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銘、馬雲都要造晶元了!這些「芯」機會不要錯過
有個段子是這麼說的:蘋果一「饑渴」,其它手機就「挨餓」。
這說的是高端晶元供應有限,所以晶元廠商在選擇客戶時,都是優先蘋果。雖然是段子,我們卻可以看出我國半導體及整機企業「受制於人」的尷尬場面。
業內指出,「中興禁令」堅定了中國走自主發展晶元的道路,在這個產業鏈中將出現大量國產替代的機會。不過以吳敬璉為代表的聲音也指出,「不惜一切代價發展晶元產業」的口號很危險。
振興晶元產業需要怎樣主導?中國製造該如何「補芯」?這些深層問題都值得深思。
晶元國產化提速中興事件後,資本加強布局,雖然「中國芯」製造起步較晚,但正試圖走出晶元依賴進口的困局,晶元國產化進程明顯提速。
事件一:我國發布首款國產雲端智能晶元
中科院旗下寒武紀科技公司宣布:等效理論峰值達到每秒166.4萬億次、峰值功耗不超過110瓦的中國第一款雲端智能晶元——Cambricon MLU100誕生。這是國內首個雲端人工智慧晶元,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事件二:郭台銘要造晶元
台灣大亨郭台銘執掌的富士康母公司鴻海被傳有意進入晶元製造領域。
台媒電子時報報道稱,鴻海正在評估興建兩座12英寸晶圓廠計劃。鴻海最近進行了調整架構,設立 「半導體子集團」,這一半導體子集團業務涵蓋半導體晶圓及設備的製造、晶片設計、軟體及記憶裝置。
事件三:晶元巨頭ARM中國合資公司正式運營,擬國內IPO
有報道稱,英國晶元生產商安謀控股(ARM Holdings)將把中國業務交給其與中國合作夥伴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合資公司名為ARM mini China,4月開始營業,並計劃在中國進行首次公開發行。中國投資者持有ARM mini China 51%的股份,安謀持有其餘49%。
這並不是3件孤立的事例,更早一些,阿里巴巴宣布,全資收購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知識產權核)公司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阿里巴巴CTO張建鋒表示,收購中天微系統是阿里巴巴晶元布局的重要一環。與此同時,阿里巴巴達摩院也宣布,正研發一款神經網路晶元——Ali-NPU,該晶元將運用於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AI(人工智慧)推理計算,據悉,此款晶元的研發,未來將實現AI在商業場景中的運用,提升運算效率、降低成本。
在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百度副總裁、AI技術平台體系(AIG)總負責人王海峰表示,現在我們正處在人工智慧晶元開始發展的時期,這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們要抓住機遇,做出領先的深度學習技術和人工智慧晶元,繼續推動人工智慧演算法、晶元、行業標準、人才培養、應用落地等產業層面的發展,保障產業和數據安全。
企業:70家公司研發投入營收比逾9%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根據Wind統計,集成電路與晶元兩大概念股中共70家上市公司,2017年研發費用合計287.47億元,相比2016年的241.97億元增長18.8%,呈現出研發力度進一步加大的態勢。
從研發投入規模來看,中興通訊研發費用最高,達129.62億元,也是A股唯一一家投入規模超百億的晶元上市企業。紫光股份、納思達分別以30.49億元、16.41億元排在第二、第三名。另有28家上市公司2017年研發投入過億,前述三家合計佔比44.29%。
但剔除中興通訊後,其餘公司平均研發投入僅為2.29億元,仍然處於較低水平。據了解,2017年英特爾研發支出高達130.98億美元排在全球第一;高通34.50億美元排在第二。
從平均水平來看,70家晶元產業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為9.17%。
上海一家中型私募基金合伙人表示,目前中國晶元產業還處在早期階段,技術不成熟或者處於中低端水平,研發投入肯定有增無減;但是另一方面,從資本角度來看,這是高投入、高風險的產業,資本動力不足,所以導致與國際大企業相比研發投入規模小、強度偏弱的局面。正由於國內晶元產業處在起步階段,發展空間巨大,尤其缺少與國外龍頭抗衡的企業,但這需要強大的研發實力來支撐,不少企業已在發力。
政府:政策助力實際上,自從「中興被禁」發生後,工信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加快推動核心技術突破,集成電路發展基金正進行第二期募集,將提高對設計業的投資比例,歡迎國外的企業參與基金募集,打造世界級晶元行業。晶元設計位於半導體產業的上游,擁有極高的技術壁壘。
據了解,募集金額將超過一期,預計規模約為1500億至2000億元,二期募資計劃今年完成。
