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內心深處解讀人生哲學 重尋寧靜
摘自《不一樣的人生》作者:(美)約書亞?羅斯?李普曼(Joshua Loth Liebman )譯者:阮崇曉出版時間:2010年3月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人生中,追求心靈的寧靜是永恆的話題,也是人生哲學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事情。那麼,要想讓心靈重歸寧靜,我們該向何方探尋?向何處訴求?採取何種態度?堅守何種原則呢?在我還是一個年輕小伙的時候,有著許多美好和遠大的夢想。一次,一位年老的智者讓我們列出自己認為在將來的生活中最美好的和最重要的事物,很多人列出了他們渴望擁有的巨額財富,而我卻列出了自己內心所嚮往的所有東西:健康、愛情、美貌、才華、權利、財富和聲望,以及其他的、我認為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美好的事物。在絞盡腦汁,將所有美好的事物列在這個清單上後,準備將這張單子遞給了年老的智者,他是我們的精神導師和道德榜樣。由於年輕,我當時還很自負,或許是為了在他面前佯裝自己的成熟和興趣的廣泛,在我遞給他這張清單時,很自信地堆這位智者說:「人生中全部的美好事物都囊括其中了,如果誰擁有這些,他就會生活在無比美滿的幸福之中了,他會像上帝一樣。」在這位智者的眼角里,我隱隱約約地彷彿看到了一絲從容的微笑。他沉思片刻之後,淡定地對我說:「這是一份很好的人生答案,我看得出你是在深思熟慮之後才列出這張清單的。但是,我親愛的朋友,你漏掉了最為關鍵的一點,如果你缺少這一點,就是你擁有清單上列出的所有美好的東西,也會變成可怕的痛苦,你列出的這些實物獎成為你整個人生中難以承受的沉重累贅。」智者的話可謂當頭棒喝,我一下子變得有些不安了,用有些不高興的聲音問道:「我漏掉什麼了嗎?」他用很短的鉛筆頭將清單上的所有答案都劃掉,他這輕描淡寫地一划卻在不經意間摧毀了我年輕時代的美好夢想。隨後,他鄭重其事地寫下了五個字:心如止水。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這是上帝為他的眷顧者留下的特殊的禮物。上帝將才能和美麗賦予了許多人;擁有健康和名望的人也為數不少。但是,只有心靈的寧靜才是他賜予人們的最後恩典,是上帝之愛的最好顯示,他小心翼翼地將其賦予人類中的少數。絕大數人都未能得到這份禮物,有些人終其一生,直到行將就木也沒有盼來這份禮物的降臨。」他看著我雙眉緊鎖的表情,進一步地解釋說:「這可不是我個人得出的觀點,我只是在解釋大衛王的《詩篇》、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以及中國道家的創始人老子(老子的觀點令人信服,卻總是將自己的智慧歸於前人的智慧,這很讓人佩服)的觀點。這些智者無一列外地認為,上帝(或自然)是宇宙之王,他們將世俗的財富和堆積在了庸人的腳下,但是降臨在他們自己頭上的卻是安寧的甘泉,賜予自己的則是一顆寧靜的心靈。」人類心靈的永恆追求對於那時候年輕氣盛的我來說,能夠毫無保留意見地全部接受這位智者的觀點,是極其困難的。但二十多年過去後,我個人的經歷與職業上的閱歷卻證實了這位先哲的觀點。我現在終於能夠領會:心靈的寧靜乃是上帝至賜予人類最美好的事物,只有經過深思熟慮,才能將其定位為生活的真正目標。此時,我已經明白,任何財富也不會換來這種心靈上的寧靜。此外,我也明白了,即使是沒有充足的物質條件,甚至沒有健康的體魄,人也能夠長久地保持心靈的寧靜。經過生活的磕磕絆絆和艱難困苦,我逐漸地意識到,只要內心是安寧的,再困苦的生活也阻擋不了你追求幸福的樂趣;而一旦內心充滿了不安和躁動,即使有著巨大的財富和權力,也會覺得生活索然無味。