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女權主義者永遠都是好姐妹

2015年微博上有許多女權好姐妹,經常針對公共性別話題發表觀點。有互相的爭論,也有一致對外的討伐。我認為,那個時候的女權界,才是中國女權真正的核心圈子。所以,當人們批評女權的時候,我的回應,總是以女權行動派及她們的朋友圈作為一個權威的代表。後來,因為我的帳號被銷號。我厭惡新浪這種不負責任的平台就淡出微博了。同時也就與女權夥伴少了一些緊密的聯繫。但我本人做為一個獨立個體,一直自認為是女權界一份子。在需要女權發聲的時候,我常常會站出來。

最近發現微博上有許多新的自稱女權主義者的陌生面孔,常常將我做為一個不是真正的女權主義者而扣上女權帽子的代表。本來女權就有各種流派,各種不同主張與側重的人,而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才是真正的女權主義者。不同於她的,就不是「正宗的女權」。還有一些人將女權的門檻拔高,用學歷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資格成為女權主義者,甚至是否有資格討論女權。確實,社會性別理論,女權思想在民間還沒有成為普遍知識。人們會有一個簡單的判斷,「一個初中生懂什麼女權?」許多人是在大學以後,才正式接觸女權與社會性別教育。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這是不是太晚了,這對於女權的發展來說,是不是一個障礙?

我對這個問題是這樣看的。

第一、 有很多人沒有掌握系統的性別理論,女權的觀點,並不代表她不是一個女權主義者。也有些人,是一個女權主義者,可能她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是。

第二、 普及社會性別知識,女權思想是女權主義者重要的責任。如果有人不懂女權,女權主義者應該主動讓她懂。而不是將女權思想當成一種高端而精緻的閨閣玩物。在社會地位,受教育程度不如你的人面前顯擺的「玩具」。女權主義者考慮的一定是女性整體的發展與利益,不是在「壞女人中專挑好女人」,然後在「好女人中挑真正的女權主義者」來強大自己的圈子。

我對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女權主義者也有自己的理解。提出來與那些喜歡甄別女權真偽的朋友商榷。

我認為最容易產生誤解的是三個群體:

  1. 擁有平等價值者,包括性別平等。他有強烈的性別平等意識,對性別不公非常敏感。但他並不側重於關注哪一種性別。即不強調女性問題,只強調不公正。他們的思想與女權主義主張性別公正有重合的部分。但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是女權主義者。他們更願意把女性問題放在人權的大框架之下。有一些極端者甚至會認為,單獨談性別問題,會弱化自己的視野。他認為女權是一個相對小的範疇。

  2. 對女性友好者。這種人裡面分兩種情況。一種是他有明確的性別意識,也關注婦女問題。但他個人並不願意為之付出什麼具體的行動。他也不承認自己是一個女權主義者。他會對女性表示友好,對女權主義者表示支持,他僅僅是一個友善的旁觀者。他個人則不願意參與行動,並且不認為自己有什麼責任或義務要去婦女問題。還有一種人,只是要女性問題他就關心,他也積極對女性表現出友好。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女權主義者,可其實他並沒有正確或者清晰的性別認識。他對於性別政治,性別文化,還有性別差距所知甚少。他在性別問題上一知半解,甚至有一些錯誤的認識。但他積極的強調自己是一個女權主義者。其實他只是一個對女性友好的人。

  3. 真正的女權主義者,對於社會性別有清晰的認識。她知道女性的需求,她關注性別公正與婦女人權發展。而且這種關注是全方位的,群體整體的。而不是某一種女性。她們有長遠的戰略眼光與具體的行動考量。她會把婦女處境的改善當成一種自覺,甚至是一種責任或者說使命去做。這樣的女權主義者不會與女人發生戰爭,只會儘力去尋求溝通的方法並儘可能減少彼此的差距。同時,她們對弱勢的女性群體,有一種自然而然的悲憫之心。她們能看到,歷史,統治者,各種外部環境強加給婦女的壓力才是導致婦女自身不足的真正的原因。所以,她們特別容易原諒女人。這樣的寬容就給外界一種錯覺,認為女權主義者只要是女人的事情就支持,就認為是對的。其實不是這樣的,只是女權主義會把對女性的審視放在一個較長的歷史背景中。

我認為我是一個真正的女權主義者。我對於女性群體有自覺地關注,也有強烈的使命感。但我所做的,真的不多。真正有份量的行動,是不夠的。

前兩天,我拜訪了評論家、立策展人廖雯老師。她說真正的女權主義者之間,必然是姐妹一樣的關係。她在她2002出版後被禁的《不再有好女孩》的書本上給我簽上了「姐妹」二字。雖然只是這簡單兩個字,卻讓我感覺到了一種堅定的力量。我心裡就有那種信任和默契,我們是姐妹,我們會在一起戰鬥。這種信任和黷契跟我和青年女權行動派,還有其他一些女權主義者們,包括國際女權之間的信任是一樣的。

