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二十八 (5)

昨天講過的這一段,九五二頁:

若毗缽舍那而為上首、內略其心;極猛盛觀後、因緣相。

我昨天講是「若毗缽舍那而為上首」,這「上首」就是以毗缽舍那為修行的重點,我的毗缽舍那修的不好,我希望把它能夠增長,能夠進步使令它好一點,叫作「上首」,上首是這樣意思。「內略其心」怎麼辦法能夠使令毗缽舍那好一點呢?就是除了修毗缽舍那之外,還要修「止」就是修奢摩他,修奢摩他就是「內略其心」,心在所緣境上無分別住。這「內」就是所緣境,在所緣境上無分別住。

「極猛盛觀後因緣相」這個奢摩他是毗缽舍那能夠極猛盛的一個因緣相,現在我的毗缽舍那修的不理想,但是我以後的毗缽舍那能進步,能達到極猛盛的時候,那是要以「內略其心為因緣相」。就是以止能幫助毗缽舍那進步,我昨天這麼講。

但是《披尋記》上不這樣說,《披尋記》說的也是對,按照《披尋記》的意思這段文應該這麼說:「若毗缽舍那而為上首、內略其心」若是你這個時候,你先修毗缽舍那,這「上首」是先的意思,就是在前。先修毗缽舍那,然後就修「內略其心」修奢摩他,如果是這樣次第的話,就是「極猛盛觀後因緣相」。這個毗缽舍那你如果修的非常有力量,極猛盛力的毗缽舍那,那它就能幫助後面的奢摩他使令它強起來。就是毗缽舍那如果修的好,它能幫助奢摩他進步的因緣相,這麼講也是可以。下面那一段也是。

「若奢摩他而為上首」,若是你這個時後,先修奢摩他然後發起毗缽舍那的聖觀,這樣次第的修止觀。那極猛盛的止,如果那個止修得特別有力量呢,那麼這個極猛盛止就能幫助後面的毗缽舍那的強大的一個因緣相。這個奢摩他能幫助毗缽舍那進步,毗缽舍那能幫助奢摩他有進步。這個義和昨天講的是一樣,但這個文前後次第講的不一樣。

午三、應遠離相(分四科) 未一、標

應遠離相復有四種。

這是第三科「應遠離相」。就是這個廣分別所緣境相裡面,先是「所緣相」後是「因緣相」,第三科「應遠離相」。這個有二種四種作意,這二種四種作意說完了,然後再廣分別這個作意相。這裡分四科,第一科是「標」。

「應遠離相復有四種」這個修止觀的時候,也應該遠離的事情,這樣的事情是不對,應該把它消除。那麼有四種。

未二、列

一者沈相。二者掉相。三者著相。四者亂相。

這四種應遠離。

下邊就是解釋,解釋分四科,第一科先解釋這個「沈相」者。

未三、釋(分四科)  申一、沈相

沈相者:謂由所緣相因緣相故令心下劣。

這個「由所緣相」就是所緣境,就是於所緣境昏沈了、沉沒了。這昏沈和沉沒還是有點不同的,就是昏沈是重的昏沈,沉沒是輕微的昏沈。這輕微的昏沈如果你心粗的話,你就容易誤會是得定了;那個輕微的昏沈心裏面沒有分別、沒有妄想雜念,對於所緣境就不是十分明了,不是十分明了那,那個強盛的明了性沉沒了很多,還有少少,就是不是十分明了,那叫做「沉沒」。就是於所緣境不分明的顯現了,但是可也沒有打妄想,也沒有那個極重的昏沈,就是輕微地昏沈的時候,那叫做「沈相」。當然也包括昏沈在內。為什麼會有沈沒的相貌呢?

「謂由所緣相」就是由於所緣相本不能分明的顯現了,「由於因緣相」就是你不守根門,沒有學習根律儀,沒有於食知量,沒有修初夜、後夜修悎寤瑜伽,沒有這樣做。沒能正知而住,這些修定的資糧你沒有這樣作。沒有這樣做呢,你是這個厭離心不夠強,而貪著睡眠。由這樣的因緣相故「令心下劣」,使令這個心,這個「下」就是沉沒了。「沉沒」像那個魚不在水面上,就是沈在水裡面去了,沈在水裡面去了就是下。就是這個所緣境應該明明了瞭地顯現在你的心裡上面,但是這個所緣境沈下去了就不分明了。那麼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那個「緣念」所緣境的作意沒有力量了。這個「劣」就是沒有力量,沒有力量的關係,所以「令心下劣」。

這個沉沒的相貌這件事是應該要遠離的,一定你靜坐修止觀的時候,修觀也好修止也好,你這個明了性要特彆強。你自己常常反省的時候,你會知道這個明了性有強有弱的不同。譬如說你吃完了飯,過了一個多鐘頭以後靜坐的時候,這個明了性就特彆強。你若是在昏昏沉沉的時候,雖然你這時候你自己努力的振作,我不要昏沈,但是你這個時候的明了性就小、就輕微,那個成分就降低了。這個明了性它就有強弱的不同。現在這裡說這個沈相,就是於所緣境的時候,那個心不那麼分明,不能分明的緣念所緣境,那叫做沈相。這是應該要遠離的。

申二、掉相

掉相者:謂由所緣相因緣相故令心高舉。

這個掉相者,這個掉相怎麼講呢?就是掉動。

「謂由所緣相因緣相故令心高舉」,「謂由所緣相」於所緣相不能安住,心裏面就有掉舉了,就有掉動。這是因為這個人多數是在貪瞋痴的煩惱裡邊,貪慾的煩惱強的人就是會有「掉舉」。前邊那個沈相,就是貪瞋痴這個三種煩惱裡邊,「愚痴」的煩惱特別多的人就容易有「沈相」。這個貪慾煩惱重的人容易有「掉相」。所以這個貪慾煩惱重就是「掉相的因緣」。於所緣相掉動不能安住,也一樣是不守根門,沒有學習根律儀,沒有學習於食知量,也沒有學習悎寤瑜伽,也沒能正知而住。常好有親里的尋思,想起了我師父了想起我師兄了,有親里思、有國土思、欲尋思、恚尋思、害尋思、親里尋思、國土尋思、不死尋思、憍慢的尋思各式各樣的尋思。這樣子的因緣「令心高舉」,使令你的心高舉,就是離開了、高飛遠舉,就是離開了所緣境就跑到很遠的地方去了,就不安住所緣境。

