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玉石知識十一問

一,玉怎樣分類?

玉可以分為軟玉和硬玉,二者為兩種不同的礦物。軟玉的顏色有半透明白色、黃色、綠色及黑色等,而顏色分布均勻;至於硬玉則主要有白色、紫色、黃色及綠色等,顏色分布均勻度則於不同種質會有差異。在中國境內出產的絕大多數為軟玉,而「羊脂白玉」則為軟玉中之珍品,質地細緻而顏色潔白,很多精湛的玉器藝術品均以軟玉雕琢而成。硬玉的主要產地為緬甸,較軟玉更罕有。由於硬玉在玉質、顏色及價錢各方面都較軟玉優勝(指價格底),故現時市場上的玉器飾品主要以硬玉製成,而且消費者的需求亦非常大,所以硬玉——翡翠很受青睞。

二,中國有哪四大名玉?中國四大名玉是和田玉、岫岩玉、南陽玉和綠松石。

1,和田玉分布於新疆莎東——塔什庫爾干,和田——玉闐,且末縣綿延 1500公里的崑崙山脈北坡。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並含微量透輝石,蛇紋石,石墨,磁鐵礦等。形成白色、青綠色、黃色、黑色等不同色澤。玉質為半透明,拋光後呈質狀光澤,硬度5.5——6.5度。和田玉夾生在海拔3500米——5000米高的山岩中。在河床中採集的玉塊稱為籽玉,在岩層中開採的為山料。和田玉的經濟價值評定依據是顏色與質地之純凈度。 和田玉其主要品種有: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糖玉、墨玉。

2,南陽玉產於河南省南陽市北郊的「獨山」,又稱「獨玉」。獨玉為斜長石類玉石,質地細膩純凈,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澤,拋光性能好,透明及三種以上的色調組成多色玉,顏色艷,硬度大於6.5。品種主要有:白玉,綠玉、綠白玉、紫玉、黃玉、芙蓉紅玉、墨玉及雜色玉等。獨玉開採歷史悠久,陝西神木石茆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玉斧及現陳列於北京市北海公園團城內的元代「瀆山大玉海」都是獨玉琢成的。獨玉的開採在漢代已有相當的規模,至今南陽獨山還有一千多個古代采玉的礦坑,可見獨玉的開採歷史悠久,規模之盛,品類之豐,至今仍可形成規模生產。

3,岫岩玉因主要產地在遼寧岫岩縣而得名。岫岩玉形成於鎂質碳酸岩的變質大理石中,我國這種玉種的礦床很多。岫玉外觀呈青綠、黃綠、和淡白色,半透明,拋光後呈蠟狀光澤,硬度為3.5-5度。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所用的玉材產於岫岩縣境內的細玉溝,俗稱老玉,為透閃石軟玉。商代婦好墓種出土玉器多數玉材與岫岩瓦溝礦產岫玉相似。瓦溝礦岫玉開採歷史悠久,儲量豐富。為我國當前主要的產玉礦區,岫岩玉產量佔全國60%左右。

4,綠松石產於甘肅、湖北。是古老的玉石之一,早在古埃及已被人所知,把它視為神秘之物。甘肅永靖出土有距今3800年前的綠松石珠子20枚。古有「荊州石」或「襄陽甸子」之稱綠松石為銅的氧化物隱晶質塊體。或結核體,深淺不同的藍、綠等顏色,常含有鐵線,硬度為5—6,蠟狀光澤。湖北產優質綠松石,中外著名,其工藝品甚為人民喜愛,暢銷世界各國. 還有酒泉玉和黃龍玉,等等,屬一些地方性的玉種。

三,什麼是線刻?

