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丘寧的繪畫心像

假定藝術是一條前行的道路,藝術家所做的就是一種選擇。他可以跟在前行人的背後,以個人的耐力和素質完成一場藝術的馬拉松比賽;他還可以從個人的喜好出發,不斷地變幻前進的速度和節奏,或急馳,或慢跑,完全隨心所欲。前者是理性的選擇,後者是感性的暴發。不論何種方式,有一點是重要的:就是藝術家必須要有的內心渴望或者是藝術衝動,這往往構成了一個藝術家特有的藝術氣質和特點,成為其藝術作品的核心成份。 丘寧此時的作品,就是在一個靜字中完成著她繪畫語言的轉換和過渡,因此,對於今日之丘寧,大體可以這樣描述:她很靜。不是安靜,因為她對繪畫有著熱忱的理想,可以毅然辭職,去京學習兩載,尤其是作為一個年青的母親更顯難得;不是平靜,因為她對繪畫有慾望和激情,從工筆到小寫意,從人物到山水、花鳥,她在挑戰著自己;也不是恬靜,她的作品中很少見到人物的笑容,這至少說明人生的微笑對於今日的丘寧還是一個尚待完成的課題。

這種靜不是歲月的磨礪,而是本乎天性的表達。我跟她同在北京學習,認識既久,很少見到她情緒失控過,甚至是最正常的大喜大悲。大學時有同學稱她為"丘大小姐",可能正是她骨子裡所有的這種鎮定和平和。

這靜自然就影響或籠罩著她的畫。看她的畫,無論人物、山水、花鳥;無論寫實或抽象,筆觸的柔和與激烈都無法掩飾住她作品中孤絕的境界。這種孤絕直入高古,使她的作品不落俗套。與她早期的作品相比少了塵世的炊煙,多了高士的仙氣。我無法評判其中的藝術得失,但卻能看出丘寧的苦心和氣度。看她的藏族人物或採蓮少女,我們關注的視野已經不是民族風情的獨特和場景的形式,而是人物內心情感與外在物象間的關係。她們都在運動,但這種運動是舒緩的,是慢慢滲透的,讓你一點點的體味。丘寧在筆墨中顯然喜歡加大水的表現力,使筆墨在流動中自然形成了一種氤氳迷茫的氣息,而她的人物表情卻無從揣摸,不喜不怒,不怒不痛,就是那麼自然的面無表情,讓人內心裡不由生出一絲憂傷與感懷。這一點,與周思聰筆下的彝族少女倒有或可相通之處。即使在山水和花鳥中,對灰色基調的喜愛和表達,也使她的作品顯得筆法乾淨,意境純凈。她畫中的那些山水形態,人物形象,所用的線條也非常緩合,沒有那種大起大落的鋪張。靜靜流過,如同流星,在天際中留下了閃亮的痕迹。

丘寧的畫絕對沒有放縱或恣意的"胡塗亂抹",她心中有度,這成就了丘寧繪畫的純潔、簡煉和通透。她沒有遮蔽,直達了創作者的魂靈和夢境,這是她作品的高處。但高處不勝寒,有時我會突然想:這藝術,又怎一個靜字了得?


推薦閱讀:

【乾貨】透視原理及透視技巧(含人體透視、場景透視、人體+場景透視)
【錢選】中國繪畫藝術總概
現實生活風俗畫,理想境界筆墨情——速寫畫家丁世謙
陳學良《精湛繪畫 不懈追求》
王秉石繪畫作品選集

TAG: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