共同的處境和共同的壓力,還有共同的願景使得女權主義者們能自然地結成聯盟。我認為,各個領域中,都有性別問題,就都會有女權主義者。在藝術界,廖雯是我認識的女權第一人。她說,我並非是一個女性的作品,我都關注,我必須看你的作品裡面,有沒有女性意識,女性的思考。在這個層面上,再去做判斷。她曾經想要做一件事。把中西方女性藝術家裡有女性性別視角的,從最初70年代女權鼎盛時期到後來30年以來的作品,做一種比較研究。於是,她到了美國,採訪了一批在70年代活躍或成名的女性藝術家。訪談內容出版成書,就是現在的《不再有好女孩》。可惜,一出版就成為禁書。廖老師說,她發現,那些美國的女性藝術家創傷了大量的豐富多彩的,令人震撼的作品,可是,在中國70年代,中國女藝術家的作品裡,已經沒有性別了。那個時候的作品,統統都服務於政治,失去了個人的獨立性。沒有思想,當然也沒有女性主義。而到了現在,那些經歷過女權運動的中國女性藝術家們都老了,也創作不出由女性自身出發的藝術作品了。她們在藝術界佔據一定的位置,養尊處優。閑時抱抱貓,畫畫花花草草。用一些」清新美麗」的」新閨閣畫」來維持自己的藝術家身份。

在我看來,在藝術界,或者藝術批評界,廖雯老師一定是孤獨的。她給很多人難以相處的高冷印象。但我聽她聊過之後發現,她並不是這樣的人。之所以高冷,是因為她不想喪失她的原則。她不能降低自己的標準,她愛惜自己的羽毛。不管是出於對學術,對專業的敬畏,還是出於對女性主義本身的自覺與捍衛。我都為她這種堅持高冷的強大力量,感到由衷欽佩。

而我看到的她並不是一個特別冷傲的人,我認為,有時候是沒有一個值得她,讓她願意謙卑的良好環境。在一個男性居多,而且是一個low男居多的藝術圈子裡,她的獨立與平等意識畢竟會令他人不適,或感覺被挑戰。可在我看來,她已經夠溫和了,夠剋制了,否則,她那麼聰明,美麗的人,一定會在任何不尊重女性的場合中,給所有人一個痛快,我其實很期待著看到那一幕。

我相信,所有的女權主義者一定是好姐妹。雖然最近我們少了聯繫,但我心裡一直牽掛大家。最後想分享廖雯老師傳達給我的三點,她自己的經驗。

1、她說我們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我們的需求一定要明確,我們要清楚我們的目標。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別人就沒有辦法幫到我們。所以我想,在任何時候,先去了解女性真正的需求是什麼,這就需要有一個觀察與溝通的過程。如果你是一個女權主義者,或者你想成為一個女權主義者,我想這是第一步,你必須先去了解女人,去聽女人的聲音,知道女人的需求。

2、第二個是堅持。她說有些人有過一些美麗的開始,但中間遇到挫折,她就放棄了,或者停止了。那麼,她就永遠無法獲得好的結局。因為她自己放棄了。所以,堅持是非常重要的。哪怕暫時面臨一些挫折,我們可以休息休息,養好精神,預備再次的啟航。

3、第三點就是,我們要拿出真東西。我們要用真實的實力來與這個世界拼。而不能靠女性的性別優勢,去撒個嬌,或者去搏取男人的愛憐來達到自己的目標。還得靠自己的真實實力,真本事去贏得未來。男權社會是一個強大的,在政治,經濟領域都牢固不破的鐵牆,若沒有真刀真槍,真本事,如何能在女權的路上,拼出一條血路啊!用這個血字是誇張了一點,但現實的困境,我們應該有所體會。

不管是真女權,還是假女權,還是對女性友善者,我認為我們都應該放下一些基本的偏見,回到本來的道路上來。而真正的女權主義者是不用擔心的,不管我們身在何方,不管在哪個領域,我們一定會在一些共同的問題上,欣喜地相逢。

悄悄賞

推薦閱讀:

林丹:薩特的存在主義
周偉馳 | 天主教現代主義神學的演化
甘陽:康有為與保守主義問題
古代西方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代表者有?
列寧主義經典著作:《國家與革命》

TAG:女權主義者 | 主義 | 女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