線刻是一種古老的雕刻技藝,是用工具在玉石、木料、金屬、貝殼、陶瓷等硬質器物上以線條的形式刻畫圖形的工藝。

線刻分為陰線刻和陽線刻。陰線刻是以凹線形式的刻畫技藝;陽線刻是一種凸出形式的刻畫技藝。陽線刻始於良諸文化玉石器時代,玉器製作時,用動植物筋條帶動解石砂進行磨雕。而陰線刻,據有關有博物考古學上考證,似用堅硬的鰲魚牙直接刻劃而成玉器,因時代未出現金屬鐵器,工具原始,玉器往往開片厚薄不均,線紋也呈現、大墳口深淺、寬窄不一等缺陷。

四,什麼是浮雕?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種器物,是一種介於圓雕和繪畫之間的藝術表現形式,呈現二維或平面的特性。浮雕的空間結構可以是二維或接近三維的立體形態,也可以兼備某種平面形態;既可以依附於某種載體,又可相對獨立地存在(如玉雕)。為適合特定視點的觀賞需要或裝飾需要,浮雕相對圓雕的突出特徵是經形體壓縮處理後的二維或平面特性。壓縮空間的不同程度,形成浮雕的二種基本形態——高浮雕和低浮雕。

高浮雕由於起位較高、較厚,形體壓縮程度較小,因此其空間構造和塑造特徵更接近於圓雕,甚至部分局部處理完全採用圓雕的處理方式。淺浮雕起位較低,形體壓縮較大,立體感較弱,平面感較強,更大程度地接近於繪畫形式。

五,什麼是圓雕?

圓雕又稱立體雕,是指非壓縮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賞的三維立體器物。圓雕是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觀賞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的各個側面。它要求雕刻者從前、後、左、右、上、中、下全方位進行雕刻。圓雕的手法與形式也多種多樣,有寫實性的與裝飾性的,也有具體的與抽象的。

六,什麼是鏤空工藝?

「鏤」是在物體上雕刻出穿透物體的花紋或文字。「鏤空」是一種技術性很強的雕刻藝術。外面看起來是完整的圖案,但裡面是空的或者裡面又鑲嵌小的鏤空物件。鏤空是陶瓷器的傳統裝飾技法之一。這種雕刻技術還被廣泛應用於石雕、玉雕、木雕、象牙雕等藝術雕刻領域。

玉器鏤空技術始於戰國,發展於漢代,鼎盛於明清。其方法是以小型管具和金屬細線具作為工具,先將玉料切割為厚度與大小都很適當的玉料,然後依照需要,琢磨出器物造型的輪廓;接著,在初具輪廓的玉料上面,用細砣雕琢斷續相接的釘線紋,勾勒出紋飾的形狀;等紋飾打稿的工序完成後,使用小型圓管,在紋飾勾轉處鑽磨,取出一個又一個的圓形玉料,形成一個個圓形小孔;最後,把金屬線具穿入圓孔中,沿著釘線打稿的線紋拉鋸,將紋飾周邊的玉料切割下來,即可完成玉器鏤空的制。

七,什麼是古玉與高古玉?

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文物學會玉器研究會常務理事雲希正是這樣定義的,明以前的玉器稱為古玉,漢以前的玉器稱為高古玉。高古玉以和田玉為主,歷來千里挑一,留存至今大部分在博物館及少數藏家手裡。

八,什麼是古玉的沁色?

玉器有一種特性,接觸其它礦物質或元素時間長了會受沁,即形成顏色的變化。呈現的顏色稱為沁色。其沁色或淺或深,或成點成片,深可入骨甚至成皮殼。沁的美感是無與倫比的,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非常喜歡玉器,更喜歡古代玉器,最喜歡帶有沁色的玉器,這從乾隆皇帝下旨叫工匠給新玉染色便可知一斑。形容沁色的稱呼:白色的有象牙白、雪花白;紅色的有鶴頂紅、人蔘朵、棗皮殼;黃色的有梨花黃、秋葵黃;紫色的有茄皮紫、玫瑰紫;綠色的有鸚鵡綠、蕉牙綠等等,不一而足。玉的沁五顏六色,千奇百怪,讓人嘆為觀止。而入骨的和多彩的沁色,需入土一兩千年以上才會有比較到位的沁色。形成古玉上的沁色是因為玉石長期埋在土中,通過本身微量元素與土中物質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顏色變化。由於埋藏地域的土中所含物質不同,埋藏時間長短不同,所以使得玉器上的沁色也不盡相同,從而呈現出千變萬化的顏色。清代的陳原心在《玉紀》中,對玉器的沁色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其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諸色受沁之源難以深考,總名之曰十三彩」。一般來說,我國的北方土壤多呈鹼性,玉器沁色多為黃色土沁,南方土壤濕潤呈酸性,玉器上的沁色則多為白色水沁。

九,古玉為什麼有皮殼?

