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破譯了生命密碼 南京廖華

數標明;郵政編碼數指定了郵件應該到達的位置;不同地區的電話被區號所規定;交通時刻表指明了交通工具在不同時空上的位置。

處在天地之間的人,其生命場時時刻刻都受到宇宙場制約。可以說人的一生,始終處在一個不斷變動的時空隧道中!生命場受宇宙場制約,現已知因素有三:

其一是宇宙磁場影響。人的血液中含有豐富的鐵成份,患貧血症的人,醫生往往給他補點含鐵的葯。近年西方科學家將人腦切片在試管中提煉後發現了無數的磁鐵微粒,這除了說明天體磁場對人體的必然影響外,會不會是這些微粒的不同組合,形成了人的智力差別呢?

螃蟹為什麼橫行?因為地球磁場多次改變,它們祖先內耳中定方向的小磁粒無法適應,以致經緯不分,只好橫行下去。侯鳥遷徙,魚類回遊,也都與宇宙磁場有關。

我們知道生物電產生磁場,1963年美國包爾和麥克菲測定,心磁圖的峰值強度為5×10-7高斯,是地球磁場強度的百萬分之一,可見地磁略為異常,人就無法自己,人體不是鐵磁性的,而是順磁性的。恆定頭部磁極為S極,手掌磁極為N極,所以生命場必須順應宇宙場,古人調理陽宅,是一種直覺感應,但卻抓住了問題的關鍵點。

其二是宇宙引力場影響。人體內水份比重,與地球上水份比重相似,都是約70%,甚至連鹽的含量也與海水相近。海洋永不停息的潮汐運動,就是受到天體的影響。除了說明天地為一大宇宙,人體為一小宇宙外,是不是也說明了人從猴子進化之前的大概出處呢?

其三是人腦容量。據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大腦僅僅只開發了10%,作為例外的愛因斯坦也不到30%,這就與進化論相悖了。大自然決不會給你多餘的東西,那麼這是不是「事先規定的場」?又是誰規定的?而且在什麼時候又用什麼方法,才能開發餘下的90%?

過去說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都是說的宇宙場的變化,只是古人憑藉的是經驗而已。地球的南北兩極的磁力線,並非固定不變,而是每50—100萬年發生一次倒轉,自人類出現以來,已經對換過12次了。難怪英國的李約瑟博士認為陰和陽「分別起著宇宙力場正極與負極的作用。中國人發現的東西,真正是自己居住的地球的磁力場」。他的話應該打開我們的思路。

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知道磁場的作用,卻沒有深入研究下去,而把榮譽留給了英國人。1864年,法拉第和麥克斯韋發現磁動能生電、電動能生磁,從此有了發電機、電池、電報、雷達及一切現代通訊設備。這使西方文明大大跨進了一步。

宇宙場對生命場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現代的天文學已經能夠從理論上解釋這一點了。已故中國科學院院士翁文波先生認為:

恆星在太陽系之外,就經典物理原理,難以說明其對地球的作用。但近代的概念,把引力場開拓為有波粒兩重性的引力波或引力子。他就可能不必受反比於距離二

次方的衰減,他能跟光波或光子,遠行於宇宙之間而不衰。此外還有粒子對撞中能量集中的可 能性,也將改變我們的觀點。《洛書推理》(1993年)

實際上我們的老祖宗早就在《易經》中闡明了這一切,八卦是什麼?八卦就是八種場,五行是什麼?五行就是五種態。

宇宙是一本打開的易經,八個卦象就掛在那兒,誰都看得清清楚楚。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離代表太陽;坎代表月亮;震代表雷;巽代表風;艮代表山和陸地;兌代表海洋、河流。

可以說,宇宙間除了這八大現象以外,再找不出第九樣大的東西了。這八大現象都是對立統一的,所謂: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中國玄子物理研究所所長王錫玉教授認為:

「宇宙是場,宇宙是數,宇宙的大小取決於場,宇宙的興衰取決於數。宇宙核心秘密——足數(素)則生,增數(素)則長,減數(素)則衰,盡數(素)則亡。

這段話不管正確與否,都將引發我們的思路。

5.《易經》揭示了時空的秘密

本世紀初,兩種新的理論出現了,即廣義相對論(1915年)和量子力學(1927年),前者在大尺度上研究時空如何被宇宙中的物質和能量彎曲或捲曲的問題;量子力學處理非常小的尺度的問題,其中包括了「不確定原理」。該原理認為:「人們永遠不可能同時準確地測量一顆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永遠存在一種不確定性或幾率的因素,這就以一種根本方式影響了物體在小尺度下的行為。」《易經》其大無外地破譯了宇宙生成演化的規律,其小無內地揭示了基本粒子的內涵秘密。所以能夠窮極天地之變,詳明過往未來。具體說明這點,還要涉及2個基本概念:

(1)1965年獲諾貝爾獎的美國物理學家裡查德·費因曼,有一個重要的思想:一個系統在時空中不止有一個單獨的歷史,它具有所有可能的歷史。例如,考慮在某一時刻處於A點的一顆粒子在正常情況下,人們會假定該粒子從A點沿著一根直線離開。然而它卻能沿著從A出發的任何路徑運動。它有點象你在一張吸水紙上滴一滴墨水所要發生的那樣。墨水粒子會沿著所有可能的路徑,在吸水紙上彌散開來。甚至在你為了阻斷兩點之間的直線而把紙切開一個縫隙,墨水也會繞過切口的角落。

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思想!很多不解之謎,包括特異功能,都將坦露無遺!

(2)英國科學家史蒂芬·霍金,是位坐在輪椅上的天才,他在80年代提出時間有虛實之分,認為「虛時間才真正是真實的時間,而我們稱為實時間的僅是我們的想像。」就像人們常說的「時間是大自然避免使所有事情同時發生的方法。

虛時間有一個奇怪的可能,也就是「現在」不一定要有一連串的過去時刻。

同時,與實時間成直角的還有一個虛時間方向。虛方向不必要形成宇宙開端或終結。這句話在西方可謂是石破天驚!為什麼呢?因為徹底否定了上帝的存在,按牛頓經典力學,宇宙最初的運動是上帝推動的

《易經》揭示時空的秘密,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考慮:

(1)摒棄傳統時間概念 嚴格說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昨天、今天、明天。因為今天是昨天的明天,又是明天的昨天,任何一天都是三個概念的集合體,猶如一塊三層糕點。時間並不在一根軸上向兩端展開,時間只是區別事物發生次序的標記,是一種極為古老的人為觀念,我們看看世界各地的時差就能體會,我們過今天的時候,美國不還在昨天嗎?

時間集合體有點象考古,地表是莊稼,挖下去卻是古代的陶片、銅戈;再挖下去又發現猿人的火灰、獸骨,而這片莊稼地到明天也許會變為市鎮。那麼,時間又何曾流淌出此地半步?過去、現在、將來不都在原地滯留嗎?

(2)空間是曲卷摺疊的 時空不是平坦的,它被其中的物質和能量所彎曲,加上一個與時間成直角的虛時間方向,空間便奇怪地分為虛實兩個平行世界。也可以說變成虛實對稱的六維空間,信息在虛實之間形成鏡象。

在實在世界裡,猶如乘火車在陌生地旅行,從車窗外望,展現一幅幅圖景,但卻不能預知下一幅畫面是什麼。而在虛世界裡,猶如正在火車上空的直升飛機里,不但能預先知道火車裡的乘客會看見什麼,而且也知道火車去向(結果),當他用無線電告知火車裡的乘客時,也許會被看成一位預言家。然而在更高層次上的監視衛星,則能把這兩個層次的事都傳給地面站。《易經》就是這個監視衛星。虛實兩個世界也可以看成一個整體,只不過分出許多層次罷了,所以古人一直相信有九重天,這大概是一種直覺。

1957年,美國科學家休·埃弗列創立了平行宇宙理論。認為量子系統的不確定性產生了一種多枝實在。在這種實在中,宇宙不斷分岔,變成眾多的「平行宇宙」。甚至在某些世界裡,希特勒沒有出現過,約翰·肯尼迪還活著。

