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二氧化碳平反

「 氣候變化是由數百個因子相互作用的結果,任何試圖通過操縱某一基於政治目的選擇的因子來操控氣候的想法,是錯的不能再錯了。鄧 郎 (國際農業進步協會)梁國堅(山東省肥城市氣象局)

「二氧化碳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如此危言聳聽的言論絕對釀成了1970年代以來自然科學史上最大的冤案,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需要了解幾個基本的事實。

1)何謂溫室效應?

2)在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到底佔據多大的位置,對氣溫升高負多大責任?

3)是否真的存在全球氣候變暖現象?

4)環保主義者最應該關注的問題是什麼?

何謂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又名「大氣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

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傳遞能量,稱太陽輻射(Solar Radiation),太陽輻射是一種短波輻射。地球溫度比太陽低很多,所以輻射的波長比太陽輻射的要長很多,主要集中在紅外線範圍。大氣層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受熱後向外釋放的大量長波熱輻射卻被大氣層吸收,然後再向外輻射,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之間的溫度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以內。

太陽輻射的四分之一被大氣吸收,四分之一被大氣反射回宇宙空間,只有約一半到達地球表面被地表吸收。被地表吸收的能量中有五分之二以長波輻射的形式向外散失,其中的四分之三被溫室氣體截留,爾後一部分再返還至地表和低層大氣中。

眾所周知,大氣中的氧氣(O2)和臭氧(O3)能夠吸收比可見光波長更短的太陽紫外線輻射,使地面上生長的動植物免受過度紫外線輻射的傷害。而溫室效應存在的重要意義則是:地球通過大氣的溫室效應來保持地氣系統的熱量平衡,使近地層溫度維持在一個可以支撐生命的範圍內。假如沒有溫室效應,地表平均溫度會是零下20℃左右,而不是現在的15℃,地球上可能根本沒有生物存在。

但是不幸的是,由於全球變暖的宣傳,在不少人心目中,溫室效應成了負面消極的東西。

二氧化碳和水蒸氣

溫室效應是由溫室氣體實現的。現在我們知道的溫室氣體,有水蒸汽(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s)及臭氧(O3)等。

為了比較各種溫室氣體在大氣中吸收熱的能力,IPCC在1990年的報告中引入「全球變暖潛力」(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的概念。「全球變暖潛力」 被定義為某一單位質量的溫室氣體在一定時間內(20、50、100 或 500 年)相對於二氧化碳的熱吸收能力。以二氧化碳為標準,熱吸收能力定為1,多年平均結果如下(百年時段):甲烷21,一氧化二氮310,氯氟碳化合物1000以上。這些氣體的溫室效應能力都超過二氧化碳。

在各類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對溫室效應的貢獻率為3.618%,而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僅佔大氣中二氧化碳總含量的3.225%。以上計算結果得到官方公開數據的支持:據美國能源部公布的數據,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每年有231億噸(光70億人每年呼出的CO2就有約30億噸),而自然界二氧化碳年度總產量為7700億噸,人類活動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僅佔大氣中所有二氧化碳總產量的2.91%,這個數據與3.225%非常接近。也就是說,人類活動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對溫室效應的貢獻為0.117%。即使按照IPCC 的數據,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每年有290億噸,自然界二氧化碳年度總產量為7500億噸, 人類貢獻也僅僅是3.8%。

在冬季,北半球絕大多數植物進入落葉休眠期停止了光合作用,不再吸收二氧化碳,而脫落的植物葉子腐爛會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所以從當年十月到翌年五月北半球的二氧化碳在空氣中含量是不斷增加的,五月份所有觀測點二氧化碳濃度達到年內最高值,而後其濃度隨著植物復甦光合作用增強迅速下降。雖然冬天二氧化碳濃度最高,但我們並沒有覺得暖和多少。這說明,二氧化碳對大氣溫度的作用相當有限。

那麼誰才是最重要的溫室效應氣體?

