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孩子成功的保證
07-10
曾經有一句諺語大意是說:自信意味著已成功了一半。自信心在每個人通向成功的道路上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孩子能夠從小認識自己的長處,具有良好的自信心,那麼成年以後,當他們獨立面對世界的時候,就更能有勇氣面對困難的挑戰,戰勝困難而成為生活的強者。可以說,孩子自信心的培養,是父母對孩子教育成敗的關鍵之一。 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 1 相信孩子,明確表明對他們的信任 讓孩子明白,任何時候自己的父母都會是他堅強的後盾。孩子的自信來自於父母對他們有足夠的信任。孩子們知道自己有一個安全的家庭環境。儘管父母有時對他們的要求很嚴格,但父母會很公平地對待自己。 2 給孩子選擇權 信心幫助孩子作出決定,而決定有利於孩子樹立信心!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要凡事替孩子做主,而是盡量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利。比如:周末出遊,給孩子兩個可以選擇的地方,讓他們參與家庭的決策。孩子在家庭里發揮主人公地位的過程中建立自信心。 3 鼓勵孩子接受挑戰 鼓勵孩子探索新食物:比如嘗試一種新食物,交一個新朋友,或者學一項新的體育運動。父母往往擔心孩子受傷,經歷失敗,而忍不住越俎代庖。因此父母要學會努力剋制,不隨意插手幫忙。因為孩子需要感受經過努力,克服種種困難而取得成功的喜悅。這些成功的經驗,會給孩子培養自信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4 關注孩子 騰出時間給孩子一心一意的關注。父母的關注會讓孩子感受到他的自我價值。因為這明確表明孩子在父母眼中的重要性和寶貴性。有時是即使聽起來無聊的問題,如果孩子想和父母談談,父母應該停下手頭在做的事,看著孩子,認真傾聽孩子的訴說。平常在家裡還要製造讓孩子「坦率表達自己」的環境,給孩子無畏無懼、暢所欲言的勇氣。這樣父母不但能了解孩子內心想法,也增加孩子的勇氣與說話能力,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5 杜絕攀比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喜歡把孩子與別的孩子對比。比如說:「你怎麼不像你的哥哥一樣?」 或者: 「為什麼你不能像John一樣好呢?」 這些話給孩子的暗示是他做的不對或者不夠好,讓孩子產生嫉妒心和競爭心。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特殊體,父母的攀比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壓力,造成孩子無視自己所具有的令他自傲的長處而喪失自信心。 6 認同孩子的感受 有時候孩子會把自己的短處和其他孩子相比,比如「為什麼我不能像哥哥這樣的把球踢進對手的球門呢?」。這時,父母首先要認同孩子的感受,說:「你說得對,哥哥善於把球踢進門,但你跑得很快,會搶球「。這有助於孩子理解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即使是不完美的人也可以有自信。 7 給與鼓勵 每個孩子都需要來自父母的支持和鼓勵,父母的一句:「孩子,我相信你,我看到你的努力,你能行!」 可以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在他們身上創造奇蹟。 父母的鼓勵還意味著承認孩子經過努力而取得的進步 。當孩子在為解一個數學題而煩惱時,父母可以說:我知道你通過努力,一定找到答案的。 8 允許孩子犯錯 父母給孩子選擇權的同時也給孩子遭受失敗的風險。犯錯的經歷和過程是樹立孩子自信心的寶貴經驗。如果早上孩子磨磨蹭蹭而錯過了校車,父母不要簡單地批評他,而是鼓勵孩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保證下次不會犯同樣的錯誤。這樣孩子不會喪失自信,因為他明白有時犯錯沒關係。舊金山立州大學小學教育的助理教授丹尼爾邁耶說:勇於承認錯誤,並找出方法改正自己錯誤,給與孩子一個強有力的親身體驗,並讓孩子更容易接受自己所面臨的挑戰。 9 給予中肯的表揚和積極的反饋 父母對孩子表揚會給孩子帶來堅強的自信心。父母要有意識地讓孩子聽到他們對孩子每天所取得的成績的積極反饋。例如,告訴孩子爸爸,「今天我沒有提醒孩子,他主動做好了家務事」 。這些讚揚性的語言會讓孩子肯定自己。父母的表揚還應該避免籠統性,比如:「幹得好」, 「真是好孩子」,而必須是既具體又準確:「謝謝你今天幫我們割草了。」「謝謝你幫媽媽把碗筷放好了。」這些具體的描述會提高孩子的成就感和自我價值感。同時也讓孩子明白什麼地方做對了,做好了。 蘇格拉底曾說過:「一個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兩個條件。」希望我們的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自信地大膽地嘗試新事物,成為生活的強者。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家長經常做的這五件事,把孩子悄悄地培養成了「白眼狼」
※知道這些你最擅長的事在孩子眼裡什麼最煩嗎?
※【家長課堂】警惕!別做這十件毀掉孩子安全感的事!
※對孩子最有神奇效果的一句話,神奇!
※我愛上了一個比我小20歲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