保持內心的安寧是人類的永恆追求。深入研究一下人類歷史上所有偉大的哲人,佛陀、邁蒙尼德、托馬斯的學說,你就不難發現,他們不同的思想學說都源自於同樣一種胸懷,即人類心靈的寧靜。在各個時代,不安無助的人們都給自己鑄造了不同的信仰教條。仔細觀察和分析一下他們的祈禱,便會發現,他們都只是在祈求同樣的生活目標——賴以為生的麵包和心靈上的安寧。成熟的人們不再徒勞地追求毫無價值的東西。當他們熱淚盈眶地直面往後的人生時,他們追求的是力量、勇氣和理解。今天,當人們祈禱時,他們在向上帝發出悲痛的呼號,他們祈求內心的平靜。因為心靈的寧靜是人們對抗不安的最後堡壘和躲避喧囂的避難所。當代人沿著地獄旁邊的小徑前行,這個地獄的景象比起但丁在《神曲》中的描述有過之而無不及。當人們沿著美其名曰為「文明」的道路闊步前行時,他們的內心卻受著焦慮的侵蝕,甚至人格因為情感的劇烈衝突而頻臨分裂的邊緣。物質上的匱乏困擾著他們,政治上的勾心鬥角及譏諷衝擊著他們。他們因此而變得垂頭喪氣,十分脆弱。在人生一帆風順之際,他們會歡欣雀躍。但在屢遭挫折後,卻焦慮不安,一蹶不振。,彷彿自己頭上始終懸掛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威脅著自身的生存。他們戰慄、恐懼,試圖用醉生夢死的萎靡生活來麻痹自己的靈魂。現代人的生存狀態真實地暴露了出來,他們感到身心疲憊,恐慌無助,就像著名作家托馬斯?艾略特筆下的普魯弗洛克一樣。心靈的寧靜並不等於逃避生活在不安的恐懼和焦躁中,人們在努力地尋求自我解救之道,以便讓自己度過心理危機,並懷著足夠的勇氣直面所遇到的困難。他們需要的(也是我們全體人類都需要的)拯救並非是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法,事實上,這樣的解決方法是從來沒有存在過的。他們真正需要的是能夠始終保持心理上的波瀾不驚,這種心靈、精神上的境界可以幫助你抗拒一切我外界的混亂和災難。當然,這兒所說的心靈的寧靜並不是躲進象牙塔裡面,試圖逃避喧囂的世界,就像英國著名哲學家懷特海所說的:「逃避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追求心靈的寧靜並不是一種消極的自我麻醉,而是這樣一種心態:我們能夠平靜地接受時事的困擾和命運的打擊,但我們仍然對生活存滿熱忱,因為我們懂得,人生途中的困擾和挫折是在所難免的,這樣的打擊阻擋不了我們前行的道路,我們依舊會積極地投入到生活中去,我們仍然努力去創造,去奮鬥。嚴肅的社會改革者也許會對我的論點嗤之以鼻,他們會問:「世界一片混亂,亟需重建。人們有保持心靈寧靜的權利嗎?人們有條件去保持心靈的寧靜嗎?」我們的回答是:「首先必須重建個人的心靈世界,這樣才能談得上重建社會。如果社會上中的每個人都內心失衡,怎麼可能建立一個穩定的社會。只有保持心靈的寧靜,個人才會安分,社會才會穩定——人們內心安寧是保持社會穩定的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保持社會穩定的平衡力量來自人們的內心世界。馬可?奧勒留在他的《沉思錄》中說:「人們應該在內心中時時加固靈魂的聖殿。佛祖而,聖殿將會轟然倒塌,化為灰燼。」但是,只有靈魂保持安寧時,我們才能時時加固精神的聖殿。內在的自我交流和反省尋求心靈的寧靜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心靈的寧靜從來不是裝在瓶子中的,可以像別的物品那樣隨便買到,也不像化妝品那樣塗在皮膚上即可增加美麗。在飯前學一點,或者進修這心理調節的課程,這樣是不可能獲得心靈的寧靜的。我一直認為,經常讀書,尤其是文學、哲學和藝術方面的作品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有助於幫助人們凈化心靈。