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尼泊爾游:加都杜巴廣場(葉平)

2010年5月1日

杜巴廣場(Durbar Square)意為王宮廣場。加德滿都河谷的三座古城(加德滿都、帕坦、巴德崗)各有一個杜巴廣場,分別是不同時期尼泊爾的政治中心。加德滿都杜巴廣場是觀賞寺廟建築的好去處。這裡囊括了16世紀至19世紀間的古建築,共有50座以上的寺廟和宮殿。

加都杜巴廣場區由三個分散的廣場組成。南面的是Basantapur廣場。

廣場的主區在西面,

聚集著林林總總的寺廟。

東北部是杜巴廣場的副區,那裡有皇宮舊址的入口。

向東北方向延伸的一片開闊地帶叫Makhan街,它曾經是加德滿都的交通要道,現在已經成為一條很有名的步行街。

廣場上最醒目的建築就是這座三重屋頂、九層台基的Maju Dega神廟,供奉濕婆神,建於1690年馬拉王朝時期

印度教中的濕婆神(Shiva)最受尼泊爾人的膜拜,在加都到處可見濕婆神廟或供俸濕婆神及其化身的寺廟。據說,在種姓制度下,濕婆能獲得低等民眾的廣泛信仰,原因之一在於他時常表現出反婆羅門的傾向。

濕婆是三大神之中的毀滅神。這裡的毀滅沒有任何貶義,因為在印度教里,整個世界、宇宙都是在創造、運行和毀滅的循環中生生不息,而三大神則分別主導三個步驟中的一個。此外,濕婆主張「知識+苦行」就會使人變得強大,與宇宙精神合為一體,獲得超越精神本身的力量。

黑貝拉伯(Bhairav),這是濕婆神最可怕的化身之一。

他的這個化身具有一張無比憤怒的臉和六條手臂,各自手持利器或敵人的頭顱。據說,這是過去讓人對天發誓的地方。

獨木廟位於尼泊爾鬧市區巴桑特普爾以西的路口中央。原是過往香客和路人歇息的公共房舍,後修築為寺廟。為塔廟式建築,兩重檐,高約20 米。

獨木廟是12 世紀時用一棵樹的木料建成,梵語名為加斯德滿達普(KasthaMandap),意為美麗的城市;尼泊爾語則為加德滿都,意為獨木廟。後以此為中心造屋築城,即成城名,這也是尼泊爾首都名稱的由來。

據史書記載,公元1世紀,來自北天竺國的李維查人在這裡建立了都城。當時稱「康提普爾」,意為「光明之城」。相傳李維查王朝一位國王曾在此地修建了一個木頭大廈,也取名為「獨木廟」。

1769年,尼泊爾西部英勇善戰的廓爾喀王國迅速崛起,推翻了馬拉王朝;尼泊爾從此被置於沙阿王朝治理之下。加德滿都便成為統一的尼泊爾首都。時至今日,驃悍勇猛的廓爾喀僱傭兵依然存在,成為尼泊爾僅次於旅遊業的一項重要收入來源,而廓爾喀彎刀亦成為尼泊爾著名的旅遊紀念品。

濕婆神廟(Shiva Parbati)建築在一座三梯磚台上,

有兩個木製的神像(導遊說是國王和王后)居高臨下俯瞰廣場上的百姓。

最奇特的當屬這座活女神廟(Kumari Bahal )。

活女神廟建於1757年,面向宮殿廣場,門口有石獅把守。

據傳說,杜拉佳(Tulaja)女神喜歡馬拉王朝的一位國王,某天卻被國王的行為激怒,說她將要轉世為釋迦族的一個未婚女子。國王為自己的不規行為而懊悔,立即命令法師去尋找釋迦族的這個轉世未婚女子,並將她當作女神來崇拜。這個活女神被稱為庫瑪麗(Kumari),在尼泊爾語中的意思是「未婚女子」。

事實上,現在廟裡居住的「活女神」就是一個從百姓中挑選出來的近乎完美的小女孩,並長期幽居於此地,直到青春期來臨,才可以重新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院里三層樓的庭院被精工細雕的木製陽台和窗戶團團圍住。活女神是不允許被照相的,但她不在時,這座庭院允許攝影。我們的導遊叫出了「活女神」,從窗口顯身的小姑娘的確很漂亮,但每位遊客都必須向供奉箱里投入若干盧比或人民幣……

杜巴廣場的神廟

奇怪的是,一些神廟上可以看到生殖崇拜的性木雕

大鐘建於1797年。

導遊說這是一位馬拉王朝國王的雕像。

猴神(Hanuman)。印度教的上帝總以猴神的形象出現,且不以真實面目示人,猴神的旁側就是老王宮。

老王宮(Basantapue)建於1770年。

現在已經成為博物館。

老王宮

守衛王宮的廓爾喀士兵

加都杜巴廣場現在可能是這個城市的居民最理想的休閑場所。廣場上,屋檐下,廊柱旁,路邊的台階上,到處都是閑散的當地人。

人們坐在高塔、台階或屋檐下發獃

靜靜地看著往來的遊人。


推薦閱讀:

看看尼泊爾少女一妻多夫制度下是如何生活的
實拍尼泊爾的女人 少女當眾沐浴
尼泊爾空難目前已有40人遇難
重磅!斯里蘭卡也變天了!印度三大鄰國已全部倒戈!
鳥瞰尼泊爾

TAG:尼泊爾 | 廣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