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成語中的楚人

請選中您要保存的內容,粘貼到此文本框

成語中的楚人

1.篳路藍縷 周朝滅商後,楚族首領鬻熊「子事文王」,因功「封於楚」。鬻熊後歷三世至熊繹,據《左傳。昭公十二年》載:「昔我先王熊繹,辟在荊山。篳路藍縷,以處草莽。跋涉山川,以事天子......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史記·楚世家》)。 2.射石飲羽金石為開 熊繹五傳至熊渠,此人「甚得江漢間民和」,「興兵伐庸、揚粵、至於鄂」(《史記·楚世家》),楚國的疆土為之擴大。《韓詩外傳》卷六中說:「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寢石,以為伏虎,彎弓而射之,沒金飲羽。下視,知其為石。」 3.名列前茅 楚國在行政制度上率先廢除封邑制,實行「縣」制。軍事條例也逐步完善,據《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蔿敖為宰,擇楚國之令典,軍行,右轅,左追蓐,前茅慮無,中權,後勁。」這段話的意思是說楚國軍隊行軍時,前哨如遇敵情,則舉茅草以示警。 4.趾高氣揚 前699年,楚大夫屈暇率兵伐羅,屈暇以羅為區區小國,驕傲輕敵,結果遭受敗績。(《左傳·桓公十三年》)。 5.毀家紓難 前664年,楚成王在平息一起宮廷內亂中,任用子文為令尹,為解決財政困難,子文拿出自己的家產,自毀其家以紓楚國之難。(《左傳·庄公三十年》)。 6.風馬牛不相及 前65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恆公,親率齊、魯、宋、陳、衛、鄭、許、曹等「八國聯軍」南下伐楚。楚成王派大夫屈完前往齊營談判。屈完問齊恆公:「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以此力爭,最後以齊楚訂立召陵之盟而和平解決。(《左傳·僖公四年》)。 7.事齊事楚 齊楚之間有些小國,比如滕國,對於齊楚兩大國都不敢得罪。事齊乎?事楚乎?(喻國家無自主權而依附大國。《孟子·梁惠王下》)。 8.不鼓不成列宋襄之仁 前638年,宋襄公攻鄭,楚國派兵救鄭,雙方在泓水兩岸對恃。當宋軍列陣完畢後,楚軍還在渡河,宋軍指揮公孫固(一說子魚)在楚軍渡河和上岸列陣時兩次勸宋襄公下令攻擊。宋襄公卻大談仁義:「寡人聞君子曰:不重傷,不擒二毛,不推人於險,不迫人於危。」這一戰宋軍敗北,宋襄公中箭受傷。第二年傷重去世,死前還說:「君子不困人於厄,不鼓不成列」(《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9.兵不厭詐退避三舍 前636年,在晉國內亂中被迫出亡的晉公子重耳來到楚國,楚成王隆重接待,當面問他:「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重耳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後重耳返國執政,晉楚城濮之戰時,晉軍果「退三舍以辟之」.「避君三舍」即「退避三舍」(《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10.人莫予毒 前632年,城濮之戰中的楚軍主帥子玉引咎自殺,晉文公聽說後自負地說:「莫餘毒也已。」(形容目空一切,妄自尊大。《左傳·宣公十二年》) 11.死不瞑目 前626年,楚成王欲廢太子商臣,商臣和他的老師潘崇帶兵包括王宮,逼成王自盡。成王提出要吃一頓熊掌再死,未獲商臣同意。 12.問鼎中原 前606年,楚莊王親率大軍攻戎,直抵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周定王惶恐不安,派大夫王孫滿到楚營慰勞。楚莊王接見時,突然問周鼎有多大,大有取周室而代之的意思。(《史記·楚世家》)。 13.若敖鬼餒 前605年,楚莊王率軍平叛,粉碎楚國貴族若敖氏的叛亂。(《左傳·宣公四年》)。 14.鄭昭宋聾劍及屨及 前596年,楚使申舟被宋國殺害,楚王聞之,「投袂而起,屨及於窒皇,劍及於寢門之外,車及於蒲胥之市。」(形容堅決迅速,《左傳·宣公十四年》)。 15.鞭長莫及 前595年,楚軍攻宋,宋求救於晉。