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孟子居然這樣說......

公孫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孟子·離婁》

  譯文:

  公孫丑說:「君子不親自教育自己的兒子,為什麼呢?」孟子說:「因為情理上行不通。(父親)教育(兒子)必然要用正確的道理;用正確的道理行不通,接著便會動怒。一動怒,就反而傷了感情了。(兒子會說:)『你用正確的道理教育我,而你自己所做所為卻不符合這些正確的道理。』這樣,父子之間就傷了感情。父子之間傷了感情,就壞事了。古時候相互交換兒子進行教育,父子之間不求全責備。相互求全責備,會使父子關係疏遠,父子疏遠,那就沒有比這更不幸的了。

 羊較瘦的觀點:

1、孟子不支持君子親自教育自己的兒子,是因為孟子看到了當時家庭教育的過程中都有這樣的通病:教者以正、繼之以怒、反夷。-----子女如果不正,就生氣責罰他們,子女心裡已經不滿了。子女再看看父母所做的,正與他們教自己的相反,於是就更憤憤不平了。因此,父子之間的代溝,相互的不滿,早在子女幼兒時期,就已經播下了種籽。因此,父母子女之間,就產生了芥蒂、嫌隙。所以言傳不如身教啊。

2、「父子之間不責善」,孟子所說的這句話,非常重要,點出了父子關係不睦的根源。父子之間不可要求過多。這個「責善」的「責」,就是責備求全的意思,也就是不要過分求好。沒有一個孩子喜歡家裡住著一個「大法官」,對他的各種行為做出各種批判。父子之間如果責善,就會破壞感情,就會有嫌隙。孝道要建立在真感情上,才會穩固。清代彭兆蓀的《懺摩錄》中說:「家庭骨肉間,只當論恩義,不當論是非;一校是非,則有彼我之見,而爭心生矣」,在家庭父子、夫婦、兄弟之間,只能夠講感情,如果一談到誰是誰非,問題就來了。這也就詮釋了孟子所說父子之間不責善的道理。因為關係比教育更重要。

3、如果父母能夠警惕親子關係中:滔滔不絕的說教、因求全責備心態而來的怒火,而代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孩子。那君子教子又何妨呢?

Hi,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羊較瘦,新銳親子教育專家,倡導「孩子成長、父母自在」的教育理念。分享靠譜、實用的育兒知識,讓育兒過程變得輕鬆、自在!


推薦閱讀:

孩子本該優秀,卻被你教出了問題,你也用過這種方式對娃嗎?
初學人工授精可能遇到8個問題
小信號反映大問題,你的身體向你發出信號了嗎?
在弄清這20個問題前請不要輕易結婚
[轉帖]再論六面矛盾力的問題

TAG:教育 | 孩子 | 孟子 | 問題 | 這樣 | 想到 | 教育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