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倪方六:古絲綢之路上為什麼要設關卡

倪方六

絲綢之路是對歷史上中國與西方貿易往來通道的統稱。陸上絲綢之路起始於西漢古都長安,通過玉門關和陽關到達西域,沿綠洲和帕米爾高原經過中亞和西亞,最終抵達非洲和歐洲。8月19日,筆者隨「一帶一路,昂揚在途」尋訪之旅先後抵達有著「天下第一雄關」之稱的嘉峪關,以及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陽關。其實,除了嘉峪關和陽關,絲綢之路上的關卡還有不少,如玉門關、白虎關、肩水金關……

玉門關:商周時期「美玉之路」的關隘

唐·王之渙:「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位於今天甘肅省敦煌市區西北70餘公里處的疏勒河東岸,設置於漢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二十世紀初,英國人斯坦因曾在此掘得「玉門都尉」漢簡,民國時中國考古專家也在這一帶找到了「酒泉玉門都尉」漢簡,證實了小方盤城即玉門關遺址的可靠性。

據《漢書》,漢朝曾先後在河西走廊上,「列四郡,據兩關」。「四郡」即酒泉郡、張掖郡、敦煌郡和武威郡,「兩關」即玉門關和陽關。在設玉門關的前一年,漢將趙破奴擊敗樓蘭、車師,考慮到邊防形勢,遂於元封四年修築酒泉至玉門間的長城,玉門關隨之設置。

玉門關因產於今天新疆境內的和田玉經此關進入中原而得名。在早期,這條溝通西域和中原的古道可以稱為「美玉之路」,其開通遠遠早於絲綢之路,或者說絲綢之路就是在「美玉之路」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在中原新石器時代墓葬和年代稍晚的商周墓葬中,已考古出土了大量的和田玉製品。如1976年發掘的河南安陽商代晚期「婦好」墓中共出土玉器755件,抽檢其中7件均與和田玉的成分相同。「婦好」墓中這些來自新疆的玉器原料進入中原,便是通過這條「美玉之路」。

由此可以推斷,絲綢之路事實上早就存在,中原的絲綢也早就進入了西域,而不是張騫鑿空西域之後。

出了玉門關,沿著疏勒河故道西行,便是羅布泊荒原,這條路就是古絲綢之路北道。北道沿羅布泊北緣,一直往西走,可與絲綢之路西段會合,到達西亞諸國。在玉門關內還有人煙,一旦出關,面對的將是無際的大漠荒原,可以想像遠途上古人的心情如何。

歷代詩人詠玉門關的名詩十分豐富,最著名的一首當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其中「春風不度玉門關」一語,乃千古之絕句。

白虎關:唐代絲綢之路「新道」上的「要塞」

宋·毛吾竹:「白虎守關御劍芒,熒惑執法齒髮張」

在西域名關中,「白虎關」的設立比玉門關、陽關都要晚,但它卻是唐朝控制西域的要塞。

東漢末至三國時期,不論是絲綢之路北道還是南道,時常受阻,往來使節和商賈只好另闢路徑,在北道之北新開了一條路,史稱「新道」或「北新道」。唐初河西地區形勢不穩,朝廷禁止人們西行。為此,將玉門關往東內遷至今天酒泉市瓜州縣(舊稱「安西」)境內雙塔水庫一帶,並在新的玉門關以西建烽火台,設兵把守。在瓜州縣西北48公里處俗稱「白墩子」的山崗上,當年建的烽火台尚存。絲綢之路新北道即指此地,坊間稱之為「白虎關」。

白虎關得名或與民間「白虎守關,神人莫過」的說法有關,顯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氣概。宋人毛吾竹《鈞天》詞稱:「白虎守關御劍芒,熒惑執法齒髮張」,說的就是白虎關難過。

有關白虎關和白墩子的故事,至今仍在瓜州流傳。唐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僧人玄奘西行取經,途經瓜州,偷越闖過玉門關後,遇到的第一個障礙就是白虎關,接著還有紅柳園、大泉、星星峽等。由於白虎關戒備森嚴,玄奘差點被箭射死,幸好當年駐守於此、名叫王祥的校尉是名佛教徒,他不僅沒為難玄奘,還送他上了北新道……現代人還據此故事,開發出了一款聖僧與白虎關的遊戲。

當地還傳,唐朝名將薛仁貴與吐蕃作戰兵敗瓜州後,曾退守白虎關。地方志記載,清朝時在白墩子旁邊還有一座白虎廟,廟中供奉的就是薛仁貴。據《唐書·薛仁貴傳》,薛仁貴於唐高宗顯慶四年(公元659年),「領兵擊九姓突厥於天山……仁貴發三矢,輒殺三人,於是虜氣懾,皆降。」唐軍中傳唱的「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即由此而來。

