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那些叫王爺墳的地方
北京有很多以王爺墳命名的地方,但真正保留下墳陵的地方已經鳳毛麟角,有的僅 剩下一些殘磚斷瓦。它們以清代王爺墳為主,有統一的建造標準,也存在一些差異。
清明時節,走進這些王爺的園寢,你會發現,那些隱匿在荒草中紅牆琉璃瓦,仍在講述著一個王朝和一個個風雲人物的興衰故事。
北安河九王墳堪稱「標本」
海淀區北安河附近有個地方叫九王墳,這裡是道光皇帝第九子孚郡王奕譓的園寢。從北安河路九王墳公交站西行,不過百米,就可以看到一組恢弘的古建。這裡就是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孚郡王墓。
清代王爺墳能夠保存到今天實屬不易,而像九王墳這樣完整保留著地上建築的王陵,簡直讓人嘆為觀止。偉瓣桔對照歷史資料發現,九王墳現存建築與記載完全一致,堪稱清代王爺墳的實物標本。
▲九王墳宮門
整座園寢坐西朝東,最東面是神橋,橋欄板略有損壞。走上神橋,可以看到橋下兩側還有兩段月河。正對神橋的是碑樓,中間一條松柏氤氳的甬道。碑樓四面已經用磚石封死,碑樓內應放置有馱龍碑。碑樓上斗拱的彩繪色彩仍然可以辨識。碑樓後面南北兩側各有三間朝房,門窗完好。
▲九王墳碑樓
再往西就是宮門,大門上著鎖,透過門縫可見裡面的五間享殿。據記載,享殿早年供有牌位,上方懸有八角宮燈。後有月台,走上月台就是寶頂,下有須彌座。寶頂後有一圈弧形紅牆。偉瓣桔沿紅牆走了一圈,可以看到園寢內探出頭的高大樹木。
▲九王墳朝房
奕譓生於道光二十五年,即1845年,道光三十年封為孚郡王。光緒三年,即1877年去世,享年33歲。歷史上評價奕譓的一生並無建樹,僅憑道光帝幼子的身份,受到很高禮遇。
生前與世無爭的奕譓,在身後也是受到襲擾最少的一位清代王爺,這也使他的園寢得以完整保留下來。1937年,九王墳被盜。事後有王府後人來善後。九王墳的地宮曾改建過防空洞,享殿後的月台也曾被用作籃球場。但無論如何,這些建築都被保存下來,為後世留下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
溥儀祖父葬在妙高峰下七王墳
妙高峰是陽台山的主峰,在山腰處有一座七王墳,埋葬的是道光皇帝第七子醇親王奕譞(音宣),末代皇帝溥儀的祖父。這裡距離山下的九王墳大約4公里,兄弟倆墳塋離得很近,似乎是在彼此照應,也都相對完整的保存下來。
這裡有一個有趣現象,後世研究人員發現,九王墳碑樓里的馱龍碑要比七王墳的碑高大。這一點是不符合清代規制的。七王是親王,九王是郡王,郡王的標準怎麼能高於親王呢?