古人說,形而上者曰道,形而下者曰器。預測是生命中某種層次的境界,你達到這種境界,自然你就知道了。你能達到什麼樣的境界,便能得到什麼樣的智慧!《易經》不過是一種方便法門而已,登堂入室還可以有多種法門。

(3)《易經》具有波·粒二象性 今天量子理論已經深入到大部分科研領域之中了,作為新物理學頂樑柱的量子理論,提供了迄今為止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意識在物質實在的本質中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

量子理論有很多令人困惑的特點,但都可以用「波·粒」二象性來理解。粒是微小的濃縮物質,而波則是無定形的運動,兩者在並協性上統一,如精神既是思想又是神經興奮,一部小說既是故事又是一大堆文字。

量子波與人們已知的任何種類的波都不同,它不是任何實體或物質構成的波,而是信息波。是一種觀察什麼就能了解什麼的波。 如觀察原子,原子並不會象波一樣擴散開去,擴散開去的是觀察者對原子的了解。

《易經》的河圖、洛書恰恰就是「波·粒」二象性,作為信息波,它能「類

萬物之情」截獲它所觀察的一切事物的本質,這本來就不是一件奇怪之事! 後天八卦不再是波動而是粒子性運動。把數字按傳遞形式依次連結後,就可以看到:1到2,2到3,3到4,4到5,5到6,6到7,7到8,8到9,9回到1,是來回碰撞,即類似「布朗運動」的粒子運動,具有規律的碰撞運動,因此,後天八卦是以粒子性表現出來。

當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結合起來後,就產生了波粒二象性。十九世紀末期,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光的本質,究竟是波動還是粒動,最後才搞清楚是波粒二象性。1924年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Louisdebroglie)發現一切物質粒子都和光一樣,既有波動性,又有粒動性,從而創立了物質波理論,從本質上揭示了微觀世界的基本規律⑤。正因為八卦再現了宇宙本質,這才具有不可思議的預測準確性。當年,孔子曾非常自信地說過:「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易·繫辭傳上》),這難道不又是一個實例嗎?

1493年哥倫布宣布發現了美洲大陸,到現在已經有五百年了,歐洲人一直覺得很榮耀,但今天的美洲人卻是另一種說法:「不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而是美洲大陸發現了哥倫布。」大家想一想,假如今天一位印第安酋長在廣州登岸,回去宣布一個偉大發現,說當地的不少土著鼻子上架著兩塊小玻璃,我們會覺得很好笑。

同樣道理,《易經》也在這數百年內,不斷被西方學者發現,並挖掘出一項又一項的成果。實際上《易經》和新大陸一樣,本來就在那兒,你說哥倫布偉大呢?還是美洲大陸偉大?當桂冠一頂又一頂地戴在金黃色頭髮上時,我們甚至還在爭辨《易經》究竟是不是迷信?這是即可笑又可悲的!

注釋:

①太陽有27天的自轉周期,在黑子峰年時每一自轉周有4個極性相間的扇形區,故有近似七天的周期性。但在黑子低值年,扇形結構卻很不規則,有時1、2個月極性都不發生變化,這是短期天氣預報不準的根源。

②可公度性(Ccm men sura bility)一詞是在天文學中首先提出來的。由於至今還沒有人能夠提出有說服力的機制理論,一直當作經驗關係寫入某些天文文獻之中。可公度性是自然界的一種秩序。

太陽系幾個天體的「平均運動」可公度到不平常的程度,完全超過偶然可公度的可能性。繞軌道運行天體的「平均運動」直接和它到軌道中心的主星(Primary)的距離有關。所以,「平均運動」的可公度性意味著平均距離的可公度性。最早注意到太陽系距離的可公度性的可能是波特(J·E Bode 1747—1826年)和提塔斯(J·B·Tius 1729—1796年)。

可公度性的一般表示式:

xi =∑(Ijxij)+ εo

j=1

  • 1
  • 2
  • 3
  • 4
  • 推薦閱讀:

    筆跡里的容貌密碼
    九型人格心靈密碼學
    解讀中國茶的密碼,為什麼說茶是有生命的?
    從《易經》看十二生肖——生辰八字和生命密碼(二)
    十二星座生日密碼

    TAG:生命 | 密碼 | 南京 | 易經 | 破譯 |