍辱更勇敢的人,任何力量也戰勝不了忍辱。」舍利弗這樣說道。後來佛又對羅睺羅說:「有智慧的人,能見到深遠的因果,克服嗔心,多行忍辱。能忍惡行,才能平安,才能消除災難。忍是大海中的舟船,能度一切苦難;忍是病者良藥,能救垂危病人。我能成佛,獨步三界,主要是心地安穩,知道忍辱德行的可貴。」從此以後,羅睺羅就默默地思維道理,默默地修持忍辱之功,最後終於證得阿羅漢果。十大弟子的概況,基本上屬於小乘佛教。下面講到五大菩薩,則是屬於大乘佛教的。五大菩薩是大慈彌勒菩薩、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願地藏菩薩的總稱。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佛法是種活法(作者:達真堪布仁波切 ) - Qzone日誌
※《卷二十七 列傳第十九》作者:李百葯
※破冰的綻放? ? ? ?作者/文心
※心情 作者 涵梅
※優美的語句.46作者:秦時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