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兒童病最會「隱身」,兒科醫生教你一眼識破

幼兒園裡,他精力特別充沛,動個不停,不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坐好;玩玩具也只有三分鐘熱度,堆個積木的耐心都沒有;想讓他坐下來學習、認字,更是難上加難……

孩子的這些表現究竟是淘氣還是「多動症」?有沒有一眼識破的方法?往下看↓

多動還是好動?看4點

多動症,全稱「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動、衝動兩種類型,在兒童早期即可出現,6~12歲學齡兒童最常見。

也就是說,即使沒有衝動行為,但上課老走神,也要考慮是否為多動症。具體表現有:

「坐不住」

活動過度或多動,無法靜坐片刻,也不能安靜地遊戲,在家寫作業或上課時動個不停,如總上廁所、喝水、敲桌子、晃椅子、亂翻書等。

注意力不集中

健忘,丟三落四,常完不成功課,邊做作業邊玩,易受環境影響分心,跟他說話像沒聽見。

行為衝動,自控力差

脾氣經常招惹別人,常會插入別人的談話或遊戲。

究竟怎樣區分「多動」和「好動」?標準有4個:

好動的孩子是聽勸的,一旦被說服就能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多動症兒童則不能;

活潑孩子的行動有目的、有計劃,多動症兒童卻做事沒有章法,想一出是一出;

調皮的孩子在嚴肅陌生的環境中能做到不吵鬧,多動症孩子的表現則不分場合地點;

好動的孩子夥伴關係良好,而多動症孩子通常與小朋友關係差,常玩不到一塊。

等成績下降再看就晚了

多動症會影響孩子的認知水平、學業表現、行為情緒狀態和社會功能。

調查顯示,多動症兒童當中超過1/3的人學習成績很差。如不及時治療,大約2/3患兒的癥狀會持續到青春期,最嚴重的1/3終身帶病。

孩子稍大些,考試成績每況愈下,逆反心理嚴重,出現逃學、抽煙喝酒、網癮等不良行為,或者抑鬱焦慮情緒,與父母關係緊張。

合併的行為情緒問題矯正起來很難,此時才去醫院求助已相對較晚。如果懷疑孩子有多動症,就要及時求助於醫生或兒童行為專家。

陪好動的孩子安靜下來

研究表明,家庭環境不和諧,例如父母脾氣急、經常吵架、有家庭暴力或父母教育方法不統一,孩子更容易罹患多動症。

作為家長,請時刻牢記,你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對孩子產生重大影響。

  • 不要過分地關心、溺愛孩子,讓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發展成為自高自大的人,而是要鼓勵孩子與同年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 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苛求甚至打罵,也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這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變得敏感多疑、自卑膽怯,出現逃避、逆反心理等。

  • 推薦閱讀:

    為什麼科學家和醫生或教授要穿白大褂?
    女醫生被患者砍傷 目前受傷醫生病情比較穩定
    全科醫生
    醫生,你休過假嗎?
    逃走的扁鵲與被殺的華佗,謹以此文祝福真正的醫生

    TAG:兒童 | 醫生 | 兒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