國家先後出台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等鼓勵文件,將半導體產業新技術研發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提出到2020年,集成電路產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全行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
在《中國製造2025》中再度提出,2020年中國晶元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50%。在資金層面,國家設立了總規模近1400億元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地方政府也積極響應扶持的產業鏈。預計到今年年末,新建10座晶圓廠。
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認為,政府產業投資基金投資於戰略新興產業,可以起到「一石三鳥」的效果。一是撬動投資,產業投資基金採用股權投資,比以往債務投資多了乘數效應,而國家級大基金還能撬動地方資金。二是降低槓桿。三是助力升級。產業投資基金投向主要是戰略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等新產業,這些行業規模增速普遍較快,增加值和利潤率較高,但體量偏小。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將會激勵更多產業投資基金投向新興產業,最終帶來行業的發展壯大和轉型升級。
中國製造該如何「補芯」?多方助力下,國產晶元相關上市公司正駛入發展快車道,盈利能力加速提升。統計數據顯示,A股市場50家晶元概念公司的2017年年報,有33家公司業績實現了同比增長,佔比超過六成。其中,納思達、長電科技、兆易創新、太極實業、士蘭微等13家公司業績增長超過50%。
不過雖然發展勢頭良好,我們也應該看到差距。天風證券宋雪濤團隊指出,中國在晶元的設計、製造、封裝三大環節之中,差距最大是製造。2016年中國的集成電路進口為2271億美元,也就是說約90%的晶元需要進口。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統計,全球排名前十的晶元代工廠商,台積電佔59%,美國格羅方德佔11%,台灣聯華電子佔9%,中國製造僅佔9%,到2020年國產化率預計將提升至15%。
中國半導體協會數據顯示,中國2017年進口集成電路3770億塊,同比增長10.1%;進口金額2601.4億美元,同比增長14.6%。2017年,中國出口集成電路2443.5億塊,同比增長13.1%,出口金額668.8億美元,同比增長9.8%。貿易逆差達到1932.6億美元,同比增長16.4%。
也就是說,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對外依存度依然強烈。
2013-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及增長率。圖片來源:中國半導體協會
下圖則是顯示,當前中國核心集成電路的國產晶元佔有率情況。
宋雪濤研報指出,晶元製造領域的中芯國際,據其財報顯示,最先進的28納米製程占營收的比例從2016年Q4的3.5%提高到了2017年第三季度的8.8%,梁孟松的到來能夠加速中芯的28納米高端製程的技術攻關。合肥長鑫和長江存儲,目前類似5年前的京東方,正在快速建設推進存儲器的研發和製造,擁有大批的研發隊伍,短期看不到大規模盈利,但在技術上已經有所突破。
晶元設計集成領域,中國的集成能力應該屬於世界先進水平。不要小看集成能力。這就好比一堆木料在某些人手裡只能當柴火燒,某些人手裡可以做出好傢具。2017年,匯頂科技在指紋識別晶元領域實現了對瑞典FPC的超越,成為國產設計晶元在消費電子領域少有的全球第一。士蘭微從集成電路晶元設計業務開始,逐步搭建了晶元製造平台,並已將技術和製造平台延伸至功率器件、功率模塊和MEMS感測器的封裝領域。
晶元國產化的另一個意義就是不斷帶動國產半導體設備商的進步。在技術密集型行業里,一旦下游的品牌渠道、系統集成設計、精密工藝技術被中國掌控,上游(設備、材料、核心零部件)就會集聚,如果中國企業能夠通過研發或技術轉移掌握了技術,上游最終也會被中國取代,這就是中國製造一步步實現完備產業鏈的過程。
專家呼籲:振興晶元產業需要由企業來主導不過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日前公開告誡稱,這個爭論使得國家主義更加取得優勢,就是用更強大的行政力量去支持有關產業,這是很危險的。吳敬璉認為,中興通訊事件的深層次原因是國內體制的改革,應該重點破除解制度問題。
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振興晶元產業不能僅靠科技巨頭公司,更不能由政府直接主導做,而是需要由企業來主導。當前,我國晶元進口額度已超過了石油等資源,國產晶元面對的發展前景和機遇都是歷史性的。總體而言,晶元事關國防安全、信息安全等大局,在資本市場競爭方面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未來,晶元領域的發展將會更多的和人工智慧技術相結合,我國應抓住這個人工智慧晶元發展的初期帶來的歷史性機遇。
哪些「芯」機會將引領潮流?
