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古人所說的「厚積薄發」很有道理,何必著急弘法度人

凈空法師:古人所說的「厚積薄發」很有道理,何必著急弘法度人

來源:凈土釋疑網站關鍵字:楞嚴王,開林法師,厚積薄發,弘法,名聞利養,定慧,三昧,紮根,竹窗隨筆發布日期:2013-01-09 16:02:46

摘自凈空法師《凈土大經科注》第103集 2013年1月2日講於香港

   「思想漸微」是在練功夫的時候,這是我們現前要做的。也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要一天比一天淡薄,這就是真功夫。我們凈土宗比其他的宗派修行,的確是方便多了,容易多了。我們只要對於阿彌陀佛,對於極樂世界,這天天要加濃;對於這個世緣,這個外面所有的一切,是一天比一天淡,我們的功夫就得力了,功夫就天天有進步了。對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信心一天比一天濃、願心一天比一天濃,佛號真的不離口、不離心。口上沒有念,心裡頭不間斷,決定得生,決定成佛。比其他法門容易多了,如果不在這上下功夫,你的修行功夫從哪裡來?這功德怎麼積法?確實那是個抽象概念,看不見,摸不著。凈土念佛法門,真的叫你看得見、摸得著。六根在六塵境界,天天淡;在信願持名,天天濃,這是什麼?這是真正彌陀弟子。如果是相反的,對於世味,天天,一天比一天濃;對信願持名,一天比一天淡薄,那這一生往生沒指望。

  但是可以給你講,你將來決定可以得生凈土,為什麼?阿賴耶識的種子不會壞,只是這一生當中不能成熟,為什麼不能成熟?你沒好好照顧它。你所照顧的是世間法,你留念的是世間法。世味太濃了,你能夠不墮三途就很幸運了。

  這思想漸微,微細覺想俱亡。這是實報土的法身菩薩,四十一位大士,他們的境界。唯有定心與前境合,這是定中境界,名為「正受」。譬如,我們天天念佛想佛。定中見佛,定中見極樂世界,定中見十方如來,這與前境合,這是「正受」。

  定中雖有種種境界,也不起心動念。境界清清楚楚,像初祖廬山慧遠大師在世的時候,曾經三次見到極樂世界,從來沒跟人說過。第四次佛來接引他往生,他才告訴大家,境界又現前了;而且看到蓮社比他早往生的同學,都在彌陀身邊一起來接引他,那些人,他名字都說得出來。別人問他,你見到的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他說,跟經上所說的完全相同。那個時候他用的經,就是《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無量壽經》還沒有翻譯出來。最早建立凈土宗,就這一部經,真的叫一門深入。

  有同修問我,他發心專修凈土。我勸他要深深紮根,不要著急,古人所說的厚積薄發很有道理,何必著急?!你現在年齡還不算很大,用十年、二十年功夫,好!沒有人認識你,這最好,古人所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你累積二十年的定慧,那個發出來,力量大了,不求名聞利養,到時候實至名歸。不求名聞利養,到時候實至名歸,這個名要求他幹什麼?假名、假利、樣樣都是假的。求什麼?求戒定慧,這是真的!所以,是非真假,首先要能辨別清楚,功夫才能得力。要用死功夫,現在所說用硬功夫,那是什麼?背經,背註解。

  三十五年前我第一次到香港講經,香港有個首楞嚴王——海仁老和尚,那個時候九十多歲。我跟他見了一次面,我去拜訪他。我到香港也是講《楞嚴經》,碰到首楞嚴王。他告訴我,世尊在楞嚴會上講了些什麼?什麼最重要的?最重要是兩樁事情:一個是「清凈明誨」,一個是念佛往生。念佛往生,二十五圓通裡面觀音、勢至代表。二十五圓通裡頭,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清凈明誨」,那是戒律,決定要遠離殺盜淫妄,四重戒!修行人,他念頭都不生。夠能用觀世音菩薩的反聞聞自性,六根不受外界影響,完全與法相應。說得好!怎麼與法相應,大勢至講得最清楚,「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能把這個看清楚、看明白,記在心裡,《楞嚴經》就圓滿了。