原來七王墳和九王墳幾乎是同一時期修建,原本七王墳的碑高大,但就是因為太大太重,運到山上比較困難。那時清政府已經是風雨飄搖,修墳的太監也是大膽的投機取巧,就把兩座墳的碑給互換了。結果九王墳的小碑被安裝到了七王墳里。好在兩人是親兄弟,生前也都是一樣的謙和低調,估計也不會太過計較這件違反規矩的事了。
偉瓣桔趕到妙高峰下時,整座七王墳已經被紅色的施工圍擋封閉。站在下面,可以看到高高的石階上是一座黃色琉璃瓦覆頂的碑樓。村民萬大姐描述了園寢里的樣貌,與歷史記載基本一致。碑樓後有神橋,橋下為月河。過神橋應該有南北朝房各三間,但南朝房在五十年代被拆毀。宮門有三間,南北各有一座角門。園寢院中享殿已經被毀,只存有八塊柱石。
陵內有一大三小四座寶頂,前面有月台,還有兩棵高大的白皮松。大寶頂是醇親王奕譞的,另外是三位福晉的小寶頂。1937年,七王墳地宮被人發掘。萬大姐說,大寶頂以前有一個大洞,應該就是盜洞,後來被有關部門用石灰封堵上了。
園寢北側還有一組建築,就是七王墳的陽宅,亦稱退潛別墅,後被有關單位佔用。值得一提是,園寢內遍布各種精美的石刻,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七王墳的看墳戶有李、宋、胡、賀等十八戶。萬大姐說,現在宋姓是七王墳村中的大戶,人口比較多,自己愛人就姓宋。近些年每逢清明節前後,還有七王爺的後人來祭掃,她還接待過。
據歷史記載,當年的看墳戶每戶有三間房,十來畝地,最初給錢糧月米,後來主要靠果樹為生。偉瓣桔看到,現在七王墳村四周還有大片的果園,初春時節,一片繁花似錦。
恭親王奕訢安眠在昌平麻峪
晚清重臣恭親王奕訢是輔助慈禧政變的權臣,但也是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被保守派冠以「鬼子六」的綽號,是中國晚清史上最知名的歷史人物之一。
清明時節,偉瓣桔在昌平區崔村鎮麻峪村附近的田地里,找到了恭親王奕訢的墓地。由於歷史上屢遭盜毀,如今這位晚清風雲人物的陵墓僅剩一座矗立在地上的石牌坊。只見牌坊由三門四柱三樓組成,樓頂上四個小石獅子相對而坐。
而據歷史記載,陵墓原有石橋、碑樓,宮門和享殿等清代王爺墳的標配設施。墳地西邊還有陽宅四進,有大門、茶房、垂花門、後宅、寢室等。
麻峪村的楊老先生祖上即是為恭親王守陵的,他尊稱恭親王墓為「六爺墳」。據老先生回憶,小時候家裡還有土槍,就是用來驅趕盜陵的土匪用的。那時除了恭親王墓,周圍還有幾個王爺的陵墓,可是後來都被毀了。
據研究人員記載,1932年以後,恭親王墓被盜過三四次。當時附近的土匪持槍來盜搶,事先傳話給看墳戶,誰出家門就打死。嚇得各戶不敢在家裡睡覺,大冬天趴在雪地里躲著。在被多次盜掘以後,看墳戶乾脆不東躲西藏了,明確告訴來人,殉葬品早被洗劫一空,不用白費功夫了。
楊老先生講,上世紀30年代,恭親王墓被盜挖開以後,可見墓室有三丈多深,裡面還有一條10米寬的暗河,河上有一條小船,要乘小船才能到達對岸的棺床。陵墓被土匪盜掘後,金銀珠寶相繼被拿走,後來連墓里的衣服都被人撿走了。恭親王的屍骨也被四處亂丟,後來被村裡的老人就地掩埋了。
墳墓被盜後,恭王府的人就讓護衛把剩下的陽宅給拆賣了,樹木也全部砍伐,七尺一截,用車拉走賣給北京城裡的木廠。據說運送木材的車輛在進京路上還遭到土匪打劫。
今天,很多清代王爺的園寢已經不復存在,只留下一個地名。這些有名無實的王爺墳大多毀於上世紀30年代。在那個混亂的年代裡,北京郊區縣盜墓成風,甚至一些王府的後人,因為生活窘迫,挖了自己祖先的墳墓。時至今日,我們只能通過歷史資料,來還原這些園寢的樣貌了。
八王墳埋著努爾哈赤第十二子