答案出乎預料,是水蒸氣。

Goody 和 Yung在1989年出版的《大氣輻射:理論基礎》一書中說:「水蒸氣是最重要的溫室效應氣體,二氧化碳僅排第二位」。水蒸氣在大氣里的含量占各類氣體的4%,二氧化碳佔0.04%,兩者相差100倍。在對紅外線的吸收能力方面水蒸氣遠高於二氧化碳,由下圖可見,二氧化碳的吸收譜很窄,唯一顯著的吸收頻段在12-15微米的那個峰。而水蒸氣的情形卻完全不一樣,從0.8-30微米間存在多個吸收峰,特別是10微米以上,水蒸氣的吸收頻率幾乎是連續不斷的。因此,即使在同等濃度下,水蒸氣的溫室效應也是二氧化碳的很多倍。由此推算,在溫室效應氣體中,水蒸氣對溫室效應的貢獻率為95%,二氧化碳只有3%。

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對不同波段電磁輻射的吸收情況(NASA插圖,Robert Rohde)

加拿大著名地理學家、古氣候學家 Tim Ball 認為:

「水蒸氣是最主要的溫室氣體,因為大氣中溫室效應的95%來自水蒸氣的作用。社會公眾可能對此難以理解。舉個淺顯的例子:早春、晚秋晴朗的傍晚,由於輻射降溫,在近地層會出現霜凍現象,但是如果天空有雲層覆蓋,因為水蒸氣產生的溫室效應作用,它會將近地層輻射的熱量截收,近地層輻射降溫就不會那麼明顯,出現霜凍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在阿爾及利亞南部的撒哈拉沙漠,這裡中午的溫度可達52℃,而午夜的氣溫又降至-3.6℃。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由於這裡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極低因而大氣中的溫室效應作用非常的弱」。

這並不難理解:覆蓋地球表面71%的水通過固態、液態和氣態三態之間的轉換,參與了能量攜帶、運送和分配的整個過程,影響著了大氣的溫度和降水,扮演了全球氣候變化的最最重要的角色,是整個地球大氣中最活躍的因素。

子虛烏有的「全球氣候變暖」

全球氣候在變暖嗎?

答案是否定的。

11940年以來全球氣溫沒有升高


1940-1975年,這一時期正是全球快速工業化階段,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較快。但這一時期全球氣候趨冷,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當時不少科學家擔心地球正步入下一個冰川期。

1975-1997年的22年里,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持續增加,全球氣溫升高,全球氣候變暖論在這一階段甚囂塵上,成為引起社會各界廣泛議論的話題。

1997-2014年的17年間,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繼續增加,但全球氣溫基本沒有變化。2013年3月全球變暖政策研究基金會(Global Warming Policy Foundation)發表了一份由David Whitehouse博士撰寫的報告,認為自1997年以來全球氣溫沒有統計學意義上的增加。

2全球氣候目前仍在間冰期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推斷,在距今17,000-18,000年前全球達到最冷點,此後冰川開始融化,氣溫升高,並在14000年前結束了中緯度地區與現在最近的一次冰河時代。在此之後,歷經數次冷暖交替、冰川進退和海面起伏。大約8000-7000年前,這一時期稱為氣候最優(Hypisthermal或Altithermal)時期,屬於全新世中最熱的一個時期,當時全球氣溫要比今天高4℃左右,當時的非洲要比現在濕潤得多,而美國中西部地區則近似沙漠。據考證,史前大洪水正是發生在這一時期的公元前5000年左右:歐洲冰川的融化最終導致地中海海水猛漲,淹沒黑海和整個地中海沿岸,進而殃及世界各個地區,遠在東亞的中國古人眼睜睜看著心愛的家園被大水侵沒傷心欲絕,「桑田滄海」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無奈,「精衛填海」則表示了與之抗爭的願望。此後氣溫基本上屬於有起伏的降低趨勢。

