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學者:人生存在幸福感U形曲線

4月30日,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舉辦研討會暨新書發布會「快樂曲線:為何50歲後人生更美好」。美國作家、記者、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喬納森·勞奇(Jonathan Rauch)在會上介紹了他的新書。勞奇結合自身經歷、訪談調查與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等領域的研究,深入探討了生活中的一個常見現象——人到中年更難感到快樂,並指出這一時期過後,人生有望迎來美好的新篇章。他認為,人的一生中幸福感大體上呈一個U形曲線,即青年到中年期間幸福感逐漸下降,四五十歲時處於最低谷,然後再次上升。

中年危機有科學證據

勞奇介紹,「中年危機」這個概念首見於加拿大裔精神分析學家、管理諮詢專家埃里奧特·傑奎斯(Elliott Jaques)1965年發表的論文《死亡與中年危機》。文中寫道:「我第一次意識到中年是人生的關鍵階段,是當我發現許多大人物在30歲中後期出現了創作生涯中明顯的危機傾向……但中年危機不只發生在創作天才身上,在每個人身上都會以某種形式出現。」在傑奎斯看來,中年危機源於死亡從一個抽象的、遙遠的概念變成一個具體的、個人的前景,無法再被壓抑或逃避。「這是中年階段的核心的、決定性的特質。」中年危機還表現為一種無力感,「一個人希望達成的、成為的、擁有的將無法被實現,他/她會強烈地感知到即將來臨的沮喪」。

傑奎斯的觀點迅速被流行文化「捕獲」,中年危機幾乎成了陳詞濫調,但多年來,心理學家並未找到支持這種說法的證據。美國康奈爾大學人類發展、社會學與老年醫學教授伊萊恩·韋辛頓(Elaine Wethington)說過,針對成年人心理困擾的流行病研究,沒有發現中年時期困擾程度格外高,無論男女。也有很多心理學家認為,對整個人生或所有人進行概括化、一般化的論述沒有意義。勞奇對此解釋稱,心理學重在研究個人情感和發展,且通常是在小群體中、實驗室或控制環境下,而將與快樂相關的單一因素抽離出來,如年齡,這不符合心理學研究思路。

2004年,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經濟學教授大衛·G.布蘭奇弗勞爾(David G. Blanchflower)和英國華威大學經濟學教授安德魯·奧斯瓦爾德(Andrew Oswald)在論文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年齡對幸福感的影響獨立於婚姻狀況、受教育水平、職業、性別等因素,二者關係呈U形。在2008年發表的論文中,二人基於對美國和西歐國家50萬份隨機樣本數據的分析提出,人的幸福感在中年降至最低點,且類似的U形曲線也存在於東歐、拉美和亞洲國家。更令人驚訝的是,2012年奧斯瓦爾德等學者發現,生命周期中的幸福感U形曲線在黑猩猩和紅猩猩身上也有體現,這說明中年危機也許具有一定的生物學共性。

生活期待值塑造U形曲線

瑞士蘇黎世大學兒童經濟學與青年發展助理教授漢內斯·施萬特,在攻讀博士研究生時期曾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人們對於自己對生活滿意度的期待是否合理?施萬特從德國社會經濟固定樣本調查入手展開分析,該調查在1991—2014年追蹤了同一批受訪者,詢問他們對當下生活的滿意度,以及他們預計5年後自己對生活的滿意度。結果顯示,受訪者對生活的滿意度均以中年為轉折點,發生了從期望高於實際到實際高於期望的變化。年輕人傾向於高估自己對未來生活的滿意度,但這種過度樂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走向中年的過程中人們變得更現實,愈發傾向於低估對未來生活的滿意度,這使得老年人的當下生活滿意度反而超出預期。因此,施萬特認為,人對生活滿意度期待值的變化塑造了幸福感U形曲線。

另外,施萬特表示,生活滿意度同時取決於當下的生活境遇和對過去所有錯失機會的懊悔「總量」,而失望情緒是累積性的。「年輕時你不會有非常多的懊悔,因為即使起步不順利,你還有時間,明年會更好。然而,再往後的若干年,你可能就會覺得失望是生活的常態。這會促使你調低預期,但在預期與實際重合之前,你會遭受雙重打擊——對未來的期待越來越少,過去的失望越積越多,中年由此成為『向前看』和『向後看』都苦悶的時期。」

正視幸福感低谷

勞奇還談到,令包括他本人在內的許多曾經或正在經歷中年危機的人不解的是,客觀地看,他們的生活狀況並未惡化,但自己依然感到沮喪。如同奧斯瓦爾德等人的研究所示,即使排除生活境遇因素,年齡與幸福感的U形關聯仍然存在。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解釋。首先,英國倫敦大學學院認知神經科學副教授塔利·沙羅特(Tali Sharot)有一個心理學發現:人類天生具有樂觀偏見,但中度抑鬱的人群對未來的預測是相對準確的。然而,即使獲取了準確的信息,人們仍更擅長從中提取正面的元素。對大腦活動的掃描數據顯示,對正面和負面信息的處理似乎是由不同的大腦區域完成的。儘管樂觀偏見有時會誤導人們,但它可能是一種必需的生存策略,即持樂觀態度的人心態較輕鬆,身體更健康,更敢於嘗試進而取得成功。然而,樂觀偏見的程度隨年齡而變化,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吸收正面信息的能力差別不大,吸收負面信息的能力則呈倒U形,即中年人最容易從負面經歷中吸取教訓,產生「抑鬱的現實主義」。至於這背後的生理和心理機制,科學家尚無定論。其次,那些不了解人在接近中年時樂觀精神會減退,且中年生活未遭遇嚴重衝擊的人,常常痛苦於自己「無來由地不滿」,這使他們的生活滿意度降低,更加失望,形成惡性循環,施萬特將此稱為「反饋效應」。

對於如何緩解中年危機、早日邁入幸福感再次升高的人生新階段,勞奇給出五點建議。第一,面對中年危機,不要如臨大敵。不要視其為病態或歸結於自身性格缺陷;從心理發展的角度看,中年危機是正常的、可預期的、有時限的,中年人經歷更多的是一個過渡期而非真正的危機。第二,停止無謂比較。人在年輕時總是想擁有更多、爬得更高,與他人、與理想中的自我的「向上比較」驅使人們實現抱負,而到了中年,所剩時間不夠登上頂峰時,就容易產生強烈的自我批評和嫉妒心,這將嚴重阻礙人們感受快樂。第三,活在當下。不要讓對過去的失望和對未來的悲觀擠占當下的滿足感。第四,分享自己的感受。人是社會性動物,在困境中向他人尋求幫助是人的本能。中年危機的一大危害是,讓人以為自己對生活的不滿缺乏正當理由,並為此感到羞恥,想要隱藏、孤立自己,而在孤獨中失望會發酵得更激烈。第五,保持耐心。儘管幸福感低谷令人不適,但它不是無休止的、災難性的;在個人和社會層面上,這或許是一個重要的過渡期,幫助人們為晚年生活做好準備。

原標題:美布魯金斯學會學者認為人生存在「快樂曲線」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推薦閱讀:

澳大利亞跟隨美國走向與中國對抗,明智或者自取滅亡?澳學者給出答案!
美學者辯論台灣的民主化和本土化
【新提醒】棒針23種針法和8種編織方法匯總(初學者必備)、手工編織毛衣教程,棒針編織教程、快樂編織論壇
【學者講壇】駁妄言穆聖父母是以物配主者的荒謬言論

TAG:美國 | 人生 | 幸福 | 生存 | 幸福感 | 存在 | 學者 | 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