這種想法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很多人也一定有著這樣的體驗。但我又想到了,很多偉大的學者和藝術家並非心靈寧靜,而常常表現出常人沒有的焦躁不安和悲哀痛苦,他們經常由於自己的事業而陷入瘋狂。這也說明,智力的活動並不總能給人帶來心靈的寧靜。著名作家歌德筆下的浮士德就是那些不安的當代人的真實寫照。浮士德努力鑽研,科學、哲學、數學等學科他無所不通,但他並沒有獲得快樂,這位痛苦的悲劇式英雄,發現自己只有與邪惡力量持續戰鬥時,才會尋找到生命的滿足。通常,人們在聽貝多芬的偉大樂章時能夠變得特別鎮靜,在聽肖邦的《黃昏的沉思》時,也會得到同樣的安慰。但是,音樂只能給予人們一時的內心寧靜。在人們的內心世界緊張狂亂到難以承受之時,它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們的情緒,麻痹人們的靈魂,讓人們的精神世界得以短暫的平息。除了音樂,視覺上的美觀也能給人帶來暫時的安慰,雖然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地因為田園詩般的美景而得到心理的完全釋重。優美的繪畫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多樣的色彩和協調的比例,也會給觀看者提供有益的啟示,以便他們獲得心靈的安寧。但是,繪畫作品並不能無限地滿足人們精神世界的需求。除了音樂和繪畫外,要想保持心靈的寧靜,還有什麼能夠帶來心靈的寧靜呢?千萬不可以求助於酒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酗酒,而且喝酒的人數大有上升之勢,過度飲酒和慢性毒藥幾乎沒有區別。更不可求助於鎮靜劑和安眠藥——在美國,人們為了尋求精神上的鎮靜,吞服了大量的催眠藥劑;此外,我們也不該在情慾的放縱下尋求安慰,儘管有許多的電影和報刊將情慾誇大為生命的全部內容。當然,在追求名利的過程中也不能得到心靈的安寧。英國詩人,著名政論家約翰?彌爾頓對此有著精闢的看法,他說:「追求名聲是高貴心靈的致命弱點。」同樣的,在追求財富的過程中也不會得到心靈的安寧。很多人妄圖抓住巨額的財富,但卻避免不了財富像水銀一般從指間流走。暫時的靈魂麻痹也無法使人擺脫心靈的桎枯。只要願意,任何人都可以讓自己麻醉,但這種麻醉的做法一旦停止,原先的焦躁不安就會加倍地發作。最後,愛也不是尋求心靈安定的可靠港灣。愛只是造成完美幸福的幻想,它有時甚至會造成生命的傷痕,破壞掉人們的幸福。在人生中,既然追求心靈的寧靜是永恆的話題,也是人生哲學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事情。那麼,要想讓心靈重歸寧靜,我們該向何方探尋?向何處訴求?採取何種態度?堅守何種原則呢?這是一個極富挑戰性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熟慮,並給出最真誠的答案。如果我們試圖用最簡便的方法來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在英國詩人馬太?阿諾德的《埃特納火山上的恩貝多克利》中找到這個問題的線索。恩貝多克利是古希臘時期著名的哲學家,他在埃特納火山上自言自語,對山腳下紛擾人世的人情世故進行了沉思,剖析了人們痛苦的根源。他用他的全部才智去回答這個問題,即如何在無邊的煩惱中尋求有限的快意和滿足。恩貝多克力認為,是人們為自己製造了眾多的不安和痛苦。我們本應該具有心靈的寧靜但卻不願意到我們的內心深處去探尋……「但卻不願意到我們的內心深處去探尋!」在此,一個簡短的句子精確而又無情地揭露了人性的固執任性和諱疾忌醫。將一塊鏡子放在我們衰老的臉龐前?絕對不行!如此探本究源的檢查,會讓我們的病根暴露無遺——我們那不為外人所知的焦躁的靈魂。這是不可想像的!然而,當我們確實查出我們的疾病之時,卻像癌症晚期一樣而無法醫治了。