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節特稿 | 反對「女權主義」的四大理由
前言
三七女生節,本來和男生節一樣,只是一個校園文化的產物。但是漸漸的女生節從校園中走出,變成一種受到社會認同的文化。這種文化認同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把女性群體粗暴撕裂成「女生」和「婦女」。
去年「女生節代替婦女節」的觀點掀起軒然大波,一群女權主義者發起了「反三七過三八」活動,號召去到性別歧視現場,舉起寫有自己訴求的牌子拍照。雖然此活動應者雲集,獲贊無數,但是活動結束後,女權主義依然常常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反對,而很多反對甚至來自於女性群體本身。
下面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女權主義經常受到的攻擊。
1
現在社會哪有那麼極端,你自己想多了!」
這樣的言論,比較善意地去揣測的話,大概是因為說話的人把自己認知的小範圍當做社會整體情況了。沒有聽說周圍的人遇到過性騷擾,並不能掩蓋高校性侵害性騷擾高發的事實;自己沒有明顯感到歧視,並不能否認招生和就業上對女性嚴重的歧視。大到家暴的頻發泛濫,小到「女主內」的思想壓迫,還有屢禁不絕的偏遠農村「買妻」現象,即便是家庭內部對女性的歧視也是十分嚴重。
除了對現實的不了解外,有這樣念頭的人(男女皆有)往往是因為潛意識裡有著根深蒂固的男權思維。在他們看來,性騷擾不過就是調戲一下,算不得什麼大事;招聘官認為男性更能勝任工作(極特殊職業除外)以及某些男性從不反思的支配欲和厭女症也算不上歧視;關注女性的身體符號並物化女性消費女性更是再正常不過。因此看到女權主義的控訴就感到渾身不自在,「矯情」「渲染不幸」「敏感」甚至更難聽的話一股腦冒了出來。
但事實上,是女權主義者心理太陰暗嗎?
不,是因為社會現實仍然黑暗!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2011年進行的調查顯示,近92%的女學生表示在就業時遭遇過性別歧視。這是可以統計的數據,而性侵犯、家暴、買妻等行為由於社會輿論對女性的歧視態度,無法得到完全的統計數據。即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從層出不窮的如「強吻清潔工辣眼睛」「被拐女成為山村女教師」等新聞窺見一斑。
2
「本來就不一樣!強求公平,違背客觀!」
這樣的觀點很多女性也認同,常常還舉出「原始社會男子打獵女子織衣」的所謂例證。這裡我想引一段話:
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波伏娃《第二性》
天性一詞,威力極大,還真把許多人唬的啞口無言。但是男女天性真的有那麼大差別嗎?人們總是習慣性地把男女對立,認為兩者的性格特點是完全不同的。但是現實社會中,性格並沒有顯著的性別區別。男性中也有柔弱的細膩的,女性中也有剛毅的粗獷的。
更何況,一方面,所謂女性的柔弱,更多的是由於從小在男權的意識形態下長大,被統治者的性格就紮根在了女性身上,使女性被污名化。與之對應的是男性從小就被引導向頂天立地的形象。而另一方面,被引導「柔弱嬌婉」的同時,女性不被允許擁有「男性專屬」的性格,更不允許做出任何在男性看來出格的舉動。因此「女漢子」和「女神經」就又被污名化了。在這樣的雙重污名化下,女性只能按照男性的意志去修正自己的個性。
此外還有人喜歡用身體素質說事,當今社會大部分職業已經不再是重體力勞動了,男性的體力優勢並不如此明顯。而若要提到「女性生育影響工作」的問題,那更是赤裸裸的歧視——憑什麼讓已經承擔生產重擔的女性來承擔全部的影響,這本身就是對女性權利的極大侵害。
用性別區別來混淆公平權利概念,這是給女權主義扣上了一頂「不切實際」「不尊重自然規律」的大帽子,更是對廣大弱勢女性的糊弄矇騙。
3
「社會就是這樣的,抨擊能改變什麼呢?」
與之配套的觀點還有:「成天呼籲改變不如努力爭取屬於自己的尊嚴。」「幹嘛自己給自己設心坎,為什麼要那麼在意別人的想法?」
前兩條是一種典型的雞湯思路——在強化社會不公的「合理性」的同時,把矛盾轉移消解,把社會問題個人化,吹捧個人奮鬥努力。我且不反問憑什麼女性就非得要靠千百倍的努力來贏取男權下的一點點尊嚴,就觀點本身而言,這是在極力地消解女權主義存在的意義。這是在極力地洗刷掉女權主義的社會性並且「去政治化」,是在試圖把矛盾縮減為個人一般性的受到了不完全公平的待遇。
它看似理性而積極向上的話語,抹殺了所有公共領域裡討論婦女問題的理由,有意無意地把「討論女權」等同為「抱怨發牢騷」,順便給女權主義者加上一頂「只瞎嚷著要公平卻不努力奮鬥」的帽子。
後一條則企圖將社會問題「心態化」,一般此觀點者往往還搬出一大堆親身經歷,企圖說明只要「心態好」一切還是可以接受的,批判女權主義者思想不成熟、心胸不夠開闊斤斤計較。
