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半半歌》,林語堂極力推薦的「人生觀」

清代學者、詩人 李密庵 詩歌:

《半半歌》

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半中歲月盡幽閑,半里乾坤寬展。

半郭半鄉村舍,半山半水田園。半耕半讀半經廛,半士半姻民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華半實庭軒。衾裳半素半輕鮮,肴饌半豐半儉。

童僕半能半拙,妻兒半朴半賢。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顯。

一半還之天地,讓將一半人間,半思後代與滄田,半想閻羅怎見。

酒飲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帆張半扇免翻顛,馬放半韁穩便。

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百年苦樂半相參,會佔便宜只半。

這首半字歌曾被林語堂先生在其散文集《人生的盛宴》之《中庸的哲學:子思》一文中引用。

林語堂在此文里寫到:「中庸的精神在動作和不動作之間找到了一種完全的均衡,其理想就是一個半有名半無名的人;在懶惰中用功,在用功中偷懶;窮不至窮到付不起屋租,而有錢也不至有錢到可以完全不工作,或可以隨心所欲地幫助朋友;鋼琴會彈,可是不十分高明,只可以彈給知己的朋友聽聽,而最大的用處卻是做自己的消遣;古董倒也收藏一些,可是只夠排滿屋裡的壁爐架;書也讀讀,可是不太用功;學識頗淵博,可是不成為專家;文章也寫寫,可是寄給《泰晤士報》的信件有一半退回,有一半發表了——總而言之,我相信這種中等階級生活的理想,是中國人所發現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里把這種理想很美妙地表現出來。我們承認世間非有幾個超人——改變歷史過程的探險家、征服者、大發明家、大總統、英雄——不可,可是最快樂的人終究還是那個中等階級的人,所賺的錢足以維持經濟獨立的生活,曾替人群做過一點點事情,僅是一點點事情,在社會上有點名譽,可是不太著名。只有在這種環境之下,當一個人的名字半隱半顯,經濟在相當限度內尚稱充足的時候,當生活頗為逍遙自在,可是不是完全無憂無慮的時候,人類的精神才是最快樂的,才是最成功的。我們終究須在這塵世生活下去,所以我們必須把哲學由天堂帶到地上來。」

本文系左右岸原創摘錄,如需引用請註明對應的林語堂,李密庵作者信息,以示對作者的尊重。

推薦閱讀:

《陳錦端與林語堂》
《人生殊不易——林語堂文集》讀後感
毀譽參半的雙語大師林語堂
信仰之旅------林語堂
林語堂人生雋語 (依仁山人空間)

TAG:人生 | 推薦 | 人生觀 | 林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