如此一來,我們將會在懦弱和自欺中度過餘生。事實上,能夠正視自己的內心世界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直到最近,都是由宗教人士來教人們如何去修鍊內心的。精神上的反省是自我認知的第一步,在孤獨的境界中,靈魂也進入了一種沉思的狀態,內在的資額哦交流和反省將會給人帶來精神上的巨大提升。古猶太教就非常注重沉思的價值——沉思能夠治癒人們心靈的疾病。猶太教安排了很多神聖的日子,讓人們有勇氣去作自我反省和懺悔。心理學對我們的幫助真誠是一個人進行懺悔的先決條件。在基督教中,就有一個切合實際的方法可以考察人們內心的真誠。在基督教徒進行懺悔之前,他必須審視自己的靈魂是否真誠並在紙上寫下他的罪過——犯罪或是失職。這樣做,便可以了解到自己的道德狀況。當然,這種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會在後文加以討論。現在我們必須承認,要想深入考察人類的靈魂,個人的私下懺悔在歷史上是極為有用的方法。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中,特別是在最近的二十年內,人們創造了一種新的方法,藉此可以對我們內心的騷亂不安得出很多的新的洞見。弗洛伊德首創了這種方法,用它可以探究人們內心深處的心理動力。這種心理動力如果得不到正確的引導,會導致人的神經質。但神經質是怎樣產生的?在什麼時候產生的?為什麼會產生?對於這些問題,運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可以很好地解釋它們。儘管有很多心理學理論本身並沒有設計到動機心理學或是對其充滿了敵意,但動機心理學本身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臨床治療精神、身體和情感方面的疾病時,它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在此,我不想對這種最新的心理學治療方法做過於詳細的描述,我只想證明,在所有探索人類內在心理的方法中,這個方法最能揭示出人性內在的真正本質。精神分析學就像是一面明鏡,它能幫助我們反觀內在人格的分裂。它極其的坦率和真實,以至於很多人都不敢正視這面鏡子。人們對精神分析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精神分析的前提是「人性惡」,將人看做是具有罪惡情慾和低級慾望的高級動物。但客觀地說,精神分析儘管讓人難堪,卻有助於我們人性本能的心理衝突,理解人最深沉的愛與恨。憑藉精神分析學的成果,我們在理解人自身的本性時,就不再懷有病態的傷感。一旦我們認識到,每個人天生就具有無情和非道德的巨大心理力量時,就會在自我理解上邁開重要的第一步。人們帶著傷感悲觀的情緒來理解人類的本質。如果我們能夠運用這些心理能量,投入到美好事業中,這將是人類心靈史上的重大勝利。只有此時,我們才能真誠地面對自己,才能有真實的言說和行動。當一個胖乎乎的嬰兒躺在小床上,他的母親用充滿關愛的目光凝視著他時,他「咯咯」地笑著看自己的母親。很多人認為這個嬰兒具有人世間最純潔的感情。如果我們採取傳統的觀點,便會形成這樣的看法:這個小男孩是多麼的天真啊!他就像是來自天國的寵兒。有別於傳統看法,現代心理學的研究則認為,這個胖乎乎的小男孩有著難以估量的心理能量——他對他的母親懷有強烈的佔有慾,如果佔有慾受到威脅,他就會產生極大的憤怒。在一個陌生的世界中,嬰兒也會產生深深的害怕和不安,在產生舒適感的同時也會產生恐懼感。他對他的父親和兄弟姐妹懷有矛盾的情感:他愛他們,但在愛的同時,也對它們懷有一定的恐懼和仇恨。如果現代心理學對小孩子的心理描述正確精準的話,那麼當人們離開需要庇護的嬰兒階段,進入青少年和成人階段後,我們又該如何去描述這種可怕的情結呢?