申三、著相

著相者:謂由所緣相因緣相故,令心於境起染起著作諸惱亂。

第三個是「著相者」。「謂由所緣相因緣相故,令心於境起染起著作諸惱亂」這個著相者這是一個鈍根人。「謂由所緣相故」於所緣的境界上起了執著心,它的因緣相那就是,也還是這幾種不守根門,不能夠於食知量、不能修悎寤瑜伽、不正知而住這些事情。而於色聲香味觸這十種相心裏面就是執著。「令心於境,起染起著」這個厭離心不夠,沒能夠修遠離想,使「心於境起染起著」。這個「著」就是比「染」還是重了一點。「作諸惱亂」是你給自己作了很多的惱亂自己的分別心,所以就有了很多的執著。

申四、亂相

亂相者:謂由所緣相因緣相故,令心於外馳散擾動。

這個「亂相」也是鈍根人,就是不歡喜寂靜住,就是歡喜各處跑,歡喜多事、多分別這些事情。也是不修根律儀、不能於食知量這幾種,所以「謂由所緣相因緣相故,令心於外馳散擾動」。不能安住在所緣境上,就是跑到外邊去虛妄分別,這個心跑到外邊去虛妄分別。這個掉舉也是散亂,但是掉舉是指貪慾這方面的煩惱,叫作掉舉。這個亂相就是散亂的境界,就是一般性的散亂。都是散亂可是分這麼兩種不同。「令心於外,馳散擾亂」。

未四、指

如是諸相如前等引地中已說。

前面這四種應該遠離的相,是在前面那個等引地裡面已經說了。就是十一卷,十一卷裡邊在〈金陵刻經處〉本子是十卷十九頁。

卯二、所緣勝解(分二科)  辰一、問

問:如是作意於所緣境起勝解時有幾勝解?

這是第二「所緣勝解」。前面廣分別分兩科,第一科是「所緣境相」這說完了。現在是第二科所緣勝解。就是「如是作意次於所緣境」,前面說到這麼多的作意,在這所緣境上發動的勝解,就是觀察、思惟、觀想,叫做「勝解」。但是是有力量的叫做勝解。「有幾勝解」有幾種不同呢?這是「問」。

下面回答分四科。第一科是「標」。

辰二、答(分四科)  巳一、標

答:九。

有九種不同。

巳二、征

何等為九。

「何等為九」這是「征」。

下面第三科就是「列」。

巳三、列

一有光凈勝解。二無光凈勝解。三遲鈍勝解。四捷利勝解。五狹小勝解。六廣大勝解。七無量勝解。八清凈勝解。九不清凈勝解。

分這麼九種。下面第四科是解釋。分九科,第一科先解釋「有光凈勝解」。

巳四、釋(分九科)  午一、有光凈勝解

有光凈勝解者:謂於光明相澄心善取,與光明俱所有勝解。

這「有光凈勝解」是什麼呢?「謂於光明相澄心善取」就是這個日月燈的光明相,當然是太陽的光明特彆強大。你對這個光明相「澄心善取」,這個心澄靜下來,就是遠離一切的雜念心能寂靜下來,你能善巧的把光明相取在心裏面。「與光明俱所有勝解」,這個「能勝解」的就是能觀想心,光明是所觀相想的境界,這等於是以光明為所緣境。但是光明能取在心裏面,顯現在心裏面,這也要經過一番的學習才可以的。就是譬如現在是黑天不開燈,房子裡面不開燈,但是你能夠心裏面取到光明相的時候,和白天一樣。你閉上眼睛了就感覺和白天一樣是光明的,那就是「有光明勝解」了。這還是不容易的!你若不這樣練習,若沒有日月燈的時候,你睜開眼睛也是黑的,你不睜開眼睛也是黑的。所以這個光明相,在律上我們出家人的戒律上、廣律上,佛曾經告訴比丘睡眠的時候要想明相,其實就是這麼回事。不要因為你在黑暗、天黑了你在睡覺不要這樣子想,你心裏面現出來光明相,這叫做「與光明俱所有勝解」。這樣子這個勝解是能觀想的,光明是所觀想的,這個能和所是在一起顯現出來的,這叫做「與光明俱所有勝解」。

午二、無光凈勝解

無光凈勝解者:謂於光明相不能善取,與暗昧俱所有勝解。

「無光凈勝解者」,這是第二個。「謂於光明相不能善取」你不能善巧的把光明相取在心裏面。「與暗昧俱所有勝解」沒有光明就是黑暗了,那麼你這個勝解就是與黑暗在一起活動,就是這樣子。

午三、遲鈍勝解

遲鈍勝解者:謂鈍根身中所有勝解。

這是第三個。什麼叫做「遲鈍勝解」?「謂鈍根身中」根性鈍的人他的五蘊身裡面,所有的勝解都叫做「遲鈍勝解」。就是他的信進念定慧,不管他怎麼樣勝解,怎麼樣觀想都是屬於「遲鈍性」的。

午四、捷利勝解

捷利勝解者:謂利根身中所有勝解。

就是根性特別利的人,他的身中所有的勝解,所有的勝解都是敏捷。這個「捷」是敏捷,「利」是他這個「勝解」的力量,作用非常的厲害。那個鈍根人他也是有勝解,但是慢,力量也不是那麼樣的銳利,所以較為遲鈍。這個叫做「捷利」。

午五、狹小勝解

狹小勝解者:謂狹小信欲俱行勝解,及狹小所緣意解勝解。如是作意狹小故,及所緣狹小故,名狹小勝解。

「狹小勝解者」,「謂狹小信欲」這個「信」你對於佛法有的信心,這個信心,信為欲所依止,有信就有欲。如果你相信佛法說的世間有苦集的因果,出世間有滅道的因果,佛讚歎出世間的聖道的因果特別殊勝、微妙、安樂自在。世間的因果是苦,你若相信了你就會有欲,就會希望排解出去這個苦集而成就滅道的因果,你就會有這樣的慾望,所以就是信就有欲。現在是狹小的信欲,他這個信欲不是很強大。我們舉個例子說,說這個菩薩要廣度眾生得無上菩提,那就是「廣大」;若聲聞緣覺對佛法的信解,只圖自己解脫生死得涅槃,那就是「狹小」了。