35000年來全球氣候冷暖交替


公元前2500 年到公元2040年的全球氣溫變化趨勢

上圖是由美國氣候學家Cliff Harris 和氣象學家Randy Mann 繪製的自公元前2500 年到公元2040年的全球氣溫變化周期分析圖。棕色填充部分表示當時氣溫比現在高,藍色填充部分代表當時氣溫比現在低。由圖可知,5000年來全球氣候冷暖周期不斷交替,一般一個周期有數百年之久。

公元前1250年左右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時代的氣溫比現在要高很多。公元前300年到公元1300年被稱為氣候最優亞期,跨度約1500年,從亞歷山大大帝到蒙古帝國全盛期,幾乎涵蓋了整個羅馬帝國時代。接著是小冰河期,從1300年代開始到1840年代結束,氣溫比現在低很多,當時倫敦泰晤士河冬季結冰,冰面上可以通行馬車,英國的蒸汽機革命發生在小冰河期末期,為了禦寒,英格蘭人伐樹取暖,結果很多山被砍禿了,為此有人戲言:假如猶大此時忽然良心發現想以自殺謝耶穌,他可能都找不到一個樹來上吊。小冰河期後,從19世紀中葉開始氣溫又開始上升。

以上氣溫變化分析主要基於歐洲史,與從中國史書的記載推論出的氣溫變化結論基本相同。

商代氣候溫暖,從殷墟挖掘出土了竹鼠、貘、大象等熱帶動物骨骼;中國河南省的簡稱為「豫」,「豫」字在甲骨文中是人牽著大象的樣子。西周中期以後開始變冷,直到周幽王末年。

中國的氣候最優期是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到西漢末年,貫穿整個春秋、戰國、秦和西漢時期,中國文明的最重要成果,都發生於此時期,當時山東、陝西一帶盛產竹子,漢語的很多字都是帶竹子頭的;春秋時期,流行用竹簡寫字,為便於閱讀,一部書要用許多竹簡通過繩子按次序編連起來,為此有了孔子「韋編三絕」的典故。西漢末年氣候趨冷,社會動蕩加劇,公元一世紀蔡倫發明造紙術,恐怕也與氣候變化引起竹子大量減產有關係,該寒冷期一直延續到隋末,由於天氣寒冷牧草大面積減產造成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著名的五胡亂華就發生在這一時期。

唐朝開始到北宋末年又是一個溫暖期,據記載,唐朝初期長安一帶盛產竹子、柑橘,附近有很多大熊貓,傳說武則天時代有一次捉到8隻的記錄;「一騎紅塵妃子笑,荔枝本是巴蜀來」,妃子楊玉環是成都人,嗜食荔枝,荔枝是典型的亞熱帶果樹,生長溫度要求年平均氣溫在18℃以上,冬季低於2℃就可能遭受凍害,低於-2℃就會被凍死;鑒於荔枝的這個生長習性,竺可楨在他的《中國近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一書中就把史籍中記載的荔枝和其它植物分布變化作為分析歷史氣候變化的重要依據;現在中國,荔枝只有嶺南種植,但那時楊玉環食用的荔枝不會產自嶺南:從嶺南至長安遠隔萬水千山,不考慮渡河翻山,按當時的快馬運輸速度最快也要半個月,在沒有掌握荔枝保鮮技術的遠唐時期,這些荔枝還沒等運到長安前就會爛掉;事實是當時與陝西接壤的四川像成都、涪陵、忠縣、宜賓、眉山、樂山等地方都盛產荔枝,一旦成熟,完全可以用快馬一天左右送到長安。簡言之,唐朝時陝西、四川的溫度比現在高出2℃以上,那時氣候溫暖似乎沒有帶來什麼消極影響。到了北宋末年,溫度驟降,公元1111年,太湖封凍,而且史料記載其時「冰堅足可通車」。公元1513年,洞庭湖、鄱陽湖和太湖同時結冰,湖面寬闊的洞庭湖竟成為「冰陸」,冰面上可以行人,過馬車。冷熱交替,乃是自然之常態。

