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力中思索》讀書筆記

《在張力中思索》鄧曉芒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1、孟子,「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總序)

2、中西文化是我們這個地球上距離最遙遠、性質最不同的兩種文化,其餘的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等等都是介於兩者之間的。P3

3、什麼新型的道德原則?不是儒家的那一套道德,而是從西方傳來的那種普世價值,就是理性、自由、人權和憲政、民主、平等以及正義。我們要把正義作為社會的人與人交往的最高原則。正義的精神、正義的原則就是契約的原則。正義從何而來,就是通過契約,人與人平等地訂立了契約,那就是正義。P27

4、梁啟超說的基本上沒錯,中國人比較偏重私德,而西方人比較偏重於公德。中國人把私德看作是基礎,公德是由私德推廣開來的,「老吾老以及之人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那麼西方人是把公德當作基礎,然後建立起自己的私德。P29

5、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個毛病,或者說一個特點就是把自己的全部道德人格建立在政治體制上面,如果在政治方面他沒有出路,他的道德就會垮下來。P34

6、孔子對宗教的態度就是一個「神道設教」的態度,孔子自己是不談宗教的,所謂「子不語怪力亂神」,他自己是不談的,但是他又要藉助於神來形成一種他心中的社會秩序。比如孔子很主張祭祀,祭山神,祭天地。但是,他強調你在祭祀的時候心一定要誠。「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你在祭祀的時候,應該就如同神在你前面那樣恭恭敬敬。這句話,本身就表達了孔子一種神道設教的思想。P41

7、我不太主張把儒家說成是一個宗教,我也會說儒教,但我覺得這個「教」是政治教化的意思。儘管它裡面也有一些神、天這種類似宗教的說法,但是這種說法裡面並沒有虔誠的信仰。它是用來達到它的政治目的的。所以它從自然宗教裡面超脫出來,就上升到了一個政治教化。……….儒教不是真正的宗教,但是帶有一種宗教的色彩。它的特點就是在儒教裡面精神和物質都沒有清楚地區分開來,所以它不能說是真正的宗教。………(儒教中的氣)這個詞根是我們說的氣息來的,從陰陽二氣這引起概念來的。理的概念也是這樣。理就是玉石裡面的紋路,但是把它上升為天理、天道,宋明把它上升為理學。氣的哲學和理學道學,這都是精神和物質不分,或者說天人合一,精神和物質合一,都有這樣一種特點。P42-43

8、宗教就必須要有這樣一個純粹的靈魂的概念。由這樣一種純粹靈魂的概念,派生出一種人格神的概念。………..上帝就是憑藉純精神,創造了萬物。這就是一個純人格神的概念。他有思想,他有自由意志。上帝就憑藉他的自由意志創造出世界來。P43

9、中國的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是一個人格神,而只是擬人化的道德神。中國的天代表一種道德秩序,這種道德秩序,實際上是按照人間的道德秩序組成的,而人間道德秩序則是由自然血緣關係構成的。P43

10、 中國人的信仰不是一種真正的信仰,它表現出來有兩種形式:一種就是表現為一種被動、依賴的方式,信什麼是出於一種依賴性,一種依賴感。……另一種信仰的形式,來自知識分子、士大夫。歷代士大夫,代天地立言,替天行道,獻身於世俗的王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是知識分子的一種信仰,歸根結底就是為人民謀福利。P44

11、真正的信仰應該有這樣一種功能。它是純精神的,它不會因為貧富、苦樂或者世俗政權的轉移這樣一些外在政權的變化而改變。真正的宗教是建立在一切人都是自由的基礎上的。P45

12、我們沒有真正的信仰,這是一個表象,它的實質是我們沒有真正獨立的個人,沒有獨立的人格,沒有內心獨立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上的需要。P49

13、儒家士代夫的批判性是有前提的,它不是建立在理性,或者其他的什麼合理的東西之上,而是建立在既定的秩序之上,就是「天道」之上。P63

14、自由和理性是人的本質性的東西,民主底下是自由,科學的底下實際上是理性。這兩者又是不可分的,我們可以說,民主就是理性的自由,科學就是自由的理性。P71

15、 西方法學界從培卡利亞開始到黑格爾,他們都非常推崇西方法律一個很重要的原理,就是,罪犯,你判他的刑,是尊重他。因為這個法律是他自己參與制定的,你把他看成是一個有理性的人,他違反了自己制定的法,就是自作自受,表明他願意服刑。P75