古玉尤其是高古玉曆經一、兩千,甚至幾千年,因受地下水土雜物沁染,或被空氣所氧化。不僅在外面生出一層皮殼,甚至會發生質變,土沁味濃重,器物厚度越小此特徵越明顯。玉質堅韌地質環境好者,亦有品相完好如新之器,但仔細觀察玉質已變,已由當年的玻璃光澤變為含蓄的蠟質光澤,也定能找到質變及受沁蝕的痕迹。這層皮殼也叫包漿,是器物因氧化構成的天然維護層。人類撫摩玩賞也能造成包漿,但這些人為包漿是油漬等雜物凝集而成,並不構成真正意思上的包漿。天然包漿是一種物資經氧化作用轉化為另一種物資的演變景象,是天然量變導致質變層,是歲月留下的跡象,是不可仿製的歲痕。包漿往往是文物專家鑒定判斷玉器年代的重要依據。

十,真假玉怎樣區分?

上等玉滋潤、透明,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溫潤的感覺。真假的主要鑒別方法是藉助放大鏡或顯微鏡,可看到玉的內部呈纖維交織結構,粒度極小;而人造玻璃無結構,可以看出氣泡。也可在玉不顯眼的地方用刀刻,刻得動的必是假玉,刻不動的才是真玉。常言「黃金有價玉無價」。由於上品的和田玉日趨稀少,每公斤可達十幾萬元,上等羊脂玉每公斤達一、二百萬元。而一般的青海白玉、俄羅斯白玉等一公斤才數千元,所以有人將此來混充和田玉。這些玉與和田玉的礦物質基本一致,但表面色澤較灰暗、不柔和,時間長久會更加黯淡。

老玉和新玉可從兩個方面來鑒別,老玉的表面有一層氧化的玉皮,俗稱「包漿」,似秋梨的皮,與玉的天然色有明顯的區別,而新玉是沒有的。再可從雕刻的題材來看,古代玉是等級、權利的象徵,以神話的花鳥、人物為多,如龍、鳳等。而新的一般是吉祥題材為多。在中國人心中,玉是吉祥的象徵,故中國人喜歡以玉護身、保平安及辟邪,甚至以玉陪葬;而西方人則主要欣賞玉的優雅雍容、神秘及浪漫的色彩。

十一,世界四大名寶石是什麼?

祖母綠與鑽石、紅寶石、藍寶石並稱世界四大名寶石。

1,祖母綠。祖母綠自古就是珍貴寶石之一。相傳距今6000年前,古巴比倫就有人將之獻於女神像前。在波斯彎的古迦勒底國,女人特別喜愛祖母綠飾品。幾千年前的古埃及和古希希臘人也喜用祖母綠做首飾。中國人對祖母綠也十分喜愛。明、清兩代帝王尤喜祖母綠。明朝皇帝把它視為同金綠貓眼一樣珍貴,有「禮冠需貓睛、祖母綠」之說。明萬曆帝的玉帶上鑲有一特大祖母綠,現藏於明十三陵定陵博物館。慈禧太后死後所蓋的金絲錦被上除鑲有大量珍珠和其它寶石外,也有兩塊各重約5錢的祖母綠。祖母綠象徵著幸運、幸福,是很古老的寶石,在古埃及時代就已用來做珠寶。現今生產祖母綠較有名的產地,首推哥倫比亞,其次是巴西、尚比亞。