據氣象資料,中國大陸20世紀的最低溫度發生在1955年冬,該年1月,安徽正陽關最低氣溫達到-24℃,南京是-14℃,連廣東省的陽江也降到了-1.4℃,當時正陽關附近的淮河、長江的支流漢水以及洞庭湖都曾封凍,這是該地20世紀唯一的一次封凍記錄。

4觀測數據存在失真問題


為全球氣候變暖提供證據支撐的是氣象觀測站的氣溫數據,目前參加全球數據交換的氣象觀測站大約有6000個。氣象站觀測的氣溫是距地1.5米處的大氣溫度,因為該高度便於觀測氣流又比較穩定。氣溫表安裝在百葉箱內,百葉箱的設計者為十九世紀英國都市工程師Stevenson,故百葉箱又稱史蒂文生箱,目前常見的百葉箱通常由木質或玻璃鋼兩種材料製成,內外部分均為白色以避免對輻射的吸收,箱壁由兩排葉片構成,葉片與水平面45°角,兩排葉片呈人字形結構,這樣設計的思想是防止太陽對儀器的直接輻射和地面的反射輻射,保護儀器免受強風、雨、雪的影響,並使儀器有適當的通風,能真實的感應空氣的溫度變化。

2000年11月,劍橋大學物理化學博士,紐西蘭氣候科學聯合會創始人Vincent Gray先生為紐西蘭皇家科學協會(Roy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做了一場專題演講。在這次演講中他向觀眾透露,對衛星遙感和探空氣象氣球所測大氣溫度的統計結果並沒有顯示出逐年變暖趨向,只有用地面氣象觀測站的資料統計才會顯示氣溫逐年變暖。

Gray把氣象觀測站按與城市的關係分成兩類,一類是處於市區或者靠近市區的氣象站,另一類則坐落在偏僻的鄉村。對比發現,前一類氣象站所測的氣溫記錄有逐年增加趨勢,後一類並沒有顯示出這種趨勢(比如,紐西蘭的Chatham島,澳大利亞西部的Geraldton,南極,加拿大北部的Clyde,西伯利亞的Turahansk,以及冰島格林蘭的Godthaab等)。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是因為,建立在市區或靠市區很近地方的氣象觀測站不可避免的會受到「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城市熱島效應」是城市人口密集、工廠及車輛排熱、居民生活用能的釋放、城市建築結構及下墊面特性的綜合影響的結果,如果讓受熱島效應影響的氣溫觀測記錄參加統計,很容易會得出氣溫呈上升趨勢的結論。

那麼,究竟有多少個氣象觀測站數據存在失真問題呢?

美國一位有二十五年工作經歷的資深氣象工作者Anthony Watts在650名志願者的幫助下,對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所屬的1221個氣象觀測站中的860個站氣象觀測環境進行了調查,結果很難讓人樂觀,860個被調查的氣象觀測站中,多達89%的站觀測環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一些氣象觀測站附近建有停車場,有些站將空調外機的排氣口直接指向百葉箱,還一些站的百葉箱附近樹立著反射率極強的金屬桿,這些問題毫無疑問會直接影響氣溫記錄的代表性、準確性和比較性。

在澳大利亞,多達四分之三的氣象觀測站建在飛機場。

相比而言,對大氣層溫度的測定則要穩定可靠得多,1997年美國阿拉巴馬大學(University of Alabama)的John Christy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Roy Spencer在英國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1979-1997年衛星所測得的大氣溫度沒有發現逐年升高趨向」的文章,使得人們更有理由懷疑全球氣候變暖論了。通過對於1979-2008年三十年來衛星遙測到的大氣溫度變化情況的進一步分析,Christy和Spencer的結論是:1979-1998年大氣平均氣溫基本不變,1997-1999年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出現一個高峰,2003-2008年基本未變,但是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此期氣溫比1979-1997年高0.2-0.3℃。