在以王爺墳命名的地方里,最著名的一處,恐怕要數八王墳了。不光北京人熟悉,很多外地人,甚至外國人也都有所了解。這裡有長途汽車站,還在北京CBD範圍內,周圍高聳入雲的寫字樓鱗次櫛比,裡面有許多來頭很大的國內外名企。
很有名的八王墳,曾經肯定有一座王爺墳。但偉瓣桔在這裡走訪時,卻沒有遇到一位能說出八王墳來歷的人。經過查詢資料了解到,八王墳最初入葬的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二子阿濟格。順治元年,他被封為和碩英親王,按當時的排行,稱「八王」。
「八王」阿濟格有勇無謀,野心還不小,覬覦胞弟多爾袞的攝政王位子。但論起才幹,他比多爾袞差的真不是一星半點。多爾袞去世後,阿濟格被人告發作亂。即使是順治皇帝福臨的親叔叔,也沒有得到好的結果。先被幽禁,後又賜死。阿濟格死後骨殖火化,地穴里僅有一個骨灰罐。這對一個王爺來說,真是夠慘的。
直到康熙皇帝即位後,才恢復了阿濟格第二子付勒赫的宗籍。到了康熙三十七年,皇帝似乎也覺得有點對不住這位叔祖,畢竟當年的罪狀都是捕風捉影,於是「錄阿濟格功」。這就算是平反了。八王墳也在這一時期才有所建設。到乾隆十一年重修時,八王墳已經初具規模。有了宮門、享殿、寶頂和牆圈。據記載,八王墳佔地一頃數十畝。古代一頃是約合50畝,再加上數十畝,可見佔地之廣。
辛亥革命後,阿濟格的後人,奉恩將軍存耀將王爺墳的宮門、享殿都給拆了,賣了磚瓦木料。日偽時期,存耀又把這裡大小樹木全部砍掉,換了錢花。不久,王爺墳也被盜了。
今天,我們只有在公交站牌上,才能看到八王墳的字樣了。
東直門外新中街曾是多爾袞園寢
十幾年前,一部電視劇《孝庄秘史》讓清王朝的開國功臣多爾袞為一般市民所熟知。多爾袞在諸王中排行第九,所以他身後的園寢又被稱為九王墳。與阿濟格的八王墳相隔並不算遠。
在電視劇《孝庄秘史》里,多爾袞先是受困於大玉兒和皇太極的三角戀。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袞扶立幼主福臨即皇帝位,就是順治皇帝。隨著順治皇帝不斷長大,叔侄二人政見多有不合之處。同時多爾袞仍然苦戀著孝庄太后大玉兒。在權力與愛情的雙重煎熬下,多爾袞積勞成疾,英年早逝。
電視劇有不少戲說的成分,但在清初,多爾袞確實權傾朝野。晚年從「叔父攝政王」晉陞為「皇父攝政王」,可見順治皇帝對他的依賴。多爾袞也確實勤勞任事,在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奠定了清王朝200多年的基本格局。
順治七年十二月九日,即1650年12月31日,多爾袞病故於邊外的喀喇城,享年39歲。十二月十七日,靈柩運到東直門外,順治皇帝迎於五里之外。「爾後追尊成宗義皇帝,喪儀依帝禮。」
然而,帝王變臉真是比變天還快。順治八年元月,多爾袞的近侍蘇克薩哈等首告多爾袞私制帝服,藏匿御用珠寶。於是,多爾袞的政敵,鄭親王濟爾哈朗等趁機論其罪。二月,多爾袞被撤去帝號和廟號,還被抄了家。不僅如此,因為身後被論罪,園寢也被挖掘。有「九索」之說,就是被挖抄了九次。直到乾隆三十八年,就是1773年,乾隆降旨明示平反,園寢也按照親王的規制進行了修繕。
多爾袞的九王墳就在東直門外新中街附近,佔地300多畝。辛亥革命後,睿親王中銓將地面建築拆賣。1940年,日本人又在附近修跑馬場。1943年,來了100多人挖掘地宮,但沒發現什麼隨葬品,甚至連屍骨都沒有,只見一個白底藍花瓷罈子,裡面只有兩節木炭。這也印證了多爾袞園寢被毀掘「九索」的說法。