16、中國講的天理、天道是世俗的,是世俗生活。基督教里講的那種上帝、基督、聖靈是一種純精神的東西,純粹精神,完全超越了世俗生活。所以基督教是一種超越的宗教,而儒教是一種世俗的信仰。P130

17、儒家是一種內在超越,我們在世界之內,但是我們仍然有一種超越,這種超越不是對整個世界的超越,而是對世俗生活中間比較低層次的那一部分的超越。這就叫內在超越。內在超越在西方基督教的眼中看起來並不能叫作真正的超越。P132

18、日常生活遵循的就是天道就是天理,而天道體現在什麼地方?就體現在人類社會的章法、體制。所以中國的統治者相信他制定的那一套秩序就是天理的表現。在這個道德秩序的頂峰的皇帝就是天子,是天的兒子,跟天是有血緣關係的,不是隨便說說的血緣關係,是真的有血緣關係。皇帝就認為他有神聖性,天已經把神聖性轉移到皇帝身上來了。P137

19、中國的一種最理想化的、達到最高理想境界的作品通常體現出「溫柔敦厚」的藝術風格。那麼西方藝術(主要是指古典藝術,即代表西方傳統的藝術)的理想可以用黑格爾的描述來概括它:「靜靜的哀傷」。P154

20、我們可以看出中國藝術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儒家的層面,一個是道家的層面。儒家的層面可以說是動態的層面,儒家是主張入世、健動的,主張有所為。而道家主張虛靜,是屬於靜觀的層次。……儒家道家,一靜一動,組成了中國藝術的「溫柔敦厚」,體現出中國文化傳統心理中把個人融化於群體,或者說融於自然的這樣一種傾向,溫情脈脈,有一種融化感。P154

21、中國藝術的理想,它分為兩個不同層面的態度。第一個層面是政教的態度,「溫柔敦厚」有一種道德評價。…….第二個層次就是一種「靜觀」的態度。政教的態度是動態的,是「移風俗、美人倫、成教化」的,就是要培養人向善,把人熏陶為真正的君子。「靜觀」的態度表現在中國藝術標榜的那種理想:清高、脫俗、質樸、天真,中國藝術特別推崇這樣一種「出污泥而不染」的狀態。P155-156

22、希臘人完全不同。他們在大自然中,一方面有回歸到本性的狂歡,這點和東方有相通之處;但是,同時也感到一種個體意識的痛苦,要從裡面升華出阿波羅精神來。這是古希臘藝術精神與中國藝術精神很不相同的地方。P159

23、在希臘悲劇裡面,個體具有神性。因為個體在希臘悲劇裡面,個體往往遭受到了毀滅,但是通過個體的毀滅上升為神。個體在肉體上遭受到了毀滅,但是在精神上它樹立起來了。古希臘悲劇通過個體肉體上的毀滅,表現了個體精神上的崇高,這就是希臘悲劇精神的結構。P159

24、中國古代的「三靜」——溫靜、虛靜、寂靜,它所帶來的是一種個體意識的融化,在這種靜態里個體意識感到被融化了。暖融融的,融化在群體之中,融化在大自然之中,所以他對大自然有種曠達的態度,對待人世有種超然的態度。P161

25、希臘雕刻是沒有眼珠子的。但是恰好是這種沒有神的雕塑將希臘藝術本質的東西顯露了出來。羅馬的雕刻就不同於希臘的雕刻,羅馬的雕刻是雕出眼睛珠子來的,比如說羅馬皇帝愷撒大帝的像。已經開始有眼神了,這就已經開始偏離古希臘古典主義的趣味了,不僅開始強調描繪人的形體,而且強調描繪人的神態了。P163

26、(宗白華在《美學散步》中)把中西藝術精神歸結為這樣一種結構:中國藝術精神是一種空間意識的時間化,西方藝術的精神是時間意識的空間化。……….空間是靜止的,時間是運動的、動態的,所以我們也可以把中國審美意識的結構看作是靜態意識的動態化。本來是靜態的,但是「感於物而動」,成為動態化了,放在時間中來處理和看待。西方是把動態凝聚在空間之中,本來是生動的、躁動的,但在空間中被定格、定位了。所以我們前面講中國藝術有種個體意識的融化感,西方人的藝術有種群體意識的凝聚感。P164-165