這些調查的重要性在於,如果全球氣候變暖是依據這些數據得出的結論,那麼這個結論就真的站不住腳了,因為它本質上反映的是城市熱島效應逐年加劇的情況。

5科學家的態度


2014年止,已經有1000多名科學家聯名反對全球氣候變暖論,其中包括1998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斯坦福大學教授Robert Laughlin,Robert Laughlin認為:「氣候變化不是人力可以控制的,地球也不會在意政府有什麼想法。根據目前的天氣報告,找不到任何全球氣候變暖的證據。氣候變化是地質時間尺度的現象,是地球運行的自然規律,不需要任何人批准也不必向任何人解釋」。NASA高級科學家Weinstein 說:「任何合理的科學分析都會得出結論,(全球氣候變暖依據的)基本理論是錯的」。化學家 Mary Mumper表示:「我也是環境保護主義者,但我必須反對Al Gore的觀點」。巴西地質學家Lino 批評說:「把數千億的錢浪費在這個沒有事實依據的人為杜撰的全球氣候變暖論上毫無價值」。

上文提到的英國,紐西蘭著名科學家Vincent Gray就堅決認為「全球變暖」是一種幻覺,他寫的書就叫:《溫室幻覺:「氣候變化2001」批判》。聯名反對全球氣候變暖論的科學家人數比撰寫2007年IPCC全球變暖報告的52名科學家多了近20倍。

與此同時,在美國,大約有三萬多名科學家聯名呼籲美國政府拒絕簽署1997年京都議定書關於全球變暖的協議,他們認為,類似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協議會對環境造成傷害,阻礙科技的進步,不利於人類的健康與福祉。聲明聲稱:「尚無確切的證據使人相信人類活動所產生的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的釋放正在造成或在可預見的將來造成氣溫升高或氣候反常等災難性的後果。相反,倒是有確切的證據證明二氧化碳的增加會有利於改善動植物的生長環境。」

6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歷史變遷


根據地質學家和古氣候學家的研究結論,大約在五億年前,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是現在的二十倍,距今兩億年前降到現在的四到五倍,其時以蕨類為主的植物非常繁茂。新生代以後的造山運動和有機物沉積以碳酸鈣、煤炭、石油等形式「埋沒」了大量二氧化碳,以至於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步降到了目前的水平。

過去5.5億年大氣二氧化碳地質歷史時間變化(Berner,《科學》,1997年)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中必不可缺的重要成分之一,是植物的能量來源,是動植界自然鏈條得以維繫的最重要媒介。

12H2O + 6CO2 + 陽光 → (與葉綠素產生化學作用) C6H12O6 (葡萄糖) + 6O2 + 6H2O

這是植物光合作用公式,在光照條件下植物把二氧化碳變成葡萄糖和水,這個公式說明:光合作用中參與的二氧化碳越多,葡萄糖和氧氣的產量越大。根據李比西最小因子定律 (Rule of Liebig),一種生物必須有不可缺少的物質提供其生長和繁殖,這些基本的必需物質隨種類和不同情況而異。當植物所能利用的量緊密地接近所需的最低量時,就對其生長和繁殖起限制作用,成為限制因子。

簡單地說,植物生長量不是由可用資源的總量決定,而是由稀缺的資源(限制因素)決定。在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就是稀缺因子。實驗證實:一定範圍內增加二氧化碳濃度,會使糧食產量增加。

7孰因孰果?


是由於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才使全球氣候變暖,還是全球氣候變暖造成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這個問題很重要,孰因孰果必須搞清楚,不能因果倒置。海洋科學家研究指出:不是因為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全球氣候才會變暖,而是因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海水升溫,溶解度變小,海水會釋放出溶解其中的二氧化碳,造成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也就是說,全球氣候變暖在前,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在後。

還有一些研究證實,全球氣候趨冷,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不一定下降,比如,十一萬年前的那個間冰期,大氣溫度不斷下降,而二氧化碳並沒有明顯變化。這個研究結論完全否定了二氧化碳導致氣候變暖的說法。

全球氣候變暖論批判及為二氧化碳平反

1988年,在美國前副總統當時還是參議員的Albert Arnold Gore的大力推動下,聯合國建立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全球氣候變暖論源於IPCC所發布的全球氣候變化評估報告。

