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強寫意人物畫:純樸的詩意
從齊國強的寫意人物畫中,我們不僅能看出畫家既有對「筆墨當隨時代」的思考,又能在傳統與未來、繼承與創新中選擇了「原創與前瞻」的姿態。更可佳的是,他的作品沒有割斷與歷史、與傳統的文脈關係。當代人物畫的發展表明,對繪畫傳統的任何絕對化態度都是不可取的。我們不應否認一切藝術都是文化的產物,從傳統走來與「原創和前瞻」之間不能截然對立,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繫,其區別在於言說的指向不同而已,即外在的表達與內在的獨白,它們帶來了回顧式的或是前瞻式的藝術形式與語言樣式的不同。
浮天蒼海遠
靜觀
國強生長在微山湖畔,有著湖裡人特有的豪放與靈性。他的作品大多擷取漁家人生活的場景,以一種純樸的詩意捕捉人物的心境。從他近期的古代人物小品系列看出,其作恬淡典雅,質樸天真,為我們營造的這種詩境富含著文學性與敘事性,他追求的詩意之美富含著散文般的浪漫與自由的藝術精神價值,在對這一價值確認過程中,他的人文學養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國強的寫意畫當屬性靈派,追求筆墨意趣和文人畫的精湛與凝練,除其性情之外,更凸顯出他對中國畫傳統的認知與把握,以及他的寫意方式之主觀性、純粹性和寓意元素等等。對傳統進行有選擇的整合,在整合的過程中強化自我的主觀感受和體悟,並在實踐中錘鍊、鍛造自己的藝術,進而以表現心性、理念為目的,使藝術返回天真率意,做到心手合一,物我兩忘,摒棄雕琢,一任從容自然的揮灑,在心無掛礙中信筆抒寫。
雲壑高逸
沂蒙情深
只要悉心解讀國強的作品,便不難發現,行草似的筆法、點線、形態、骨力、氣象、結構,以及他特有的墨法、水法等,都是成就他藝術的最基本要素,他很自然地把自己的靈性啟悟與瞭然於心的禪思追求轉換到中國畫的人物符號中,往往寥寥數筆,卻能意境高遠;這樣的作品,不僅有筆有墨,而且分明是涵蘊豐富,浸透了文化氣息與哲思智慧,顯然,這裡所展示的自是一種特殊的境界和魅力。
在當今畫壇多「心浮氣躁」的創作心態下,國強的作品給我們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同時也更顯得冷靜,理智與難能可貴。在國強的眼中,繪畫不是一種時尚,而是一種藝術史自身演進的需求結果,也正是他這種對傳統的執著堅守和孜孜以求的開拓創新,賦予了其作品豐厚的人文價值。
尋夢
逍遙遊
用筆的簡率,不只是技法問題,它源於畫家對世界的把握方式和對物象的認知理解。當審美理想、審美追求與古典哲學精神相接時,當禪意的智慧與筆墨同一共融時,才能產生畫家筆下的靈動、飄逸與超凡脫俗的意象,而一種超現實時空的筆痕墨跡形諸紙上,便必然比那些徒具形似的筆墨要耐人尋味得多,看似虛擬時空的幻覺體驗與形跡的抽象式表現,便自然導向「一墨大千」的模糊境界與感覺式境界。
國強的作品能體現出這樣兩個特點,一是簡,二是逸。他在運筆與揮灑中,在一波三折中幻化出墨韻的豐富性與多樣性,即便是一條線也能在運行中展示出線的骨力和力度變化,形成獨特的形式美感,以節奏、韻律、力度帶動線的變化,使之在長、短、波、折、曲、弧等形態中盡顯獨立的審美價值;與此同時,墨的運用則隨著筆墨的運行軌跡幻化為一種虛幻的韻致,它們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往往一筆既下,濃淡乾濕同時凸現。因而,一經揮灑便摒棄庸俗與物性,而以靈性、書卷氣、典雅的「逸氣」,讓人領略到從簡到逸、從逸而玄、從玄到遠的虛曠與幽渺的審美之境。
歸園田居
山之靈
綜觀國強的畫作可以看到,今天的筆墨創新、繼承與拓展的多元化態勢,讓我們從傳統中感悟到更多的筆墨人文關懷。開放的思維、東西文化的互融,在不失民族精神品格的同時,使筆墨形式更加豐實、更具有當代精神。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感悟與修鍊的過程中,他會走出一片新天地。
齊國強,男,1967年生,當代實力派畫家,祖籍山東微山縣。1989年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美術系。先後受業於趙明程、楊象憲、陳我鴻、王喜、毛岱宗、梁占岩、張江舟、孔紫、張志民、喬德龍諸先生。
現為中國國家畫院梁占岩工作室、張志民工作室畫家,中國國家畫院張志民工作室首屆課題班成員,香港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民族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碩士生導師),南京金陵書畫院山水畫創作室主任、貴州省黔南州政協書畫院名譽院長、微山美協副主席。主攻人物、山水,作品被國家畫院等多家機構收藏。
推薦閱讀:
※李白最經典的一首詩,充滿詩意的離別之情千古流傳!
※讓懲罰充滿「詩意」
※時間也可以那麼美——十二時辰,分秒間皆有詩意
※杜甫詩意百開冊【圖41~60】
※明 · 沈周《輞川詩意圖》(啟功題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