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為何喜歡教孩子背誦唐詩宋詞
07-10
中國父母為何喜歡教孩子背誦唐詩宋詞
孫惠柱 中國的父母常喜歡教小孩背誦唐詩宋詞,外國人不大理解——孩子這麼小,能懂得古人寫的詩詞嗎? 外國人稱莎士比亞、歌德、雨果等文豪為詩人,中國人也往往奇怪——他們不是寫戲寫小說的嗎? 這兩個現象彷彿並不相干,卻都關係到同一個文化差異,具體地說,是一個語言文字的差異:中文裡同音異體的字特別多,同韻字就更多了,寫中文說漢語押韻遠比西方語文容易,所以中國文學中嚴格押韻的詩所佔的比重非常大,在宋朝出現成熟的長篇敘事文學之前,幾乎就是文學的主體。西方也有古典「詩學」,也可以指所有的文學,他們的「詩」是廣義的,既指狹義的抒情詩,也包括敘事的長篇史詩和戲劇詩,但未必像中文那樣押韻。相比之下,中國古代的「詩」全都押韻,不押韻的「文」雖也文采不俗,更多地是哲學和歷史的載體——例如《莊子》和《史記》,純文學裡只有合轍押韻的詩。後來又出現了兩種押韻的敘事文體,就是原屬於詩但後來變成演出文本的「曲」——曲藝和戲曲。 西方的藝術分類中沒有「曲藝」這種說法,儘管他們最早的文學作品如荷馬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也是說唱藝術。古希臘史詩嚴格說並不押「韻」,西方語文大多不像中文這樣容易用同樣的韻母為很多行句子結尾——狹義的「押韻」,它們的詩以及相應的rhyme並不都是押尾韻,而常常是用聲母同一的所謂「頭韻」以及程式化節奏的「音步」來顯示其區別於散文的「韻律」——莎士比亞的詩劇用的就是blankverse,通常譯成「無韻詩」。 中國的曲藝種類繁多,除了用散文講的相聲和評書,漢語的曲藝大多押尾韻——蒙語的史詩《格斯爾王》則與古希臘史詩相像;北方的二人轉和南方的評彈中既有散文的敘事,也有韻文的說唱,是兩種語文形式的結合。西方文化中的類似樣式相對簡單些,用散文敘事的獨角喜劇又稱「脫口秀」,屬於戲劇;用韻文唱的饒舌常歸入音樂。 從古到今,說唱在中國文化中一直十分重要,在宋元出現成熟的戲劇之前,幾乎是不識字的老百姓僅有的藝術形式;就是在有了戲劇的近千年里,在許多地方還是那樣。但到了1950年代初情況發生了變化,我們通過前蘇聯學到了西方的藝術分類法,把所有的藝術都規範到各級各類協會和院團里。這時候發現我們有大量被西方主流理論忽略的說唱藝人,於是就想出了「曲藝」二字。 新文化轉型的一大特徵是白話取代文言,最突出地體現在兩大文體中:戲劇與詩歌——話劇絕對不能押韻,新詩雖未規定不許押韻,但重要口號是「用韻自由」。押韻不再是詩歌的基本要求,更無關文學作品的優劣。而老百姓對韻文的興趣猶存,即便在一些特定的年代,也出現了好些獨特的曲藝樣式,如鑼鼓詞、群口詞、三句半等,還有各種層次的「賽詩會」,既有事先寫好的詩的朗誦,也有即席命題賦詩的比賽——這些我都曾經親歷過,又寫又演。在那些年代,在不通水電的山溝田間,竟還有新的藝術樣式冒出來,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蹟。老百姓藝術本能的非常展示,自然地採用了韻文的形式。 那以後,韻文似乎又走了下坡路。曲藝中好像只有相聲和評書在電視上火過一陣,押韻的說唱就很少聽到了。 其實,幾十年前西方出現那些另類戲劇,反映了「讀圖時代」初期的浮躁心態;而在我們這裡,「讀圖」還沒幾天就迎來了簡訊、QQ、微博、微信,剛要被拋棄的語言立馬洶湧回潮,各種段子迅速流行,勢不可當。