27、抒情詩很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音樂性。最開始的詩就是音樂,它是和音樂結合在一起的,是能夠唱的,比如說《詩經》。《詩經》最初是伴隨著歌唱和詠嘆的,中國詩歌歷來沒有史詩的傳統,因為中國曆來歷史與神話分離。中國最開始進入到文明的門檻的時候就把神話解構了,將其歷史化了。史和詩也是相分的,因為神話本來帶有詩性和詩意,你把歷史和神話分開,你也就把歷史和詩分開了。歷史是沒有詩意的,歷史就是政治史,並不是神話。換句話說,在我們中國把神話歷史化了。詩從歷史分離出來以後,它就只有了抒情的功能,從而失去了描繪歷史的功能。所以,我們說中國沒有史詩。P165

28、中國重視的就是聲樂。古代有種說法: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絲是用蠶的絲繅出來的,「絲」就是弦樂,「竹」就是管樂,弦樂不如管樂(笛子、簫),而管樂不如人的肉。「肉」是指人用嗓子唱出來的,古時候認為那是最高的。為什麼呢?「漸進自然故也」,就是說只有人的聲音是最自然的。P167

29、西方的透視關係是「焦點透視法」。你先確定焦點,圍繞焦點你再處理一切透視關係。………模仿論就是把你眼睛裡所看到的東西照相式地傳達出來,那肯定是採用焦點透視的方法,因為我們人的眼睛就是採用「焦點透視」來看待萬物的。……….中國人採用的是「散點透視」。你在看兩點的時候不能用同一個透視關係。這就像一個人在畫里散步一樣,走到這裡他是看到這樣一種透視關係,走到那裡它又是看到那樣一種透視關係。你在欣賞中國畫時,就如同身臨到中國畫裡面,你從一點游到另外一點,沒有統一的聚焦。比如,《清明上河圖》的場面均是散點透視。P169

30、有人說書法附屬於繪畫,或者說是從繪畫演化而來的,但是宗白華先生卻認為,書法是從音樂而來的。他認為中國的樂教失傳了,因為中國沒有發明普遍流行的記譜法。………中國的樂教失傳,所以宗白華認為代替音樂,中國人發展出了書法。按這種理解,書法實際上是描繪了語言的抒情功能。………..你要欣賞書法,特別是草書、行書,它有一種音樂感在裡面,如果連這點都欣賞不到,那就水平太低了。哪怕是楷書、隸書、篆書,裡面都有一種音樂感。它的留白和謀篇布局,你都要從音樂的旋律和節奏方面去理解。當然,這其中最高層次和最具有藝術性的應該是草書和行書了,它是最具有音樂感的。P171

31、俄爾浦斯古希臘傳說中一個半神半人的形象,據說他很會彈琴。俄爾浦斯在死後被尊稱為「音樂之神」,據說他的那把琴可以感動木石以及一切事物。在傳說裡邊,俄爾浦斯是酒神(狄奧尼索斯)的信徒,他的音樂不僅感動了人,也感動了樹木、石頭等,達到了頑石點頭的地步,萬物都跟在他後面。然後,他突然把琴一停,所有跟在後面的東西都靜止在那裡,就化成了一個城市的街道和建築。所以城市的街道和建築因此就有一種音樂結構,是按照俄爾浦斯音樂的旋律建構起來的。P174-175

32、西方的音樂你要用建築的眼光去欣賞。這從古希臘俄爾浦斯的神話可以清晰地看出來,「音樂是流動的建築」,這點是17世紀時的一個音樂理論家提出來的。在此之前的文藝復興的時候,流行的另外一句話就是「建築是凝凍的音樂。」P175

33、俄爾浦斯的神話就是音樂在其流動過程中一旦凝結,就成為建築。這個建築就體現出音樂的數學本質、立體本質:把時間空間化了。時間一旦空間化,你就可以看出原來的時間是按照建築的規律而結合起來的。特別是文藝復興以來,例如巴赫的音樂非常具有建築性。有的人說它具有數學的精確性,巴赫音樂的音階以及組成結構就像哥特式教堂一樣,具有建築的結構。P175