  ……

  什麼叫「調直定」?天台譯「三昧」為「調直定」,把三昧翻做「調直定」。什麼叫調呢?調心不暴,直心不曲,定心不散。我把他這三個字,用三個「不」,大家更清楚。達摩祖師到中國來教慧可調心,就是這個方法。慧可大師參禪,心定不下來,不安,求達摩祖師替他安心。你把心拿來,我替你安心。他迴光返照,找心在哪裡,找不到,我覓心了不可得。達摩祖師接著句話,「與汝安心境」,我把你的心安好了。他豁然大悟,一句話他就醒過來了。達摩將佛的衣缽傳給他,中國禪宗第二祖。所以翻做調直定。

  第一句叫調心之暴,不安。心裏面有貪嗔痴慢,這是「暴」的現象;心裏面有懷疑,是委曲的現象;心散亂,妄想多,雜念多,這是散。用什麼方法來調心?方法很多,八萬四千法門,方法。無量法門。只要你能把心定下來,都叫做「調直定」。凈土宗的方法是讓你的心統統歸阿彌陀佛。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妙極了,為什麼?當下得阿彌陀佛加持。跟其它的法門不一樣,其它的法門得不到佛加持。我天天念阿彌陀佛,天天想阿彌陀佛。立刻得佛加持,所以修起來比較上容易,心比較容易定下來。怕的是什麼?對於這個娑婆世界,這人天裡面這些法還貪念,還放不下,麻煩在這裡。如果真想通了,這世間真是苦,想救度眾生,沒有智慧,沒有能力,沒有德行,費盡一切氣力做的不圓滿、做的不好,不如先到極樂世界,成就自己之後我再回來度化眾生,這就完全正確了。這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這才是真正的智慧,也跟佛所說的相應,佛教菩薩先度自己,後度眾生。自己未度,而能度眾生者,無有是處,沒這個道理。

  那佛這一句話,我們相不相信,我們肯不肯這樣干?所以開林法師在我這裡,我就勸他找個地方關起門起來認真扎四個根,一定要把《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沙彌律儀》做出來給人看。經教,他喜歡《無量壽經》,我說這一本《無量壽經》,經文、註解統統要背。你能讀上一千遍,就能背。我說別的事情你別干,你就干這一樁,幹個十年。十年之後,你是人上人。這個十年之內,什麼都不要干,這就是戒律。你能夠堅持,每一天讀經,念佛,拜佛。這樣你心就定下來了,你得到念佛三昧之後。不定什麼緣分,豁然大悟,你就明心見性了,這個時候再出來度眾生,沒話說了。你是真正的大乘善知識,得干。現在就搞名聞利養就完了,很多信徒來擁護你、來皈依你、跟你學,你拿什麼教人?自己習氣那麼重!他還不錯,住了幾天,想了幾天。我不騙他,我為他好。

  人生在世,得生凈土是我們第一樁大事。生凈土你有能力度遍法界虛空界的眾生,你真有這個能力,跟釋迦彌陀一樣!現在你是凡夫,你在造業。真正把一切念頭放下,埋頭苦幹個十年二十年,成功了!所以要「調心不暴」,「直心不曲」,「定心不散」。「正心行處」,這還是「三昧」的別名。「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統統是三昧。

********************************************************************************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摘錄

僧 無 為

 吳江流慶庵無為能公,齒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予蚤①歲游蘇湖間,與同堂坐禪。及予住雲棲,公來受戒,求列名弟子。予謝不允。則因請曰:昔普慧、普賢二大菩薩尚求入匡廬蓮社②,我何人斯?自絕佳會。不得已,如董蘿石謁新建故事③,許之以賢下愚④,有古人風,筆之以勸後。

  [注釋]