「謂狹小信欲俱行勝解」,這個勝解是能觀想的一定有所觀想的,能所是俱行的。「及狹小所緣意解勝解」還有狹小的所緣境界,狹小勝解所緣境界。「意解勝解」意解思惟就是於所緣境去思惟觀察,所以就是意解勝解。這個是有所緣的不同,有作意有勝解的不同。所緣就是勝解的所緣境,兩回事但是不能分離。「如是作意狹小故,及所緣狹小故,名狹小勝解。」就是你這個人作意狹小他的心量不是那麼廣大,他狹小。及所緣境狹小,所以叫做「狹小勝解」。所緣境和那個作意,作意也就是勝解,作意是能緣的,能緣和所緣是不能分離,所以所緣小能緣也就小,能緣小所緣也小,這個叫做「狹小的勝解」。看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九五四頁:

狹小勝解等者:三摩呬多地中說有小三摩地,或由所緣故小。觀少色故,或由作意故小,小信小欲小勝解故。(陵本十二卷十頁)此應准知。

「狹小勝解等者:三摩呬多地中說有三摩地,或由所緣故小」。這個所緣境小,所以叫做小三摩地。是什麼呢?「觀少色故」他這個所緣境以色為所緣境,他觀的色觀的少。譬如觀這個蓮花的光明,蓮花就是那麼大,那麼這就是小。如果你是觀這個光明廣大乃至到大海邊、大地、大海邊這麼大的光明,那就是大了,而不是小了。

這個前面的文說到觀天,這個修行人修這個光明勝解的時候,觀這個天人身相的光明,身相的光明或者是像樹那麼大,乃至是像大地這麼大,大海這麼大,就是由小而大了。這是所緣境界的大小,能緣的勝解也有大小。現在說小的境界就叫做「狹小勝解」,就是這樣的意思。

午六、廣大勝解

廣大勝解者:謂廣大信欲俱行勝解,及廣大所緣意解勝解。如是作意廣大故,及所緣廣大故,名廣大勝解。

「廣大勝解者:謂廣大信欲俱行勝解,及廣大所緣意解勝解。」假設以光明為所緣境的話,這光明像大地那麼大,像大海那麼大,當然不是無邊無際還是有邊際的,那就叫做廣大的勝解。

「如是作意廣大故,及所緣廣大故,名廣大勝解。」在律上,有一個他婆摩羅子是個阿羅漢,夜間他是為大眾僧職事的,若是夜晚還有比丘來掛單的時候,那麼那個比丘沒有神通,那麼他就手指頭一伸,這個手指頭就放出光明來了,就好像一個燈似的,那麼就領這個比丘到寮房去。實在這個光明就是他的勝解,當然這種我們初學光明勝解的人,只是在心裏面想有光明,那事實上別人看不見有光明。但是修成功的那個人不是,他若是心裏面有光明勝解的時候,那就真是有光明了,就能破壞黑暗了。所以佛菩薩有光明有二種光明:一個是果報的,果報體他就是自然的發出光明來;一個是他內心裏面變現出來的光明。說我們念觀世音菩薩有種種靈驗,實在那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勝解,觀世音菩薩也並沒有來,但是你就看見觀世音菩薩了,實在那是觀世音菩薩的勝解。

「廣大所緣意解勝解。如是作意廣大故,及所緣廣大故,名廣大勝解。」我們看這個《阿含經》也好、看《大智度論》也好、看《瑜伽師地論》也好,它就是說明你要努力的這樣創造,你才有這樣的功德,它就是這麼講。所有的事情都是修成的,就是這麼講這件事。無論是那一種神通、無論什麼定力都是修成的,都是提倡這樣子講這樣說。

午七、無量勝解

無量勝解者:謂無邊無際信欲俱行勝解,及無邊無際所緣意解勝解。如是作意無量故及所緣無量故,名無量勝解。

「無量勝解者:謂無邊無際信欲俱行勝解」這就是廣大的境界,廣大的境界。譬如說是:這個無色界天的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這個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就是它廣大,觀這個空無量無邊的,觀這個識也是無量無邊的沒有邊際,所以那就是廣,叫做「無量勝解」。現在這裡「無邊無際信欲俱行的勝解,及無邊無際的所緣境勝解。」這個能緣所緣是一致的,都是無量無邊的。「如是作意無量故及所緣無量故」這樣的「作意無量,所緣無量故,名無量勝解。」

我看見有一篇文章說:在佛學院畢業以後沒有事情做了,就是失業了,要給他安排一個職業。安排什麼呢?或者是請他到什麼寺院里做方丈、做監院,或是安排到佛學院裡面做老師去,讓他有事情做。但是這種話說的也沒有錯,但我們若是讀《瑜伽師地論》的話,有失業這回事情嗎?要學習了佛法以後那事情太多了,沒有時間和這些人通信,或者打通電話,沒有這個時間的!就是說修這個奢摩他要多少時間?你才能把奢摩他修成功!這個看出來很多的問題。這個四禪八定就夠你修的了,你這一生修成功了,就是很難得很殊勝了!又是三三昧、八解脫,多得很,應該做的事情很多!

午八、清凈勝解

清凈勝解者:謂已善修已成滿已究竟俱行勝解。

這裡說到第八個「清凈勝解」,什麼叫作清凈勝解呢?「謂已善修已成滿已究竟俱行勝解」。就是這位修行人他不懈怠,他沒有失業的感覺,他都是把時間都用在修行,就是修止觀善巧的修行,修行又修行、修行又修行。現在達到成滿究竟的程度了,就是他這個智慧成滿了。這個煩惱是究竟地清除了,所以叫做「已成滿已究竟,俱行勝解」這個時候叫「清凈勝解」。

什麼是污染呢?清凈是對污染說的,沒有污染就是清凈,那就是煩惱是污染。世間道的清凈,就是你得到色界定就把欲界的煩惱消除了,你得到無色界定就把色界的煩惱消除了。你若能得聖道呢,那也把無色界的煩惱消除了。那麼你就是聖人了!那麼那叫做「清凈勝解」。所以清凈勝解也是通於世間道,也通於出世間道的。

午九、不清凈勝解

不清凈勝解者:謂未善修未成滿未究竟俱行勝解。

「不清凈勝解者:謂未善修」就是這個人他還是沒能夠善巧地修止觀,或者是修了還沒成滿沒有究竟。這個時候的勝解,叫做「不清凈勝解」。這個實在來說我們佛教徒尤其是出家人,遇見各式各樣的因緣心裏面有煩惱,應該感覺到這是不對,要修止觀把它調伏,應該有這樣的要求,自己對自己應該有這個要求。如果是起了煩惱的時候,好像沒有事,就像這個地方來了土匪了你不找警察,這事是對不對?我心裏面有了土匪的時候,我不修學止觀、不修四念處調伏,一天好像沒有事情這樣子。這個是正常不正常?這是第九科,第九段是「作意」。

這以下是第十科「瑜伽師所作」分三科,第一科「問」。

子十、瑜伽師所作(分三科)  丑一、問

問:修瑜伽者凡有幾種瑜伽所作?