IPCC認為:溫室氣體是自然存在的,但是它們在大氣中的含量由於人類的活動有了明顯的變化,工業生產還使大氣中出現了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溫室氣體,並且它們的濃度也在不斷的上升,按IPCC的估計全球因石化燃料燃燒和其他工業生產,每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經從1860年的大約0.1十億噸碳單位(GTC),增加到20世紀末的近10 GTC。同一時期,二氧化碳的大氣含量從280按體積計算百萬分之一單位(PPM),增加到約380 PPM,全球氣溫上升了約0.6℃。

IPCC提出了全球氣候變暖的觀點,並將其原因歸為工業化活動向大氣過度排放二氧化碳的行為,IPCC的報告促進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制定和限制碳排放規定的京都議定書的出台。

然而,由於缺乏嚴謹科學的態度,全球氣候變暖論一經問世就帶有天生生理缺陷:

1)得出全球氣候變暖結論的數據資料主要來自城市氣象站,沒有消除「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違反了統計學上數據抽樣原則,犯了以偏代全的錯誤。在引用二氧化碳含量的歷史變遷資料時,IPCC 的兩位主要專家Callendar 和 Keeling以數據不精確,方法有問題等理由棄用了90%以上的資料,只保留符合得出全球氣候變暖結論的數據,經過這個處理,二氧化碳的含量從工業化初期的280PPM增長到現在的380PPM,這自然是人類活動,主要是工業化影響的結果。但問題是,據John Jay對來自全球的九萬份大氣化學分析的歷史資料的研究,1825、1857和1942年的二氧化碳含量都可能達到過400 PPM。1940年以來二氧化碳的含量一直在增加,但氣溫卻沒有多少變化,這個觀測事實恰恰正明,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對全球變暖沒有產生影響。

2)斷章取義、穿鑿附會和以偏代全,在宣傳全球氣候變暖危害的文章里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有意誤導讀者:「每年,有數百頭北極熊在野外死亡」,這句話企圖給人造成這樣的錯覺,由於氣候變暖,北極熊生存環境壓縮,死亡增多。事實是北極熊的數量過去幾年一直在增加,這些死亡的北極熊,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被獵殺的(當地法律允許居民每年獵殺 600-800頭北極熊)。在宣傳片中多次出現巨大冰山裂解的鏡頭,做為全球變暖的佐證非常有震撼力。但春夏季節,冰山不融化才稀奇可怕呢。衛星監測的結論是,在過去的幾個夏天,南極海冰規模已經達到或接近創紀錄的程度,目前還在在擴大;1979年以來,2012年北極海冰的範圍創下最大面積。多年資料分析證實,1979年以來,冰山的範圍沒有多大變化,海平面也沒有加速上升。

3)片面誇大二氧化碳在溫室效應中的作用,化友為敵。二氧化碳是對地球生物生存極為重要的大氣資源,歷史上氣候暖期、二氧化碳含量最高期都對應著一段生物繁榮的歷史。在所有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在溫室效應中的作用僅佔3﹪,但Gore先生對引起溫室效應負95%責任的水蒸氣視若無睹,卻拿二氧化碳大做文章,令人難以理解。倒是《全球變暖大騙局》(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這部資料片道破了天機,片中曾談到鼓吹全球氣候變暖的幕後存在巨大的利益鏈條,在二氧化碳是全球變暖罪魁的謬論被炒作起來以後,美國對氣象氣候有關方面的投資從一年幾個億猛增到120多億。利益面前,面對事實許多科技工作者選擇了沉默。為遏制「全球氣候變暖」IPCC提出了碳排放配額制直接導致了國際間的碳交易,二氧化碳問題已影響到政治經濟領域,為此,倫敦大學名譽教授Philip Stout指出:「氣候變化是由數百個因子相互作用的結果,任何試圖通過操縱某一基於政治目的選擇的因子來操控氣候的想法,是錯的不能再錯了」。