34、古希臘的音樂有個轉型,最開始是酒神的信徒,這和中國古代音樂的理解是差不多的。但後來就有了一種轉移,即從音樂藝術轉向了造型藝術,轉向了建築,從酒神精神轉向了阿波羅精神。P176

35、數學的規矩是普遍的、永恆不變的,所以西方建築大量使用拱,是一種幾何學的永恆觀念在其中起著作用。P180

36、在1973年國際的全球倫理芝加哥大會上,正式把這一條規則定名為「金規則」,就是都承認這一條,叫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P183

37、羅馬皇帝奧勒留《沉思錄》大量引用奴隸哲學家愛比克泰德的話,將這個奴隸當作聖人來崇拜。一個皇帝把奴隸當作聖人崇拜,這是很少見的。在斯多葛派之前是沒有的,斯多葛派第一次取消了等級身份對人的劃分。P193

38、《聖經》中耶穌基督說,「我來不是在地上散播和平的,我來是叫地上動刀兵的。」「人的仇敵就是他自己家裡的人。」刀兵當然是指精神上的,即人與人之間分離開來,你和家人,要像敵人一樣,然後再去愛他們,這不矛盾。先把家人變成敵人,變成陌生人,你跟父母其實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耶穌基督還說過,「你要跟我來,你不要跟著父母。」跟我走,你若跟著父母走就糟糕了,你會陷在那些具體的小家庭裡面,那些狹隘的血緣關係里,狹隘的種族主義和愛國主義裡面而不能自拔。P194

39、康德,「要僅僅按照你能夠同時願意它成為一條普遍規律的那樣一個準則去行動。」P195

40、康德,「每個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都是普遍立法的意志。」各個有理性的存在者,也就是每個人,他的意志都是立法的意志。P198

41、基督教的整個學說的目的是以人為目的,但是每個人都不能夠以人為目的,都必須以上帝為目的,每個人都是為了上帝。所以上帝為一切人,但是一切人都為上帝,每個人都是因為聽從了上帝的教導和啟示才對他人好,而不是出於要符合自己的實踐理性,不是為了自己給自己立法,而是為了服從上帝的立法。P198

42、涉及自由問題,涉及信仰問題,這個時候你要把知識放在一邊,把它懸置起來,為信仰留下地盤,為人的自由行為留下地盤。P204

43、禪宗神秀偈曰:「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六祖慧能反對此說,曰:「菩提本無對,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只有當心不是什麼東西的時候,它才能反映宇宙萬物,宇宙萬物才是東西。如果你的心裡有東西,你這個鏡子就不光亮,質量很差,就歪曲了宇宙萬物。只要當你的心乾淨,什麼也沒有的時候,你才能夠全面地反映宇宙萬物。P209

44、西方文化的大問題在於把握不住對象本身,所以他們要拚命去把握,不斷去追求知識、追求真理。這造成了西方文化的浮士德精神。追求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就是自我意識的痛苦歷程,追求而永遠追求不到,這便成了一種動力。中國文化的問題就是缺乏自我意識。本心不是什麼要你去把握的東西,你把所有的東西都放棄了,本心就在那裡了。但是這個本心不需要言說,是說不出來的,不能對其進行規定。所以這樣的鏡子結構使中國文化窒息了自我意識。P210

45、你不能通過禁止自由意志來預防犯罪,不能夠用外在的手段去禁止自由意志的惡劣傾向。中國宋明理學所講的「存天理、存人慾」,那其實就是把人都滅掉了。想通過「滅人慾」來預防犯罪,等於把人先變成動物,人已經不成其為人。這就是戴震講的「以理殺人」,魯迅講的「吃人」。相反,康德認為應該在惡里鍛鍊出善來,形成由惡向善的一種進化。P219


推薦閱讀:

徐則臣:作家應找到個體與時代之間的張力
風景喚醒創作張力
後黃賓虹時代的兩大藝術變革趨勢/李可染山水寫生與張力實驗水墨強勢崛起

TAG:筆記 | 讀書筆記 | 讀書 | 張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