2,鑽石。鑽石是指經過琢磨的金剛石,金剛石是一種天然礦物,是鑽石的原石。簡單地講,鑽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壓、高溫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晶體。人類文明雖有幾千年的歷史,但人們發現和初步認識鑽石卻只有幾百年,而真正揭開鑽石內部奧秘的時間則更短。在此之前,伴隨它的只是神話般具有宗教色彩的崇拜和畏懼的傳說,同時把它視為勇敢、權力、地位和尊貴的象徵。如今,鑽石不再神秘莫測,更不是只有皇室貴族才能享用的珍品。它已成為百姓們都可擁有、佩戴的大眾寶石。鑽石的文化源遠流長,今天人們更多地把它看成是愛情和忠貞的象徵。

3,紅寶石。紅寶石是指顏色呈紅色、粉紅色的剛玉,它是剛玉的一種,主要成分是氧化鋁(Al2O3),紅色來自鉻(Cr)。自然沒有鉻的寶石是藍色的藍寶石。天然紅寶石大多來自亞洲(緬甸、泰國和斯里蘭卡)、非洲和澳大利亞,美國蒙大拿州和南卡羅萊那州也有一點。天然紅寶石非常少見珍貴,但是人造並非太難,所以工業用紅寶石都是人造的。

4,藍寶石。藍寶石是剛玉寶石中除紅色的紅寶石之外,其它顏色剛玉寶石的通稱,主要成分是氧化(Al2O3)。藍色的藍寶石,是由於其中混有少量鈦(Ti)和鐵(Fe)雜質所致;藍寶石的顏色,可以有粉紅、黃、綠、白、甚至在同一顆石有多種顏色。藍寶石的產地在泰國、斯里蘭卡、馬達加斯加、寮國、柬埔寨,其中最稀有的產地應屬於克什米爾地區的藍寶石,而緬甸是現今出產上等藍寶石最多的地方。

除了四大名寶石外,還有瑪瑙和水晶等寶石。

瑪瑙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寶石材料之一。主要產於火山岩裂隙及空洞中,也產於沉積岩層中,是二氧化硅的膠體凝聚物,與水晶一樣,也是一種石英礦,其化學成份是二氧化硅。

有記載說由於瑪瑙的原石外形和馬腦相似,因此稱它為「瑪瑙」。按照瑪瑙的顏色,可分為:紅瑪瑙;藍瑙;紫瑪瑙;綠瑪瑙;黑瑪瑙;白瑪瑙等。 瑪瑙的用途非常廣泛。它可以作為藥用、寶石、玉器、首飾、工藝品材料、研磨工具、儀錶軸承等。中醫界認為,瑪瑙味辛性寒無毒,可用於眼科目生障翳者,用瑪瑙研末點之,療效很好。藥用的瑪瑙碎屑,是雕琢寶石所剩下的。瑪瑙是人們熟悉的首批寶石材料之一,古來早就被當作人間奇珍。

水晶是一種透明的大型石英結晶體礦物,主要的成份就是二氧化硅。多生長在地底下、岩洞中。水晶呈無色、紫色、黃色、綠色及煙色等。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硬度7。性脆。比重2.65 。貝殼狀斷口,也有好的平等脊的人字形斷口。紫水晶具有清楚的二色性,黃水晶和茶水晶具有弱的二色性。發光水晶具有強烈的磷光性。帶綠色的砂金水晶在長、短波紫外線照射下發灰綠色熒光。具有貓眼、虹彩和砂金效應。水晶有很高的工業價值和裝飾作用。

(根據有關文物研究資料整理)

附第二篇 何為文物及文物與古董的區別

一,什麼是文物

文物,舊為禮樂、典章制度的統稱。《左傳?桓公二年》記載,「夫德,儉而有度,登降有數,文物以紀之,聲明以發之;以臨百官,百官於是乎戒懼而不敢易紀律。」 現在人們多把古代遺留的東西稱為文物,但對於究竟什麼是文物,尚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輯的《現代漢語詞典》中,稱文物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在文化發展史上有價值的東西,如建築、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種藝術品。」《辭海》中對文物的解釋是:「遺存在社會上或埋藏在地下的歷史文化遺物,一般包括: (1)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和重要人物有關的、具有紀念意義和歷史價值的建築物、遺址、紀念物等:(2)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群、古建築、石窟寺、石刻等;(3)各時代有價值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4)革命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古舊圖書資料;(5)反映各時代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