既然誰也離不開文字,又要篇幅短節奏快,朗朗上口好讀好記的韻文就和散文有得一拼了。君不見有人在大會上做正式報告,6000字用五言詩一韻到底,簡直是對韻文迷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當然,這類打油詩式的韻文與文學的要求還有距離,但這些現象說明,棄韻崇散的氣候開始改變,文學的韻文又有了土壤。 同時,在西方,有些有識之士對早已湮沒的詩劇傳統情有獨鍾。他們說,現代戲劇的題材人物從王公貴族降到了普通人,固然是反映社會進化的好事;但語言也完全散文化了,那卻是藝術的遺憾。難道優美典雅的詩只能屬於王公貴族,就一定不能為普通人服務嗎?有一批西方文化人不信這個邪,努力復興詩劇,例如大文豪T.S.艾略特的《雞尾酒會》,在客廳劇的情境中,用節律雅緻的無韻詩探索現代人超越日常生活的精神世界,令人叫絕。可惜的是,這樣精妙的現代詩劇在西方文字的語境中難度極大,總體上還是曲高和寡。 也許用中文寫詩劇會相對容易些?因為我們有更遠更強大的韻文傳統,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雖說中國「戲文」的歷史比西方短很多,但「樂」的傳統極其豐厚,韻文作為文學和音樂的結合,是中國文化寶藏中一脈特別的財富。最近上海戲劇學院創作的 「韻劇」《悲慘世界》就是一個這樣的嘗試,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嘗試,從城市的中小學開始,讓生活中還沒有接觸過多少韻文的青少年有機會來熟悉「活的」韻文;更希望以此引起社會對韻文的重視,刺激更多韻文作品湧現出來,讓這一中國語文的獨特珍寶重新大放光芒。 (作者繫上海戲劇學院教授)
推薦閱讀:
孫惠柱 中國的父母常喜歡教小孩背誦唐詩宋詞,外國人不大理解——孩子這麼小,能懂得古人寫的詩詞嗎? 外國人稱莎士比亞、歌德、雨果等文豪為詩人,中國人也往往奇怪——他們不是寫戲寫小說的嗎? 這兩個現象彷彿並不相干,卻都關係到同一個文化差異,具體地說,是一個語言文字的差異:中文裡同音異體的字特別多,同韻字就更多了,寫中文說漢語押韻遠比西方語文容易,所以中國文學中嚴格押韻的詩所佔的比重非常大,在宋朝出現成熟的長篇敘事文學之前,幾乎就是文學的主體。西方也有古典「詩學」,也可以指所有的文學,他們的「詩」是廣義的,既指狹義的抒情詩,也包括敘事的長篇史詩和戲劇詩,但未必像中文那樣押韻。相比之下,中國古代的「詩」全都押韻,不押韻的「文」雖也文采不俗,更多地是哲學和歷史的載體——例如《莊子》和《史記》,純文學裡只有合轍押韻的詩。後來又出現了兩種押韻的敘事文體,就是原屬於詩但後來變成演出文本的「曲」——曲藝和戲曲。 西方的藝術分類中沒有「曲藝」這種說法,儘管他們最早的文學作品如荷馬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也是說唱藝術。古希臘史詩嚴格說並不押「韻」,西方語文大多不像中文這樣容易用同樣的韻母為很多行句子結尾——狹義的「押韻」,它們的詩以及相應的rhyme並不都是押尾韻,而常常是用聲母同一的所謂「頭韻」以及程式化節奏的「音步」來顯示其區別於散文的「韻律」——莎士比亞的詩劇用的就是blankverse,通常譯成「無韻詩」。 中國的曲藝種類繁多,除了用散文講的相聲和評書,漢語的曲藝大多押尾韻——蒙語的史詩《格斯爾王》則與古希臘史詩相像;北方的二人轉和南方的評彈中既有散文的敘事,也有韻文的說唱,是兩種語文形式的結合。西方文化中的類似樣式相對簡單些,用散文敘事的獨角喜劇又稱「脫口秀」,屬於戲劇;用韻文唱的饒舌常歸入音樂。 