很多人難以擺脫孩童時代所蒙受過的心理陰影,以至於在往後的人生途中一蹶不振。有多少人在這場人生的苦鬥中困惑迷茫、自暴自棄、自我傷害!精神病患者的人數在增加,小孩子越來越專橫無理,越來越多的人自相殘殺。所有這些人都在世界中流浪迷茫。我們首先必須給人類不安的靈魂做出全新的、更真誠的描述,才有希望進一步探索這個複雜的精神領域。只有現代心理學才能對人的心理世界有如此細緻深刻的理解。只有在精神病學者的指導下,我們才能認真地注視人的內心世界,才能較為客觀地描繪出人的心靈圖像。我們要學會正視我們的缺陷和潛力,學會探索我們的失敗、仇恨、恐慌的緣由。通過心理療法,我們不再是自以為是的虛幻自我(或者是按照別人的意志去塑造自己),我們成為真正的自我,我們認識了自身。我們不再像小孩子那樣幼稚,去追求鏡月水花般的事物。精神療法引導著我們沿著正確的道路成長,並使我們了解自己,從而能夠坦然地接受失望、挫折、拒絕甚至死亡。心靈寧靜的兩種調劑引導人們努力地去實現一種美好的生活,這是宗教的明確目標。這種目標的正當性是毋庸置疑的。問題在於,應該怎樣去創造這種美好生活,也就是說,怎樣才能控制住人的不良情緒和浮躁的心靈,並發揚人性中最美好、最積極的因素。那麼,如果宗教能運用傳統方法來達到這種目標,人們為什麼還需要現代心理學?反言之,如果心理學是絕對必要的,宗教又佔有何種地位呢?一些思想偏激的人警告說,要創造一種美好的生活,宗教和心理學的是根本對立的。他們常常會說,要想徹底拯救人類的心靈,必須在心理學和宗教之間做出唯一的選擇,不能二者皆選。確實,這兩種方法都能給人以心理安慰和精神解脫,對此採取只擇其一的態度,我們認為這是完全站不住腳的。現在,人們對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的理解越來越貧乏,這種敵對態度的產生便深深地根植於人們狹隘的觀念之中。對支持正統基督教觀點的人來說,宗教代表著人間對真理和理想的最高祈求,如果降低宗教的地位,他們是堅決反對的。他們害怕那樣做會玷污了神聖的上帝。在他們看來,宗教絕對是與科學、哲學、藝術不相關的。上帝以一種永恆不變的方式向人間宣揚真理,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沒有必要對其永恆的啟示加以補充。很多科學家將他們的研究僅僅局限於實驗室,從而抵制了宗教真理的影響。不過,持有這樣觀點的科學家越來越少了。在他們看來,上帝只是人們虛構出來的,宗教是一種迷信的體系。人只不過是一種動物,靈魂則是虛構之物,不朽也只是人們的一廂情願而已。人們即使沒有偶像崇拜、沒有卑微感或者到的目標,也同樣會過得很好。這兩種對立的觀點處於微妙日常生活中的兩個極端,幾乎水火不相容。持有這種觀點的人相互敵視,相互攻擊。但站在這兩種極端觀點之間的卻是日常生活中的芸芸眾生,他們努力著,掙扎著,呼叫著,抗拒著最常見的恐懼和瀰漫在四周的不安定感。如果帶給他們一些心靈的安慰,他們一定會感恩戴德。他們困惑、迷茫、無助,在這個喧囂的塵世中,他們努力地尋求著救助人心的真理。此時,宗教和精神分析學相聯繫,便會給人類的自救帶來最大的希望。這種聯合不是勉強的合併,也非膚淺的拼湊。它是世上的一個新生事物,是關於人類靈魂的古老看法與最新發現的完美結合。讓人驚奇的是,現代動機心理學的新發現印證了許多古老的宗教信念。比如說,預言式的宗教總在強調,人性具有普遍性,人與人在本質上是同一的。現代心理學也持有相同的觀點,告訴人們,在人性的最根本問題上,確實不存在什麼特殊性。心理學家宣稱,人性有其脆弱的一面,也有其堅強的一面,從這個角度來看,人與人之間最根本的本能、動機、需求和慾望是相似的。只不過人們的恐懼和憂慮感會表現出不同的形式而已,如果剝掉其面具,就會發現,人們恐懼和憂慮的對象是相同的:害怕孤獨、被拋棄、軟弱、暴怒、疾病和死亡。人們在精神上的需求也是相同的——由於人類是群居動物,只有聯合在一起才能生存和發展,他們渴望組成一個社會,這更多都是出於精神上的需求而非肉體上的滿足。