在討論是否援宋的會上,晉大夫伯宗對晉景公說:「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天方授楚,未可與爭。」(《左傳·宣公十五年》)。 16.百舍重繭 「公輸盤為楚設機,將以攻宋。墨子聞之,百舍重繭,往見公輸盤。」(遠道而行的艱苦。《戰國策·宋策》) 17.析骸以爨、城下之盟、爾虞我詐、竭澤而漁 楚軍圍宋達九月之久,宋大臣華元趁夜潛入楚營向楚將子反呈述宋國城內易子而食、析骸以爨的慘狀,要求楚軍退三十里再與宋簽約。楚莊王同意後,宋楚簽約,在上面寫上「我(楚)無爾詐,爾(宋)無我虞」。(《左傳。宣公十五年》)。 18.百發百中、百步穿楊 前575年,楚晉鄢陵之戰,晉將呂奇射中楚共王的眼睛,楚共王忍著疼痛,立即召來神箭手養由基,給他兩支箭,要他射呂奇,養由基第一箭就射中了呂奇的頸項。(《戰國策。西周策》) 19.楚囊之情 前559年,楚令尹子囊攻吳至棠(今江蘇六合西北),吳人不出,楚軍撤退時遭伏擊,大敗,楚公子宜谷被俘,子囊回楚國後也死了,死前還叮囑後人「必城郢」以防吳。(對國家忠心耿耿。《左傳。襄公十四年》)。 20.好整以暇 晉國日臣出使到楚國,楚國子重問晉國之勇。臣對曰:『好以眾整』。又問:『又何如?』臣對曰:『好以暇。』」(形容既嚴整有序而又從容不迫。《左傳·成公十六年》)。 21.楚材晉用 「聲子通使於晉,還如楚。令尹子木與之語,問晉故焉,且曰:『晉大夫與楚孰賢?』對曰:『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22.上下其手 「晉人聞有楚師,師曠曰:『不害,吾驟歌北風,又歌南風,南風不競,多死聲,楚必無功。』」——「南風不競」(比喻力量衰弱,《左傳·襄公十八年》) 前547年,楚攻鄭,楚將穿封戌俘虜了鄭國皇頡,楚公子圍與之爭功,雙方同意請伯州犁裁處。伯州犁請被俘的皇頡作證時,有意偏袒公子圍,故意用手向上指說:「夫子為王子圍,寡君之貴介弟也。」又用向下指說曰:「此子為穿封戌,方城外之縣尹也。是誰俘獲了你?」皇頡特別恨俘虜他的穿封戌,明白了伯州犁的意思後,說:「頡遇王子,弱焉。」(形容串通作弊,《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23.日暮途窮,倒行逆施,秦庭之哭,無衣之賦 前506年,吳國軍隊在伍子胥的率領下,攻破郢都。楚國派申包胥到秦國求援,申包胥到秦國後,秦國君臣不願出兵。申包胥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七天沒進飲食。秦哀公大受感動,為之賦《無衣》,秦師乃出。(《左傳。定公四年》)。 24.楚越之急 春秋時楚越兩國先後遭吳國入侵,後因以「楚越之急」泛指面臨外敵入侵,國事危急。 25.殺妻求將 前390年,出身衛國的軍事家兼政治家吳起來到楚國,被楚悼王任為令尹,主持變法。吳起在魯國任大夫時,齊人攻魯,魯國想用吳起為將,但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魯人有疑心。於是吳起殺了他的妻子,率領魯軍大敗齊軍。(比喻人為追求功名利祿而不惜忍心害理。《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26.桂薪玉粒 秦國派蘇秦到楚國,三日才見到楚王。談完後辭行。楚王曰:『寡人聞先生,若聞古人。今先生乃不遠千里而臨寡人,曾不肯留,原聞其說。』對曰:『楚國之食貴於玉,薪貴於桂,謁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指柴米昂貴。《戰國策·楚策三》)。 27.毛遂自薦,一言九鼎 前266年,秦圍趙都邯鄲,趙使平原君赴楚求救,毛遂自願同往。經毛遂曉以利害,據理力爭,楚王同意救趙。平原君因而讚揚曰:「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呂。」—(《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28.亡秦三戶 前223年,秦將王翦滅楚。司馬遷評說:「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指不畏強暴,奮起推翻黑暗統治之事。《史記·項羽本紀》)。 29.劍及屨及 大夫申舟因為曾經為打獵的事得罪過宋國,楚王要他出使宋國時,他提出這一去可能被殺。楚王說,他們要是敢殺你,我就要攻宋。申舟把兒子申犀托咐給楚王后就出發了。申舟到了宋國,果然被扣留並遭到殺害。