這是修止觀的人修禪的人,他做出來幾種事?「凡」者總也。總起來有多少種是他所做出來的事情?他做出幾樣事情來呢?

丑二、答(分四科)  寅一、標

答:四。

這個第二科是回答,回答分四科,第一科是「標」。第二科是「征」。回答是有四種所作。

寅二、征

何等為四?

這是「征」。「一所依滅…」。

這下面是「列」,列出來這四種

寅三、列

一所依滅。二所依轉。三遍知所緣。四愛樂所緣。

這前面也都講過了這是「列」。

下面第四科是解釋。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釋「初二種」。這個「所依滅、所依轉」放一起解釋。

寅四、釋(分二科)  卯一、初二種

所依滅及所依轉者。謂勤修習瑜伽作意故。所有粗重俱行所依漸次而滅。所有輕安俱行所依漸次而轉。是名所依滅及所依轉瑜伽所作。

「所依滅及所依轉者」,這兩種所作是什麼意思呢?「謂勤修習瑜伽作意故」。就是說這位修行人他不懈怠,他精進地「修習瑜伽」的止觀,修這個「禪的作意」。

因此「所有粗重俱行所依漸次而滅」就所有的這個煩惱,煩惱是沒有堪能性、不調柔,多諸苦惱,所以稱之為「粗重」。「麤重俱行所依」就是我們的這個煩惱,在十種相上生起的煩惱,這個煩惱與所依的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們這個身體,身體就是五種色受想行識合起來,總名為身,就是所所依。這個煩惱和所依在一起,它不能離開色受想行識另外有煩惱的,不可能是這樣子。所以它們是在一起活動,在一起活動因為你常常地修止觀來調伏它,所以這個粗重的煩惱在色受想行識上面「漸次而滅」,就是逐漸地有次第地就滅除了。不是說一下子就滅除去逐漸地由重而輕,由多而少,漸漸地就滅除了,這叫做「所依滅」。這個所依滅是這樣意思。

「所有輕安俱行所依漸次而轉」這就是「所依轉」。「所有的輕安」你有這個煩惱的活動,就使令身心是粗重的。你若滅除去煩惱的粗重呢,身體就有輕安的感覺,身輕安、心輕安,就有這個輕快的感覺。而這個輕安也是與色受想行識在一起活動的,所以叫做「所有輕安俱行所依」。「漸次而轉」這輕安也是由微細不覺知的這種輕安,逐漸地感覺到有輕安,也是由微而著,由小而大,這樣子漸次就現起了。「轉者」起也,就現起了。「是名所依滅及所依轉」是這樣意思。就是煩惱滅了輕安現起了。你修止觀這是兩種成績,這是兩種「瑜伽所作」。

卯二、後二種(分二科)  辰一、能凈所依

遍知所緣及愛樂所緣者。謂或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與所依滅轉而為上首,由此遍知所緣愛樂所緣增上力故,令所依滅及所依轉。

這是「後二種」一共是四種,前兩種說完了,這是說後二種。分二科,第一科是「能凈所依」。「遍知所緣及愛樂所緣者」這也是瑜伽所作。這兩種瑜伽所作是什麼意思呢?

「謂或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與所依滅轉而為上首,由此遍知所緣愛樂所緣增上力故,令所依滅及所依轉」。「謂或有遍知所緣」這個所緣就是所緣境。所緣境就是蘊處界、或是蘊界處、或者緣起,就是這些所緣境。這個「遍知」,或者是粗,「厭下苦粗障、欣上靜妙離」有厭、有欣,這樣子「遍知」,這樣子普遍地去觀察。或者說苦、空、無常、無我,用這樣子的智慧去「遍知」,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十八界、十二處。或者止觀這個緣起,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老死,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是「遍知所緣」。這樣就是修止觀,叫做「遍知所緣」。

「愛樂所緣」前面有解釋。就是你歡喜在所緣境上修止觀有歡喜心,有歡喜心能推動你精進地「遍知所緣」去修止觀去,就是這樣意思。「或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與所依滅轉而為上首」,就是「與所依滅所依轉作上首」作一個根本的引發的因緣,由於你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的關係,就引發出來「所依滅、所依轉」。所以「所依滅、所依轉」是所生法,這個「遍知所緣、愛樂所緣」是因緣。由如是因緣而有這樣地所生法,也就是一個因一個果。也就是「遍知所緣愛樂所緣」是能作的,「所依滅所依轉」是所作的,就成就了這樣地所作。

「由此遍知所緣愛樂所緣增上力故」這以下就是解釋前面這一句話。「由此遍知所緣和愛樂所緣」的強大的力量故「令所依滅令所依轉」,是這樣意思。這就叫做「能凈所依」。這一段是「能凈所依」能使令你的色受想行識清凈,主要是令你心清凈把煩惱滅除去了。

辰二、得善清凈

或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用所依清凈而為上首;由此所依清凈增上力故。令遍知所緣得善清凈,及愛樂所緣得善清凈。於其所作成辦時轉。

「或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用所依清凈而為上首」,這是第二科「得善清凈」。這或者是有的人,他的「遍知所緣」、他的「愛樂所緣」,用「所依清凈而為上首」。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識沒有煩惱了,沒有煩惱了就是沒有粗重有輕安了。這個時候使令你的「遍知所緣,愛樂所緣清凈」了,互相展轉清凈,我清凈你,你也清凈我,這個意思。

「由此所依清凈增上力故」,由於你的所依的色受想行識沒有煩惱了,有清凈的功德,這個清凈的強大的力量故「令遍知所緣」,令你這個止觀也清凈了。「遍知所緣得善清凈,及愛樂所緣」的這個願望,願意斷煩惱、願意修學聖道,這個也得清凈。因為這個愛樂所緣還是你的色受想行識,你遍知所緣也是你的色受想行識,所以「及愛樂所緣得善清凈」故。