薛仁貴是否退守白虎關?所說「漢關」指哪一關?也許是民間將薛仁貴「征西」的神勇事迹附會到了白虎關,但白虎關在絲綢之路上曾發揮過重要作用卻是毋庸置疑的。

陽關:漢代絲綢之路的「咽喉」

唐·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提到陽關,很多人會想起唐代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著名的古琴曲《陽關三疊》,即是根據王維這首名詩譜曲而來。

為什麼叫「陽關」?原來是比照玉門關而得名——位於玉門關之南,南陽北陰,故名。陽關具體地理位置在玉門關南面80餘公里處,設關年代稍晚於玉門關。漢朝通過陽關和玉門關,牢牢地控制了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陽關的地理位置比玉門關更為重要,被稱為古絲綢之路的「咽喉」,從絲綢之路南道出西域進中原必經陽關。

宋元以後,因中原與西方的陸路交通衰落,陽關遂廢圮。經現代考古考證,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70餘公里處的「古董灘」附近。古董灘是現代人叫出來的,這個地方每當風沙過後,便有銅箭頭、古幣、石磨、陶盅等漢晉時期的遺物暴露出來,古董很多,古董灘因此得名。

這些古董的出土,說明陽關在古代的重要和繁榮。而在古董灘附近,有一座被當地人稱為「墩墩山」的山頭上仍有西漢建的烽火台(烽燧),雖然已坍塌殘破,但根基和半截牆身尚存。

漢朝時,西出陽關後,沿著當時尚有水源的羅布泊北岸可以到達著名的西域古國樓蘭,一直北行與古絲綢之路北道相接;或從羅布泊南岸西行,再沿昆崙山北麓西行,可到且末、精絕、于闐等國。最後與絲綢之路北道相會,進入絲綢之路西段。這條當年的官馬大道相當於現代的國道,古稱「陽關大道」。俗話里常說的「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中的「陽關道」,即指這條路。

嘉峪關:明朝絲綢之路上的邊塞「鎖鑰」

清·林則徐:「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徵人駐馬蹄」

明長城有「三大奇觀」,其中就有西邊的嘉峪關,另外兩個是位於河北秦皇島市的「山海關」和位於陝西榆林市的「鎮北台」,但只有嘉峪關是古絲綢之路的關卡。

嘉峪關南北都是山,兩山之間形成一個十多公里寬的峽谷地帶,俗稱「嘉峪塬」,關名即由此而來。嘉峪關依山傍水,地勢險要,系「河西第一隘口」,乃明朝西北邊防之「鎖鑰」,為古酒泉郡所轄。

嘉峪關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漢朝設「玉石障」,唐末五代時置「天門關」,但均有關無城,明朝時始設關築城。據《明史》,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征擄大將軍馮勝平定河西後,在此建嘉峪關並駐防。

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鑒於當年留駐西域的元朝蒙古遺族不時來襲,遂將嘉峪關關閉。當時肅州兵備道副使李端澄主持修建了嘉峪關城樓,上懸「天下第一雄關」。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再擴大規模,形成了內城、外城、羅城、瓮城及城牆、城壕和其他附屬建築在內的完整而又堅固的關城。

雖然明朝加強了嘉峪關的防務,但絲綢之路並未因此中斷。東來西往的使節、商團,均由肅州官員負責審理和接待,嘉峪關核准「關照」。因為外來使團和人數太多,明成祖朱棣在位的永樂年間,曾一度指示肅州官吏和嘉峪關嚴審來華外國人、限制進京人數。

一直到清初,嘉峪關在絲綢之路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後來康熙皇帝西征,疆域擴大,重新恢復了漢唐時中原王朝所控制的西域版圖,邊防西移,嘉峪關的「邊塞要口」才失去價值,成了絲綢之路上的憑弔和懷古之地。晚清名臣林則徐當年被流放伊犁,路經嘉峪關時大為感慨,曾寫下《出嘉峪關感賦》:「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徵人駐馬蹄。飛閣遙連秦樹直,繚垣斜壓隴雲低……」

來源: 北京晚報2017年08月24日


推薦閱讀:

北海合浦海上絲綢之路史(二十一)
一下雪,絲綢之路便回到了千年之前……
絲綢之路上的天文與地理
一帶一路,開啟經濟全球化新時代
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

TAG:絲綢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