每個人都渴望得到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理解。他們需要安定感、歸宿感,渴望與外在的、更廣闊的世界融合在一起,與那種外在的、遠遠超越自身的力量——上帝融合在一起。只有在這種融合中,人類才能在精神上得到滿足。縱觀歷代的宗教信仰,它們都無一例外地強調寬容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動機心理學的新發現對這個觀點是個補充。動機心理學認為,我們不僅僅要做到對別人寬容,也要對自己寬容。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保持心理健康。當生活不能盡善盡美之時,我們不必苦苦地折磨自己,我們必須認識到,生活是由成功和失敗交織而成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其優點,也有其缺點。心理學實驗表明:無論是對人還是對己,對人的個性及其缺點都要抱著寬容的態度,如此才能保持我們心靈的寧靜。宗教觀點總在強調人的自由意志的重要性,這種自由意志是人能夠承擔責任的核心所在。現代心理學表明,許多人總是被內心的衝突弄得身心疲憊,性格扭曲,情感僵化。他們難以操控自己,不能自由作出決定,選擇自己的價值標準。這些無法自覺的人像鐘擺一樣徘徊在兩個極端之間,具有這種人格的人是難以承擔起倫理責任的。只有揭開了這種人格的內在心理原因,他們才能具有真正的自由意志。只有在那時,他們才會形成統一的人格;也只有在那時,他們才能獨立地做出自己的決定,並承擔由此帶來的責任。宗教教義總是在告誡人們,過度的自負和不誠實會帶來危害,玩世不恭和絕望會逐漸地侵蝕人們的心靈。宗教要求我們在情感上合行動上保持內心的和諧。如今,動機心理學的細緻探討證實了這些觀點。藉此,人們也知道了避開那些諸如沮喪、傲慢、虛偽等情感缺陷的必要性。宗教學說堅信,世界上充滿了神奇的力量,它們推動了世間萬物的生長變化;在人們的內心中潛藏著尚未開發出來巨大創造力。現代心理學的結論也印證了這些宗教信條,並作出了更加清晰的闡述,這要求人們不斷成熟並完善其性格;它更進一步地向人們表明了,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理解生命,生命將會變得更加的壯麗輝煌,豐富多彩,上帝救助人心的力量又該是何等的神奇!這種救助之所以成為可能,正是當代科學家、心理學家以及臨床醫學家們積極努力的結果。宗教不僅僅強調上帝的唯一性,也強調個人內心的統一和完整。在這一點上,心理治療接近宗教的看法。作為心理分析法的創始人,弗洛伊德也有著神學上的目標,儘管他本人可能會忽視掉這一點。人的樣子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創造出來的,而上帝只有一個。這就意味著,如果人的內心存在著衝突,人格上存在著分裂,那麼這就如同是在褻瀆上帝的神聖形象。實際上,心理學家們和宗教人士們做著相同的工作,他們都在努力使人的情感和心理實現統一,這樣就能夠像上帝一樣成為完整和諧的統一體。宗教和心理學之間不是相互排斥的關係,而是互補有無的關係。在支撐人類意志,安慰人類情緒上,往往是一方未能湊效的,另一方則往往能夠做到。心理學讓人擺脫了痛苦和困惑,但並不存在心理學取代宗教的危險,宗教也不可能阻礙心理學的蓬勃發展。受著生活壓力折磨的人們需要宗教和心理學。上帝的啟示和心理學所揭示的新發現給人民帶來了很大的幫助,這是不可置否的。只有在宗教和心理學的雙重作用下,人類才能重新塑造心靈的寧靜。
推薦閱讀:
※寧靜的山村 -- 簡崇民川西風情油畫
※淡泊與寧靜
※在忙碌中,給自己一份寧靜,獲得內在的力量
※寧靜的孤單
※淡泊寧靜悠遠的《劍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