「於其所作成辦時轉」。「於其所作」的,就是「所依滅所依轉」這兩件事成辦了的時候,那個「遍知所緣愛樂所緣」的清凈就現起了,就是「於其所作成辦時轉」。

丑三、結

是名四種修瑜伽者瑜伽所作。

這「四種瑜伽」是修瑜伽師的人所做出來的成績。結束這一段。

子十一、幾瑜伽師(分二科)  丑一、問

問:修瑜伽師凡有幾種。

這是第十一科,前面是第十科「瑜伽師所作」。這若是考試的話,這就是一個題目。但是你要記得住,「所依滅、所依轉、遍知所緣、愛樂所緣」要記住這件事!前面有「瑜伽壞有四種」,「信、欲、精進、方便」這四種是什麼?這就是題目。現在是第十一科「幾瑜伽師」。這個「瑜伽師有幾種」呢?這也是一個問題。分二科,第一科「問」。

「修瑜伽師凡有幾種?」修止觀的人有幾種人修這個止觀的呢?把這個問題也討論討論、也開示開示。第二段是回答分四科,第一科是「標」。

丑二、答(分四科)  寅一、標

答三。

「答三」,有三種瑜伽師。第二科是「征」。

寅二、征

何等為三?

第三科是「列」。

寅三、列

一初修業瑜伽師。二已習行瑜伽師。三已度作意瑜伽師。

禪師有這三種,有這個三種。這是第三科「列」。

下面第四科是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先解釋「第一義」。這個解釋不同現在第一個解釋,分三科,第一科解釋這個「初修業」。先是「征」。

寅四、釋(分三科)  卯一、第一義(分三科) 

辰一、初修業(分四科)  巳一、征

云何初修業瑜伽師?

初開始修習止觀的功德,這就叫做「初修業」。

「云何初修業瑜伽師?」這是「征」。

巳二、標

謂有二種初修業者。

「謂有二種初修業者」。這是第二科「標」。第三科是「列」。

巳三、列

一於作意初修業者。二凈煩惱初修業者。

「一於作意初修業者」這是一種,第二種「凈煩惱初修業者」又有這麼兩種。

巳四、釋(分二科)  午一、於作意初修業者

云何於作意初修業者?謂初修業補特伽羅。安住一緣勤修作意。未能觸證心一境性。

下面第四科解釋。解釋第一科先解釋「於作意初修業者」。

「於謂初修業」是怎麼回事情呢?「謂初修業補特伽羅」就是初開始修止觀的這個人,「安住一緣勤修作意」他要把它的心散亂的心收回來,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勤修作意」安在一個所緣境上不是一下子就成功了。它因為不願意安住在一處,它要自由。我願意到什麼地方去就到什麼地方去,你強迫我住在一個地方不可以!那麼你就要「勤修作意」精進的約束它不要動!「勤修作意」警覺他叫他不要亂,不要亂動。

「乃至未得所修作意」從這裡開始向前修行,一直到還沒得到未到地定「乃至未得所修作意」。

「未能觸證心一境性」你這個心雖然是安住一境,但是他偏要亂不可。初開始腿疼,這個時候昏沈少一點,等到久了腿不痛了呢,心裡就是昏沈來了。所以沒能夠「觸證」,觸就是證,沒能夠成就心一境性,沒能夠成就到未到地定,沒能成就。這個時候就叫做「於作意初修業者」。這就是這樣的意思。那就是那個「勵力運轉作意」了,就是這個作意。這個《披尋記》念他一遍。

《披尋記》九五五頁:

未能觸證心一境性者:如下說言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陵本三十卷八頁)不能繫心於此一所緣境,名未觸證。

「未能觸證心一境性者:如下說言數數隨念同分所緣」。要使令這個心安住在所緣境不要散亂什,么方法呢?就是「隨念」,就是這兩個字。就是相續的憶念所緣境,你一直的憶念所緣境心裏面就不散亂。就是你看這個說的很明白但是做起來不容易!數數的,一次又一次的相續的憶念所緣境,憶念那個「同分所緣」。

「流注無罪」,流注就是像水一直的流,就是你心裏面一直地、一直地相續的意思。像是房檐的水向下滴,一滴一滴的就是住在那個地方,流注在那個地方。就是你這個心剎那、剎那的,都是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面,所以叫做「流注」。

「無罪」也沒有散亂也沒有昏沈。「適悅相應」心裏面有一個喜悅,你這樣安住在一境修奢摩他的時候心裡就有喜悅。「令心相續,名三摩地」心裡不亂相續的安住在明靜而住,於所緣境明靜而住。這時候不散亂也不昏沈,這就叫做「三摩地」,就叫做「等持」了。「亦名為善心一境性」這個「善」是讚歎,讚歎這個心一境性是善。這段文就是三十卷八頁那上面說的。

「不能繫心於此一所緣境,名未觸證」就是你還沒成就這未到地定,這就叫做「於作意初修業者」。這是初開始的這位禪師,就是這樣子。這是第一科說完了。下面第二科「凈煩惱初修業者」。

午二、凈煩惱初修業者

云何凈煩惱初修業者?謂已證得所修作意。於諸煩惱欲凈其心。發起攝受正勤修習了相作意。名凈煩惱初修業者。

「云何凈煩惱初修業者」這話怎麼講呢?這個名詞怎麼講呢?

「謂已證得所修作意」就是前面那個人,「於作意初修業者」這個禪師,他繼續努力的這樣修,成功了。就已經成就了所修的作意,就是未到地定。這個作意成就了。

「於諸煩惱欲凈其心」雖然成就了未到地定心裏面有還煩惱的,當然比那個沒能成就未到地定的人輕微,雖然是輕但是還是有。那麼這個時候有煩惱在,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所以「於諸煩惱欲凈其心」,這個人是有雄心壯志的人,不得少為足。我得了未到地定就停留在這裡,不!他於內心的「諸煩惱欲凈其心」,想要把這個煩惱調伏消滅了它,使令內心清凈,他想要這樣子。

「發起攝受正勤修習了相作意」他就開始「攝受」,攝受就是拿過來,就是開始行動了。開始什麼行動了呢?就是「正勤修習了相作意」,就是合乎佛法的精進。什麼情形呢?就是學習這個「了相作意」,就是「厭下欣上」,「厭下苦粗障、欣上凈妙離」,就是那一個粗、一個靜,這就是「了相作意」。

「名凈煩惱初修業者」。這個「凈煩惱初修業者」,和那個「於作意初修業者」不同,就是在未到地定又開始繼續修行斷煩惱的事情,叫做「凈煩惱初修業者」。

辰二、已習行

云何已習行瑜伽師?謂除了相作意,於余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中已善修習。

這是第二科。前面是解釋「初修業」分這麼兩種解釋完了。現在第二科解釋這個「已習行」。「已習行瑜伽師」,怎麼叫做「已習行瑜伽師」呢?