①蚤(zǎo):古同「早」。

  ②匡廬蓮社:宋宗賾(zé)大師於真州長蘆寺遵昔年廬山蓮社之規,建蓮華勝會,普勸僧俗,習西方妙觀,持萬德洪名,迴向發願,期生凈土。一夕夢見一烏巾白衣人,風貌清奇,年約三十許,合掌對賾道:「願入蓮華會,求書一名」。賾取會錄,問何姓名?答:「普慧!」賾書巳,白衣人又說:「家兄也求書一名。」賾問:「令兄何名?」答:「普賢!」言訖遂隱。賾醒後,對諸蓮友說:「華嚴經離世間品中,有普賢普慧二菩薩助揚佛法。吾今建此蓮華勝會,共期西方,感得二大士幽贊,今當以二大士為會首。」由是遠近僧俗皆踴躍參加。見《凈土聖賢錄》卷三。

  ③董蘿石謁新建故事:董蘿石,明代詩人。祖籍浙江海鹽。新建,指明朝理學家王陽明先生,世宗時封「新建伯」。浙江餘姚人。其學以良知良能為主,提倡「知行合一」和「知行並進」的學說,在當時影響很大。嘉靖甲申,董蘿石年六十八,游會稽,聞陽明先生講學山中,往聽之,喟然嘆道:「吾見世之儒者,支離瑣屑,修飾邊幅,為偶人之狀;其下者,貪饕爭奪於富貴利慾之場,以為此豈真有所為聖賢之學乎?今聞夫子良知之說,若大夢之得醒。吾非至於夫子之門,則虛此生也。」遂立志欲禮陽明為師。陽明時年五十二,因對蘿石辭道:「豈有弟子之年過於師者乎?」然蘿石再三致禮。其平日詩社之友非笑之,謂:「翁老矣!何自苦?」蘿石正色道:「吾今而後始得離於苦海,吾願從吾之所好。」因自號「從吾道人」。見《明儒學案》卷十四。

  ④以賢下愚:意謂賢明的人能謙遜地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

   [譯文]

  住在吳江(今江蘇吳江縣)流慶庵無為能公,他的年齡比我大,德行比我高,出家也比我早。我早年遊方參學到過蘇州太湖一帶,曾與他同堂坐禪。及至我住持雲棲寺,他特地來雲棲受戒,並請求我收錄他為弟子。我不敢應允而對他加以婉拒,他就再三請求說:「從前宗賾禪師創辦匡廬蓮社,連普賢、普慧二位大菩薩都願意要求加入,我算是什麼樣的人,豈能當面錯過這樣的殊勝因緣。」我不得已,只好仿效「董蘿石謁新建」的故事,答應他的請求。這位無為能公,能夠屈尊下士來向不如自己的人請益,大有君子的風度,因此把他記錄下來,用以勸勉後學。

相關文章

凈空法師:家庭教育是天下太平的根本,社會安定的根本,念佛往生的根本
凈空法師:真正的弘法利生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兔年:聲聲彌陀祈願世界和平,句句觀音祝福國泰民安
凈空法師:發心幫助正法久住,自己的一生佛菩薩會照顧,自己不要操心,自己操心就有災難
凈空法師:佛菩薩時時刻刻照顧真發心的人
推薦一部優秀圖書——《女人如水:劉芳幸福人生演講錄》
凈空法師:佛教是教育 阿彌陀佛不是造物主
鍾茂森博士講《從華嚴科學,說智慧人生》DVD下載
凈空法師:我現在最大的一個煩惱和憂慮是怕文化斷掉、怕佛法斷掉
二十五孝:花布包母——台灣62歲男子用花布抱母求醫 如同抱著嬰兒(圖)

推薦閱讀:

學誠法師:離惑業苦 得究竟樂(上)
學誠法師開示及答疑
凈空法師法語:世出世間是講你的心念()
月溪法師和峨眉山閉關楞伽經
法尊法師:怎樣使信心不壞

TAG:古人 | 道理 | 凈空法師 | 有道理 | 法師 | 有道 | 凈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