從古到今,說唱在中國文化中一直十分重要,在宋元出現成熟的戲劇之前,幾乎是不識字的老百姓僅有的藝術形式;就是在有了戲劇的近千年里,在許多地方還是那樣。但到了1950年代初情況發生了變化,我們通過前蘇聯學到了西方的藝術分類法,把所有的藝術都規範到各級各類協會和院團里。這時候發現我們有大量被西方主流理論忽略的說唱藝人,於是就想出了「曲藝」二字。 新文化轉型的一大特徵是白話取代文言,最突出地體現在兩大文體中:戲劇與詩歌——話劇絕對不能押韻,新詩雖未規定不許押韻,但重要口號是「用韻自由」。押韻不再是詩歌的基本要求,更無關文學作品的優劣。而老百姓對韻文的興趣猶存,即便在一些特定的年代,也出現了好些獨特的曲藝樣式,如鑼鼓詞、群口詞、三句半等,還有各種層次的「賽詩會」,既有事先寫好的詩的朗誦,也有即席命題賦詩的比賽——這些我都曾經親歷過,又寫又演。在那些年代,在不通水電的山溝田間,竟還有新的藝術樣式冒出來,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蹟。老百姓藝術本能的非常展示,自然地採用了韻文的形式。 那以後,韻文似乎又走了下坡路。曲藝中好像只有相聲和評書在電視上火過一陣,押韻的說唱就很少聽到了。 其實,幾十年前西方出現那些另類戲劇,反映了「讀圖時代」初期的浮躁心態;而在我們這裡,「讀圖」還沒幾天就迎來了簡訊、QQ、微博、微信,剛要被拋棄的語言立馬洶湧回潮,各種段子迅速流行,勢不可當。既然誰也離不開文字,又要篇幅短節奏快,朗朗上口好讀好記的韻文就和散文有得一拼了。君不見有人在大會上做正式報告,6000字用五言詩一韻到底,簡直是對韻文迷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當然,這類打油詩式的韻文與文學的要求還有距離,但這些現象說明,棄韻崇散的氣候開始改變,文學的韻文又有了土壤。 同時,在西方,有些有識之士對早已湮沒的詩劇傳統情有獨鍾。他們說,現代戲劇的題材人物從王公貴族降到了普通人,固然是反映社會進化的好事;但語言也完全散文化了,那卻是藝術的遺憾。難道優美典雅的詩只能屬於王公貴族,就一定不能為普通人服務嗎?有一批西方文化人不信這個邪,努力復興詩劇,例如大文豪T.S.艾略特的《雞尾酒會》,在客廳劇的情境中,用節律雅緻的無韻詩探索現代人超越日常生活的精神世界,令人叫絕。可惜的是,這樣精妙的現代詩劇在西方文字的語境中難度極大,總體上還是曲高和寡。 也許用中文寫詩劇會相對容易些?因為我們有更遠更強大的韻文傳統,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雖說中國「戲文」的歷史比西方短很多,但「樂」的傳統極其豐厚,韻文作為文學和音樂的結合,是中國文化寶藏中一脈特別的財富。最近上海戲劇學院創作的 「韻劇」《悲慘世界》就是一個這樣的嘗試,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嘗試,從城市的中小學開始,讓生活中還沒有接觸過多少韻文的青少年有機會來熟悉「活的」韻文;更希望以此引起社會對韻文的重視,刺激更多韻文作品湧現出來,讓這一中國語文的獨特珍寶重新大放光芒。 (作者繫上海戲劇學院教授)
推薦閱讀:
※?最受中國父母歡迎的小兒保健推拿手法,恐怕非它莫屬了,三分鐘學會...
※台灣紀念國父郵票
※你在扼殺時,別人卻在養!美國父母用這「7招」來培養孩子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