「謂除了相作意,於余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中已善修習」。這還是那個七種作意。這個了相作意,這個已習行這個瑜伽師,「謂除了相作意」謂除了相,這個了相作意前面這個凈煩惱作意,已經修習這個了相作意了。現在這個「已習行作意師」呢,所以不算這個數,就是超越了這個了相作意了。那麼對於其餘的那個七種作意,除掉了「了相作意」,剩餘的那麼就是「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這是五個作意。「已善修習」這個人已經能夠善巧地修習成就了,達到了「加行究竟作意」達到這個程度了。這個時候叫做「已習行瑜伽師」。

這樣子呢,這個已習行瑜伽師,就在七個作意中的五個作意,中間的五個作意,叫做「已習行瑜伽師」。那個了相作意呢,是凈煩惱初修業的瑜伽師。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九五五頁:

於余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等者:謂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此五作意望初了相作意說名為余。當知此已習行,通說於修作意及凈煩惱。下說已度作意,當知亦爾。

「於余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等者:謂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觀察作意、加行究竟作意」。「此五」個「作意望初了相作意說名為余」,是在了相作意之外的。「當知此已習行,通說於修作意及凈煩惱作意」這五作意,這個已習行也是通於前邊那個「於作意初修業者、凈煩惱初修業者」,通於這兩類。就是由「於作意初修業者」進一步就達到了「凈煩惱初修業」,由「凈煩惱初修業」再進一步,那麼就是「已習行」。這就是分三個階段,就是一個人應通過這三個階段,還是那個人,所以叫做「通」。下說:「當知此已習行,通說於修作意及凈煩惱」作意。「下說已度作意,當知亦爾」。也是還是那個人向前進步,是這個意思。

辰三、已度作意

云何已度作意瑜伽師?謂住加行究竟果作意位中。由此超過加行方便所修作意安住修果。是故說名已度作意。

這是第三個「已度作意瑜伽師」,怎麼叫做「已度作意瑜伽師」呢?

「謂住加行究竟果作意位中」就是這個人,也就是前面那個已習行瑜伽師,他進步到「加行究竟果作意」到這個階段了。到這個階級了,這個時候就名為「已度作意瑜伽師」。為什麼有這個名字呢?

「由此超過加行方便所修作意安住修果。是故說名已度作意」。就是「由此」,由這個作意超過了前邊那個六個作意。前面六個作意都算是「加行方便」所修作意,超過了前邊或者說那五個作意,那第一個作意不算。超過了那前面那五個作意,「安住」在「修果」上面,就是得初禪了,「初禪」是修果。安住在修果,「是故說名已度作意」是這個意思。這是第一個解釋,第一種解釋。這三種瑜伽師,第一種分兩種,如果也把那個數加起來就是四個瑜伽師,有四個階級。這樣說呢,這個七種作意,就是三個瑜伽師。再加上前面「於作意初修業者」「凈煩惱作業者」那麼就是四個,四個瑜伽師。

卯二、第二義(分三科)  辰一、初修業

又始從修習善法欲已去,乃至未起順決擇分善根。於爾所時名初修業。

前面是第一種解釋。現在是第二義的解釋分三科,第一科是解釋「初修業」者。

「又始從」又這個佛教徒,開始「從修習善法欲已去」,前面那個定資糧那裡說到這個「善法欲」,我不知道你們記住了沒有?那善法欲是什麼意思?「善法欲」就是發心出家!發心出家修學聖道,叫作「善法欲」。「已去」以後,「乃至未起順決擇分」的「善根」以來,這個時候。「於爾所時名初修業」在這個階段內,就叫做「初修業」的瑜伽師,是這個意思。那麼下面文有解釋這話,這是叫做「初修業」。第二科叫「已習行」。

辰二、已習行

若已起順決擇分善根,所謂暖頂隨順諦忍世第一法名已習行。

這樣意思呢?這個「暖頂忍世第一」是內凡,前邊「未起順決擇分善根」,那就是外凡,是外凡。外凡就叫作「初修業瑜伽師」,內凡叫作「已習行瑜伽師」這是這樣解釋。看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九五六頁:

又始從修習善法欲已去等者:此第二義釋三差別,唯說凈煩惱瑜伽師應知。言順決擇分善根者:善根有四:謂暖頂忍世第一法。於此善根勤修加行,能生真實決擇清凈智見,此隨順彼及是彼分,故名順決擇分善根。此中暖頂忍世第一法,如下別解釋應知。

「又始從修習善法欲已去等者:此第二義釋三差別」就是第二個義,解釋三種瑜伽師的差別。「唯說凈煩惱瑜伽師應知」這種解釋呢,就是前面指那個凈煩惱瑜伽師說的「應知」。這個前面凈煩惱是世間道,這裡可是不同了,這裡是指出世道說的了。「言順決分善根者」這句話怎麼講呢?「善根有四」就是善根,這個「善」就是得無生法忍的無漏的智慧,無漏的戒定慧是「善」。無漏的戒定慧的根,就是有四種不同。「謂暖頂忍世第一法」就是這個。這個「暖、頂」這兩種還是有可能會退,「忍、世第一」是決定不退了。這個退的善根裡面有「暖、頂」的不同;不退的善根有「忍、世第一」的不同,是這樣。在下文有解釋。

「於此善根勤修加行,能生真實決擇清凈智見」,說這位修行人對於這個「暖頂忍世第一」這個善根勤修加行,他精進地努力地修行,實在就是修四念住。「能生真實決擇智見」,修行呢!不會白修行的,能夠生出來、引生出來真實地「清凈智見」。這個決擇是那個清凈智的相貌,這個決就是決定。這個決斷是智慧的相貌。「擇」呢?就是那個智慧活動的時候簡擇、觀察、思惟,叫做「擇」。觀察思惟的結果能把煩惱斷出去了,所以叫做「決」。那麼這就是「初見道」,從初開始得聖道的時候,成就的智慧的相貌叫做「決擇」,能斷煩惱的智慧叫做「決擇」。這個智慧呢?就叫做清凈智「清凈智見」,因為它是能夠斷煩惱,所以它是「清凈智見」。