以上三條表面上看是專註自我、排除干擾、奮發向上的積極心態,但是我們應當深刻地認識到,現實中的不公平壓迫不是假裝沒有就可以消失的,也不是個人努力就可以真正改變的。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權益是靠爭取得來的,女性地位的改善必然要靠自己爭取,唯有持續不斷地長時間地鬥爭,女性才能真正得到本該如此的社會關係。
4
「更不公平的事很多,幹嘛只說這點事?」
這種言論言下之意就是:「不就還是為了自己那麼點利益嘛?還假裝無私!」
這個觀點我們需要辯證地去分析。一方面,動不動用所有的社會問題壓人,這是一種常見的故意擴大討論範圍,造成問題不可解的耍賴技巧。另一方面,我們也的確應當看到現行女權主義的局限性。
很多時候,女權所爭論的問題還是某些具體事件「到底有沒有歧視」,對確認的歧視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也往往局限於寬泛的宣傳男女平等、反對歧視。絕大多數的女權主義者沒有深入了解關注其他弱勢群體的生活狀態與需求,進而大部分女權運動也止步於單單「女權」本身,而沒有對權力分配極大不平等的本質原因進行批判。
當今全球資本主義時代的女權運動是一種所謂「超階級」的運動,女權運動極大程度地將社會各個方面的力量團結起來。但是正因為其組成成分非常複雜,如果沒有堅定的認同感,其變質、妥協、被利用、分裂的幾率很大。參與女權運動的人員的組成可以從資產階級跨越到無產階級,從女星、女作家到女工、女農。然而判定一場運動的性質不能單看其人員的組成成分,更要看它的口號以及領導者。如此,無產階級在運動群體中的聲音往往會被資產階級的聲音所埋沒,而女性的大多數是否能在資產階級領導的運動中獲得解放呢?
本號明天關於婦女節的推文會論述這個問題,在這裡暫不詳細討論。
後記
也許會有人會覺得女生節不就是一個節日嘛,扯上女權就已經很奇怪了,現在居然又扯上政治,簡直上綱上線。但是我們要知道這兩個節日的來源分別是什麼。女生節雖然最初是校園文化,但其變成一種社會文化認同是有社會背景的。
為什麼女性想要過女生節?很多女性表示,過女生節只是個人選擇而已,自己的確覺得「婦女」聽起來不好聽。但是一個詞好不好聽並不是字面決定的,真正決定聽覺感受的是與之聯繫的意識形態。
在當今的意識形態下,「婦女」不美麗,「女生」才美麗。「女生」是年輕貌美,充滿魅力,惹人愛慕的對象,是未開封的,充滿了神秘與性感的商品。而「婦女」則成為了年老色衰,被開封后失去了任何魅力的東西。而「溫婉、魅力」這些女性所謂的優點以及對女性「美」的標準的定義也方方面面透露著男性意識——在這種意識中,女性不是與男性平等的對象,而是男性的附屬品,沒有自由的意志表達。
此外,這種文化認同還消解了婦女節原本的意義。在「女王女神」的稱呼風行的現在,去年參與「女生節or婦女節」討論的人大多停留在詞義隱喻等爭論上,只有少數人去關注當下中國婦女的權益狀況究竟如何,極少數人去關注婦女節本身的來源,而僅僅當做一個給女性發點福利祝福祝福所謂日子。
為什麼只有婦女節兒童節而沒有類似夫男大人節這樣的東西?了解婦女節的來歷就知道婦女節是為了紀念婦女解放運動以及被殘酷壓迫致死的婦女們而設立的(1911年美國紐約三角內衣工廠火災中喪生的140多名女工)。男性作為當然的統治者,自然不存在屬於男性解放運動了,更不會有男性的節日了。
反觀現在,婦女仍待解放,而婦女節的解放性卻已蕩然無存。一方面,婦女節本身已經淪為一種符號,只存在於空洞無味的口號和單位發的小禮品中。另一方面,商業資本則敏銳地發現了空洞符號背後的商機,將它炒作為「女人節」「女性購物節」的資本盛宴,大肆撈錢。
與此同時,則是女性的解放受到巨大的衝擊。童婚又開始在農村裡流行,鼓吹回歸傳統女性的女德班在城市中逐漸擴散。而官方的意識形態正逐漸號召女性回歸家庭,拋去建國以來一直塑造的「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形象,重塑女性的「陰柔之美」「母性之美」。
而三七女生節的廣泛流行甚至要「代替婦女節」的現象,更是迎合這種思想,表面上是在關注女性,實際上是假借關愛之名強化了男女之間的性別成見。這種「保護式關愛」「粗暴式關愛」不僅無法改變女性一直以來受到的歧視與不公,更是用甜蜜的糖衣把苦澀的男權至上實質包裹,讓更多的人服下而不自知。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wyzxwk0856)
推薦閱讀:
※恩里克的旅程(節選)| 「遇到好文章就要收藏」是種好病
※特稿 | 斯坦福學者利用AI鑒別"同性戀臉" 引發隱私之憂
※冰點特稿 | 媽媽的媽媽 女兒的女兒
※特稿:「布希遇刺」電影痛並快樂著
※《讀書》特稿 | 王炎:特朗普為什麼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