楚莊王聽到申舟被殺的消息,一甩袖子就站起身來往外跑,隨從人員追到寢宮甬道上才讓他穿上鞋子,追到寢宮門外才讓他佩上劍,追到蒲胥街市才讓他坐上車子。這年秋天九月,楚莊王就派兵包圍了宋國。反應十分迅猛剛強。 30.大匠運斤 出自《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郢人的鼻尖上有一點小如蒼蠅翅膀的白粉,請匠人用斧頭砍去,只聽一聲風響,白粉被砍得乾乾淨淨,而鼻尖一點傷也沒有,郢人臉不變色心不跳)。 31.掘墳鞭屍抉目吳門 伍子胥為了報復昏君的家國之仇,過昭關,吳市吹笛,歷盡千辛萬苦,最後打回楚國,把楚平王從地下挖出來,掘墳鞭屍,這一執著精神千百年來贏得多少熱淚盈眶!後來他受到吳王的誣陷,臨死前要求把自己的眼珠挖下來高懸在城門之上――「抉目吳門」,不親眼看到越國戰勝吳國,死不瞑目,這又是對自己信仰的何等執著! 32.班荊道故(亦作「班荊道舊」) 《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記述:「楚伍參與蔡太師子朝友,其子伍舉與聲子相善……伍舉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 33.澆瓜之惠 漢劉向《新序·雜事四》載:梁與楚的邊亭皆種瓜。楚亭人妒恨梁人的瓜長得好,夜往毀之。梁縣令宋就制止了梁人的報復,並派人幫助楚人灌瓜,使楚瓜日美。楚王以重金相謝,與梁交好。後人遂以「澆瓜之惠」比喻以德報怨,不因小事而引起紛爭。 34.曳尾塗中 莊子很窮,他有多貧?窮得只能穿有補丁的衣服見魏王,窮得要向監河侯貸粟,監河侯吝嗇推拖,楚威王聽說荘子賢能,派大夫去請莊子做官,但莊子對楚大夫說:聽說楚國有神龜,死去已三千年,現在把它用匣子裝起來藏在廟堂之上。你看此龜是留下骨頭讓人珍藏好呢,還是活著曳尾於泥塗中好?大夫說:當然是活著曳尾於塗中好。莊子說:那末我將曳尾於塗中。這一故事生動地表現了他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思想。 35.郢書燕說 來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雲而過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悅,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後因以「郢書燕說」比喻曲解原意,以訛傳訛。 36.亡羊補牢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37.鄰女詈人 語出《戰國策。秦策一》:「楚人有兩妻者,人誂其長者,長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報之。居無幾何,有兩妻者死,客謂誂者曰:『汝取長者乎?少者乎?』曰:『取長者。』客曰:『長者詈汝,少者報汝,汝何為取長者?』曰:『居彼人之所,則欲其報我也;為我妻,則欲其為我詈人也。』」 38.斑衣戲采 楚人老萊子為了孝敬父母,年七十多歲還穿花衣玩遊戲讓父母高興 此外,涉及到楚王的成語有「遺簪墜屨」、「遺簪絕纓」、「楚弓楚得」.晏子使楚等。涉及到老百姓的有「抱瓮灌園」、「夫負妻載」、「北郭先生」等。楚國很多臣子會講故事,通過故事來間接表達他們規諫之意。「驚弓之鳥」和「狐假虎威」這兩個成語都是臣子向楚王講的故事。 楚人給世人留下的「憨」事也特多,比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刻舟求劍」、「畫蛇添足」、「買櫝還珠」、「一傅眾咻」、「葉公好龍」、「杞人憂天」等等。 楚國是《楚辭》的發源地,成語中有許多是直接從《楚辭》來的有「春蘭秋菊」,「美人香草」,「美人遲暮」,「一概而論」,「顛倒黑白」,「眾醉獨醒」,「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等等。另外楚人能歌善舞。成語有「高山流水」、「陽春白雪」、「下里巴人」、「曲高和寡」、「優孟衣冠」等。
推薦閱讀:

包藏禍心|每天學會一個成語NO.192
兩千成語/頭尾接龍
《易經》成語精選30個,智慧盡在字裡行間典藏中
成語雜談     如影隨形
一鳴驚人,誤傷了多少人

TAG: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