「此隨順彼及是彼分」,這個「暖頂忍世第一」的善根能隨順彼「清凈智見」,「及是彼分」。「此暖頂忍世第一是彼清凈智見的分」是它的因。「分」者因也,是它的因,由此因而得彼果。「故名順決擇分善根」,這個順決擇分善根就是這麼講。它是能隨順。這個「順」字也就是引發的意思。能隨順能引出來順決擇分的善根。這個善根能引出來順決擇分,能引出來順決擇,它是順決擇的分、因,這樣意思。

「此中暖頂忍世第一法,如下解釋」。下文也一樣一樣地會解釋,這裡不要解釋「應知」。這是把這個初修業和已習行解釋完了。初修業就是外凡,已習行就是內凡。

現在解釋第三科「已度作意」分二科,第一科「辦位」。

辰三、已度作意(分二科)  巳一、辨位

若已證入正性離生,得諦現觀。不由他緣於佛聖教,不為余緣之所引奪。當於爾時名度作意。

「若已證入正性離生」就是前面「已習行瑜伽師」,就是已經修這個順決擇分善根的這個人,若是他精進努力的精進,這一天忽然間得聖道了。就是已經證悟到「法性」,遠離了有所得的這個虛妄分別了。「得諦現觀」他能夠於苦集滅道四諦聖上,成就了無漏無分別的智慧了。

「不由他緣於佛聖教,不為余緣之所引奪」。得諦現觀是「不由他緣」,不是由別的力量成就的。這個我們這個分別心,我們對於佛法有所理解這是「由他緣」,由經律論的書我們要去閱讀。這個經律論就是他,能幫助我們明白這是十二緣起,這是苦集滅道。聽佛說法、聽阿羅漢、聽菩薩演說佛法,這是「由他緣」叫我們明白多少佛法,這是「由他緣」。但是你若是見第一義諦「不能由他緣」的,你要自己依據你從文字了解的佛法去修止觀,你要自己成就這無分別智。這無分別智別人不能給你的,你要自己努力你才能覺悟第一義諦,那是不是由別人的,你非要自己努力不可,這叫「不由他緣」。

「於佛聖教,不為余緣之所引奪」。你對於聖教的認識達到不退轉的境界了,對於聖教苦集滅道、十二緣起,無明滅則行滅,生滅則老死滅,達到那個離一切相的無分別的境界的時候。這個時候「不為余緣之所引奪」,對於其他的魔王、鬼怪,不可以影響你的,他不能影響你的。

我看那個《長老偈、長老尼偈》,《長老尼偈》上說:在《阿含經》裡頭也是有:一個比丘尼得阿羅漢了,這個魔王來搗亂他跑到他身體裡面來搞他,這個比丘尼說:「請你走!」他就得走,那個魔王就走了,他不敢不聽她的話。就是有這個事情!所以「不為余緣之所引奪」。

「當於爾時名度作意」這個時候得證入正性離生得諦現觀了,這個時候叫做「已度作意」就是超過前面兩個作意。

巳二、顯義

由彼超過他緣作意,住非他緣所有作意,是故名為已度作意。

「由彼超過他緣作意」,前邊兩個作意都還不行,都是外緣還容易破壞它,它還需要經律論的保護它,佛菩薩教導它,還要靠他緣。但現在這裡呢,就超過這境界了。「住非他緣,所有作意」他自己正念提起來,根本無分別智現前了,到無分別的境界,到了聖境,到了那個法性的境界了。「是故名為已度作意」,「已度作意瑜伽師」了。

下面第十二科「瑜伽修」。怎麼樣來修這個瑜伽?分四科,丑一是「征」。

子十二、瑜伽修(分四科) 丑一、征

云何瑜伽修?

「云何瑜伽修」止觀要怎麼樣來修呢?說這個問題。分四科,第一科是「征」。「云何瑜伽修」?第二科是「標」

丑二、標

謂有二種。

「謂有二種」二種瑜伽修。第三科是「列」。

丑三、列

一者想修。二者菩提分修。

一者想修。二者菩提分修。這是「標列」。

下邊第四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先解釋這個想修,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丑四、釋 (分二科) 寅一、想修(分三科)  卯一、征

云何想修?

這個想修怎麼講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

卯二、釋(分二科)  辰一、別列(分四科)  巳一、過患想

謂或修世間道時,於諸下地修過患想。

這是第二科解釋分二科,第一科是「別列」又分四科,第一科是「過患想」。

「謂或修世間道時」,這個瑜伽修有「想修、有菩提分修」。這個想修,怎麼叫做想修呢?就是或者是修世間道,世間道就不是涅槃道。修世間道的時候,「於諸下地修過患想」就是由非非想天是上地,無所有處以下就是下地;或者欲界五趣雜居地是下地,初靜慮是上地;初靜慮是下地,第二靜慮是上地。是展轉向上一直到最後;非非想是上地,無所有處是下地。「於諸下地修過患想」對這麼多的下地展轉地修它是有過患的,有苦樂憂喜舍這些過患。

《披尋記》九五六頁:

於諸下地修過患想者:謂觀欲界最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對非想非非想處一切下地苦惱增多,壽量減少,是名於諸下地修過患想。由粗性義是有過患義故,如前已說。

「於諸下地修過患想者:謂觀欲界最初靜慮乃至無所有處對非想非非想處一切下地苦惱增多」他的苦惱增多,「壽量減少」,一個是苦惱增多,一個是壽量減少。欲界就沒有色界初禪的壽命長,初禪又沒有二禪,三禪沒有四禪壽命長,乃至到無所有處地還沒有非非想地壽命長,非非想天壽命最長了。「是名於諸下地修過患想」。「由粗性義是有過患義故」,這前面已經解釋過了。這最明顯的是欲界的五趣雜居地的過患是太粗很明顯,是不如初靜慮的那麼殊勝,這是很明顯的事情。但是也是最難的地方,欲界的人能放掉欲而能夠離欲,能夠到初靜慮去很難!這個第一個修「過患想」,