那麼決定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到底是什麼?米蘭科維奇的循環理論(Milankovich cycles)是目前解釋歷史氣候變遷的最好的假說:一個地球氣候變動的集合影響,以十萬年為主要周期,伴隨著四萬年以及二萬年左右的周期。它與三種地球繞日運行軌道的變化有關,這三個影響因素也造成了地球的冰期與間冰期,大都與太陽輻射變化量有關。簡單的講,(1)地球公轉軌道離心率的變化,為一個約九萬六千年的周期。軌道離心率越大越利於形成冰期;(2)地球自轉軸傾斜角度的變化,傾斜角度介於21.5度到24.5度之間,以四萬一千年為周期。角度越大,越易形成冰期;(3)地球的歲差,因地球自轉軸的進動,造成一個大約兩萬六千年的周期。在遠日點時,若北半球傾向太陽,冬天溫度將會相對較高;上述三種因素相互作用影響著地球的氣溫變化,決定全球氣候的變遷,決定了日照多少乃至冰雪消融的程度原因。

億萬年來,我們生存的地球冷暖交替,全球氣候變化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所謂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增加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結論,既沒有界定時間尺度,也沒有明確一個空間範圍,缺少基礎數據支持,邏輯推導漏洞百出,這樣一個不正確結論,轉移了人們對工業化進程造成環境污染問題關注的視線,還會誘導人們在如何處理碳排放問題上一廂情願的解釋、罔顧事實地推斷和為我所用地胡來,危害甚大。

工業化進程是人類文明必經的一個時期,我們關注的重點應當是減少工業化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過去幾十年來,大量有害物質進入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水和大氣中,影響著我們的健康,傷害著我們的身體,阻滯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因此,關注工業化造成的環境污染,倡導低碳文明,減少化石燃料的過度消耗,是比關注所謂全球氣候變暖更迫切的問題。

全球氣候變化是不可避免的,準備好迎接變化才是最明智之舉。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Cao Jinnan和竹林翁先生,特此聲明,致謝。)

參考資料:

  1. 竹林翁:《冤哉,二氧化碳》

  2. http://bbs.tiexue.net/post_4089115_1.html

  3. Cao Jinan:《也談全球暖化騙局論》

  4. http://bbs.wenxuecity.com/military/624092.html

  5. http://www.geocraft.com/WVFossils/greenhouse_data.html

  6. http://earthguide.ucsd.edu/virtualmuseum/climatechange2/07_1.shtml

  7. Global WarmingSwindle, Martin Durkin, London, 2007

  8. http://tocom.blogspot.com/2009/01/blog-post.html

  9. 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研究 (滿志敏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

  10. The Real History of Carbon Dioxide LevelsGreenie Watch ^| March 23, 2007 | Dr. John Ray

  11. http://www.freerepublic.com/focus/f-bloggers/1806245/posts

  12. Cool It: The Skeptical Environmentalist"s Guide to Global Warming,b Bj?rn Lomborg, 2007, Cyan Communications / Marshall Cavendish; Third Printing edition (2007).

  13. http://3dparks.wr.usgs.gov/nyc/moraines/flandrian.htm

  14. http://www.geocraft.com/WVFossils/greenhouse_data.html

  15. http://www.freerepublic.com/focus/f-bloggers/1806245/posts


  16. Climate Change Truth File

  17. Water Vapor vs CO2 as a “Greenhouse” Gas

  18. http://www.pnas.org/content/99/7/4167.full


  19. SPECIAL REPORT: More Than 1000 International Scientists Dissent Over Man-Made Global Warming Claims – Challenge UN IPCC & Gore


推薦閱讀:

 神奇的紫洋蔥液——降血壓 降血脂 降血糖;抗氧化 抗腫瘤 抗老化!
春吃8水果 美白補水抗氧化
「抗氧化、防衰老」的廣告鋪天蓋地,確有其事?還是害人的誤導?
補維生素「抗氧化」不如多吃蔬果
氧化著色技巧

TAG:二氧化碳 | 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