據資料記載,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後期,因為建設需要,很多居民要搬遷,九王墳被拆平建設了樓房。因搬遷戶對住在「墳」里有意見,考慮到西邊是中街,於是這條新建街道被命名為新中街。
五阿哥永琪之孫葬在大南峪
在房山區青龍湖鎮上萬村,有一所奕繪貝勒園寢。如果說起奕繪讓人覺得有點陌生的話,那提起他的爺爺,很多人一定非常熟悉。那就是電視劇《還珠格格》里的五阿哥永琪。
據房山區文委提供的資料,奕繪貝勒園寢始建於道光十四年至十八年,共建成十景:楊樹關、第一橋、山堂、霏雲館、清風閣、牛羊砦、紅葉庵、大槐宮、平安精舍、東坡小石城。
楊樹關坐西朝東,進關為石橋,跨越山洞,過橋為大門三間,門內為山堂三間,後改為享殿,西有霏雲館、清風閣、閣後高台上是墓冢。葬有奕繪貝勒、福晉妙華、側福晉顧太清和他們的四個子孫。現主要建築基礎尚存,墓冢已被毀。
奕繪和顧太清的第六代孫女金適老師在接受偉瓣桔採訪時曾表示,近年還曾到園寢祭掃。故居和園寢最早曾被用作單位宿舍和倉庫,目前房屋已經被騰空了。她認為,作為清代唯一尚存的宗室別墅,如果相關部門做好管理,對故居進行修繕後,可以先向一些學者專家有針對性地開放。
房山區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1950年至今,作為奕繪貝勒園寢所在地的大南峪,在京煤化工公司及北京武警衛隊的管理下,無論園寢建築還是樹木,都得到有效的看護,基本保持了歷史原貌。2017年,在專項保護資金到位後,已啟動修繕工作。目前文物建築的前期清理工作已經完成,今年就將進行文物本體修繕。因奕繪貝勒園寢地處大南峪危險品總庫核心位置,考慮到安全監管實際,相關單位認為修繕後不宜對外開放。
五里坨睿王墳和金頂山禮王墳
據史料記載,埋在石景山五里坨的第一位睿親王是淳穎。他生於乾隆二十六年,即1761年。嘉慶五年,即1800年去世。享年40歲。其墓地佔地68畝,外邊為金剛牆,裡邊是紅牆,兩道宮門,一座碑樓,還建有東西朝房和享殿。
埋到五里坨的第二位睿親王是仁壽。他是淳穎第四子端恩的長子。仁壽辦過一件影響了中國近代史的大事。他參與了慈禧與奕?等人聯合發動的政變,赴密雲抓捕了護送咸豐皇帝靈柩回京的肅順。隨後肅順在菜市口問斬,顧命八大臣倒台,掃除了絆腳石的慈禧太后就此正式登上中國的政治舞台。
政變之後三年,1864年,仁壽去世,終年55歲。他的墓地佔地68畝,沒有享殿和紅牆,磚砌抹灰寶頂。仁壽陵寢的規格降低,與大清日益衰敗的國勢不無關係。
1929年,五里坨睿親王墓地被盜,石料也被東北軍拉走。上世紀80年代,寶頂所在位置已成了楊樹林。而睿親王墳的陽宅也不見蹤跡,變成了煤廠。
▲五里坨煤廠,即睿親王墳陽宅所在地
近日,偉瓣桔赴石景山五里坨探訪。由於整個村莊已經拆遷,附近居民已經說不清墳塋具體位置。但當年的煤廠仍在,只是早已不再經營了。
在石景山區金頂山的東麓和西麓,歷史上都有過禮親王墳地。地面建築有石橋、碑樓、宮門、朝房等。上世紀30年代,因為盜墓風行於北京郊區縣,禮親王后人自發將靈柩起走,樹木也全都賣掉。
據歷史記載,禮王墳守墳戶姓杜。偉瓣桔在金頂山附近的模式口找到了杜姓一家人。今年已經60歲的杜女士表示,聽說過禮王墳,但對守墳一事毫不知情。她覺得家裡真正承擔過守墳任務的,應該是自己爺爺那一代人了。
推薦閱讀:
※中國有哪些俗氣的地名?
※全國共有348個地方戲曲劇種
※在這3個地方吵架,暴露了你的情商
※男人的哪個地方女人千萬不要碰?
※一旦去了澳洲,其他地方都成了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