第二個修「斷等想」。下面第二是「斷等想」。

巳二、斷等想

或修涅槃道時,於斷界離欲界滅界,觀見最勝寂靜功德。修習斷想離欲想滅想。

前面是「想修」分兩種,一種是或修「世間道」時。下面是第二段修「涅槃道」時。修涅槃道是出世間的聖道,這個時候「於斷界、離欲界、滅界」這是三界。對於這三界「觀見最勝寂靜的功德」,這是最殊勝的功德。這個「斷界」實在就是修無我觀,就是得見道。斷滅了見道所斷的煩惱,斷界修無我觀就是修四念處,四念處主要是修無我觀「斷界」。

「離欲界」就是修道,由見道以後雖然已經是入正性離生了,但是他內心裡邊還有煩惱,還有欲界的煩惱還有色界天、無色界天這些禪定裡面的煩惱,這些煩惱都是「欲」。要繼續修四念處,就是斷滅除這個「欲」,這些煩惱叫「離欲界」,這是修道所斷的煩惱。

這個「滅界」呢,就是前面是於斷界,是斷除了見煩惱。離欲界是斷除了三界的愛煩惱。這兩種煩惱斷除了以後,就是一個剩下來的色受想行識了。這個時候把色受想行識也滅了,就是「滅界」,就是無餘涅槃的境界了。

修涅槃道的時候對於這「斷界、離欲界、滅界」這三界,「觀見最勝寂靜功德」。他能夠觀察能見到「由觀而見」。見什麼呢?見這三界有最殊勝、最寂靜的功德。因為有煩惱就不寂靜心就動亂。這三界是遠離了煩惱,這色受想行識是煩惱的果報,煩惱業所得的果報。所以不是一個理想的,把這三界的因果都熄滅了以後,就是不生不滅寂靜的境界,涅槃的境界。觀察這個涅槃是最勝寂靜的功德,那個這裡面有希慕想,欣求的意思。「修習斷想離欲想滅想」所以觀見這個涅槃是特別殊勝寂靜的功德,所以就「修習斷想、離欲想、滅想」,滅除去三界煩惱的因果,也有上下的感覺。

巳三、上下想

或修奢摩他時,修習止品上下想。

前邊第一個是「過患想」,第二個是「斷等想」,現在第三個是「上下想」。「或修奢摩他」的時候,就是修涅槃道的時候,或者是修世間道的時候,都有奢摩他和毗缽舍那。而這個修奢摩他的時候「修習止品」,奢摩他只是止,屬於止這一類的,它裡面有上下想的不同,有這種不同。

巳四、前後想

或修毗缽舍那時,修習觀品前後想。

「毗缽舍那」是觀這一類的,它裡邊的內容有「前後想」,有前想後想的不同。這前邊等於是「標」出來。第二科是「隨釋」分二科,第一科先解釋這個「上下想」,解釋奢摩他的這個上下想。什麼叫做「上下想」呢?

辰二、隨釋(分二科) 巳一、上下想

上下想者:謂觀察此身如其所住如其所願。

「謂觀察此身如其所住如其所願」觀察這個所住和所願。什麼叫做「所住」、「所願」呢?看這個《披尋記》。

《披尋記》九五六頁:

如其所住如其所願者:住、謂現法命根相續。願、謂前際希求愛樂願增上力,壽命和合相續安住,是故此中作差別說。

「如其所住如其所願者:住謂現法命根相續」。就是你現在這個色受想行識,這個命根還相續,就安住在這裡沒有死掉,住在這裡,這就叫做「住」。「願謂前際希求愛樂願增上力,壽命和合相續安住」這其實也是住,就是加上了心理上的希求。「願」就是前際,開始的時候你希求愛樂。「愛樂」就是愛著這個生命體,希求所愛樂的生命體它能夠壽命和合相續安住,希望它不要死掉了,是這個意思。這個是由願的增上力,願也的確有關係,願也有很大的力量,希望這個壽命,壽命是什麼呢?就是「色心和合相續而住」就叫做「壽命」,所以就叫做「願」。

上從頂上、上下至足下,種種雜類不凈充滿。謂此身中所有種種發毛爪齒。如前廣說。

「謂觀此身如其所住如其所願,上從頂上下至足下」這個上就指頭頂,頭頂是上。下就是到足下,「種種雜類不凈充滿」,這裡邊就是心肝脾肺腎,這些東西很多很多的,三十六物都是不清凈的東西充滿在裡邊,就是外邊用一層皮包起來「不凈充滿」。「謂此身中所有種種發毛爪齒,如前廣說」前面修不凈觀那一段文已經說過了,說了種種不凈的形相。這個地方說到這個奢摩他,奢摩他品這是止,止實在就是修不凈觀,修這個不凈觀,能把這個欲停下來,所以叫做止。

巳二、前後想(分三科)  午一、標所觀相

前後想者:謂如有一於所觀相殷勤懇到,善取善思善了善達。

「前後想者」就是修這個毗缽舍那「前後想」,毗缽舍那修觀是修前後想。這個前後想怎麼講呢?這是第二科,分三科,第一科是「標所觀相」。

「前後想者:謂如有一」,這個修行人「於所觀相殷勤懇到,善取善思善了善達」。就是毗缽舍那是智慧,智慧是能觀察的,觀察所觀察的相貌。「於所觀相殷勤」就是不懈怠精進。「懇到」是很認真的,不是馬馬虎虎的。「善取善思」善巧地把這個所觀相取在心裏面去,取到了以後要加以思惟。「善了善達」能夠明了能夠通達。怎麼樣的「善取善思善了善達」呢?

下面有解釋了。第二科是「顯其差別」,顯出來所取所思所了所達的差別相。

午二、顯其差別

謂住觀於坐坐觀於卧,或在後行觀察前行。此則顯示以毗缽舍那行,觀察三世緣生諸行。

觀察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諸行,就是十二緣起了。這個《披尋記》有解釋,但是《披尋記》的解釋也就是後邊《瑜伽師地論》的論文一樣,所以我們還是念這個論文好了。


推薦閱讀:

腰椎間盤突出的瑜伽理療(含整套習練組圖)
9個經典瑜伽體式,緩解肩頸疼痛,虎背熊腰
練瑜伽的時候,衣服到底該怎麼穿,這裡面的門道可不小!
瑜伽入門必知的8個動作
這套瑜伽,喚醒背部覺知,增強力量,同時緩解下背部疼痛!

TAG: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