1982年11月19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5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二條,對保護文物的範圍作了明確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下列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受國家保護: (一)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和石刻; (二)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和著名人物有關的,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和史料價值的建築物、遺址、紀念物; (三)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 (四)重要的革命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古舊圖書資料等; (五)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 《文物保護法》第二條同時還規定:「具有科學價值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和古人類化石同文物一樣受到國家的保護。」 在《文物保護法》上述規定中,十分明確地指出了國家保護文物的範圍。我們認為,國家保護文物的範圍,也就是文物所包括的內容。 由此,我們可以明確以下幾點:

第一,文物一般具有歷史、藝術、科學三個方面的價值。具體到每一件文物,不一定都具有三個方面的價值,但至少要具有其中一方面的價值,否則就不能稱其為文物。第二,文物應是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實物。不具備這一點,也不宜作為文物保護。第三,國家保護的文物具有廣泛性,應是反映歷代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文化藝術、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有代表性的實物。各個方面的文物之間具有廣泛和密切的聯繫。只有全面保護各個方面的文物,才能使文物的價值不受損害。 至此,我們可以對什麼是文物作出回答。文物是人類社會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遺物和遺迹。也可以說,它是歷史上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遺存,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是重要的文化遺產。

二,文物與古董有什麼區別

部分收藏愛好者,在如何正確理解文物與古董、古玩、藝術品的辯證關係方面還存在著模糊認識。「文物」是指歷史遺留下來的,對研究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有價值的東西,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如建築、碑刻及各種藝術品等。按照《文物保護法》的規定,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水域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於國家所有。與此同時,《文物保護法》還明確規定,屬於集體或個人所有的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權受法律保護。  「文物」兩字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是禮樂、典章制度的統稱。到唐代,其函義與今天的函義比較接近。文物從時間上看,有古代、現代,也有當代的。它涵蓋各個歷史時期。但文物是有一定層次的,文物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又可分為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文物法》對一、二、三級文物標準作有界定和規定。我們通常所說的古董、古玩和藝術品,應該特指民間收藏的、不在國家禁止買賣之列的那部分文物。公民合法所有的文物,法律允許其相互交換或者依法轉讓和流通。  清朝以前,人們把珍貴的古物稱為「骨董」,所謂「骨」,取肉腐而骨存之意,意思是保存過去之精華。後來漸變為古董、古玩。實際上「古董」、「骨董」和「古玩」是一個意思,只不過由於時代的變遷,人們叫法不同而已。從文物和古董或古玩的比較來看,文物在時間的涵蓋上要大於古董或古玩,因為文物可以是古代,也可以是現代或當代,只要是優秀的文化產物都可以被列入文物範疇。而古董和古玩則不然,現代和當代的東西不能稱為古董和古玩。由於許多文物具有較高的藝術鑒賞價值,所以收藏愛好者又將其泛稱為收藏藝術品。一件古代藝術品,對文物部門來說就是文物,因為它有文化保護價值;對投資者來說就是古董,因為它有增值價值;對收藏家來說就是古玩藝術品,因為它有藝術鑒賞價值。國家出於保護文物的考慮,對於非國寶級的文物,鼓勵「藏寶於民」,並且允許民間依法流通,這為民間收藏事業的發展和古玩藝術品市場的興起鋪平了道路。

推薦閱讀:

那些隱秘的珠寶玉石王國
黃龍玉原石的分布是怎麼樣的?
敢說玉石無生命?這些玉雕小動物敢跳起來打你臉
玉石怎麼養?
為什麼和田玉那麼貴?

TAG:知識 | 玉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