財通證券在近期的研報中指出,半導體國產化正當時,從晶元產業鏈來看,國內目前從設備、設計、製造到封裝都有深層次布局。從全球半導體發展趨勢看,行業向國內轉移加速;國內政策大力扶持集成電路產業;從規模看,2018 年國內行業增速保持高位。2018 年也必將是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與投資元年。
對於晶元產業鏈相關的投資機會,國泰君安認為,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逐步成熟,未來集成電路產業將成為搶佔這些新技術領域的戰略制高點,手機、電腦等終端產品也將會越來越智能,這將帶來產業鏈相關公司的戰略性機遇。
近日,國內晶元的「龍頭企業」之一中芯國際公告稱,獲得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和大唐電信共計約41.75億元人民幣增資。與大唐電信科技產業及國家集成電路基金訂立優先股份認購協議,公司將分別向雙方發行優先股份,配售價均每股為10.65元,較前收市價溢價3%,所發行股份分別占公司擴大後股本約1.23%及1.14%,總代價分別為6.6億元及6.1億元。
銀河證券認為,全球半導體景氣程度仍然較高,銷售收入有望超出市場預期。AI、物聯網、汽車電子等新興領域有望帶來增量需求,預計整個半導體產業鏈復甦將超預期。近期政策加碼將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保駕護航,我國半導體行業未來兩年到三年複合增速有望達到30%左右,行業的投資機會凸顯,具有業績支撐的龍頭標的有望獲得市場資金的關注。
在滬上一家基金的投資總監看來,晶元國產化將是明確的長期發展方向,但短期難以見到顯著成果,因為這牽涉到大量財力、人力的投入。此外,人才引進、工藝良率的提升也需要漫長的過程。就投資機會而言,晶元設計、半導體設備等領域都值得提前關注。
東吳證券研報表示,不需要軟體生態配套的晶元,國產化成功概率更高。目前來看,CPU、 GPU 等領域國產化難度較高,一來是 intel、nvidia 等公司積累了大量專利,沒有像ARM一樣有開放的公版架構;更重要的是,這些晶元需要和軟體高度兼容,即使在晶元硬體性能指標上實現趕超,但是對於大量的軟體兼容性不夠又會成為新的問題,存在軟體不支持晶元的 風險。繼續看好光學創新浪潮和半導體國產化,光學建議關注水晶光電、歐菲科技、舜宇光學、丘鈦科技等標的。半導體國產化建議關注兆易創新和揚傑科技。
天風證券表示,通用型晶元是主題催化下晶元領域的最強音。與專用型晶元的不同,通用型晶元的市場空間大/學習曲線漫長,專用型晶元在國內的發展 處於由應用帶動,以應用端往上游滲透帶來的商業成果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累積,並由量變產生質變。然而事實上沒法更多去在短期迅速變現而要時間累積的通用型晶元,在當前形勢下成為了大國博弈間的重要卡 口,在資本市場角度,理應對這樣的晶元投以更多的關注。
Wind綜合投資者報、21世紀經濟報道、券商研報等
推薦閱讀:
※在日本,你不可錯過的文藝之地
※劉備錯過太多良將 這5個人都與他擦肩
※我的父母錯過了彼此 | 有故事的人
※不容錯過的世界十大名表品牌
※來澳大利亞,不可錯過的10種旅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